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林製藥收購中國虧損藥企 正式進軍中國

2020-12-16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小林製藥雖然在中國製藥界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是隨著這幾年出國代購熱的出現,其在中國名氣盛隆,很多產品被中國消費者追捧為「神藥」,現在其通過併購一家虧損藥企正式進軍中國,並將在華總部設在上海,其主打的退熱貼、液體創可貼等能否在競爭激烈的當下拿下市場份額?

3月29日,日本小林製藥發布關於收購中國藥企及在華成立總公司的公告。其表示為了達到開拓及擴大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目的,將收購中國藥品生產及銷售製造商「江蘇中丹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丹製藥」)的全部股權,並在中國設立小林製藥總公司。

小林製藥雖然在中國製藥界名氣並不是很大,但是隨著這幾年出國代購熱的出現,小林製藥在中國名氣盛隆,很多產品被中國消費者追捧為「神藥」,成為去日本除馬桶蓋之外,另一火熱品牌,是爆買大軍中的常客,特別是「退熱貼」、「液體創口貼」等醫藥品在國內更是備受青睞。

早在2015年,其在日本面向中國遊客的銷售額就達到43億日元(約人民幣2.54億元),而前一年不過23億日元,僅向中國遊客銷售的金額就佔到了總銷售額的3%。而小林製藥社長小林章浩也曾表示,其已經將中國消費者作為一個獨立的客戶群體來分析,他的觀點是:中國人對日本藥妝有信心,只是每次旅遊時不方便購買或是出現囤積的現象,會使得公司的銷售業績顯得不太穩定。

為了能夠獲得更大的中國市場,小林製藥在去年年初公布計劃稱,未來三年將投資約300億日元(約人民幣17.72億元)用以在中國為主的海外市場收購當地企業,擴大醫藥品的海外銷售。

一年之後,其針對中國的計劃正式落地,將中丹製藥納入懷中,製藥板塊正式進軍中國。此前,小林製藥在中國設有「上海小林日化公司」和「上海小林製藥商貿有限公司」,前者於1998年由日本小林製藥、上海友誼集團、香港本豐發展合資成立,主打日化類,後者成立於2007年,經營範圍為日用品、化妝品、工藝品、五金交電等。

1為什麼收購中丹製藥?

中丹製藥在中國醫藥企業中算不上什麼大公司,也沒有太大的知名度。小林製藥收購的「中丹製藥」是江蘇中丹集團2003年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據該公司官網介紹,其是一家從事醫療器械、製劑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在產業層面,中丹製藥定位於「皮膚藥專家型生產企業」,建有6000平方米廠房,擁有搽劑、軟膏劑、乳膏 劑、凝膠劑四個劑型兩條生產線,已形成抗痤瘡類、抗真菌類、銀屑病類、抗皸裂類、鎮痛類、抗感染類、驅風鎮痛類等七大系列12 品種28個規格的皮膚外用藥產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丹製藥屬於產能過剩類企業,所以其在生產自有產品的同時,還在進行各類產品的代加工業務。

在銷售層面,中丹製藥官網稱其產品在全國絕大多數身份已中標,建有完善的招商網絡和服務體系,產品覆蓋除西藏以外的31個省市區。

根據小林製藥披露中丹製藥的近三年的營收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元、1800萬元、2000萬元,而淨利潤則分別為0、-200萬元、-400萬元,也就是說,小林製藥收購的中丹製藥是一家目前處在虧損階段的企業。


那麼,為何小林製藥會看上這家虧損企業,並收購他呢?對於小林製藥而言,從業務層面,其主打與快消相關的大健康領域,在華產品更偏重與皮膚藥相關產品,所以在產品類型上頗為契合。根據小林製藥規劃,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主要加大退熱貼、暖寶寶等產品的擴大銷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丹製藥的產能足夠,能夠滿足在中國市場的需求,以及降低成本。

