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火車看山西|雁門關外話豐收

2021-01-10 澎湃新聞
坐著火車看山西|雁門關外話豐收

2020-10-05 0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山陰縣合盛堡鄉東雙山村萬畝富硒穀子迎來豐收。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攝

山西日報記者袁兆輝報導:9月30日上午9時許,隨著D2792次列車緩緩從太原南站駛出,太原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冉曉虹又一次踏上了前往大同的路途。「以前去大同出差,坐大巴得4個多小時,現在坐動車只需要兩個多小時,時間不僅節省了一半,動車座椅也比大巴舒服多了!」冉曉虹說。

2019年5月1日,利用韓原線,大西高鐵動車組率先從原平向北延伸至懷仁東,不僅結束了朔州市沒有動車組的歷史,也讓大西高鐵全線貫通指日可待。同年12月30日,大西高鐵太原到大同段全面開通,標誌著大西高鐵全線貫通。

大西高鐵的全線貫通,對於縮短山西南北時空距離、促進我省資源要素加快流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太原上班的懷仁姑娘王雅茹,是第一次乘坐大西高鐵回懷仁,作為土生土長的懷仁人,從小吃雜糧長大的她,望著車窗外已經收割完畢的莜麥,感慨地說:「一路上隨處可見種植的小雜糧,我們懷仁的綠豆就非常有名。此外,忻州的芸豆、藜麥也不錯,還有平魯,是公認的紅山蕎麥之鄉。咱們山西不愧是小雜糧王國。」

在全國雜糧種植版圖上,山西的雜糧種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位於北緯39度左右的朔州,屬典型的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海拔較高、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是我省雜糧主產區。近年來,朔州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優質雜糧生產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大西高鐵經過的山陰縣,當地村民在黃花梁萬畝富硒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基地已經忙活有一陣子了。9月28日,山陰縣在合盛堡鄉東雙山村舉行了慶豐收穀子開鐮儀式,東雙山村種植大戶張子明笑呵呵地說:「我們這個地裡長出來的穀子,市場售價每斤能賣到30塊錢,是普通小米的5倍多。我種了十五六畝穀子,一年收入七八萬,現在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

據山陰縣惠牧源合作聯社理事長陳志龍介紹,山陰縣黃花梁地區土壤含硒量高出國家標準的24倍,種出來的穀子含硒量普遍高於其他地區,非常有益人體健康。「我們山陰縣是『中國富硒小米之鄉』,目前,全縣種植旱地穀子面積已近10萬畝,旱地穀子的種植不僅促進了我們全縣農業結構的調整,也對我們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山陰縣委書記王世傑向記者介紹。

「今年,我種了一畝半的紫皮大蒜,收上來的大蒜全部賣光了。總共賣了1.8萬多元。我們小石口的紫皮大蒜,現在是越來越好賣了!」應縣南河種鎮小石口村村民曹大瑞笑著說。在應縣,曹大瑞向記者介紹起聞名遐邇的小石口紫皮大蒜。小石口村因紫皮大蒜而出名,當地群眾在峪口肥沃的沙土地精心種植,培育出的紫皮大蒜蒜皮紫紅,頭肥瓣大,辛辣味濃,品質優良。「我們小石口村有山有水、風景秀麗,去年大西高鐵開通後,很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我們自家種植的紫皮蒜還沒等到收購商上門就已經賣完了!」說起自家種植的紫皮蒜,曹大瑞笑著說。

而作為當地最為有名的一種小吃應縣涼粉,街頭巷尾比比皆是。經營涼粉店多年的曹軍輝準備乘坐動車去大同看親戚,他說:「我家開涼粉店已經有十多年了。自打大西高鐵開通後,我家的生意是一天好過一天!這幾天,每天都能賣出3000多份。」曹軍輝說。他告訴記者,他家的店開在應縣木塔景區對面。自大西高鐵在應縣經停後,來應縣木塔遊玩的外地遊客絡繹不絕,不少人都會在他家涼粉店買一碗涼粉嘗一嘗。

