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改委12月26日發布了2018年本市交通建設的一年「成績單」。記者在這份「成績單」中看到,全長6.5公裡的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已開工建設,預計於2019年開通,建成後全程騎行時間僅需25分鐘,有望解決昌平回龍觀與海澱上地地區之間的通勤問題,這也是北京的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此外,城市副中心線(S105)提升服務水平,北京西站至通州站線路運行時間從48分鐘縮短至39分鐘。
回龍觀至上地通勤 可騎自行車
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本市著力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的交通設施水平,17號線加快建設,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開工建設,推動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其中,已開工建設的回龍觀至上地自行車專用路全長6.5公裡,預計於明年開通,建成後全程騎行時間僅需25分鐘。從自行車專用路效果圖可見,雙向車道以不同顏色區分,屆時,通勤族將能在道路兩側花草樹木的「簇擁」中騎行,沿路還有地鐵站、軟體園等貼心的路標提示。
「自行車專用路不僅有利於分流地鐵、地面公交的交通壓力,解決昌平回龍觀與海澱上地地區之間的通勤問題,更有助於總結形成技術標準規範,對全市慢行系統建設和交通擁堵治理具有重要示範意義。」該名負責人說。
包括建設自行車專用路在內,當前,本市正在努力推進慢行系統回歸城市。據介紹,今年,本市建成阜通西大街南湖公園人行天橋、大屯路人行天橋;杏壇路人行天橋、和平裡東街人行天橋、安貞橋地下通道改造等一批立體過街設施正在加快建設,將逐步打造宜人的慢行出行環境。
四座「暫緩開通」車站年底開通
城市軌道交通「經脈」不斷「疏通」。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好消息,8號線中國美術館站、7號線垡頭站、6號線北運河東站、亦莊線亦莊火車站這四座多年「暫緩開通」的車站,今年底前將開通,家住這些站點附近的居民,再也不必望著不能用的車站「興嘆」。另外,14號線來廣營站B口將開通,以增加站點能力。
作為大量京城百姓出行和上班族通勤的首選,今年,本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再上新臺階。北京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6號線西延、8號線三期南段及四期今年底建成通車,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將達到636.8公裡。同時,3號線一期、12號線、17號線、19號線一期等線路繼續加快建設,在建裡程超過300公裡。
地鐵8號線三期南段及四期目前正在試運行,記者從設計方了解到,8號線三期南段及四期大部分坐落在北京城的南中軸線上,既能滿足城區的通勤功能,進一步織密南部地區的軌道交通網;將來還會是一條串聯多處景點的重要旅遊線,成為外地來京遊客的一條「熱門」出行線路。
此外,10號線國貿站、芍藥居站新增換乘通道建設,以及2號線安定門站新增出入口建設正在推進中,乘客將獲得更便捷和舒心的地鐵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