此外,另一個讓小林製藥決定在中國併購的原因在於,其認為,「一般醫藥品(普藥)在中國的知名度正在逐漸提高,中國的需求也在增大,但是由於對中國市場市場的不了解,以及中國藥師制度的關係,小林集團制定的2017年普藥銷售目標並未達到。」在此種情況之下,小林製藥認為,通過併購中國項目實現本土化,在銷售方面更加適應中國體系,以達到普藥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目標。

正如小林製藥所言,「中丹製藥精通中國的醫藥事業。」中丹製藥擁有中國的藥品製造經驗,而小林製藥則有銷售能力、研發能力、技術經驗,可以達到相互協同的作用,讓普藥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的收穫。

對於具體的併購流程,據公告顯示,在3月29日,小林製藥董事會已經通過了該項併購的決議,並在同日籤署了股權轉讓合同,至於具體的股權交割則擬在2018年6月30日完成。另外,至於具體的併購金額,小林製藥的公告表示還不對外公布。

小林製藥收購一家虧損企業,其表示,通過收購後,中丹製藥將成為小林製藥的關聯子公司,但是對於2018年的業績影響是輕微的。

2設立中國總公司

3月29日,小林製藥董事會在審議通過併購中丹製藥的同時,也審議通過了在中國設立製藥總公司的決議。



對於在中國成立總公司的理由,小林製藥表示,通過設立中國總公司,不僅直接控制目前在中國的業務,包括此次併購的中丹製藥,實現集團的運營;另外,以達到重視中國市場,擴大業務的需求,總公司作為當地集團公司,能夠更好的在經營管理及投資方面更快速的應對。

小林製藥在中國的總公司名稱為「小林製藥(中國)有限公司」,註冊地為上海,法定代表為「紀本 慎一郎」。該公司的主要內容為,經營管理、資金管理和事業戰略制定等。註冊資金為2000萬美元。對於中國總部公司的註冊時間,根據小林製藥的規劃是擬2018年4月份正式成立。

據了解,小林製藥成立於1886年,主要從事藥品、醫療器械、日用品、食品等的研發生產,目前除了在中國設立海外公司之外,還在美國、英國、東南亞等地有所布局。另據日本共同社消息稱,小林製藥此次通過收購契機打入中國市場,10年後實現在華醫藥品銷售額增至40億日元(約人民幣2.5億元)的目標。

根據小林製藥2017年財報顯示,其營收為1567億日元(約人民幣92.59億元),實現淨利潤229.25億日元(約人民幣13.53億元)。

(原標題:獨家!最受代購歡迎的日本小林製藥收購中國虧損藥企,正式進軍中國!在華總部落地上海)


