法國人吃中餐,嫌中國人點少了,菜上齊後尷尬了!

2020-12-21 景景健身小課堂

文/探覓微鑑

法國人吃中餐,嫌中國人點少了,菜上齊後尷尬了!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收看探覓微鑑,我是愛旅遊的小微。不同國家因為生活環境,價值觀念等不同,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差異。而就是因為這些差異,導致一些來中國遊玩的外國遊客經常會發生一些尷尬的事情。這不,就有一個法國小哥來中國餐廳吃飯,嫌中國人點菜少,等菜上齊後卻尷尬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法國人來到的是我國的東北地區。因為在來中國之前,他一直就聽聞東北人豪爽,而美食也很多,就將東北作為了自己中國行的的第一站。在東北也結交到幾個朋友,一行人就打算去餐廳吃一些東北的特色菜。

當法國小哥去餐廳吃飯的時候,他就有點嫌棄了。因為一行五個人,中國朋友只點了三個菜,法國小哥心想中國人難道都這麼摳的嗎,桌子上怎麼就只點了這麼幾個菜,夠五個漢子吃的嗎?

可當菜上齊之後,他卻尷尬了。因為他發現之所以當地人會點那麼少的菜,是因為每一道菜的分量都非常的足,用盆來形容都不為過。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東北人普遍都很喜歡弄大分量的飯菜,不像法國那麼精緻,幾乎每道菜的分量都很少,有時候一口就可以吃完。

因為飲食文化的不同,法國人通常將美食和藝術結合起來,飲食和藝術相輔相成,互相滲透。法國主廚一般都經過專業的訓練,他們不僅具備一般廚師的技術,也具有藝術家的天賦。顏色上追求美感,要求色味俱佳,給人以美的享受,在滿足人們味覺的同時,也給人心靈的觸動。

小夥伴們,我們中國東北的飲食就不一樣了,嚴寒的天氣、特殊的風土文化造就了東北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性格。盤子大菜量多是東北菜的特色,不花哨,吃的是經濟實惠。

