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時間、交通規則及出入口介紹

2021-01-09 本地寶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

  開通時間:5月31日早上7點開放試運行,開通後將會24小時向社會開放。

  基本介紹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專用路全程共設置了8個出入口,出入口平均間距約為780米。這8個出入口分別位於文華路、文華西路、回龍觀地鐵站、育知東路、育知路、龍澤地鐵站、京藏高速兩側輔路、龍域西路、龍域中街。出口設置1.8米寬坡道和1.4米寬梯道,並設置了助力系統。

  出入口位置:

  出入口1:文華西路與同成街交叉路口西側

  出入口2:育知東路和同成街交叉路口東側

  出入口3:育知東路和同成街交叉路口西側

  出入口4:同成街與育知路交叉路口西側

  出入口5:龍澤地鐵站P+R停車場內及對面公園內。

  出入口6:G6進京方向西輔路與13號線交匯位置北側。

  出入口7:龍域環路與龍域西一路交叉路口。

  出入口8:龍域環路與龍域中街交叉路口。

  專用路的沿線沒有紅綠燈,避免了交叉口對自行車騎行的影響。沿線還設置了潮汐車道和自發光的指路標誌。在距離13號線較近的路段設置了隔音屏,提高了騎行者的舒適度。沿線還設置了一處服務區,騎行者可以在這裡駐車休息。

  自行車專用路主要服務於昌平回龍觀和海澱上地地區兩地的通勤交通,從出行特徵分析,兩地的交通出行具有明顯的潮汐現象。自行車專用路寬6米,設置潮汐車道,用彩色鋪裝進行區分。

  其中中間1.5米寬的橙色車道的是潮汐車道,兩邊2.25米寬的綠色的是正常行駛車道。

  潮汐車道既可以滿足尖峰時間交通的需求,還能夠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道路資源,減少工程投資,提高交通效率。

  為滿足不同騎行者的使用需求,提高便捷性和舒適性,專用路進出口坡道首次設置了自行車助力裝置。

  該系統引進了荷蘭自行車坡道助力技術,上行設置自行車傳送帶,減少使用者推行難度;下行設置阻力裝置,提高安全性。目前共在6處高架橋路段的出入口安裝了7套助力系統。在使用助力系統時,只需要把自行車輪胎放入助力系統凹槽中,助力系統就會啟動,騎行者只需扶著車就可以前行。沒有車的時候這套系統將會自動停止。

  北京市交通委發布通告明確,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進入,僅服務非助力自行車通行。同時,騎行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裡,轉彎前減速慢行,伸手示意。

  交通規則:

  為加強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管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現就自行車專用路交通管理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自行車專用路為僅服務於非助力自行車通行的城市道路,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進入。

  二、在自行車專用路上騎行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實行右側通行,不得逆向行駛。

  (二)自行車專用路中央設置潮汐車道,應按照潮汐指示標誌行駛。

  (三)自行車專用路上禁止停車。因發生車輛故障等原因無法行駛的,騎行人應緊靠路右側,就近出口推離自行車專用路。

  (四)不得超過限速標誌標明的最高時速行駛,騎行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裡。

  (五)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後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

  (六)轉彎時讓直行車輛優先通行,轉彎前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車時不得妨礙被超車輛行駛。

  (七)不得扶身並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競駛。

  (八)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通行規定。

  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移動、佔用、損毀自行車專用路道路設施。

  四、遇自然災害、惡劣天氣條件或重大交通事故等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採取其他措施難以保證交通安全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可實行交通管制。

