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 看住房——蘇北五市農村行】保留特色風貌 彰顯地域文化...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剛剛召開的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強調,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藍圖,把握好"全面性"和"高水平"兩個基點,扎紮實實做好全面小康的決勝收官工作。"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好不好,首先看住房"。為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推動蘇北各地加快補短板強弱項,盡最大努力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江蘇廣電總臺聯合蘇北五市電視臺推出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奔小康 看住房——蘇北五市農村行》。

  徐州市在推進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中,各級政府從實際出發,聆聽農民意願,因地制宜進行農房項目建設,不僅改善農民住房條件,還幫助他們增產增收。

【徐州:因地制宜改善村居 宜居富民兩不誤】

  徐州臺記者王振興:在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這裡的村民原來都是靠山吃山,以開鑿石頭為生,所以住房都是石頭房子,住在半山腰,交通不便,生活條件也很差。如今,村民都搬到了山下,但是原先的房子並沒有拆除,由村裡統一回收改造成民宿,將來可以發展農村旅遊經濟。

  為改善村民住房條件,村委會整合土地資源,利用閒置建設用地,在山下給村民們建設了新房子。乾淨平整的瀝青路、太陽能路燈、小廣場、文化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山上的老舊房子也並沒有拆除,而是將其改造成民宿,打造特色田園鄉村和農家旅遊項目。

  徐州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村民劉廣聰介紹,村裡開發魚塘養殖、旅遊業,剩餘勞動力還有進工廠的,土地也是集中承包了,搞副業做生意,大家收入就提高了。

  像北村村這樣的改善提升型農村社區建設項目,在銅山區有100個之多,其中已有70個竣工。近年來,徐州各縣市區根據自身特點,因地制宜擬定改善方案:對老舊房屋和空心村,主要採取合併新建,集中居住;對一些基礎條件尚可的村落,注重保留特色風貌,彰顯地域文化。

  徐州市銅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胡偉表示,重點推進改善提升型村莊,主要是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功能配套、環境提升,改善生活環境面貌。

  按照工作部署,徐州在2020年底前將實施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項目611個,已開工404個,已竣工183項,約7.6萬戶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建設資金存缺口 設計規劃有待提升】

  記者在蘇北地區走訪調查中也發現,蘇北農村普遍經濟薄弱、基礎條件差,因此建設資金存在較大缺口,是制約工程進度的主要因素。各地開工率也呈現不均衡狀態,另外部分項目採用了高層樓房設計,不符合農民的居住習慣;部分項目設計的建築風貌與農村周圍環境不相符,影響農民入住意願。多地已全面加強農民集中居住點的規劃審查制度。

  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村鎮建設處副處長朱宏森說,採取了梯級審查的辦法,對於省市的示範項目和1000套以上的較大規模的一些項目,安排市裡規劃部門的專家來進行審查,要確保規劃設計方案符合農村的實際。

