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騰騰好誘人。
來吧!周潤發是這裡的常客。
小小的包子鋪,常常門前排滿了人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 邸繼勇/文 程軍祥/圖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臺北夜市中以士林夜市最負盛名。
士林夜市是由不少小巷組成的綜合夜市,在臺北市中心坐地鐵到劍潭站下車出了地鐵口就是,很方便。這兒有幾百個攤位,小吃應有盡有,最有特色的是蚵仔煎、大餅包小餅、士林大香腸、生煎包、藥燉排骨等,還有太陽餅、鳳梨酥、澎湖魚乾、烏魚子等地方特色食品,讓到了這兒的人都會吃得不想離開。
這兒的燒餅,香
在士林,我們專找最多人排隊的小店。瞧,才下午四點多,那家南港老張排隊的人龍已經到了路邊。走近看看,剛出爐的芝麻燒餅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口水直流。老張燒餅店內有四種拳頭產品,胡椒餅、老面燒餅、芝麻糖餅和豆沙酥餅,它們的食材用料十分講究,讓麵團經長時間發酵而產生不同的口感與香氣,並延續傳統做法,用高溫炭烤的方式製作而成。趕緊買一個嘗嘗,噢,是最最傳統的北方燒餅的感覺,按照臺灣人的說法,這就是「古早味」。
吃了燒餅,如果口有點渴了,旁邊的飲料攤子有青草茶、酸梅汁、楊桃汁和洛神花茶、冬瓜茶。老闆說不要小看這些飲料哦,它們全都是用真材實料細熬慢燉出來的,絕對是好喝又健康。
這兒的雞排,豪
老遠就可以看到大排長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原上海生煎包」了,有菜包和肉包兩種口味,菜包裡有捲心菜和香菇,肉包裡則是豬肉和青蔥。排隊的市民說,「沒吃過上海生煎包不算來過士林夜市」,可見它的誘人之處。果斷加入排隊大軍!終於輪到我們的時候,老闆還特意提醒,剛起鍋的生煎包咬的時候可得小心!結果呢,一口下去,肉汁都飛濺出來。
再往前走,號稱是大塊雞排創始店的「豪大大雞排」堪稱排隊人龍之最。隊尾根本看不到頭。如果肯花時間排隊的話,你拿到那塊炸成金黃色的雞排時一定會驚呼:「哇!好大的雞排啊!」不騙你,他們的雞排足足有一張A4紙那麼大。咬一口,熱乎乎的雞排外皮香脆、裡頭鮮嫩多汁,味道一點都不含糊,一塊的價錢折合人民幣才十幾元,絕對是超值的享受。
這兒的小吃,多
吃到這裡,如果你肚子裡的容量快差不多了,你就後悔吧。穿過小巷你會發現這裡還有那麼多好吃的在等著,生炒花枝、天婦羅、鐵板燒、廣東粥、刨冰、蚵仔煎……全部都是色香味俱全,一攤一攤人聲鼎沸加上各式各樣的美食,熱鬧得不得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餅包小餅」,名字有趣,也是士林夜市的特產。小餅裡包著各種口味的餡料下鍋炸得酥酥脆脆,敲碎後包在大餅(潤餅皮)裡,有花生、芋頭、棗泥等甜口味,也有咖喱、麻辣等鹹口味,咬勁十足的潤餅皮裡包著脆脆的小餅。你要問口感滋味怎麼樣?對不起,實在吃不動了,下次來一定試試。
士林夜市的美食花樣繁多,還有青蛙下蛋、章魚丸、東山鴨頭、大阪燒以及七裡香串燒等等。想要遍嘗這些美食,最好還是多來幾次吧。對了,有一個小秘訣透露給食量比較小的朋友,可以邀幾個好友一起來,一種美食買一份大家分著吃,這樣就可試多幾樣了。
連結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有超過5百家店面和攤販。
此地原是靠近基隆河的渡口,從士林的農產品到艋舺、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裡交易,1909年設立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位在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鐵皮覆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
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則主要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只要市面上流行的,在此都找得到。
來源:中國網
轉自:天津網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