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貨櫃吞吐量0增長,新加坡港「不進則退」?|港口圈

2020-12-20 港口圈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近日,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和波羅的海交易所同步發布《2019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該指數從港口條件、航運服務和綜合環境三個維度,對全球43個國際航運中心的綜合實力進行評估。新加坡以97.8的高分領跑其他國際航運中心,得分比排名第二的香港高出13.1分,連續六年位居榜首。作為含著馬六甲海峽這個「金湯匙」出生的海港國家,新加坡穩居國際航運中心之榜首或許是毋庸置疑的。

2018年,新加坡港完成貨櫃吞吐量3660萬TEU,同比增長8.7%,增速高於排名第一、第三的上海港與寧波舟山港。然而今年6月新加坡出口大跌,於2018年同期相比跌幅達17%。據PSA數據,2019年上半年新加坡港完成貨櫃吞吐量1788萬TEU,與去年同期持平。雖然吞吐量不增不減,但在大部分其他港口都維持穩定增長的亞洲區域來看,新加坡港的勢頭不免讓人有「不進則退」的擔憂。

事實上,新加坡政府也開始對本國的經濟報以不太樂觀的態度。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新加坡非石油國內出口下降17.3%,為連續第四個月同比下降,且大於市場預期的9.9%。新加坡政府於8月13日大幅下調了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因全球環境惡化,當天公布的二季度GDP終值同比僅增長0.1%,環比下降3.3%。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將全年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5-2.5%下調至0-1%。作為嚴重依賴港口業務的國家,這些經濟指標的下降直接預示新加坡港口行業可能面臨著衰退。

新加坡自身經濟腹地較小,依靠其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優越地理位置,其港口業務幾乎全部來自於轉運服務。作為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新加坡的經濟與對外貿易息息相關。新加坡貿易工業部(MTI)認為,一系列不斷增長的經濟風險將導致新加坡經濟下行,如香港的動蕩局勢、日韓貿易爭端、貿易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英國退歐等。作為連結全球的樞紐港,任何經濟體上的任意一環發生波動,都將直接對新加坡港造成衝擊。如今在亞洲經濟全面放緩的環境中,新加坡港需要面對的挑戰並不輕鬆。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懷疑中美貿易戰對亞洲有何衝擊的人,只要看看新加坡就有答案。新加坡是全球對貿易依賴度最高的經濟體,具有高度指標意義,一旦其貿易狀況變壞,說明接下來無比兇險。香港《南華早報》稱,中美貿易戰產生的輸家遠比贏家多。除了中國和美國之外,世界各地的貿易流動也受到了全球供應鏈被迫調整的影響。同樣作為轉運港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香港港,其連續大幅跳水的吞吐量也證實了亞洲整體都將面臨著經濟下行的危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8月9日在國慶講話中表示,新加坡面臨的問題可能是長期的。他警告稱,現有供應鏈將受到破壞,貿易模式將發生改變,投資流動也將發生變化。「我們必須為一個完全不同的未來做好準備。」處於聯結溝通全亞洲樞紐位置的新加坡發出如此信號,對亞洲其他各國來說,或許是一場經濟格局大洗牌的開始。