  【時空短評:把好事辦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徐州在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工作中,保留當地「楚風漢韻」的建築風格,彰顯地域文化,不僅讓農民群眾住上了舒心的新居,更從鄉村旅遊方面帶動了農民致富。不過,我們也要看到,蘇北部分地區一些項目還存在不符合農民的居住習慣、設計與農村周圍環境不相符等問題。在推進這項工作過程中,各地要想農民所想,聆聽農民意願,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最大限度考慮群眾利益,把好事辦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田遠 李明洋 徐州臺/王振興 莊萌 孫宏博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保護鄉村特色風貌留住鄉愁 江蘇優化完善蘇北地區鎮村布局規劃
    加強村莊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按照城鄉融合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的要求,著力提升鄉村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讓農民群眾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生活。留住鄉愁記憶,保護彰顯鄉村空間特色。
  • 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小康光景」江蘇攝影大展明天開幕,記得提前...
    為全面、及時、生動地記錄江蘇脫貧致富奔小康這一偉大歷史進程,以影像獨特的力量助力江蘇打贏三大攻堅戰、推動「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9月30日,「小康光景」江蘇攝影大展即將在江蘇大劇院共享大廳展出。本次展覽是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藝術作品系列展覽之一,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攝影家協會、江蘇大劇院美術館承辦。
  • 45個蘇北農房改善項目首次入選「江蘇省特色田園...
    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和建設特色田園鄉村是實施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決勝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牛鼻子」工程和重要抓手。7月30日至31日,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暨特色田園鄉村面上創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徐州召開。45個蘇北農房改善項目首次入選「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讓人眼前一亮。這背後有何深意,一起來看!
  • 45個蘇北新型農村社區成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來看看未來鄉村長...
    推動鄉村更宜居更有活力,近年來,江蘇始終步履不停,先後部署了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和改善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等重要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命名142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在去年完成蘇北地區131033戶農房改善任務基礎上,蘇北五市今年計劃實施的774個項目,已開工554個,開工率達71.6%,1月蘇北地區「回頭看」排查新增的742戶農村四類重點對象危房已全部改造到位,交出了「硬核」成績。
  • 新沂農房改善工作走在蘇北縣域前列
    其中2019年該市安排農房改善專項資金6.6億元,啟動建設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區44個,為1.2萬戶農民圓了「宜居夢」,2020年計劃實施農房改善項目55個(新建項目30個、續建項目25個),年底前力爭讓1萬戶農民群眾住房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在2019年徐州市考核中,新沂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位列第一等次,並作為徐州唯一一家被納入全省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激勵支持縣名單。
  • 河北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 將保留村莊原始風貌
    原標題:河北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 將保留村莊原始風貌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張清華)2月10日上午,河北省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基層建設年活動)動員會在省會石家莊河北會堂舉行。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副書記趙勇出席會議並講話。
  • 回眸「十三五」|政通人和民安樂 昂首闊步奔小康! 一起看!香格裡拉...
    家住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團結村吉沙村民小組的杜吉「如今,通過生態保護,村裡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外地遊客都很喜歡這裡的風景。經過這裡的遊客都會停下來拍拍照、騎騎馬,欣賞這裡的風景,給全村人帶來了經濟收入。」近年來,通過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保護生態環境,該村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最終成為了香格裡拉市小有名氣的景區,帶動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 「美家美戶」奔小康
    如今走進湖光村,一條條硬化道路貫穿全村,主幹道全部安裝太陽能路燈,綠樹果園大棚交接,全村實現綠化亮化、淨化美化,村民風趣地說,我們這是「美家美戶」奔小康。  湖光村的變化是我省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鄉村環境好不好、美不美,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 做好農房「塑顏」 實現美麗宜居——浙江平湖規範農村住房建設管理...
    改善農村住房條件,讓農民群眾過上美麗宜居的現代農村生活,是推進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多年來,浙江省平湖市不斷推進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強化農村住房風貌管控,農村住房面貌煥然一新。平湖市在建農房統一設置農民建房公示牌,將建房農戶姓名,房屋建設高度、面積,建房審批方案效果圖和建築工匠姓名、建房監督電話等信息記錄在公示牌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興仁市:減貧摘帽奔小康
    為了不讓一個貧困人口在小康路上掉隊,興仁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省、州「四場硬仗」「五個專項治理」「七大戰役」為著力點,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以前所未有的措施和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較好落實,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 2019「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全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
    2019「暢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全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在湖南懷化開展懷化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姚詩 陳紹智 張精武 周亞麗 通訊員 範佩偑)為貫徹落實公安部交管局《2019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 2020年江蘇將再為蘇北10萬農戶改善住房條件
    原標題:農房改善,宜居更要宜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去年10萬戶蘇北農房改善年度任務全面完成,今年還要完成蘇北10萬戶農民住房條件改善,這是我省給蘇北農民群眾的一份「幸福套餐」。 省住建廳黨組書記、副廳長顧小平代表介紹,一年前的省兩會上,大力改善蘇北農民住房條件被列入「十項民生實事」,明確提出3年改善30萬戶蘇北農民群眾的住房條件。2019年,我省根據「省政策指導、市負總責、縣抓落實」的原則,層層壓緊壓實責任,並通過指導、督查、第三方巡查等手段,探索形成較為完善的推進機制。
  •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省蘇北工作暨扶貧開發工作...
    2.舉行年度省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確保省市有關方面捐贈款物不低於800萬元;投入專項資金支持蘇北五市文化建設(每個市不少於100萬元);大力宣揚蘇北地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
  • 德清下渚湖沿河村擦亮生態底色奔小康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五水共治等一系列工程的不斷推進,德清縣下渚湖街道沿河村升級為省3A景區村莊,再加上毗鄰下渚湖景區的優越地理位置,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慕名而來,這也讓當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底氣十足。
  • 河北農村要分為5種類型!城郊融合、搬遷撤併、保留改善…快看...
    宅基地布局與住房建設按照上位規劃確定的農村居民點布局和建設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確定宅基地規模,劃定宅基地建設範圍,嚴格落實「一戶一宅」。充分考慮當地建築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習慣,因地制宜提出住宅的規劃設計要求。
  • 麻陽地域特色節目亮相央視《鄉村大舞臺》明晚20:30首播
    12月18日,記者從縣委宣傳部獲悉,麻陽地方花燈戲、麻陽船工號子、麻陽民間板凳武術等地域特色節目,將於2020年12月19日20:30在央視CCTV-17農業農村頻道《鄉村大舞臺》欄目進行首播,屆時,中國長壽之鄉---麻陽地域文化的豐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將向全國觀眾展示,該節目還將於2020
  • 江蘇發布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蘇北五市佔「半壁江山」
    為打造農業農村發展的先導區和鄉村振興的示範區,9月22日舉行的首屆江蘇農業品牌發布會上,江蘇正式對外公布了全省14家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並進行了授牌。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黃非在發布會上介紹稱,今年,江蘇共評選出了115個品牌入選2020年省級品牌目錄名單。他說,品牌是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誌,「建立江蘇農業品牌目錄,既是落實品牌強農戰略的具體舉措,也是江蘇省創新農業品牌管理、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實踐。」
  • 射陽:把「小康」寫在新農房大門的「對聯」上
    白牆黛瓦的兩層小樓,古銅色的歐式大門上貼著一幅寫有「映日荷花香飄致富路,搖風疏柳綠染小康家」的大紅對聯格外醒目。走進裝潢時尚的家中,邵開全開心地告訴我們:「花了不到15萬元,從80多平方米老屋子搬進這160平方米的大房子,空調、冰箱、液晶電視、集成灶樣樣都有,我們莊稼人也過上了小康日子!」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好不好,首先看住房。」
  • 住上好房子 過上好日子——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現...
    12月17日至18日,蘇北地區農民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會議期間,與會同志實地觀摩了灌雲縣、海州區和贛榆區部分農房改善項目。白牆灰瓦、小橋流水,院落設計、一戶一院,乾淨的柏油路四通八達,停車場、菜園子、晾曬場、商超、衛生室、幼兒園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一路走來,大家看到了我市鄉村面貌在變化,更感受到農村群眾心中「穩穩的幸福」。
  • 江蘇蘇北農村
    最近江西農村跟江蘇北幹上了,吵得非常激烈,我作為江蘇蘇北人說一下,蘇北農村的房子確實破敗不堪,這是因為從10多年前開始就不讓建房了,這是事實,且大家有看到過蘇北農村新建的房子嗎?沒有吧,沒有一戶的房子是新建的,難道所有人都建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