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入門之辨茶:如何區分六大茶類?只看這一個指標就夠了!

2020-12-23 百家號

在上一篇中和大家分享了如何辨別茶的好壞,今天就和大家來聊聊怎樣的分辨茶的新舊、時期和品類。要知道中國作為茶葉大國,有西南、華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區。豐富又多元化的地理環境,再加上制茶方式的不同,造就了茶種類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因為到現在為止,世界上也沒有統一的分類方法,不過我們根據茶的不同特點和製作工藝,將茶分為了六大類!你知道是哪六類嗎?怎麼分辨嗎?

六大茶類

從圖上你可以看到,這六大類茶分別是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和黃茶。這是眾多的茶類劃分中,運用最廣泛、最權威、認知度最高的六大茶類。別看這六大茶類劃分的如此之多,其實區分們只用看一個指標就夠了,那就是發酵度!茶葉的發酵其實是一種單純的相關成分氧化作用,只要將茶青放在空氣中,茶葉發生吸氧作用後萎凋從而促進酶促氧化作用。茶葉發酵後茶湯的口感和香氣更加獨特和醇厚!

綠茶

那麼是所有的茶都要經過發酵嗎?其實不是的,根據發酵程度的不同,茶葉有不發酵、部分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和後發酵之分。我們就以分辨六大茶類為例和大家來詳細聊聊茶類的發酵程度。

綠茶綠茶就是六大茶類中不發酵的茶類。它的製作過程就只需要殺青、揉捻(不揉捻)和乾燥而成。綠茶不論是幹葉還是湯色、茶底都是以綠色為主調。這都是因為茶葉中微量元素損失很少,所以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綠茶是我國茶量最大的茶類,名品也最多,比如太平猴魁、碧螺春、黃山毛峰、龍井等等。一般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特徵來分辨:

顏色:以綠色為主調,有翠綠、碧綠或黃綠。香味:味道清淡微苦,有板慄香或綠豆香。茶青原料:嫩葉或者嫩芽

紅茶

紅茶紅茶則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另一極端——全發酵茶。它的製作工序就比綠茶多了一道發酵工序,其幹葉和茶湯以紅色為主調。和綠茶相反,紅茶中的茶多酚減少90%以上,並且因為加工時的化學反應還產生了新的成分,使得紅茶的香味更加多樣,滋味更加鮮美醇正。

顏色:幹茶顏色深紅,茶湯暗紅色或者朱紅色。香味:麥芽糖香、焦糖香、滋味濃厚略帶澀味。茶青原料:大葉、中葉、小葉都有,一般是切青、碎型和條形。

青茶

青茶青茶又叫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在六大茶類中就它特色最為鮮明。烏龍茶的製作方法結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它的品質也是介於二者之間,不僅有紅茶的濃鮮味,還有綠茶的清芬香。顏色:幹茶呈深綠色或青褐色,湯水色澤相對清淡,呈蜜綠色或蜜黃色。香味:酸中有甘,甘中帶香,花果香,從清新的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滋味醇厚回甘。茶青原料:兩葉一芽,枝葉連理,大多是對口葉。

黑茶

黑茶黑茶是後發酵茶,它的製作方法比較特別,選取的原料較粗老,而且製作工序除了殺青和揉捻、乾燥,中間還有一項渥堆,並且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因為堆積發酵時間比較長,所以葉色黝黑或黑褐,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而且黑茶一般加工成團塊。普洱散茶是黑茶類中,獨具濃醇陳香的品種。

顏色:幹茶顏色呈暗褐或色青褐色,湯色橙黃或褐色。香味:具有陳香,醇厚回甘。茶青原料:大葉種等茶樹的粗老梗葉或鮮葉經後發酵製成。

白茶

白茶白茶類屬於部分發酵茶,它的製作工藝不需要殺青或揉捻,只要經過曬青、萎凋和文火乾燥過就可以了。白茶的製作工藝可以說是最自然的,但是其中萎凋白茶品質的關鍵。比較有名的有白毫銀針、太姥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顏色:幹茶呈灰綠、墨綠,滿披白色茸毛,茶湯色白隱綠、淺橙黃或象牙色。香味:鮮爽,清甜醇爽。茶青原料:福鼎大白茶種的狀芽或嫩芽製造,大多是針形或長片形。

黃茶

黃茶黃茶屬於部分發酵茶,它的基本製作工序是殺青、揉捻、燜黃、乾燥等,其最關鍵的工序是「燜黃」。「燜黃」可以促使其茶多酚和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最後形成黃湯黃葉。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岳陽為中國黃茶之鄉。

顏色:幹茶色澤金黃、細嫩多毫,湯色淡黃、明亮。香味:清香中帶花香。茶青原料:帶有茸毛的芽或芽葉。這中國六大茶類最本質的區別就在發酵度這一指標上,知道了這些你就可以大致判斷茶的類別。但是想要準確地分辨出具體的哪種茶,比如說:同是綠茶的碧螺春和龍井有什麼區別呢?這就要你自己多去品茗了。今天的中國的六大茶分辨就分享到這裡,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帶來詳細的分辨茶的乾貨!

