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的股價到底怎麼了?自360發布第二季度財報後,360股價呈現出持續性的暴跌,從一家備受投資人追捧的高新科技股,變成資本棄兒,360隻用了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在不久前,360高調發布了三大O2O戰略級產品——360實效平臺、360聚效平臺、360來店通。但360的股價並沒有從二季度的糟糕財報中緩和過來,資本市場仍然對現在的360報以不信任的態度。截止成稿前,360的股價報收62.77美元,總市值已經跌破80億美金。
突破困局,360患上移動互聯焦慮症
在PC時代的360確實有強渠道,但現在很多用戶都是直接跨入移動網際網路,壓根就沒有PC。360的渠道優勢再強都沒用,關鍵還是要靠線下預裝。此外,手機更換頻率很高,每換一次用戶大規模更換手機就是一次市場的重新洗牌,一個公司再努力也無法打敗資本的力量。
從現有業務上看,奇虎PC端的增量已經停止,最新季報公布,覆蓋率居然還在下降。這說明騰訊和百度扔到奇虎鞋子裡的釘子獵豹移動確實在發揮作用。移動端幾大入口被百度,騰訊牢牢佔據。尤其是是奇虎移動業務缺乏iOS這一環,讓整個市場規模先天少別人大一塊。剩下的還有小米這種價格殺手,新增的創業團體,騰訊,百度,阿里幾大巨頭。讓Andorid本來就魚龍混雜的競爭環境極其惡劣,還要面對業務線多元化,人員增加的硬性支出對利潤的侵蝕。
客戶移動化的轉移,騰訊,阿里,百度都在原有的業務上很好的實現了轉變。奇虎卻被卡在了這個臺階下。相比微軟系統的漏洞百出,iOS天生驕傲,自成體系。Android因為是開源系統,做個OS然後霸佔用戶養羊拔毛的商業模式人人都會,各個廠商都老王賣機自賣自誇,牢牢把握住用戶,奇虎原本只用做的比微軟好,現在班裡一下子湧入一群光著腳的勤奮對手,競爭環境比PC端複雜的多。
其實360當下的困局不是僅憑現有業務就能突破,無論是智能硬體、搜尋引擎、移動遊戲、導航廣告還有作為基石的安全領域,360都面臨來自多家網際網路巨頭的競爭而難以有所突破。企業級安全市場本可以作為360未來很好的一個突破口,但在之此前,360用免費模式顛覆了殺毒軟體,現在這種免費模式卻直接扼殺了360這塊最具想像空間的安全市場。讓習慣免費的用戶再去付費購買,這種矛盾對360來說是無解之局。
從產品到用戶,新網際網路思維的無法適應
在前不久,周鴻禕的新書《我的網際網路方法論》大賣,老周本人不只一次在各種場所談及網際網路思維,但其實這幾年整個360卻並沒有做出相應轉變。時代已經不同,整個網際網路用戶群體對於用戶體驗的要求已經非常挑剔,甚至是對產品或服務稍有不滿意的地方就開始破口大罵,完全不同於兩年前那種渠道流量為王的市場。
網際網路再也不是運營產品為核心,而是以運營用戶為核心,然而360這幾年一直沒打好這個基礎。不管從內部運營還是外部資源整合上,都沒有運營用戶的心態,於是只有不斷地增加各類產品,增加各種界面,增加各種投放路徑,來放置廣告。這種拔苗助長式的增長利潤,確實讓360在之前短期內大幅度提高了收入,360也逐漸成長為明星股。但這種增長帶來的後遺症,也在近期變得越來越嚴重。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360的三大戰略短板其實已經基本決定了它所能達到的高度。其一,是裝機量與用戶實際的使用時長極不匹配,與用戶的有效接觸時間短;其二,缺乏二級業務,無法與用戶建立需求細分的、深入持續的聯繫;其三,缺少身份認證體系,其安全業務的基本模式天生是匿名的。
360進軍移動搜索失敗後,仿佛已經失去了顛覆巨頭的雄心壯志。在iOS開放第三方輸入法API後,搜狗和百度都相繼推出了iPhone版輸入法。在我看來移動端輸入法的必備性是比殺毒優先級更高的,IO是最最基礎的,不管是PC、手機還是Pad,人總要輸入字符的,不可能是光瞪眼看。而且輸入法進入雲詞庫時代後,會攜帶很多的用戶個性化信息,用戶黏性不弱於IM,搜尋引擎天生就會擁有先發優勢。而安全軟體的可替代性很強,說換就能換。作為國內搜尋引擎三巨頭,360卻成為了唯一的缺失者,而這本該是360重奪iOS市場的一次新機會。
成長性耗盡,360未來將何去可從?
當現有布局的成長性基本耗盡,新的布局還基本沒有時,現在的360無疑陷入了最低谷。面對這種低估,老周也顯得有心無力。360移動端產品在用戶面前也沒有很多露面機會,這跟移動生活其實離的非常遙遠。重磅推出的三大O2O戰略產品,給市場的只有一個感覺:慌亂。
對360來說,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四處布局,而是應該做好自己現有的。或許360是時候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騰訊,先做好遊戲獲得巨額收入後,再去考慮其他領域的發展。
整個移動遊戲市場呈現出一種爆發式增長,360作為渠道流量分發流量前三強,最大問題是沒有自主研發,能否獲得高收入取決於市場上能不能出現吸金的高品質遊戲,有很強的不確定性,而對比騰訊就沒有這種風險存在。
其實360也在開始考慮回收戰線,專注遊戲。在前不久負責360遊戲分發業務的高級副總裁陳杰透露,目前360已經拿下了大量的國內外知名IP,而這些IP未來將會授權給360平臺的遊戲開發商使用。在過去1年內,360在IP版權上的採購花費達到數億人民幣。
360某種程度上已經走向了騰訊遊戲式資本投資之道。通過自身平臺的流量以及購買的IP版權入股遊戲公司,這其實間接已經等同於走向自主研發。但無論是傳統的網際網路三大巨頭BAT,還是崛起的手機硬體廠商,都對移動遊戲抱以厚望,即使是騰訊也不敢宣稱自己在這場角逐之中穩操勝券。360的移動遊戲布局之路註定會相當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