相關焦點

  • 韓國遊客來中國餐廳吃飯,嫌中國人點菜少,等菜上齊後:尷尬了!
    韓國遊客來中國餐廳吃飯,嫌中國人點菜少,等菜上齊後:尷尬了!每年訪問中國的韓國人數量在訪韓遊客中也是相當多的。韓國人來中國餐廳吃飯,都嫌中國人點菜少,菜都上齊了之後,尷尬了!韓國遊客因為不知道菜單,所以委託服務員點菜,服務員推測菜量後點了菜。我不知道韓國遊客有什麼不滿。感覺服務員看不起他們,點的菜太少了。結果,料理齊全後,韓國遊客們都呆住了。點了太多,都吃不完。雖然感到很尷尬,但還是會跪著吃下點的菜。職工已經提醒他們了,也不能怪職工。
  • 外國人到中餐廳吃飯,嫌中國人太節省,菜上齊後卻不說話了
    外國人到中餐廳吃飯,嫌中國人太節省,菜上齊後卻不說話了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歡迎來到本期文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食大國,八大菜系,成千上萬都各具特色的一味加油,讓人眼花繚亂,在中國吃過調劑味蕾的同時,也收穫了許多老外的芳心,更是不遠萬裡趕來中國品嘗。德國人到中國餐廳吃飯,嫌中國人太節省,菜上齊後卻尷尬不已!
  • 法國人東北飯館用餐,嫌中國人點菜「吝嗇」等菜上桌後卻被嚇到!
    法國人東北飯館用餐,嫌中國人點菜「吝嗇」等菜上桌後卻被嚇到!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每一個國家都有其不同的飲食文化和風土人情,在世界三大烹飪王國之中,法國人也非常注重吃,法國人在吃東西的時候比較追求精緻,比如法國人最喜歡吃的鵝肝,披薩,各種炒菜,無論是從味道上,還是從擺盤上,看起來都非常的精美,法國人在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點很多菜品,每一盤菜的分量都非常的少,有的一口都能全部吃完,而,法國人在用餐時追求的就是精神享受和物質享受。
  • 美國餐桌上的「另類」中國菜:中國人不點 美國人愛到不行
    所謂美國的「另類」中國菜,就是無論到哪個中餐廳都可以見到、中國人卻萬萬不會點的中國菜。這些菜是最地道的「美式中國菜」,即使有些我們看著十分親切,飯店也能把它做得只符合西方人的口味,對我們來說,卻似乎可以用「難吃」來形容了……下面,銳參考帶你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另類」中國菜——
  • 法國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餐服務員有「讀心術」
    讀心術其實是很多人都想要擁有的特殊技能,因為讀心術可以知道別人在想些什麼,這樣可以避免自己被騙,因為人往往是很難看出別人真實的想法的,所以就寄託於超能力方面,但是這很顯然是不實際的。但是我們卻可以發現,有些人仿佛確實能夠知道別人在想些什麼一樣,那麼他們是怎麼回事呢?法國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餐服務員有「讀心術」。這個法國人表示自己在去中餐館的時候,明明自己從來沒有來過這個餐館。
  • 美媒:美式中餐是地道的中國菜 由中國人做給中國人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5日文章,原題:為什麼美式中餐是真正的中餐在美國,陳皮雞深受包括華人在內的各族民眾喜愛。但同其他美式中餐一樣,陳皮雞在中國本土卻背負「罵名」。中國所謂的美食家認為這道菜和做這道菜的餐館都不地道。
  • 從不吃中餐的法國小夥,嘗了口中餐差點哭了:你不懂法國人的悲傷
    從不吃中餐的法國小夥,嘗了口中餐差點哭了:你不懂法國人的悲傷!以前很多人說到浪漫晚餐,都會想到法式的燭光晚餐,現在世界上有名的餐廳,也都以法式料理為主。有一位不吃中國菜的法國小夥。吃了口中國菜後快要哭了:你不懂法國人的悲傷。
  • 銳參考 美國餐桌上的十大「另類」中國菜:美國人愛到不行,中國人卻萬萬不會點?
    所謂美國的「另類」中國菜,就是無論到哪個中餐廳都可以見到、中國人卻萬萬不會點的中國菜。這些菜是最地道的「美式中國菜」,即使有些我們看著十分親切,飯店也能把它做得只符合西方人的口味,對我們來說,卻似乎可以用「難吃」來形容了……下面,銳參考帶你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另類」中國菜——
  • 一位日本人評價中餐:中國菜好吃,完全是中國人太自信
    我們都知道中餐在世界的影響,可以自豪的說,在世界各個角落都會出現中餐館的身影,但是全世界遍地的中國餐館卻沒有幾個餐廳能上的了米其林紅色寶典。特別是在米其林為上海的一些中國餐館評級的時候,能上米其林紅色寶典的中國餐廳要遠遠少於日本東京的日餐廳。於是就有日本人說:中國菜好吃,完全是因為中國人太自信了。說這句話的是日本新聞亞洲部的副部長:村山宏。
  • 中國姑娘嫁到法國後就哭了:比起中國,法國菜真不是一般人吃的
    法國這個國家我們都很熟悉,巴黎還被稱為浪漫之都,一方面是因為巴黎是個非常繁華的城市,另一方面則是法國人天生浪漫的性格而聞名。有很多的中國人就都覺得法國男人都比較浪漫,所以這些年隨著各國之間的交往密切,嫁到法國的中國姑娘越來越多了。
  • 東北人來上海玩,嫌朋友點的菜太多吃不完,上菜後:這是調料嗎?