雁門關外好風光,如今,搭乘大西高鐵到朔州、大同遊玩已成為我省及周邊省份遊客的新選擇。今年國慶假期,大西高鐵太原至大同段臨時加開數對列車就是最好的證明。而未來,連接大西高鐵的集大原鐵路和雄忻高鐵也將給山西的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原標題:《坐著火車看山西|雁門關外話豐收》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西雁門關外的這個縣級市,面積不大經濟卻非常好,人文古蹟眾多
    山西雁門關外這個縣級市,面積不大經濟卻非常好,且人文古蹟眾多。其實這個城市就是山西懷仁市,是山西最年輕的縣級市,2018年才撤縣設市,面積1234平方公裡,是山西朔州市面積最小的縣(縣級市),戶籍人口29萬,而2019年GDP卻達到了234億,這對於一個人口不到30萬的城市來說,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 看二青遊山西中華第一關——代縣雁門關景區
    二青會賽事正酣,全民掀起關注熱潮,看二青,遊山西,青運期間去哪玩?由二青會組委會資源開發部、山西日報傳媒集團聯合主辦,以「迎二青盛會,賞山西風光」為主題的二青會山西文化旅遊推介活動給了遊客一份指南。二青會推介的山西十大旅遊景區有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雁門關、太行山大峽谷、解州關帝廟、雲丘山、五臺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綿山、皇城相府。二青會推介的旅遊目的地有太原、大同、晉城、陽泉、忻州、運城永濟、臨汾洪洞、忻州代縣、呂梁孝義、呂梁嵐縣。二青會推介的山西十大新銳景區有蘆芽山、長治振興小鎮、珏山等十大景區。下面記者就帶大家領略二青會推介的山西十大旅遊景區——雁門關的風採。
  • 山西雁門關詳儘自助遊攻略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代縣到雁門關沒有公交,如果自駕比價方便,徒步的話,代縣鼓樓後有去雁門關的大巴,沒有返回代縣的。這趟車是從南口村早上8點發車,下午1點返回南口村,途經好幾個村子,終點站一般是南口,票價5塊,當然有去雁門關的也拉。從代縣到雁門關景區售票處是30公裡左右,打車價格在80元左右,3-4人比較划算。
  • 山西旅行記(四)雁門關
    我以唐代大詩人崔顥的《雁門胡人歌》作我雁門關遊記的開篇,其實題意很明顯,作為古代邊關要塞的雁門關,早已失去了軍事意義,現在的雁門關,關內關外,睦鄰團結,民族融和,「能將代馬獵秋田」,「時時醉向酒家眠」,一片和平繁榮景象。
  • 走進山西雁門關
    王昭君出雁門關與匈奴和親,郭子儀出雁門平定安史之亂,薛仁貴鎮守雁門防禦突厥人,宋代楊家將守關防禦契丹人,明代重修雁門關阻止瓦剌南下,真可謂「得雁門而得天下,失雁門而失中原」。街的盡頭還有一座牌坊,牌坊正中的額坊是「通南江」三個字,表示經過雁門關就可以通達大江南北。
  • 考古筆記:雁門關外山陰縣,古遺址的那些事兒
    山陰長城雁門關外山陰縣位於大同盆地東南邊緣,是遠古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桑乾河橫貫縣南,故而又名河陰縣,為遼代所置。(原縣城在桑乾河之陰)。山陰縣的新、舊廣武城,地處雁門關外,依山傍險,虎踞要衝,聯結雄偉的內長城。在歷史上曾是少數民族南進中原必爭的軍事要道。大批的漢墓多數與戰爭有關。
  • 坐著火車看山西大西線……
    成為山西人的常態化出行方式。在太原南開往運城北的動車上,記者遇到了來山西上大學的東北姑娘刁欣蕾,聽說太谷的大學創業園挺好,現代農業做得不錯,她想去大棚看看草莓是如何生長的。和刁欣蕾並排坐著的是來自河南焦作的劉愛禮夫妻倆,他們每年都要坐著高鐵來山西旅遊,平遙是一家人打卡最多的旅遊目的地。動車平穩駛出太原南站,映入眼帘的是多彩的田野,火紅的高粱、金黃的谷穗和碧綠的蔬菜,讓人賞心悅目。
  • 探雁門 遙想「雁行商」穿越雄關艱難北上
    「遠離家鄉忻代州,學會蒙話草地走。換回皮毛賺大錢,千裡迢迢奔包頭。」與其他晉商幫相比較,忻代商人在塞外經商主要集中於地理優勢、鄉親幫扶、政策導向。當時,清政府開始鼓勵內地百姓進入蒙古地區生活。忻、代地區本身農耕區域少,人口眾多,由清政府發放通商照路,便產生了大量的勞動力「走西口」到歸化城討生計的場景,他們在蒙古地區耕種或者經商,對忻代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 萬裡長城雁門關曾發生1400場戰鬥,現在什麼樣?「原創」
    國家AAAAA級景區 2018/10/26山西代縣萬裡長城雁門關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深秋,我們的車500多公裡奔向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雁門關。鄉間土路上就我們一輛車在奔馳,飛揚起的塵土在天地間消散。1000多年過去了,山西北部的長城雁門關現在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在距離雁門關最近的代縣縣城停下,這兒是雁門關內的小縣城。看見當年紀念戰爭勝利的「靖邊樓」,矗立在縣城中央,高40米,相當於現在12層樓。中間高大的拱門依舊當年磚木結構,巨大寬厚的木門被鐵箍加固著。樓上高懸「聲聞四達」和「威震三關」兩塊巨匾。
  • 山西自駕遊記節選:熱血雁門關
    雁門關北門——明月樓關前有寨——雁門寨,沿街兩旁有許多民居(其實就是農家樂),有點類似我們去過的雞鳴驛站。壯士亭則是為民國十五年(1926年)雁門關水峪口戰役中犧牲的山西陸軍壯士而立。雁門懷古地利天險鎖山川,胡馬踏境起狼煙。心懷家國男兒志,仗劍浴血雁門關。鄉情難捨常入夢,枕戈待旦夜難眠。捨得一腔英雄血,拒敵千裡固河山。
