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唯一發掘的唐代帝陵對遊客開放,墓主其實未當過一天皇帝

2020-12-24 澎湃新聞

陝西唯一發掘的唐代帝陵對遊客開放,墓主其實未當過一天皇帝

「華商報」微信公眾號

2017-09-07 19:58

9月6日,華商記者來到唐惠陵博物館,據了解,8月30日,唐惠陵博物館對遊客正式開放。

被追諡「讓帝」

唐惠陵是「唐讓帝」李憲與夫人的合葬墓,屬於唐睿宗李旦橋陵的陪葬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陝西省唯一一座已經發掘並對外開放的唐代準帝王陵,也是我國首座對外開放的唐帝王陵墓地宮。

唐惠陵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哥李憲的墓地,位於陝西省渭南蒲城縣。

李隆基

中國古代對太子(未來皇帝)的冊立有 「立長不立幼」的傳統,李憲身為長子本當被立為太子,但他後來主動把太子之位讓給了有能力有才學的三弟李隆基(即唐玄宗)。

玄宗感他的恩德,在大哥去世之後,追諡他為「讓皇帝」,並陪葬父親睿宗的唐橋陵之旁,稱墓為惠陵。老百姓則因他主動讓位,感其誠而稱他的墓為「讓冢」。

李憲

李憲,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他本來是太子,後將太子讓給在平定韋後之亂中立了大功的弟弟李隆基。李隆基繼位後,李憲一直安守臣節,不幹政事,兄弟二人一直和睦友愛。李憲還被封為寧王,實封有五千五百戶。李隆基還專門在興慶宮建花萼相輝樓,制長枕大被,經常與李憲一起聊天睡覺。李憲病逝後,李隆基非常難過,追諡李憲為讓皇帝,賜天子衣一身,贈他的元妃為恭皇后,陵墓按照帝陵建制,並葬在父親睿宗的橋陵旁,稱其墓為惠陵。

惠陵位於蒲城縣西北四公裡處的橋陵鎮三合村,屬唐睿宗李旦橋陵的陪葬墓,陵園北靠金幟山,南鄰漫泉河,地處平川,非常壯觀。

唐惠陵是一座準帝王陵

惠陵多次被盜,1993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於2000年3月對惠陵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惠陵墓道寬2.45米,長約59米,7個天井,6個壁龕。墓室平面為正方形,高約4米,穹窿頂,最高處15米,墓室西邊放置有石槨,通高2.2米,長3.96米,寬約2.35米,石槨頂為廡殿式頂,由6塊青石雕刻拼合而成,周壁由10個方形石柱和10塊壁板組成,石柱上雕刻有精美的線刻畫。

惠陵出土珍貴文物860餘件(組),包括哀冊、金銀器、粉彩傭、石槨以及四百餘平方米的壁畫。其中出土的陶傭特點是形體較大,其中天王傭高達1.6米,立駱駝高0.8米以上;出土最龐大的壁畫是《飛人圖》《出行圖》,分別長6.6米和5.7米,壁畫中最精妙的是長約6.3米的青龍圖;出土的皇后哀冊、飛天圖案、陶腰鼓為首次出土。

唐惠陵文管所副所長唐興虎介紹,根據陵墓神道的寬度可以看出惠陵沒有達到帝陵的規格,像唐橋陵(唐睿宗李旦)神道寬度為110米,唐泰陵(唐玄宗李隆基)神道寬度為65米,據當地人流傳唐惠陵神道寬度僅20米左右,目前都看不到神道。按照帝陵建制,天井天子用9個,諸侯用7個,但惠陵僅有7個,用的是諸侯王的待遇,還達不到天子帝陵的規格,「所以,歷來將唐惠陵稱為唐帝王陵是不完全準確的,它應該是一座準帝王陵。」

