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標準規劃(2018—2020年)

2020-12-11 嶽陽市人民政府

醫療器械標準規劃(2018—2020年)

 

醫療器械標準是醫療器械研製、生產、經營、使用以及監督管理所遵循的統一技術要求,也是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按照《醫療器械標準管理辦法》和《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範》有關要求,進一步提升醫療器械標準化水平,助推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標準管理的基礎保障作用,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和國家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加快建立「最嚴謹的標準」,實施醫療器械標準提高計劃,完善醫療器械標準管理機制,優化醫療器械標準體系,強化醫療器械標準實施與監督,夯實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基礎,提升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增強醫療器械標準國際化水平,充分發揮標準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服務醫療器械科學監管、服務人民用械安全、服務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二、基本原則

需求引領,統籌協調。優先開展醫療器械科學監管和產業發展急需標準的制修訂和貫徹實施,構建結構合理、規模適度、內容科學的醫療器械標準體系。完善標準管理工作機制,加強標準與監管、科研、產業的密切結合,強化標準與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的協調銜接,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共同推動醫療器械標準化發展。

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全面貫徹落實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和國家標準化工作改革要求,以創新發展為驅動,提升醫療器械標準科研能力,鼓勵創新、自主制定標準,著力推動我國醫療器械特色優勢領域技術和標準的國際化進程。

重點突破,整體提升。找準醫療器械標準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點,突出優先主題和重點領域,著力推進基礎性通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突出創新醫療器械領域標準工作,推動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標準,全面提高標準制修訂、實施與監督的系統性、協調性、科學性和適用性。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建成基本適應醫療器械監管需要的醫療器械標準體系。制修訂醫療器械標準300項,標準覆蓋面進一步提升,標準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顯著增強。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更加及時,標準制修訂管理更加規範,標準實施與監督進一步強化。醫療器械標準化國際合作交流更加深入,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逐步提升。

四、主要任務

(一)完善機制體制,健全醫療器械標準體系

加強《醫療器械標準管理辦法》《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範》的宣傳培訓,確保各項標準管理制度嚴格落實。以科學監管和產業發展為出發點,繼續開展醫療器械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工作,對推薦性標準進行集中覆審。不斷完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互銜接、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互為支撐的醫療器械標準體系。對不符合監管要求、不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的標準進行全面清理。加快醫療器械標準與國際接軌。積極探索和推動在國家發展戰略部署和監管亟需的領域籌建新的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構建科學合理、滿足監管需要和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的醫療器械標準體系。

(二)以需求為導向,推進重點領域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

健全以需求為導向的標準立項機制,加強對涉及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通用性基礎標準的制修訂,加快完善涵蓋質量管理、臨床試驗管理等內容的管理標準,強化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滿足監管需求。開展有源、無源、體外診斷試劑類重點領域醫療器械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提高工作,有效提升標準覆蓋面。

①醫療器械質量管理標準化重點領域

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領域、醫療器械風險管理領域、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管理領域。

 
 

②有源醫療器械標準化重點領域

 

②有源醫療器械標準化重點領域

(一)推進醫用電氣設備通用及專用安全國際標準轉化,制定通用基礎標準及配套實施方案和教材。

(二)醫用機器人領域、有源植入物領域、醫用軟體領域、PET-MRI等多技術融合醫療器械領域、醫用呼吸及麻醉設備領域、醫療器械消毒滅菌領域、口腔數位化設備領域、醫用體循設備領域、放射治療及核醫學設備領域、醫用超聲設備、物理治療領域、醫用實驗室設備領域、醫用X線診斷設備領域、醫用雷射設備領域。

 
 

 

 

 

 

 

 

 

 

③無源醫療器械標準化重點領域

(一)推進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國際標準的轉化,進一步完善生物學評價通用及專用方法的標準體系。

(二)新型手術器械領域、新型輸注器具領域、計生器械領域、輔助生殖器械領域、新型醫用接頭領域、新型衛生材料和敷料領域、增材製造領域、口腔數位化材料質量評價領域、組織工程領域、納米醫療器械領域、同種異體材料領域、可吸收植入器械領域、新型生物材料及其產品領域、接觸鏡護理產品領域、眼內填充物領域。

 
 

 

 

 

 

 

 

④體外診斷醫療器械標準化重點領域

溯源和參考測量系統領域、高通量測序等新型分子診斷技術領域、質譜技術在臨床檢驗體外診斷應用領域、傳染病類體外診斷試劑領域、POCT領域。

 
 

 

 

(三)規範標準管理,有效提升醫療器械標準質量

嚴格按照《醫療器械標準管理辦法》《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範》規定開展標準立項、起草、驗證、徵求意見、技術審查、批准發布、實施和評價、覆審和廢止等工作,確保標準制修訂合法合規、科學可靠。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強化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組織管理職能,推進標準制修訂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對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技委會)、醫療器械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分技委會)和標準化技術歸口單位(以下簡稱技術歸口單位)的工作進行量化考核評估,提高標準管理水平。進一步優化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的委員構成,防止出現技術壟斷和不公平競爭。

