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品牌最重要的品牌資產是什麼?是奶茶秘方嗎?如果有一天,你的奶茶秘方被低價公開售賣了怎麼辦呢?最近,網紅奶茶品牌們喜茶、coco和一點點等,就遇到了這個棘手的問題。
奶茶配方外洩,喜茶們要哭暈
「只要58元,多肉葡萄、松露可可和阿華田等網紅奶茶配方就能到手,自己在家做或者直接開店都可以,味道和店裡的一模一樣!」
近日,類似的廣告充斥著電商平臺,也讓「網紅奶茶配方公開出售」的消息持續霸佔微博熱搜。品牌君發現,喜茶、一點點和coco都可等網紅奶茶店的奶茶秘方都被低價打包出售,甚至有一些店家還號稱「一對一手把手包教包會」。
品牌君在電商平臺搜索「奶茶配方 全套資料」的關鍵詞,直接跳出了幾百家店鋪,多出售一點點、喜茶、COCO、鹿角巷和奈雪的茶等品牌奶茶店配方,售價從20元到300多元不等。有疑似奶茶店主的買家評價其中一款,「配方很詳細,給店裡添加了幾個新品,客人都說好喝。」
難怪品牌君發現如今的奶茶店飲品越來越相似,不同的名字卻有著相同的口感,原因竟是在這裡。喜茶們辛辛苦苦開發出來的飲品配方,卻被人以幾十塊錢輕鬆買了去,簡直要哭暈在廁所。
飲品配方不是奶茶品牌護城河
眾所周知,食品行業的配料應該是公示的,但其中的配比和配方等具體信息,其實屬於商業秘密。那些出售奶茶品牌配方的商家,顯然已經侵犯了智慧財產權,奶茶品牌方可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但這其實也給奶茶品牌們提了一個醒:不要把飲品配方當作品牌護城河。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信息發達的網際網路社會中,奶茶等飲品的製作方法其實很難保密,有心人總有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品牌君作為一枚業餘的美食愛好者,都能在外頭喝到了喜歡的飲品後,回家自己摸索著調製出相似的飲品。
那麼,什麼才是奶茶品牌的護城河呢?一言以蔽之,能夠遠遠勝過同行的差異點才能成為品牌護城河。這樣講有點抽象,我們舉幾個具體的例子來分析。
1.品質
當其他的奶茶品牌還在用奶精、奶粉做奶底時,那些用鮮奶打底的品牌就能脫穎而出;當其他品牌還在用不知名的茶葉末調茶時,用經過雨林認證的斯裡蘭卡茶葉就能略勝一籌;當其他品牌還在用甜得發膩的植脂末做奶蓋時,使用健康昂貴的動物奶油就能秒殺對手。
當代消費者的嘴巴已經被養得很挑剔了,食材品質到底好不好,一嘗就知道。同樣的配方和配比,品質更好的飲品才能成為品牌的護城河。
2.服務
喝過多次喜茶的品牌君不是覺得其飲品有多好喝,但非常更喜歡它家的服務,所以多次消費。
在喜茶的門店裡,都放著一張名為「都是我們的錯」的小牌子,上面寫著「如果您對飲品有任何不滿意,請告知我們,我們將為您重做一杯;在外賣平臺點到有撒漏或質量問題的飲品……無論過了多久,我們都將為您重做一杯」。看到這樣低姿態的「認錯」,即使你不需要喜茶重做一杯,也會覺得很貼心吧?
另外,喜茶也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低卡糖的奶茶品牌,這對戒糖的品牌君來講實在是太友好了。也就是說,當大家的飲品口味差別都不是大,但你的服務能吊打其他品牌,你就能很快殺出重圍。
3.文化
國內的奶茶品牌起源比較晚,在品牌文化經營方面成果尚不明顯,唯一一家愛搞文化營銷的喜茶,還因為和杜蕾斯聯名翻了車。
那我們就看看星巴克的例子。星巴克的咖啡不是最好喝,環境也不是咖啡廳裡面最好的,但為什麼那麼多消費者都愛星巴克。在飲品味道不錯,環境也過關的前提下,星巴克持續輸出自家的品牌文化:紙杯塗鴉、咖啡杯文化、第三空間、自拍必備……
在這些星巴克專屬文化營銷攻勢下,星巴克成為了大眾心中有格調、有品位的咖啡廳品牌,也擁有了相當高的品牌溢價能力,就有底氣把同行賣10元一杯的咖啡賣到30元。
到底是誰動了喜茶、一點點和coco們的奶茶配方,其實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奶茶品牌有真正的護城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