  五、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管理,自行車專用路管理單位依本通告進行運行管理。

  本通告自2019年5月30日起施行。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

  2019年5月25日

開通前的狀態: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西延7月底前完工
    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西延7月底前完工 2020-06-01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開通 禁止騎電動自行車
    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禁止騎電動自行車本周將開通,東起回龍觀,西至軟體園,全長約6.5公裡,限速15公裡/小時5月23日,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施工人員鋪裝自行車專用路彩色面層。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北京首條「自行車高速」——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有望緩解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軟體園交通擁堵狀況,惠及兩地之間約1.16萬「通勤族」。這條自行車專用路共設8個出入口,其中6個安有自行車助力裝置,路面防滑性優於普通非機動車道。新京報訊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本周將開通。
  • 回龍觀到上地自行車道明年開通
    北京晨報記者在這份「成績單」中看到,全長6.5公裡的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已開工建設,預計於明年開通,建成後全程騎行時間僅需25分鐘,有望解決昌平回龍觀與海澱上地地區之間的通勤問題,這也是北京的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此外,城市副中心線(S105)提升服務水平,北京西站至通州站線路運行時間從48分鐘縮短至39分鐘。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5月底開通運營 8個出入口位置公布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什麼時候開通運營?  截至4月19日,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約60%,橋梁工程、道路工程、下穿鐵路橋及交通工程等正在緊張實施,項目整體處於施工高峰期,全部工程預計於5月底基本完工,並具備試運營條件。
  • 圖解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26分鐘可從回龍觀騎到上地
    從回龍觀到上地要花多久?不超速前提下約26分鐘。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今日(5月29日)透露,北京首條「自行車高速」——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道將於5月31日早7點開通。昌平回龍觀區域至海澱上地軟體園區域直線距離3.8公裡,通勤距離約6公裡,通勤人口約1.16萬人。受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兩地間出行方式主要為地鐵13號線,早晚高峰排隊時間較長,平均出行時間約40分鐘。
  • 回龍觀到上地自行車道2019年開通 全長6.5公裡
    北京市發改委12月26日發布了2018年本市交通建設的一年「成績單」。記者在這份「成績單」中看到,全長6.5公裡的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已開工建設,預計於2019年開通,建成後全程騎行時間僅需25分鐘,有望解決昌平回龍觀與海澱上地地區之間的通勤問題,這也是北京的首條自行車專用路。
  • 自行車專用路,你確定它會被專用?
    5月31日,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通車後將滿足市民通勤需求,並緩解其他交通方式的擁堵現狀。  6月3日,據北京市交通委統計,經過三天試運行,自行車專用路運行情況良好。3天共通行47212輛次,也就是有4.7萬人次上路騎行。其中,由回龍觀騎往上地方向的為23802輛次,從上地區域騎往回龍觀方向的騎行量為23410輛次。
  • 北京自行車專用道建設方案敲定 為何選擇回龍觀到上地這段路?
    自行車要有專用路了!注意,是專用路,不是非機動車道!全封閉管理,還有閘機呢。從回龍觀到上地的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建設方案終於敲定!今天上午,北京日報記者從市交通委路政局道路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獲悉,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計劃今年9月開工建設,明年6月底主體工程實施完畢。
  • 盤點自行車專用路6大貼心設計 部分坡道有「助力」 - 新京報 - 好...
    按照設計時速,騎行者26分鐘可從昌平回龍觀騎到海澱上地軟體園。這條專用路有望緩解兩地間的交通擁堵狀況,惠及約1.16萬「通勤族」。在專用路開通運營初期,交通部門將安排專人在坡道上幫助、指導騎行者使用自行車助力裝置。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丁靜)紅綠相間的潮汐車道洋溢著青春動感;助力系統讓自行車爬坡更加省力;40分鐘通勤時間被壓縮到26分鐘……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於5月31日開通,成為首都北京綠色出行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這條路連接回龍觀和上地地區,起點位於同成街與文華路交叉路口,終點位於後廠村路與上地西路交叉口。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沿途8個出入口位置,哪個離你最近?
    重磅消息上地至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將於5月底開通試運營現在建設到啥階段了?自行車專用路起於同城街與文華路交叉口,沿13號線地鐵北側綠地布線,向西經回龍觀、龍澤地鐵站,跨越京藏高速、龍域東一路,下穿京包鐵路,沿龍域環路至西二旗北路,止於後廠村路與上地西路交叉口,與現狀自行車系統相銜接。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你該知道的幾件事 - 新京報 - 好新聞...
    自行車專用路從哪兒到哪兒?連接回龍觀到上地軟體園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通車後將滿足市民通勤需求,並緩解其他交通方式的擁堵現狀。長期關注綠色出行領域的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交通項目部主任劉岱宗告訴記者,限速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防止電動車闖入專用路,保障更多騎行者的出行權益。而且,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曾對記者表示,在開通第一個月的試運營期中,將聯合交管部門嚴查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沿途還將有不少工作人員對市民可能存在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制止。所以,建議有在自行車專用路上「飆車」願望的騎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 騎友組團「搶鮮」體驗自行車專用路
    今天起,連接回龍觀與上地地區的自行車專用路開始試運行。開通後,自行車專用路將直接服務於沿線約1.16萬通勤人口,按照設計時速,從回龍觀文華路起點出發,26分鐘即可騎到海澱上地軟體園。雖然開通時間定在早7點,可還不到6點,第一批身著自行車運動服的騎友就已經聚集到了龍澤地鐵站外,等待著自行車專用路的開通。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丁文婷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
  • 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道東拓計劃9月開工!還將有這些變化…
    去年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截至今年8月19日,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為4000輛至6000輛。經過交通部門為期一年的監測發現,自行車專用路已經培養了約1500人的「通勤鐵粉」。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今日開通
    (文/張帆)今天早上7點,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放試運行。該自行車專用路將直接服務於沿線約1.16萬通勤人口,30分鐘內可從昌平回龍觀騎行至海澱上地軟體園,將有效緩解13號線回龍觀與上地區域的交通壓力,改善區域綠色出行環境。
  • 自行車專用路會成為「標配」嗎
    自行車專用路的開通,又為城市交通建設提供了哪些經驗和思考?  高科技助力,自行車專用路成了網紅路  「來,幫我拍一張!」一早,騎車上班的北京回龍觀居民李然在同城街和文華街交叉口的自行車專用路入口讓同伴幫忙抓拍了一張紀念照。藍天白雲下,紅綠相間的道路嶄新寬闊,讓人神清氣爽。這條今年5月底剛開通的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儼然成了「網紅」,吸引許多市民來打卡體驗。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推失信懲戒制度 多次違章大屏幕曝光
    自行車專用路將推行失信懲戒制度 多次違章將大屏幕曝光  新京報快訊(記者 裴劍飛)今天(5月31日),北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昌平回龍觀至海澱上地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總騎行量超過14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約為四千到六千輛。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試點推進自行車專用路失信懲戒制度,將通過現場大屏幕曝光多次違章騎行行為。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 擬延伸至天通苑地區
    截至今年8月19日,自行車專用路總騎行量近200萬輛次,日均騎行量4000至6000輛次。交通部門長期監測發現,自行車專用路已培養約1500人的「通勤鐵粉」。今年7月底,自行車專用路西延段開通,直接服務於上地軟體園的通勤族。而東拓工程規劃路徑目前已基本確定,正在深化設計方案,計劃9月開工建設,推進自專路地面延伸至天通苑地區。
  •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開通後 回龍觀地區騎行者數量上漲
    數據顯示,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道開通後,回龍觀的騎行用戶數量上漲近兩成,使用自行車專用路要比使用原騎行道路路線節約18.5%的時間,市民騎車通勤的用時也要低於駕車或公交出行。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後,市民從回龍觀騎行到上地節約了18.5%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