(四)創新引領標準提升,逐步增強醫療器械標準科技支撐能力

堅持以科技引領標準水平提升,推動醫療器械標準化工作與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深度融合,促進醫療器械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持續穩定支持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關鍵技術標準和共性標準研究。適應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形勢下對標準制定的新要求,通過標準提升引領高新技術產品發展,提升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整體競爭力。健全標準創新協同推進機制,鼓勵檢驗研發機構、科研院校、生產企業等合作開展標準研究,培育中國醫療器械標準國際競爭新優勢。

(五)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力爭醫療器械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持續深化醫療器械標準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國際標準先進管理經驗,鼓勵標準「走出去」和「請進來」。深度參與並推動國際醫療器械監管者論壇(IMDRF)國際標準研究工作,繼續加強與德國電工委員會、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等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深度合作,探索推動我國醫療器械優勢領域搶佔國際標準新高地。健全我國醫療器械標準化專家參與國際標準工作機制,推薦我國醫療器械專家加入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及時跟蹤國際標準制修訂動態,在充分研究我國國情和產業發展基礎上推進國際標準轉化工作,全面提升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

(六)全方位推進醫療器械標準實施,強化標準監督

加快醫療器械標準信息化管理進程,原則上標準發布後20個工作日內公開標準文本,涉及採標的推薦性標準文本在遵守國際(國外)標準組織版權政策前提下進行公開。加強標準宣貫培訓工作,逐步建立權威高效、層次分明的宣貫培訓體系,促進標準準確有效實施。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應在標準發布後開展相應領域標準宣傳、培訓,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做好組織管理工作並根據情況開展重要標準的宣貫,做好公眾普遍關註標準的解讀。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應加大對標準實施情況的跟蹤評價,對於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組織研究,提出解決方案並及時報送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應組織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調研,協調解決標準實施中的技術問題,不斷提升標準的科學性和適用性。醫療器械企業應當保證出廠產品符合強制性標準以及經註冊或者備案的產品技術要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強化對醫療器械企業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加強標準實施的社會監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醫療器械標準化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醫療器械標準工作的重要性,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醫療器械標準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組織領導,建立科學合理的標準管理工作機制,加大支持力度,為承擔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以及國際標準化交流合作等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和基本保障。

(二)加強經費保障。加大醫療器械標準工作的經費支持力度,形成持續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切實保障標準制修訂、跟蹤評價等工作的開展。鼓勵有條件的檢驗檢測機構、行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等加大投入,參與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強化標準工作經費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和各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的標準管理專職人員隊伍建設,各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應設專門處室和專人負責標準工作,配備與醫療器械標準工作任務相匹配的人員。到2020年,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人員達到70人,各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秘書處承擔單位標準管理人員達到200人。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各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應制定實施標準工作人員培訓計劃,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綜合協調和組織能力強的多學科專業人才,提升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和管理水平。