相關焦點

  • 2013年上半年拉美20個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有所下降
    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CEPAL)2013年11月4日發布數據,2013年上半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港口吞吐量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該地區出口缺乏活力以及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拉加經委會發布的港口吞吐量排名表明,2012年上半年該地區海運港口貨運吞吐量同比僅增長了2%,成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值,2011年和2012年同期的增長率分別為16%和9%。該委員會分析認為,世界經濟面臨的困難局面主要歸因於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發展減速,使其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外貿繼續受到影響,特別是對專營貨櫃貨運業務港口造成較大影響。
  • 2019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名出爐丨港口圈
    根據港口圈(ID:gangkouquan)獨家信息,2019年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名出爐,其中:上海港(第1)、新加坡港(第2)、寧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廣州港(第5)、釜山港(第6)、山東港口青島港(第7)、香港港(第8)、天津港(第9)、杜拜港(第10)。
  • 2019年新加坡港貨櫃吞吐量增長1.6%
    1月16日,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貿易戰的推動,全球經濟形勢充滿挑戰,新加坡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在2019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720萬標準箱。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發布公告稱,2019新加坡港的貨櫃吞吐量比2018年的3660萬標準箱增加了1.6%。
  • 2020年上半年我國各港口吞吐量排名出爐
    最近,交通運輸部發布了2020年我國上半年各港口數據。據其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分別是:寧波舟山港、唐山港、上海港、廣州港、青島港、蘇州港、日照港、天津港、煙臺港、鎮江港。據悉,2020年1-6月,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67521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0.6%。2020年上半年我國港口貨櫃吞吐量前十分別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廈門港、大連港、蘇州港、營口港。據悉, 2020年1-6月,全國港口貨櫃吞吐量12019萬TEU,比去年同期縮減5.4%。
  • 廣西北部灣港貨物和貨櫃吞吐量實現雙增長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復工復產,1—3月,廣西北部灣港(本港)貨物吞吐量、貨櫃吞吐量,增速均位列全國沿海主要港口第一位。4月13日上午,在北部灣港防城港碼頭402號泊位,一艘來自新加坡的貨船正在進行卸船作業,船上裝載17萬噸鋁礦。
  • 貨櫃吞吐量增速第一,北部灣港如何跑贏各大港口?
    港口板塊毛利率38.86%,裝卸堆存收入毛利率41.72%。小圈看業務2019年北部灣港貨物吞吐量完成2.33億噸,同比增長17.97%。其中貨櫃完成415.7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8.62%。貨櫃方面:2019 年,北部灣港本港完成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達 31.68%,遠超全國港口平均增速 4.8%,增速在全國規模以上沿海港口中排名第 1 位,並且連續 3 年增速超 25%。
  • 全球貨櫃港口TOP 10最新排名出爐,8個港口貨量同比下降!
    ▲2020年上半年十大港口吞吐量對比(來源:Lloyd's List)這次全球十大貨櫃港排名對比,包括香港港在內的中國港口共包攬七席,餘下的第二、第六、第十名分別由新加坡港、韓國釜山港、荷蘭鹿特丹港摘得。
  • 超級大港貨櫃吞吐量下跌8%背後,誰是獲利「漁翁」?丨港口圈
    圖源:「振華Terminexus」 杯全球港口攝影大賽近日,香港海運港口局於官方網站上公布,香港港口今年6月貨櫃吞吐量為149.3萬TEU,同比下跌11.3%,是連續第17個月下跌,也是是繼今年2月份17.9%的跌幅之後再次出現兩位數的跌幅。今年上半年香港貨櫃吞吐量累計達906.4萬TEU,同比下降8.1%。
  •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全球第一 6個中國港口進入前十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外媒稱,船運諮詢公司Alphaliner公布的排行榜顯示,中國的上海港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2017年的吞吐量達到4023萬個標準箱。據拉美社倫敦4月9日報導,根據Alphaliner的年度排行榜,2017年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8.3%,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新加坡港多出約660萬個標準箱,後者的吞吐量為336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9%。排行榜顯示,中國的深圳港再次獲得世界第三的位置,2017年的吞吐量為252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1%。