「唐惠陵博物館佔地面積45畝,共有壁畫陳列室、沙盤模型陳列室、出土文物陳列室、放映室、碑石陳列區以及惠陵地宮六個部分,」唐興虎說,唐惠陵博物館的開放,可以幫助人們直觀感受唐代社會,尤其開元盛世的風貌,樹立民族自豪感,對研究唐代歷史、文化,尤其是喪葬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原題為《陝西唯一發掘的唐代帝陵正式對遊客開放!其實墓主,並未當過一天皇帝》)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文物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蒲城惠陵:陝西唯一發掘的唐代帝陵正式對遊客開放!
    9月6日,華商記者來到唐惠陵博物館,據了解,8月30日,唐惠陵博物館對遊客正式開放。
  • 一分錢沒花,參觀唐代帝陵,荒郊野外冷冷清清,性價比最高的景點
    靖陵是唐十八陵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帝陵,也是唐代唯一考古發掘過的帝陵。和武則天的乾陵,李世民的昭陵不同,這兩個是因山為陵,而唐僖宗李儇的靖陵,是堆土為陵。雖然在乾縣,早就知道這座帝陵,但是我一直沒有來過。它距離乾陵真是很近,乾陵是國家4A景區,參觀的人多,遊客多,但是靖陵,幾乎無人問津。我中午到靖陵參觀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來這裡。冷冷清清,確實很安靜,因為很多人連唐僖宗這個皇帝都不知道。柵欄裡面是石獅子,許多都是殘缺不全的,因為原來沒有保護。
  • 首座被發掘的五代十國帝陵:坐標成都人跡罕至,鎮館之寶栩栩如生
    其實在成都鬧市區還有一座古代帝陵景區,不但是國內首座被發掘的五代十國帝陵,而且發掘時間比定陵還早,但前去參觀的遊客卻遠遠少於定陵。今天溫哥華的小麥克就為大家揭秘這座帝陵發掘的各種臺前幕後以及鮮為人知的故事。
  • 這座唯一建於開元盛世的皇陵,墓主做過兩次皇帝
    唐代共歷二十一帝,除了末代兩位皇帝分別葬在了河南偃師和山東菏澤外,其他十九帝十八座陵(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乾陵)均在陝西關中地區,人稱 「關中十八唐帝陵」 這十八座唐帝陵分布在陝西渭北乾縣、禮泉、涇陽、三原、蒲城、富平6縣,東西綿延100餘公裡。
  • 明朝單體最大皇陵 墓主卻沒做過皇帝 入選世界遺產被譽史上孤例!
    湖北鍾祥,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做過楚國國都。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皇帝以自己出生、發跡於此,取「風水寶地、祥瑞所鍾」之意,賜縣名「鍾祥」,使其成為與南京、北京齊名的明朝三大直轄名府之一。來到鍾祥,最值得一看的古蹟,是位於城東北5公裡純德山上的明顯陵。
  • 陝西帝王陵數量全國第一,為什麼旅遊沒有開發好?
    雖然由於人為和自然等各種原因,地宮中的文物大多被盜掘,地面建築也大多被毀壞,但是通過考古勘探與發掘,陝西帝王陵墓的一些陪葬坑和陪葬墓仍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物,不僅具有珍貴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為研究和復原古代中國社會提供了難得的珍貴資料,而且為帝陵旅遊業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盤點中國皇帝陵墓十大謎團!
    因為發掘後,從技術上來說,不能保證能保護好這些文物。特別是壁畫、陶器、紙質、絹質、絲質等文物的保護現在還是難題。另外,打開秦始皇陵也與我國「保護為主」的考古發掘政策不符。有關專家稱,如今幾乎沒一個國家主動開掘帝陵。「儘量不主動發掘」的理念在20世紀中後期已成為國際共識。
  • 墓主或為唐代北京最大官兒
    房山長溝唐代大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現場。 本報記者 吳鏑攝 本報記者 劉冕 本周六,位於房山長溝的大型唐代墓葬將開啟墓誌,露出志石。此舉將解密墓主人的「身份證」,讀取其真實身份和生平等信息。此前,文物專家推測墓主人為唐代幽州節度使劉濟和夫人。這個官職,相當於現在的省部級幹部。昨日,記者率先探秘面積約500平方米的「豪華」古墓,除了保存較為完整的墓誌外,多彩壁畫也是古墓的亮點之一。雙人墓內殘留了多次被盜痕跡,考古人員僅找到一具男性屍骨,發現地點在棺床旁邊;女性屍骨尚未發現。
  • 天下第一陵中最特別的一座,合葬兩位不同朝代皇帝,財富五百噸
    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唯一埋葬兩位皇帝的皇陵,而且是夫妻皇帝;唯一埋葬女皇帝的皇陵,因為中國歷史上稱帝登基的女皇帝只有武則天一位;最重要的一點,唯一的兩朝皇帝合葬陵,武則天做了皇帝後改朝換代,更換年號,稱武周,所以武則天在位時是另一個朝代,當然,她退位的時候把天下又還給了「李家」。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這裡地勢高亢軒敞,北顧長安,南眺秦嶺,倚山傍水,曾是隋唐時期一處重要墓區。2020年6月至10月,為配合西安市常寧新區北雷村、南雷村和赤蘭橋村等三村搬遷居民安置用房項目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此發掘漢唐、宋金及明清時期墓葬40餘座。其中發掘的5座北宋晚期孟氏家族墓葬,系近年來關中地區繼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發現以來,宋代考古的又一重要新發現。