相關焦點

  • 茶藝之六大茶類的基本知識
    我想,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喝茶的,那對於茶類區分或許還有很多人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種茶,是怎麼區分?今天在這裡我就為大家詳細說一說。中國茶類區分原則是按照茶葉製作方法來分類的。按照茶葉加工主要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其次還有再加工茶類,再加工茶類則包括花茶、果味茶、保健茶、緊壓茶等,茶葉細分如下圖:綠茶:
  • 茶藝小知識:六大茶類是如何產生的?
    作者:惠然茶韻我國最早的茶葉大都是加工成餅狀,陸羽在《茶經·三之造》就記載茶有千萬狀,並將其分為八大種類。一直到明朝初期,散茶才流行起來。制茶的過程往往會有意外驚喜,六大茶類的誕生和制茶工序密不可分。黃茶是繼綠茶之後出現較早的一個茶類,唐代李肇《唐國史補》有記載:「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甚眾。壽州有霍山之黃芽」。毛文錫《茶譜》也說過:「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黃茶。皆散茶之最上也,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如果在殺青時候葉子多、火溫低,葉色就會產生深褐色變化,黑茶就是這麼來的。
  • 尋味六茶,茶葉不僅僅只有紅茶綠茶哦,六大茶類的系統區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的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小小嘚瑟一下,陳椽教授就是六茶小姐姐的祖師爺,吼吼吼。和王澤農教授一起開創了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系)一、六大茶類的區分:六大茶類嚴格的來說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來區分的,並不是直觀的看茶葉顏色來劃分。
  • 茶藝入門之弄茶:6大弄茶手法,學會就算踏入茶藝大門了!
    茶藝就茶葉的品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今天的文章將給大家帶來茶藝的藝術操作手段知識——弄茶手法!前面我們講了茶藝的擇茶、選水、茶器介紹和烹茶過程要注意的基本常識,現在就開始和大家介紹烹茶技術相關的六大弄茶手法,只要將這6大弄茶手法學會,並能流暢操作,那麼你就算是踏入茶藝的大門了!一起來看看這6大弄茶手法是什麼吧~
  • 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六大茶類的分類是按顏色區分嗎?
    烏龍茶到底又是什麼茶? 上述有關六大茶類的基礎分類知識,下文就來好好細說。 4.綠黃白青紅黑,六大茶類到底是按什麼區分的?
  • 中國茗茶 | 六大茶類的區分和各大代表茶葉,值得收藏!
    中國茶葉種類繁多,大到六種類茶,小到千萬種茗茶。而許多茶類的製作技藝已經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這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一件事。在生活中,有我們常見的紅茶、綠茶、烏龍茶、普洱、花茶等等的一些大類茶。
  • 茶藝入門之選茶:不知道這5大茶葉挑選技巧,怎麼好意思說懂茶?
    茶藝是一種文化,而選茗亦是一門學問。中國是茶的故鄉,其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茶可以說是中國的國飲,並且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喝茶可以延年益壽。因為茶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比如多種維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等,所以喝茶的很多,但是真正懂茶的人卻很少!
  • 如何科學鑑別六大茶類?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大家好,我是詹某人。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如何科學鑑別中國六大茶類?哪六大茶類眾所周知,中國具有十分厚重的飲茶歷史與文化,具體要追溯飲茶的起源或許就要從上古時期說起,茶聖陸羽在《茶經》中道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 六大茶類你了解多少?六大茶類的茶性特徵教你入門!
    根據各種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入深而將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六大茶類包括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對茶的本質屬性保持的最為完整,故綠茶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留了新鮮茶葉的綠色主調。綠茶味苦性寒,有著清熱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在製作工藝上是採摘茶樹的新葉或芽,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
  • 茶藝手法研修班,優秀的茶藝手法是茶葉的「恩人」,烏龍茶茶藝
