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共和國,你知道嗎?

2020-12-16 用沉默來迴避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共和國是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西向波羅的海,北向芬蘭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1991年,在立陶宛宣布獨立以後,愛沙尼亞也緊接著獨立,首都為塔林。

愛沙尼亞的國名(Eesti)可能來源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亞志》中描述的被稱為Aestii的人群。儘管愛沙尼亞總體上資源貧乏,但其土地仍有少量卻品種豐富的資源。

該國還擁有大量油頁巖和石灰石以及覆蓋47%領土的森林。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資訊科技較發達,愛沙尼亞經常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

2006年旅館入住人數為225.95萬人次,同比增長9%,其中63%為外國遊客。遊客主要來自芬蘭、瑞典、德國、俄羅斯和英國。主要旅遊景點:塔林、塔爾圖、帕爾努、薩列馬島、希尤馬島。

愛沙尼亞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森林覆蓋率達到48%,湖泊島嶼星羅棋布,中世紀古城堡、國家公園、海邊度假勝地都是遊客不容錯過的地方。愛沙尼亞也是很多歐洲國家的後花園,尤其是北歐國家芬蘭、瑞典,每天都有數班大型客輪往返於塔林與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之間,美麗的客輪也成為波羅的海的一道風景。旅遊業在愛沙尼亞民經濟中也佔有重要的位置,2009年,愛沙尼亞旅遊收入10億歐元,佔GDP的 7.4%。旅遊業創造了兩萬多個就業崗位。

愛沙尼亞位於東海岸,面積45227平方公裡,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拉脫維亞相鄰,北鄰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西南瀕裡加灣,邊界線長1445公裡,海岸線長3794公裡。

自然資源匱乏。主要礦產有油頁巖(探明的儲藏量約60億噸)、磷礦(儲量約40億噸),石灰巖等。森林面積211.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48%,森林蓄積量4.09億立方米,人均木材擁有量達178立方米。

1999年,愛沙尼亞經濟遭受自1991年獨立以來最嚴峻的危機,主要原因為1998年8月的俄羅斯金融危機。愛沙尼亞於1999年9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能源供應、電信、鐵道等國營單位私有化仍在進程中。愛沙尼亞於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當前愛沙尼亞經濟發展迅速,資訊科技較發達。部分芬蘭公司將部分運營搬入愛沙尼亞,促進經濟發展。

塔林

塔林(Tallinn),愛沙尼亞共和國首都,是愛沙尼亞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裡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海岸線綿延45公裡。

塔林面積158.3平方公裡,人口40.4萬(2000年3月)。氣候受海洋影響明顯,春季涼爽少雨,夏秋季溫暖溼潤,冬季寒冷多雪,同時也是愛沙尼亞重要的港口。

古稱"科累萬",後稱"烈韋裡"。愛沙尼亞首都、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紀,從條頓騎士團的一個十字軍騎士發現這個城堡的那一刻開始,而後這裡發展成為漢斯同盟的主要中心。塔林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裡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歷史上曾一度是連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衝,是波羅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業中心和旅遊勝地。有鐵路通莫斯科、聖彼得堡和裡加等地。

塔林歷史中心(英文名Historic Centre (Old Town) of Tallinn)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現給人們的絢麗多彩的公共建築,特別是那些教堂,以及那些商店的室內結構。塔林的大教堂儘管經過了不斷的改建,還是保留了其哥德式風格。儘管這些建築遭受了火與戰爭的劫掠,卻仍保持了它們卓越的風採。塔林保留了表明其政治經濟歷史的最顯著的特徵,它是北歐中世紀商業城市的值得注意的並相當完善的典範。

塔爾圖

塔爾圖是愛沙尼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大學城。愛沙尼亞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大學塔爾圖大學即位於該市。休閒幽靜的城市氣氛儼然巨大的校園。愛沙尼亞人口僅150萬,是前蘇聯的部分,明年將加入歐洲聯盟。愛沙尼亞語屬於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芬蘭語支,與芬蘭語比較接近,難怪大多數人能講芬蘭語。