  • 港口貨櫃吞吐量 越南超香港
    【財新網】(駐香港見習記者 文思敏)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香港作為中美貿易的中轉地,傳統航運業受衝擊明顯,貨櫃吞吐量持續走低。2019年上半年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減少8.1%,被越南超越。
  • 日照港:吞吐量穩步增長 港口整合打開成長空間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日照港(600017)3月23日晚間披露的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公司實現吞吐量2.47億噸,同比增長4.15%;實現營業收入52.46億元,同比增長2.2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6.31億元
  • 全球前十大貨櫃港口最新排名出爐!
    這次全球十大貨櫃港排名對比,包括香港港在內的中國港口共包攬七席,餘下的第二、第六、第十名分別由新加坡港、韓國釜山港、荷蘭鹿特丹港摘得。 按吞吐量計,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序依次為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釜山港、青島港、香港港、天津港、杜拜港。 全球前十港口隊列中未有新面孔出現,位次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寧波-舟山港和香港港。
  • 洋山港9月貨櫃吞吐量「雙增長」
    雙節大長假,口岸不放假,洋山港運營數據新鮮出爐:9月份貨櫃吞吐量達到178.5萬標箱,環比增長2%,同比增長7.8%。洋山港三季度貨櫃吞吐量保持高位運行,每月都穩定在170萬標箱以上 蔣愛山攝今年下半年,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的雙引擎推動下,洋山港衝出疫情陰霾,逐漸恢復繁忙常態,三季度貨櫃吞吐量始終保持高位運行,每月都穩定在170萬標箱以上。
  • 2013年拉美港口貨櫃吞吐量僅增長1.7%
    智利《戰略報》2014年6月30日報導,據拉美經合委員會統計,2013年拉美港口貨櫃吞吐量達4660萬標箱,同比增長1.7%,增速大幅下降。2010和2011年該地區港口活動年增速一度達14%,2012年達5.9%。去年,智利為少數入圍港口活動增長的拉每國家,增幅達6%。
  • 上海港今年有望超新加坡港成全球最大貨運港口
    市港口管理局昨天出爐的統計快報顯示,截至上月底,上海港今年累計貨物吞吐量已達3.63億噸,其中10月份貨物吞吐0.4億噸。在這一基礎上,上海港預計全年貨物吞吐量將達4.43億噸,有望超過新加坡港,成為全球最大的貨運港口。  據悉,2004年上海港實現貨物吞吐量3.79億噸,成為世界第二大貨物港,僅次於新加坡港。今年上半年,新加坡港吞吐量2.11億噸,同比增長11.1%。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記者 | 楊霞據中國港口協會監測,12月上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回落1.8%;長江港口生產繼續保持較好態勢,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2.3%。數據顯示,中國八大樞紐港口外貿貨櫃呈現回升態勢。12月上旬,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1%,與前期基本持平。
  • 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港口貨櫃吞吐量首破紀錄
    近期,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主要港口建設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2020年12月25日,海南洋浦港2020年貨櫃吞吐量首破100萬標箱,2020年12月28日,廣西北部灣港2020年貨櫃吞吐量突破500萬標箱,通道吸引力不斷增強,通道經濟呈現快速發展良好勢頭。
  • 再創新高 | 招商港口實現貨櫃吞吐量1.22億標準箱
    深圳西部港區得益於國內疫情緩解,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區2020年下半年業務量復甦明顯,刷新全年貨櫃吞吐量的歷史紀錄,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6%,高於深圳全港的3.0%增幅;其中外貿完成箱量同比增長2.7%
  • 新加坡港已從疫情中全面復甦,2月吞吐量同比增長5.8%
    根據新加坡海事港口管理局(MPA)的數據,2月份新加坡港吞吐量為29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8%,同時船隻入境10,879人,同比增長5.9%,燃油價格也增長了2.6%。除了貨物吞吐量下降1%之外,新加坡港已從冠狀病毒爆發中恢復過來,得到了全面的增長。
  • 漢堡港以「海鐵聯運」模式緩解貨櫃大擁堵 吞吐量現拐點
    對於當前國際海運中出現的部分貨櫃集中在歐美國家港口的擁堵情況,馬特恩表示,漢堡港目前不存在這個問題,「漢堡港有能力確保貨櫃和其他貨物(如散裝貨物),在符合防疫規定下,進行裝卸和繼續運輸,不存在停工等現象。」此前,由於抗疫需要,一些歐美國家的港口工作人員和裝卸卡車數量均相應減少,直接影響了港口貨櫃集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