    茶藝,隨著時代的發展 , 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促進了六大茶類衝泡方法與茶藝師的發展。不僅僅是日常所見的泡茶那般簡單, 還需要學習如何把每一款泡出極致、學習如何去提高各種茶藝修養。茶藝是茶文化的組成部分, 主要是將品茶技術, 包括茶葉的產地介紹、茶葉的製作向客人作介紹, 其次還要向客人展現茶的衝、泡、飲技巧。這個過程看上去簡單, 但由於我國的茶葉產地分布全國不同地區, 每個地區的製作工藝不同, 衝泡技術也不同, 因此對茶藝的要求也不相同。作為一個學習茶藝的人必須要掌握不同地區茶葉的特點, 還需要了解這些地區的傳統文化。
  • 茶文化入門必看,六大茶類哪一種茶最適合你?
    文/原創導語:本文主要介紹了茶中的六大基礎茶類,和每一種的主要適用人群,希望能在看官選茶買茶的過程中,對看官有所幫助。各位看官在去茶店買茶時是否經常會聽到除了綠茶和紅茶外的其他茶類呢?是否常常在各種茶類之間糾結不定呢?到底哪一種茶類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下面隨我一起來看看吧。1.綠茶綠茶呢,是所有茶類裡最受歡迎的茶類,也是最普遍的一種。
  • 中國六大茶類裡,哪種茶最「名不符實」?你來猜猜看
    原創 | 義芳君說茶(每日原創深度精彩茶說,告訴你一個真實茶世界!)在我國六大茶類裡,最「名不符實」的茶葉恐怕就屬「安吉白茶」了。沒錯,安吉白茶就不是白茶,而是地地道道的綠茶。很多茶友表示,自己是「難得糊塗」,反正茶葉喝著好喝就行,管它到底姓「白」,還是姓「綠」呢!話雖說如此,但一杯好茶下肚,總得搞明白它的「前世今生」吧。我們先來看看啥是白茶。白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特點是鮮葉既不用殺青,也不用揉捻,只需晾曬或文火乾燥加工而成。
  • 茶藝入門之烹茶:這是最重要的茶藝環節,這些烹茶常識必須要懂!
    和大家分享了這麼多期的茶藝入門知識,今天終於講到了烹茶這一環節,作為茶藝中最重要的一環,你對烹茶又了解多少呢?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烹茶自然也不是簡單的燒開一壺水,泡上茶葉就行了,其中大有講究!炙烤茶餅但是並非所有茶都適合煮、需要炙烤和碾碎。因為現代多為散茶,而且現代的茶類,大多數有炒青這一製作程序,所以經過炒青的茶茶性不同,如果碾碎後煮就會比較苦澀。
  • 六大茶類發酵程度是如何區分的?丨百科
    在眾多的茶類劃分中,運用最廣泛、最權威、認知度最高的當屬中國六大茶類,即綠茶、紅茶、青茶、黑茶、白茶、黃茶。那麼它們的發酵程度怎樣的,又具體是如何劃分的?下面具體來看看:  1、綠茶(發酵度:0)——不發酵茶  綠茶是不發酵茶,顏色為綠,基本上跟剛剛採摘下來的鮮葉顏色保持一致。
  • 簡單易懂的六大茶類入門知識,沒有之一,看不懂你找我
    常有讀者在後臺問小茶,六大茶類說起來也不多啊,為什麼我總是分不清呢?的確,說起六大茶類真不多,可不是還有很多小類嗎?比如看到安吉白茶和大紅袍,有些茶友就會露出迷茫的小眼神,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那到底該如何快速分辨呢?
  • 茶書精選丨茶藝與茶道 能簡要快速了解茶文化精髓的圖書。
    茶書庫 茶藝師網 最新/人氣/經典/文化/教材 茶書精選每天推送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深深地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中國人最先發現茶樹並對其加以利用,人工栽培茶樹、制茶也始於中國。
  • 茶小菓|六大茶類之「白茶全集」!
    你好,這是「約茶記」第23篇原創文章,我是茶小菓。本文導讀:一年茶,三年寶,七年藥的白茶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茶?白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微發酵茶。採摘後,直接日曬或陰乾後加工的茶。二、白茶製作工藝?六大茶類中,白茶製作工藝可謂非常簡單了!採摘鮮葉後,攤放在竹蓆上面,或者通風透光效果好的室內,進行日曬或陰乾即可(首選日曬)。
  • 中國茶文化知識|六大茶類的品鑑要點
    茶有六大類,但很多人平時主要喝一類的茶,對於其他喝得較少的茶類就不太懂喝,不太會品。當然,用綠茶的標準去品紅茶,肯定是不行的,反之亦然。今天就要給大家提供一些乾貨知識啦,六大茶類的品鑑要點都齊了,主要抓住重點多喝,就能品懂了。
  • 六大茶類,看這一篇就懂了
    2006年方守龍制白毫銀針/匠魂網中國是一個茶文化豐富的國度,茶的種類繁多,分類方式也多種多樣,目前通行的分類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六大茶類最根本的不同,是工藝的不同。而工藝的不相同當中,起至關重要決定的,是發酵程度的不同。所以我們平常也會說六大茶類是按照發酵程度的不同分類的。
  • 讓茶藝裝飾你的夢
    最後,黃會長還帶來了好幾種典型茶樣供學生們開湯品飲,學生更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不同茶類的不同魅力。在黃會長的授課中,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茶文化,更蘊含著各種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茶文化起源和傳播中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是健康身心的「靈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