  •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西安除了秦始皇陵,這些西漢帝陵也值得一去
    不少去陝西旅遊的朋友,應該都會去秦始皇陵。但是要說起西漢帝陵來,可能不少朋友不太了解。筆者於2015年夏天與今年五一兩度抵達西安、鹹陽二地,將西漢十一帝陵完整探訪了一遍,其中高祖長陵、景帝陽陵為二刷。這裡就將景點知識與旅遊攻略分享給大家。
  • 陝西發現大量罕見唐代壁畫,墓主為唐代「弼馬溫」
    2020年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布裡村北發掘了兩座唐代紀年墓葬。這兩座墓葬形制完整,紀年明確,壁畫精美,具有重要的藝術和考古價值。 ▲唐楊知什夫婦墓全景 在其中一座編號為M13的帶有圍溝和封土的5天井單室磚券墓中,考古人員清理出各類隨葬遺物102件(組),多為放置在壁龕內的騎馬俑和立俑。
  • 西安發現一處唐代家族墓, 出土了墓志銘, 墓主的身份讓韓國人慌了
    相信大家都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學習過盛唐時日本和朝鮮的國王都要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這點已經成為史學界的共識。尤其是朝鮮半島,從唐朝開始直到清朝一直深受中國的影響,然而如今的韓國卻不這麼認為,在他們心目中韓國的歷史要遠遠比中國的歷史深遠。2010年,在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附近的一工地上,考古人員陸續發現三座大型唐代墓葬。
  • 唐惠陵博物館開放 感受開元盛世風貌
    日前,唐玄宗李隆基兄長李憲及其夫人的合葬墓——唐惠陵博物館正式對遊客開放。誰的陵墓?李隆基的哥哥李憲因讓太子位被追諡「讓帝」唐惠陵是唐讓帝李憲與夫人的合葬墓,屬於唐橋陵睿宗李旦的陪葬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陝西省唯一一座已經發掘並對外開放的唐代準帝王陵。
  • 我國史上唯一的兩皇帝合葬墓,躲過了無數大盜卻躲不過幾個農民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皇家陵墓被盜,當然,他們喜歡墓中的金銀首飾,但也有例外,例如,秦始皇墓尚未完全開放,挖掘了十七處遺址,而尚未挖掘的只有一個遺址,即武則天墓,乾陵陵墓的另一個特點是該陵墓有兩個皇帝,一個是唐高宗李治,另一個是中國唯一的女皇武則天。乾陵為何能倖免於難,並一如既往地得到保存?
  • 【陝西文物覽】西漢帝陵——霸陵
    其中有乾隆四十一年(1776)陝西巡撫畢沅所書「漢文帝霸陵」碑。霸陵邑在陵北5公裡,今灞河東岸田王村一代。勘探得知,霸陵陵墓坐西向東,方向115度,形制為大型四斜坡墓道豎穴土壙木槨墓。墓壙基本呈方形,邊長70~75米,深約30米。墓道平面均為梯形,其中以東墓道規模最大。墓壙土經夯打,開口向下有夯土層、青膏泥層、黃褐色夯土層、深青色夯土層和木炭層5層,木炭層下為大型木槨。圍繞墓壙四周發現從葬坑115座,呈放射狀分布。其外有方形陵牆,邊長約400米。
  • 揭秘大唐才女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墓
    雙層磚封門2013年6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對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園區南大道項目建設用地,進行考古勘探時,發現一座帶有5個天井的唐代墓葬。8月3日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該墓進行了考古發掘。根據出土墓誌記載,該墓墓主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唐代女政治家、詩人上官婉兒,葬於唐景雲元年(710年)八月。考古人員表示,墓葬遭到大範圍破壞,不似一般盜墓所致,應系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行為,很有可能是「官方毀墓」行為。
  • 唐代公主墓是啥個樣?
    乾陵位於陝西鹹陽乾縣城北,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我們都知道,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墓,以山為陵,氣勢雄偉,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計有王墓三、太子墓二、公主墓四、大臣墓八,1960~1971年已先後發掘了5座陪葬墓,永泰公主墓便是其中之一。
  • 沂水春秋大墓主棺室發掘第四天墓主身份仍是謎
    □文/本報特派記者 王倩    □片/本報特派記者 張中 發自山東沂水  4月20日,沂水紀王崮春秋大墓主棺室清理工作已經進入第四天,記者了解到,主棺室發掘基本到達底部,到20日下午六點之前,考古人員在現場又發掘出幾件「串珠」式陪葬品和8件精美玉器,但最讓世人關注的墓主人的遺骸依然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