相關焦點

  • 愛沙尼亞共和國是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愛沙尼亞共和國是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西向波羅的海,北向芬蘭灣,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脫維亞和俄羅斯接壤。1991年,在立陶宛宣布獨立以後,愛沙尼亞也緊接著獨立,首都為塔林。
  • 愛沙尼亞共和國,是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
    愛沙尼亞共和國,簡稱愛沙尼亞。「愛沙尼亞」在波羅的語中意為「水邊居住者」。愛沙尼亞的現代國名(Eesti)來源於古斯堪地那維亞人,他們稱那些住在東斯堪地那維亞的部族們為esti。
  • 波羅的海三國迷思,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
    大家知道波羅的海三國一般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立陶宛。這三個國家之前屬於前蘇聯,蘇聯解體後,就分別獨立了。這三個國家,在波羅的海沿岸,海運交通比較便利。相對於前蘇聯其他加盟共和國,它們更加靠近西歐。就像當年沙皇俄國,為了找出海口與瑞典進行了多年的戰爭,最終才拿下了今天的聖彼得堡。從地圖上來看,聖彼得堡的位置相對於這三國來說,還是比較偏的。
  • 精選一組關于波羅的海三國的知識
    一,波羅的海三國指的就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國總面積17.40萬平方公裡。波羅的海三海,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波羅的海三國於2002年11月21日加入北約。俄曾把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一帶列為北約不能逾越的「紅線」。如今,北約新一輪東擴已經突破「紅線」,使俄西北部邊界直接暴露在北約戰車面前。波羅的海三國,2004年也加入了歐盟。二,愛沙尼亞。a,愛沙尼亞1918年宣布獨立,成立愛沙尼亞共和國。
  • 遊品攻略: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東歐之行不可錯過的地方
    遊品帶你遊世界,領略外面世界的精彩,就算足不出戶,也能欣賞一路的美景。圓頂的塔樓,橘紅的屋頂,一望無際的松林,東歐一直是令遊品魂牽夢縈的地方,這裡少了幾分西歐被過度開發的旅遊目的地氣息,更像是純淨的童話世界。
  • 穿越中世紀東歐,漫遊波羅的海三國
    About the Baltic Sea        波羅的海,作為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這三國則猶如琥珀般美麗而深邃依偎在旁。         立陶宛位於三小國的最南端,首都維爾紐斯是步行遊覽的天堂,這裡是歐洲最大的舊城之一,踏著古老石板路,沿著蜿蜒整潔的街道,一路瀏覽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裡的上千座建築,你會迷失在色彩明豔而又和諧的城邦裡不願離開。
  • 波羅的海三國介紹
    可見因為歷史上時間和地域都「毫無交集」的緣由,中國和波羅的海三國彼此之間的認識都存在著巨大的盲區…波羅的海三國指的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它們雖偏居東北歐一隅,卻扼控波羅的海出海口「門戶」及海上貿易通道,戰略價值令歷史上個各個列強垂涎不止。近代以來的數百年間,在此爭鬥的主角囊括了普魯士、俄羅斯、波蘭和瑞典。
  • 地圖小知識之東歐國家介紹
    歐洲地圖趣事之「東歐」國家 歐洲東部地區一般是指俄羅斯歐洲部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等7個國家,有時候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赫、黑山、北馬其頓、阿爾巴尼亞也會被認為是東歐或東南歐。
  • 波羅的海三國在與俄羅斯接壤地區修建隔離牆
    現在,波羅的海國家也要修隔離牆。拉脫維亞國家邊防局4號表示,拉脫維亞目前正在與俄羅斯接壤地帶修建隔離牆。此外,立陶宛和愛沙尼亞也在修建類似的隔離牆。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是在「跟風」修建隔離牆嗎?俄羅斯對此又有何反應?  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東歐記者時光介紹,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三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通常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國。
  • 被譽為歐洲的後花園,波羅的海三國的美,讓你一見傾心!
    波羅的海三國指的就是位于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最東端沿岸地區,它們國土不算大、資源不算多,但卻有自己強烈鮮明的民族意識和絢爛古老的歷史文化,如今安於一隅,開出自己沉靜的高嶺之花。今天,TripAdvisor貓途鷹就帶你看看波羅的海的這三個神奇國度!
  • 繼冰島之後 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面臨破產威脅