相關焦點

  • 日本小林製藥收購中國藥企
    3月30日,日本上市公司小林製藥獨資子公司上海小林日化有限公司官網消息顯示,為在中國發展擴大非處方藥業務,小林製藥擬在中國設立小林製藥(中國)有限公司,並通過該公司收購中國江蘇中丹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丹製藥」)的全部股權。
  • 旅日遊客最愛的小林製藥收購了一家還在虧損中的中國製藥廠
    收購中國本土製藥商,設立中國總部,旅日遊客最愛的小林製藥正希望藉此開拓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日本小林製藥近日發布公告,收購中國藥品生產及銷售製造商「江蘇中丹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丹製藥」)的全部股權,具體的股權交割擬在2018年6月30日完成。與此同時,公告稱擬設立小林製藥總公司,2018年4月份正式成立。
  • 小林製藥收購中國製藥公司,計劃賣更多的醫藥品
    中國赴日遊客熟悉的小林製藥退熱貼、發熱貼、消炎鎮痛藥「安美露」等,很快就會變成中國本土製造的商品了。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小林製藥將在 6 月份完成對江蘇中丹製藥公司的收購,收購金額規模在數億日元。江蘇中丹製藥擁有一座 6000 平方米的生產工廠,設置了搽劑、軟膏劑、乳膏劑、凝膠劑四個劑型兩條生產線,產品可以覆蓋西藏外的 31 個省市區。但江蘇中丹製藥過去幾年的經營狀況不佳,近幾年都在虧損,這可能導致了出售價格不高。
  • 日本小林製藥因為「抗霧霾」概念火了
    空氣淨化器和抗霧霾的護膚品之外,又有日本藥企的中藥因為標榜「抗霧霾」受到追捧。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小林製藥將增產中藥(日本稱「漢方藥」)「清肺湯DUSMOCK」,計劃2017年生產約110萬包,同比增加30%。小林製藥全名為小林製藥株式會社,是日本上市藥企,熱銷產品包括一次性暖寶寶、退熱貼、液體創可貼等熱銷產品。
  • 日本藥企再出手!大正製藥16億美金收購施貴寶OTC業務
    臨近聖誕前夕,日本大正製藥株式會社(大正製藥)宣布,出價16億美元收購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以下簡稱施貴寶)公司的法國非處方藥(OTC)業務UPSA。
  • 日本小林製藥將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和銷售藥品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9日報導,日本小林製藥3月29日宣布,在中國涉足醫藥品生產和銷售。該公司將於6月收購生產和銷售醫藥與日用品的江蘇中丹集團子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金額未公開,但據悉達到數億日元。小林製藥的退熱貼和發熱貼等在中國很受歡迎,正在進行本地化生產。
  • 神藥熱潮後,日本小林製藥深挖中國市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2月10日報導稱,小林製藥將於2020年開始在中國進行藥品製造和銷售。訪日遊客消費成為小林製藥盈利的火車頭,但也存在課題。備受中國人歡迎的消炎鎮痛藥「安美露」等屬於藥品,由於外資限制難以在中國銷售。小林製藥2018年收購了一家中國藥品企業,將實現在中國製造和銷售,以爭取遊客回國後的消費需求。
  • 中國遊客捧紅日本「神藥」:小林到底「神」在哪裡
    繼電飯鍋、馬桶圈、剃鬚刀之後,中國遊客家又捧紅了日本「神藥」。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19日消息,日本小林製藥小林製藥在日本股市開始轉變為「入境消費概念股」。在入境消費需求的刺激下,小林製藥在2015年4-9月創下了約23億日元的增收效益。2015年小林製藥股價的年增長率達到40%。
  • 日本小林製藥加盟叮噹快藥FSC聯盟,流感季一鍵下單快速退燒
    2018年1月17日,小林製藥與叮噹快藥在北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加盟「叮噹快藥FSC藥企聯盟」,小林冰寶貼等小林製藥旗下知名品牌將直供叮噹快藥平臺下的叮噹智慧藥房,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鄭州等主要一線城市,為超過1500萬用戶提供快速的降溫服務,幫助寶寶在流感季一鍵下單快速退燒。
  • 「爆買」不再,但小林製藥還是想把藥妝賣到中國來
    在藥妝購物依賴「爆款清單」的時代,小林製藥的好幾樣產品都榜上有名:治療肩膀僵硬和疼痛減輕的「安美露」、對待小傷口很有效的「液態創可貼」、快速降溫的退燒貼、改善更年期症狀的「命之母」等。根據公司的統計小林製藥社長小林章浩表示,他們已經將中國消費者作為一個獨立的客戶群體來分析:他們對日本藥妝仍有信心,只是每次旅遊時不方便購買、或是出現囤積的現象,會使得公司的銷售業績顯得不太穩定。為此,他們已經對自己的產品進行了一些改進,比如將小林命之母的包裝規格從原先的 420 粒改成 840 粒。但最好的解決方案依然是本土化——在中國建廠,並且擁有更強的銷售渠道。