(四)加強醫療器械標準信息化建設。加快醫療器械標準管理信息服務平臺的建設,按規定實現標準文本公開和免費查詢,推進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制修訂全過程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手段實現標準立項、起草、驗證、徵求意見、技術審查、實施和評價、覆審和廢止等的動態掌控,強化對各技委會、分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標準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提高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科學性、規範性和時效性。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區域發展分析:三大區域醫療器械總產值佔比...
    隨著老齡化趨勢加劇,醫療需求缺口較大;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醫療保健和生活質量要求逐步提升,進而轉化為對醫療器械的巨大需求,對高端醫療器械的接受度也逐步提高。我國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大,在多方政策的鼓勵下,行業處於快速發展期。
  • 2020年醫療器械領域發展回顧
    一、2020年度醫療器械重點政策分析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領域重磅政策持續出臺,包括持續推進醫療器械產品「進口替代」,強化行業監管和國際接軌、推進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在全國的推廣、真實世界數據用於醫療器械臨床評價、高值耗材的帶量採購、加快產品審評審批等。
  • 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困境及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我國醫療器械增長速度遠超過全球增長速度。根據醫械研究院測算,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5304億元,同比增長19.86%,接近全球醫療器械增速的4倍。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7765億元。
  • 【財訊晚班車】食藥監總局:將修訂醫療器械標準300項
    【晚間熱點要聞】  食藥監總局:將修訂醫療器械標準300項  食藥監總局29日印發《醫療器械標準規劃(2018—2020年)》。《規劃》要求,到2020年,建成基本適應醫療器械監管需要的醫療器械標準體系。
  • 2020年中國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行業及細分市場發展規模及趨勢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得益於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和醫療需求不斷上漲,我國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的銷售收入由2015年的16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08億元,複合增長率達17.03%。預計到2020年,全國骨科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360億元。
  • 國家藥監局:13批(臺)醫療器械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月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關於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的通告(第9號)(2018年第132號)》。上海怡新醫療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江蘇省華星醫療器械實業有限公司、揚州市雙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各1批次一次性使用輸注泵,紫外吸光度不符合標準規定;南昌貝歐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一次性使用輸注泵,準確度(流量)不符合標準規定。(三)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6家企業6批次產品。
  • 國家藥監局抽檢醫療器械:12批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4月1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對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無菌導尿管等5個品種共162批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其中12批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具體情況通告如下:一、被抽檢項目不符合標準規定的醫療器械產品,涉及10家企業的5個品種12批。
  • 2020年醫療器械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 監管鼓勵雙輪驅動發展
    例如,2019年8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擴大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加快推進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發展;又如,2020年4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發布醫療器械註冊人開展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指南的通告》,加強對醫療器械註冊人、備案人的指導、監管力度。總體來看,國家政策在「監管+鼓勵」兩方面都助力了醫療器械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 2018年度中國醫療器械銷售50強企業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由全國工商聯支持,全國工商聯業商會主辦,濟南市工商聯、濟南市衛健委、北京泉練匯商醫藥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山東省醫藥商會協辦的「2018年度中國醫藥行業最具影響力榜單發布會暨第十一屆中國(濟南)醫藥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濟南市香格裡拉大齊魯廳成功舉辦,吸引了醫藥行業乃至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網際網路診療範圍,加快創新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並推進臨床應用。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關於批准註冊107個醫療器械產品公告(2020年 第83號)》7月14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國家藥監局關於批准註冊107個醫療器械產品公告(2020年 第83號)》。
  • 愛奧樂醫療生產不合格醫療器械被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廣島) 近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粵藥監械罰〔2020〕3051號),愛奧樂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奧樂公司」)因生產不符合產品技術要求的醫療器械被罰款2.1萬元。
  • 《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信息表》備案公示(2020年34號)
    根據《醫療器械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經我局審查,擬備案企業蚌埠趙泰和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南山酈都店等2家企業符合規定要求,準予備案《醫療器械網絡銷售信息表》。特此公告。
  • 創新醫療器械切換升級,全面提速|2020醫療健康領域年報
    對於優先布局醫療器械賽道的基金而言,從科創板、創業板到主板,IPO相關政策的創新與全面落地為資本提供了更多的退出通道,優質投資機構在2020年都收穫了多個項目的成功上市的碩果,進而加速在一級市場上布局醫療器械,一二級市場的聯動,觸發整個醫療器械板塊全面提速!
  • ...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大會暨2020年中國仙居第三屆全球醫療器械創業...
    11月27日,「智領未來 健康仙居」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大會暨2020年中國仙居第三屆全球醫療器械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舉行。縣領導王斌達、邱戰洪、吳建軍、邵海麗、徐躍平、楊仲貴參加活動。作為國家「十三五」期間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醫療器械產業是仙居「大健康」產業的重要板塊,目前已經成為仙居第一戰略性新興產業。以2020年中國仙居第三屆全球醫療器械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為核心,配套醫療器械創新論壇,為行業創新帶來新鮮活力,共同搭建行業交流合作平臺,促進仙居醫療器械產業健康發展,助推仙居的醫械小鎮創建。
  • 國務院指令 採購這些醫療器械必須國產
    內容指出,將建立省級進口產品清單,由省衛生健康委牽頭組織專家對醫療設備國內外同類產品相關參數逐條比對論證,對國內產品不能達到的參數制訂進口產品清單,實行動態管理(滿1年重新論證,期間如有國內產品達到要求,將被移出清單);省級醫療機構在2020年部門預算編制中,擬採購進口產品的,編制進口清單目錄內項目的政府採購預算。
  • 廣西食藥監局通報桂林市啄木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執行《醫療器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對桂林市啄木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執行《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情況檢查的通報。通報指出,針對桂林市啄木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桂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0號)的有關規定依法處置,必要時責成企業限期整改,並要求企業評估產品安全風險,對有可能導致安全隱患的,應按照《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的規定召回相關產品。
  • 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現狀:銷售情況、進口規模、區域分布
    自2016年以來,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不斷增加,同比增長率在5%上下波動。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已達4519億美元,同比增長率為5.63%,預計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4774億美元,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 翔宇醫療:大健康賽道下康復醫療器械龍頭企業
    截至2020年6月末,翔宇醫療總資產規模8.35億元,淨資產6.24億元。2017 年-2020年1至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是2.89億元、3.59億元、4.27億元、1.86億元,扣除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是6447萬元、8033萬元、12889萬元和7723萬元。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38批(臺)醫療器械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8年9月2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對電動病床、金屬骨針、呼吸機等39個品種981批(臺)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共38批(臺)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2020年中國大型醫療器械企業發展分析6    4.2.2 2020年中國中型醫療器械企業發展分析6    4.2.3 2020年中國小型醫療器械企業發展分析8  4.3 2016-2020年醫療器械不同性質企業發展現狀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