  • 他19歲入黃埔軍校 黃埔五期生中的佼佼者 令雁門關外日軍聞風喪膽
    其中一位湖南的八路軍團長,就長期在雁門關外打擊日軍,幾乎成了那一帶日軍的剋星。19歲入黃埔軍校 五期生中的佼佼者這位團長叫宋時輪,湖南株洲人。19歲時入讀黃埔軍校第5期,22 歲時在家鄉領導遊擊戰爭,專門打擊當地的地主惡霸。在紅軍中先後擔任紅軍學校校長、師長、軍參謀長,因指揮出色,多次立下戰功,並參加了著名的2萬5千裡長徵。
  • 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雁門關
    雁門關在山西的位置從小聽楊家將的故事,對雁門關充滿了嚮往,後來又讀了有關雁門關的古詩詞進了景區入口後,可以坐擺渡車往景區關樓去。下了擺渡車,可以看到路旁楊家將七郎八虎的雕塑。---地利門,走過這個門,就從關外進到了雁門關內。
  • 2020年5月1日至3日焦作獵人戶外自駕前往山西雁門關長城徒步紀實
    —13:20進登山健身步道—13:30到景區商業街—14:00到雁樓—14:30出景區大門—14:35沿大路走1.6公裡—15:00出門坐車行駛雁門天路十八彎—15:35洋城大廈匯合—15:50離開—16:00進代縣城—16:10到六合客棧住宿(標間60元)—18:00下樓找飯店就餐—18:30四川飯店就餐—20:30離開—20:45到鼓樓看夜景—21:30返回客棧—22:30入睡。
  • 「網媒看山西」雁門關:昔日金戈鐵馬 今朝小康人家
    踏著綿綿細雨,行走在雁門關內,途經的古長城上滿是斑駁印記。11月17日,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走進素有「中華第一關」之稱的雁門關,感受長城文化,見證時代變遷。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裡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蜚雁出入其間」得名,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
  • 山西旅遊:代縣,擁有雁門關景區
    山西旅遊:代縣,擁有雁門關景區文/八爪魚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的一個縣,名叫代縣。代縣是非常獨特的地名,只有一個字,國內有上百個這樣的縣,因為有的改為市,所以單個字的縣城也越來越少。另外,在古代,這裡是經商和戰爭必選的地方,而且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其中最出名的是雁門關景區,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裡。雁門關景區位於古城的一個山脊上,在古代是規模非常大的軍事工程,明代的時候算得上是省內的內三關,2017年被評為5A級景區,其中包括古雁門關。它之前是西陘關的所在地,因為位於勾注山的西面,所以稱它為雁門關。
  • 中華第一關——雁門關,歷經千年烽火的五A景區,遊覽攻略多圖
    車票單程5塊,我感覺屁股還沒坐熱,有兩分鐘嗎,就到了。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歷史背景是真實的,看路邊樹著的這塊遊覽圖,雁門關還真有一個叫「喬峰跳崖處」的景點哦!甕城的城門稱小北門,拱形門洞上方嵌有一方鐫有「雁門」字樣的青石,門兩側有一副對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字均出自明清之際山西籍著名思想家、書法家傅山之手,對聯形象的描述了雁門關的險峻和軍事地位。
  • 「長城博覽在山西」山西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走進雁門關
    2020年山西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走進雁門關儀式長城博覽在山西王慧玲 秀容在線 昨天 9月10日,「走進雁門關這一儀式以「走進雁門關,長城博覽在山西」為口號,邀請知名學者王立群、紀連海和董耀會來到雁門關,講述長城故事。
  • 重磅福利丨全國"驢友"看過來,歡迎來山西做客
    山西永和乾坤灣不想旅遊的時候看&34;?不想花了錢卻沒有美好的旅遊體驗?來山西,享受一把&34;的感覺!眾所周知,山西有著&34;的美譽。經過五千年歷史沉澱,A級以上景區更是不勝枚舉,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來山西必不能錯過的好地方吧!
  • 忻代走古城,風雪探雁門|重走晉商萬裡茶路
    走古城 且看古遺蹟記錄昔日商貿繁華 忻州,地處山西中北部,北倚長城與大同、朔州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內蒙古相望,東臨太行與河北接壤,南屏石嶺關與太原、陽泉、呂梁毗連。
  • 左手雁門關,右手五臺山,山西這個低調的小城叫忻州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最適合旅行的季節,本期大衛行攝來到了秋高氣爽的山西。,忻州就像是一個縮小版的山西,這裡山水縱橫,歷史悠久。走進雁門關,探訪中華第一關金庸的《天龍八部》故事一開始就發生在雁門關,這個經常出現在各種武俠小說中的雁門關就在忻州。這次的山西旅發大會第二天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雁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