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這座古典園林,為紀念一位民族英雄而建,在三坊七巷不要門票

2020-11-03 風子紅

大家好,這裡是風子紅的旅行專欄,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旅行與生活。

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過輝煌,也有過屈辱,雖然晚清的那段歷史很屈辱,時勢造英雄,每一個時代都有一批值得我們尊敬的大英雄,晚清時候,林則徐一定是其中之一,我們從小歷史課本中就已經學過了。然而,來到福州旅遊的時候,就專門來林則徐紀念館打卡。

林則徐紀念館,是中國歷史人物紀念館,最早是清光緒三十一年,為紀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造的,現在這座紀念館位於福州市三坊七巷旁,也是來福州三坊七巷旅遊必打卡的一個景點了。紅色圍牆,是這裡的標誌,林則徐紀念館也被稱為林文忠公祠,所以當我走進林則徐紀念館的時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大門上額刻著「林文忠公祠」。

穿過大門進入館內,虎門銷煙的大炮雖然已經鏽跡斑斑,但它們本身卻記載著那段戰火硝煙的歲月。在代表著福州的老榕樹之下,是三塊御碑,光緒三十一年立的道光三十年「聖旨」、「御賜祭」、「御製碑文」等3塊青石碑,表示其品重柱石剛正不阿,館內展列林則徐生平事跡、禁菸、救災水利等大事件。


老榕樹一旁的小門進入,就是樹德堂,也是整個紀念館的核心,大廳正中間是林則徐的雕像,楣額掛有清道光皇帝御書「福壽」匾額。


這座紀念館是按照古典園林風格修建的,樹德堂的西面為南北花廳,廳的西面有兩層的曲尺樓,原為林家子弟讀書的地方,樓前有草坪、魚池、假山、花木等,儼然就是一副江南豪門大院的模樣,亭臺樓閣假山溪流是整個建築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遊客來到這裡,都會在這園林花園裡休閒,這裡也是整個林則徐紀念館裡,最適合拍照的地方了。




如今,林則徐紀念館裡,已然是一座展示林則徐先生生平及其豐功偉績的展館了,展館分為林則徐生平事略,林則徐與鴉片戰爭,林則徐與救災、水利,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手跡等部分,不僅有林則徐親筆書寫的對聯、條屏、立幅、扇面、信扎、文稿、筆記等,還有他曾經使用過的印章、殘墨、印盒、政書雕板等遺物。

林則徐紀念館是免費參觀的,只要攜帶身份證在售票處免費領取門票即可進入參觀。如果來到福州,不妨來此參觀一番,不僅可以了解了解這位民族英雄的一生,這裡還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那麼,你是否去過這個福州的江南園林呢?