  • 日本小林製藥在打造新的「神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12日報導,日本小林製藥正在加快開發迎合中國遊客需求的藥品和化妝品,希望創造新的「神藥」。2015年,去日本必買的「12種神藥」在中國社交網站上廣為流傳,小林製藥的商品佔了其中5種,但熱銷商品會迅速發生變化。
  • 京華時報: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原標題: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中國民眾的購藥需求在國內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如果中國製藥企業能向日本等國學習,在一些看似沒有太大利潤的領域深耕,也將獲得不錯的市場回報。   繼年初搶購智能馬桶後,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產的非處方常備藥。
  • 日本小林製藥因中國遊客「掃貨」銷量大增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小林製藥公司7月1日發布消息稱,部分產品被中國網絡媒體推介為「去日本必買常備藥」,訪日中國遊客紛紛「掃貨」,公司二季度(4-6月)銷售額增至2014年同期的5倍多。日本共同社7月2日報導說,2014年10月作為「神藥」被介紹的5種產品中,塗抹在傷口後形成薄膜防止細菌進入的「液體創口貼」銷售額增至5.43倍;有助改善皮膚泛紅的「角質軟化膏」銷售額增加了52%,貼在額頭用於冷卻的「退熱貼」增加了37%。為了應對訪日外國遊客的需求,小林製藥4月在總公司營業總部下設專門的營業擔當。
  • 日本藥企旗下男士護膚品牌UL·OS進軍中國
    今年5月,由日本藥企大冢製藥株式會社研發的日本男士護膚品牌UL·OS(樂·傲士)進入中國市場。今年5月,Tokyo Selection株式會社將一個名為UL·OS(樂·傲士)的男士護膚品牌帶入中國,使得「徵戰」中國市場的日本化妝品品牌矩陣又添一名新軍。
  • 日本藥企何以盯上中國霧霾商機
    令國人備受困擾的灰霾天氣,卻給小林這樣的日本製藥企業帶來新的商機?該說法乍聽起來讓人錯愕,但卻也並非網友惡搞或空穴來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日前報導說,瞄準了中國遊客旺盛需求的小林製藥,計劃在2017年將一款名為「清肺湯DUSMOCK」的漢方藥增產30%,並準備以「適合空氣汙染」等噱頭製作海報,在中國遊客經常光顧地區的約60家藥店大力推廣。
  • 溢價472倍收購生物藥企 南新製藥欲擠入創新藥賽道
    11月9日,停牌10個交易日的南新製藥(688189.SH)正式復牌,開盤漲停,截至當日收盤,報60.48元/股,總市值84.67億元。此前,南新製藥發布「關於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的公告」,並於10月26日停牌。
  • 韓國四大藥企發力化妝品OEM業務,中國市場也不甘落後
    基於R&D(研究與開發)優勢,韓國藥企正努力提高在「藥用功效」化妝品市場上的競爭力。 據富體美麗消息,韓國Suheung、icure、KM製藥、東星製藥等藥企準備在化妝品OEM領域大展身手,全力將化妝品業務打造成公司業績的新增長動力。
  • 南新製藥27億收購高端生物藥企 前三季研發投入增長七成
    《電鰻快報》文 / 米萊 南新製藥(688189.SZ)27億元出手收購興盟蘇州,欲補齊公司業務板塊上的短板。今年前三季度,南新製藥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同時該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增長超過七成。 為何要收購一家虧損公司? 11月8日,南新製藥發布公告,該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興盟蘇州的100%股權,交易各方初步商定標的資產預估值不超過26.715億元。
  • 日媒:中國遊客搶購「神藥」讓小林製藥脫穎而出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7月30日報導稱, 日本醫藥品由於中國遊客等「瘋狂搶購」人氣高漲,特別是2014年9月在中國網絡媒體公布的「12種醫藥品」,銷量增加最為顯著,且其中5種都在主流大眾醫藥製造商小林製藥的名下。為什麼小林製藥的醫藥品如此受歡迎呢?
  • 日本小林製藥銷售額翻5倍 多虧中國遊客"掃貨"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日媒稱, 日本小林製藥公司7月1日發布消息稱,部分產品被中國網絡媒體推介為「去日本必買常備藥」,訪日中國遊客紛紛「掃貨」,公司二季度(4~6月)銷售額增至去年同期的5倍多。報導說,為了應對訪日外國遊客的需求,小林製藥4月在總公司營業總部下設專門的營業擔當。對外國遊客消費額較高的全國約250家藥妝店等的銷售情況進行分析,力爭提高銷售額。7月1日在大阪市舉行的秋季商品說明會上,社長小林章浩幹勁十足地表示:「我們將獲取門店的一手消息,向外國遊客努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