    我們國家南北差異還是非常大的,無論是在文化還是生活習慣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東北人來到上海旅遊之後,當地人為他點的菜種類特別的多一開始還怕點的太多,吃不完不過上菜的時候他非常的驚訝。我們都知道在東北人的餐館當中,一道菜的菜碼特別的大一大盤子幾乎就夠一個人吃了,不過在上海卻不是這樣的。
  • 「吃了改良後的美式中餐,中國人感覺如何?」回答讓老外扎心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它可以根據當地人的口味做出改變,這樣在國外就產生了一些改良後的中國菜,在口味和食材選擇上就更符合外國人的口味。當然這些改良後的中國菜,如美式中國菜是不符合我們口味的,因為我們早已經習慣了正宗中國菜,對太甜的美式中國菜好感也會降低。
  • 法國人:中餐原來如此精彩
    在李森的帶領下,香宮已經成為一家「華人吃了覺得感動,法國人吃了發現中餐原來如此精彩」的粵菜餐廳。廚師團隊還有三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分別是行政副總廚高禮標、廚師長高學良、燒味部廚師長陳志偉。目前,香宮每晚大約接待70位客人,一般需要提前預訂,基本每天爆滿,其中7成是西方人。
  • 日餐、法餐精緻,一次得吃56碗,網友:中餐精緻起來你得吃200碗
    他們一邊在品嘗著中餐的美味,一邊還說著中餐,說中餐沒有日餐、法餐精緻,尤其是一些來到中國旅行的外國人,走馬觀花的參觀完中國的名勝古蹟後,也順帶品嘗了景區周圍的中餐館,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景區周邊的飯店,那都做的是什麼啊?不是因為餓,誰會去吃,有的旅遊的人,寧願吃方便麵也不吃景區的飯。那些吃了景區的飯的外國人,開始了他們的言論,去了中國,吃到你們說的美味中餐,味道也就那個樣。真是冤枉了中餐了。
  • 美國朋友到中餐廳吃飯,嫌東北人太摳門,菜上齊才明白怎麼回事
    走在繁華的大街上時,還可以看到這些美食的身影,所以說還是挺不錯的。如今美食文化傳播的速度非常的快,在很多個國家裡面都是可以看到中國美食。外國人剛開始並不是那麼的喜歡,甚至還貼上黑暗料理的標籤,但是鼓起勇氣吃下去後卻很喜歡,甚至還出現來到中國當地的想法,所以可以看出是很不錯。
  • 法國人納悶:這東西這麼珍貴,為何中國人都不吃,甚至還拿來餵豬
    法國這個國家大多數人應該都不陌生,而對於法國印象比較深的自然是法式西餐了。大部分去歐洲旅遊的人自然也會想要去體驗一下法式西餐,而確實法國的飲食在歐洲來說是非常優秀的,不管是從食材的選用,還是美食的味道,到擺盤的考究,都說明了法餐的優點。
  • 韓國人到中國點了一道菜,上桌後懵了:中國人經常吃土嗎?
    有很多韓國人因此還特意到中國來旅遊,想品嘗正宗的中餐,而在一個節目裡韓國人到中國點了一道菜,上桌後懵了:中國人經常吃土嗎?,這道菜是江南一道非常有名的美食,傳說是由乞丐創造的,因此被稱為「叫花雞」。這道菜的做法是把處理好的雞用荷葉包起來,然後再在荷葉外面包裹上黃泥,最後直接拿去烤,所以成品之後的叫花雞外表也是泥土。
  • 這7道菜不要隨意點,上菜後誰吃誰尷尬,都怪菜名太「奇葩」
    這7道菜不要隨意點,上菜後誰吃誰尷尬,都怪菜名太「奇葩」我們中國人特別喜歡給東西起名字,而且起得都特別的貼切,但是如果是給菜起名字的話,就會覺得有點坑人,下面這7道菜就是這樣子的。大家如果在飯店吃飯的時候,看到這樣類似的菜名,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或者是問問服務生裡面究竟是什麼食材,這7道菜不要隨意點,上菜後誰吃誰尷尬,都怪菜名太「奇葩」。1、群英薈萃這個大家肯定都知道,因為在當年的小品裡曾經出現過,這個群英指的就是胡蘿蔔和白蘿蔔,如此普通的食材,卻有這麼一個高大上的名字,真是讓人覺得受不了。
  • 海外中餐真的主打糖醋雞麼?為什麼米其林中餐少之又少呢?
    「食」在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根據2015年的《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在海外定居的華人華僑從事餐飲及其相關行業達到了90%以上之高,無論是最早一批南方移民開的家庭個體經營的中小型餐廳;或是紛紛赴海外開店的國內知名連鎖店;再或是近幾年新興的中高端中式創意菜,海外中餐可以說迎來了一個百花齊放的狀態,但這中間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 中國人號稱「最會吃」,但吃生蠔比不過法國人?網友:連品種都少
    中國人號稱「最會吃」,但吃生蠔比不過法國人?網友:連品種都少中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的,無論是什麼樣的食材到了中國人的手裡,都可能把它們做成特別美味的食物,有時候這種神奇的廚藝都讓外國人為之驚嘆。中國人號稱「最會吃」,不管是哪種食物,都能做都會做,但是吃生蠔比不過法國人?網友:連品種都少。說起吃海鮮大家最常吃的海鮮就是生蠔了,因為這種海鮮在我們的生活中算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它的價格相對於其他海鮮還是比較平價的。在我們國家一般是把它烤著吃,再配上一些粉絲也是比較美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