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睹中國烹飪大師收徒。一場重現中國古代拜師禮儀的「收徒儀式」,從莊重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5月30日晚,中國烹飪大師張金春先生收徒儀式在五大連池風景區礦泉漁村飯店舉行,悅總應邀到場見證了這莊重的一刻。
飲食乃中國人生活的重中之重,吃,為日常溫飽,為宴席儀式,為養生長壽。餐桌上的文明,正是一份流動的歷史,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天地間升起煙火,用至精至誠的心意烹製食物,一餐一食之間,中國人展示個性,弘揚著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和文明。
美食的傳承是烹調技藝的延續,更是後人對先輩孜孜於庖藝的敬仰與膜拜。尊師重道美食的傳承是烹調技藝的延續,更是後人對先輩孜孜於庖藝的敬仰與膜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自古崇尚師禮之道,古者,自天子達於庶人,必須師友以成其德業。廚藝的傳承形式一直是靠師徒間言傳身授,因此拜師禮儀在很長一段時間都盛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傳統民俗、禮儀都已消失。
所以,當一場重現中國古代拜師禮儀的廚師「收徒儀式」舉行時,給人帶來的是一次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的確,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需有授業者也需傳承者,這才是廚藝、廚技、廚德源遠流長之道。
宣誓、跪拜、遞上拜師貼、回贈收徒證、敬茶..整個收徒儀式參照古禮和嚴格的程序進行著,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當晚,張金春大師收徒16名弟子。
張金春大師此次在五大連池收徒,會打造一支廚藝鐵軍,提升當地的餐飲旅遊文化,以推動五大連池餐飲行業的快速發展。
張金春大師說: 廚藝不僅要講究造型藝術,更重要的是要有食用價值。五大連池是個好地方,山好,水好,有礦泉魚礦泉豆腐等非常好的綠色食品食材,希望徒弟們能認真鑽研廚藝,為五大連池餐飲文化事業多做貢獻。
中國烹飪大師張金春
黑龍江哈爾濱人,國際美食評委,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執行會長,全國飯店業國家級評委,黑龍江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以及身兼其他多項職務。
太師爺是鹹豐皇帝御廚梁忠、師爺是宣統皇帝的御廚唐克明、師傅是1959年周總理來黑龍江省視察工作時親自為總理烹飪菜餚的黑龍江省泰鬥級烹飪大師盛英傑。
1963年,張金春大師生於一個廚師世家,其父張俊元老先生解放前曾在哈市餐飲名店「新世界」從事餐飲工作,解放後,又在哈市知名餐館迎春飯店做大廚,兒時的耳聞目染,造就了張金春大師廚藝之路。
1992年,國寶級大師盛英傑收張金春大師為徒。1959年12月24日,時任三八飯店技術指導的盛英傑為前來視察的周恩來總理親手炒制4道菜:「炒綠豆芽」、「炒肉漬菜粉」、「雪裡蕻燉豆腐」「茄子燉土豆」。後來,周總理點名指派盛英傑前往古巴教授當地廚師烹飪技術。回國後,盛英傑大師拜中國宮廷菜烹飪大師、御廚唐克明為師,成為了中國宮廷御廚第3代傳人,張金春大師也成為御廚的傳人。
在盛英傑大師精心教誨下,張金春大師廚藝迅速成長,同時在業內名氣大增。1998年,張金春大師等4位黑龍江的廚師,受邀赴中國臺灣參與國際美食節,並展示黑龍江的名菜「飛龍宴」「菊花魚」「飛龍湯」等龍江特色菜品,令臺灣同行和食客垂涎三尺。此後,無論是APEC峰會,還是全國餐飲走出國門,都留下了張金春大師的身影。
1998年,張金春大師在南直路上創辦的金春大酒店,擁有大小包房60餘間,8個大中小宴會廳,可同時容納近2000人就餐,200餘道美味珍饈。包羅國內8大菜系,紅白喜事、老人過生日、孩子過百天……酒店目前已成為哈市大型宴會首選之地,每天店外車水馬龍,店內人潮如紡,人氣「爆棚」,吸引著市民爭相前往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