    中國網10月15日訊 據俄羅斯《獨立報》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史特勞斯·卡恩10月14日晚宣布,繼冰島之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同樣面臨國家銀行體系崩潰的威脅。俄羅斯專家認為,如果波羅的海三國遭受國家破產的厄運,俄個別企業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失。由於推行公開敵視俄羅斯的政策,波羅的海三國未必會像冰島一樣向莫斯科請求金融援助。
  • 「解讀」張弘:白俄羅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意義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特約高級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張弘,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在8月的最後一天,波羅的海三國已經等不及與歐盟進一步協調,率先宣布對白俄羅斯表示,總統盧卡申科以及29名白高官實施制裁。明斯克方面將對此進行報復。
  • 日出日落都是從海上升起的浪漫國家,你知道這是哪嗎?
    愛沙尼亞地圖愛沙尼亞共和國是東歐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首都塔林。位于波羅的海海濱東海岸,東與俄羅斯接壤,南與拉脫維亞相鄰,北鄰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西南瀕裡加灣,邊界線長1445公裡,海岸線長3794公裡。自然資源匱乏,油頁巖、石灰巖為主要礦產,森林遍布國土的47%。
  • 波羅的海三國,當年為何率先脫離蘇聯,並且也不願加入獨立國協
    它們分布于波羅的海沿岸,因此常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國。由於它們擁有天然的出海口,因此在歷史上,無論是沙俄還是北歐國家,都想將它們據為己有。 最終戰鬥民族的俄國人笑到了最後,成功把波羅的海三國,變為俄國的邊疆,雖然十月革命後,三個國家曾短暫獨立,但隨著二戰的臨近,蘇聯再一次將它們佔為己有。
  • 一生一次的旅行 - 波羅的海三國主要景點介紹
    波羅的海,對很多人來講聽起來就感覺遙遠,這個全世界含鹽度最低的內海有太多的故事我們還不了解。波羅的海沿岸有12個國家,除了著名的北歐國家以外,佇立在波羅的海邊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與立陶宛三國,被稱為「波羅的海三國」,仿佛是被世界遺忘的角落,低調而神秘,讓人忍不住想要揭開它們「桃花源」一般的面紗。
  • 獨立、聯合與再分裂:淺析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的歷史關係
    但是隨著俄羅斯帝國的擴張和崛起,三國的領土被壓縮至波羅的海一線,最終被沙俄所吞併,並且遭受著俄羅斯帝國的殘暴剝削。在近現代的東北歐世界格局之中,波羅的海三國往往與俄羅斯呈現出「獨立、聯合與再分裂」的歷史關係,而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三國民族與俄羅斯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起源、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
  • 暢遊波羅的海三國之立陶宛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中最活躍的國家,位于波羅的海東岸,北鄰拉脫維亞,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西南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州和波蘭。如果你到這裡旅遊,會發現這個並不太起眼的東歐國家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他們的文明曾經如此強大。
  • 作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擁有著驕傲的旅遊勝地
    波羅的海國家最大的科學中心邀請任何人和每個人學習和娛樂。參觀者將以有趣的方式介紹科學和技術,因此歡迎有孩子的家庭。該中心提供各種展覽,研討會,天文館和戲劇表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一般被稱為波羅的海國家,該地接近北歐,位於東歐。
  • 認識愛沙尼亞共和國,到底發達不發達
    )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之一。位于波羅的海東岸,芬蘭灣(Finland Bay)南岸,西南瀕裡加灣(Riga Bay)。東面和南面分別同俄羅斯和拉脫維亞接壤,邊界線長1,445千米;西南隔波羅的海與波蘭、德國相望;西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望;北隔芬蘭灣與芬蘭相望。國土總面積45,33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3,794千米,是全世界空氣品質最優最舒適的國家,首都塔林(Tallinn,「洗肺聖地」,59°22』N,24°4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