相關焦點

  • 林則徐紀念館—中小學生的教育基地,遊三坊七巷,福州西湖公園
    為紀念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造的。 林則徐紀念館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位於鼓樓區澳門路16號,三坊七巷附近。 進入林則徐紀念館,屏牆左右兩邊的石拱門上,橫額分別為「中興宗袞」及「左海偉人」看下圖:
  • 逛福州三坊七巷,品特色美食
    福州之名始於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沿用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然而,作為福建的首府,其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都市氣氛越來越濃鬱。想在城中找到一處安靜的去處,品味文化名城的悠久歷史,也越來越難。所幸,福州還有三坊七巷。雖說三坊七巷經過了精心維修,嶄新得讓人感覺不到它的悠久。
  • 三坊七巷位列全省景區第一!身為福州人,你真的了解三坊七巷嗎?
    身為福州人,你真的好好了解三坊七巷嗎?真的用心逛過三坊七巷嗎?先跟著烏山君,把手機橫過來,一分鐘逛一遍三坊七巷!經過多次重修,成為三座毗連、全坊最大的宅院。花廳建有水榭戲臺,是府內喜慶宴會的重要場所。這是福州市僅存的水榭戲臺,坐南朝北,系單層平臺;內頂上方形藻井,中刻團鶴,周飾蝙蝠,象徵福壽雙全。戲臺三面臨水,中隔天井,面對樓閣,拾音良好。戲臺呈方形,面積30平方米。池旁石欄板,浮雕花卉;池東西兩側為假山、雪洞。戲臺正對面建雙層樓閣,可供聚會、看戲或登高望遠。
  • 如何正確✔玩轉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三坊」,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七巷」中間一條街為南后街。
  • 福建福州著名景點三坊七巷譽為我國明清時期建築的博物館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是福州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從名字上看,顧名思議這個街區是三條坊和七條巷組成的,三坊指的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古庇巷」; 這個古建築群,並不是後來新修的,它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古代是當地的貴族和士大夫居住的地方
  • 福州「三坊七巷」,是哪三坊?哪七巷?很多海內外遊客都慕名而來
    福州的「三坊七巷」,保留了中國傳統民居的特色。民 國版《福建通志》的總纂、近代詩家《石遺室詩話》作者 陳衍就是住在「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三官堂」。他曾自吟一聯云:「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三坊七巷」都位於「八一七北路」(舊稱「南街」)以西,南后街東西兩邊的一大片居民區,舊屬侯官縣的轄地。 所謂「三坊」,是指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這三坊都位 於南后街的西面。衣錦坊:舊名通潮巷,因陸蘊、陸藻兄弟典鄉郡,居 此,遂名「祿錦」。後又有裡人王益詳任江東提刑,始更名 「衣錦坊」。
  • 福州驕傲,「三坊七巷」遍布全國
    遍布全國的院子系,師法「三坊七巷」,其「坊巷」、「門頭」、「庭院」三大造院體系就是精髓。冰心在《我的故鄉》裡對三坊七巷的民居有這樣的描述:「具有很典型的福州民宅特點,除中軸建築外,左右兩旁還有許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個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還橫亙著一列坐西朝東的雙層樓房,樓房之西為花園」。
  • 來福州旅遊選哪裡?三坊七巷還是鼓山?不去這些景點,福州算是白來了
    來福州旅遊選哪裡?三坊七巷還是鼓山?不去這些景點,福州算是白來了 提到福州這個城市,遠不如廈門出名,雖然是福建的省會,遊客旅遊肯定想去廈門的鼓浪嶼,卻很少有人想去福州遊玩一番。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這座山城旅遊景點非常多,而且人文景觀豐富。
  • 漫遊福州之…三坊七巷
    十一期間的福州三坊七巷,依舊熱鬧。林則徐祠堂,拜謁一下民族英雄閩江之水天上迴蕩,三坊七巷地靈人傑民國初,著名詩人陳衍曾留下千古名句:「誰知五柳孤松客,卻住三坊七巷間。」閩江的景色扣人心弦,三坊七巷的風情則令我嚮往。繁華裡透著古雅,坊巷縱橫,深院大宅,鱗次櫛比,曲徑通幽。居民們大都以碩大的木頭製成門坊,門坊上的木雕圖案線條飄逸,花廳門扇的窗花紋路流暢。柱礎用青石細磨,雕刻著花草山水、蟲魚鳥獸。那鬱鬱蒼蒼的古木在錯落有致的風火牆內靜靜矗立,悠久和美麗。
  • 福州三坊七巷,這座2200多年的古老城市,讓人回味無窮
    福州這座古老城市已有2200多年歷史,這裡坐落著聞名的三坊七巷,這是一條歷史文化老街。佔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你熟悉卻又不太了解的三坊七巷
    做油紙傘,畫糖畫,畫扇的……他們是一個個為生計奔波的小人物,一個個面容模糊的普通人。那時候沒有「非遺」,他們只是自己生活的締造者。他們行走在坊巷間,風雨兼程,且歌且行,為自己也為別人,在身後留下一行淺淺的足跡。希望你藉由藏在三坊七巷的手藝中,可以探索到福州這座城市更新的一面,進而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 福州三坊七巷,當古巷遭遇現代化
    福州首先是一座儒雅的城市。最早一位定居於三坊七巷的名人,是唐末詩人黃璞,黃巷因此得名。傳說黃巢大軍夜過黃巷時,特地熄滅火把,戰馬銜枚,以示對大儒的敬意。這故事不管真假,卻體現了福州人對文化的尊敬。1832年,清代高官梁章鉅買下了這幢房子,築雪洞、疊假山、建東園,煥然一新,藏書樓卻不稱梁樓,而稱黃樓。
  • 漫步福州的「三坊七巷」
    福州有句話說得好,「到了福州沒來三坊七巷就等於沒來福州。」由此可見,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名片,也是福州人的驕傲,從這裡走出的一位位文化名人,對中國近代的歷史發展和思想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三坊七巷自晉、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朝至民國期間走向輝煌,它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
  • 福州三坊七巷美食好店大匯總
    三坊七巷作為福州的著名景點,雖經過大面積的人工修葺,但依然保存著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也成為了中國十大歷史名街之一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不在三坊七巷!福州這座名人故居竟然變美了!4月底完工!
    清代建築風,快來瞧~不在三坊七巷,這座嚴復故居變美了!來源:福州晚報來過三坊七巷的小夥伴都知道,郎官巷裡有一座嚴復故居,成了必打卡地之一,但其實,位於倉山區蓋山鎮的陽岐村,也有座嚴復故居,如今它重新修葺,變得更美了。
  • 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國家5A級景區。20年前,估計好多福州本地人都和我這外來人一樣,做夢都沒想到南后街這破破爛爛的瓦房,竟然搖身一變,成了國家5A級景區,每到節假日,全國各地到此遊玩的遊客絡繹不絕。二十二年前,初來福州,逛南后街,大失所望,一個省會城市市中心的主要街道,竟然是一些破破爛爛的瓦房,好像大風一吹就會倒下一樣,還不如我農村老家的破房子。在福州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三坊七巷不一般,這些低矮的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築,保存完好,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這裡人才輩出,是很多名人故居,如沈保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長民等。
  •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是石雕牌坊的意思嗎?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的門口,大家可以看到屹立在那裡的很大的石雕牌坊,這個牌坊可以說是比較的好看,而且還透著一些些的古韻,說到這裡就要來說石雕牌坊的建築特點了,這個特點是包含了許多的方面的,但是在大致上還是可以分為三類的,但是在三類當中其實分的並不是那麼的分明,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很好的聯繫的。
  • 三坊七巷冰心故居,探尋福州的歷史
    導語:三坊七巷冰心故居,探尋福州的歷史福州市,屬於福建省,是福建省的省會;我的大學生活將在這裡開始。為了更了解福州,我決定去三坊七巷和冰心故居走一圈。三坊七巷,字面意思就是三街坊,七條巷;這三坊指的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而這七巷則指的是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三坊七巷的建築風格和北方的金碧輝煌的紅磚碧瓦不同,白牆灰瓦,馬鞍牆頭,融進了南方的婉約,雖然沒有上海的古典,但卻別有一番風味。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