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引發話題:如果方登遇到心理學家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24萬人死亡。2010年7月22日,電影《唐山大地震》上映,掩藏在歷史背後的記憶片段又開始在我們的腦海中翻騰。

  逝者已去,而生者的人生道路還很漫長。在這些人的生活中,地震的痕跡清晰可見,他們在「1976」這個拐點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就像電影原著《餘震》的名字所暗示的一樣:地震雖然在那一年結束,但那些經歷了地震帶來的傷痛的人,卻一直生活在生命的餘震之中,小女孩兒方登就是他們中典型代表。

  可以說方登的人生是從7歲開始的。7歲之前的她只是一個平凡的小女孩兒,而媽媽的一句「救弟弟」之後,劫後餘生的她開始背負起太多無法承受之重。將方登的一生慢慢展開,我們看到很多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又給她很大影響的人。從最開始給了她一個擁抱的解放軍戰士,到她的養父母,再到拋棄她的男友以及外國丈夫,這些人出現在她人生最關鍵的幾個時期,方登的人生道路也因為他們而一再改變。但是我們很遺憾地看到,由於那個特定年代的條件限制,並沒有人對她進行心理的幹預和治療。如果在她的生活中能早點出現一個能對她進行幹預、指導和治療的人,那她的生活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

  收養應更關注與孩子的精神交流

  影片背景:7歲的小方登被一對軍人夫妻收養,她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面臨如何和自己的養父母接觸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嘉賓:北大燕園博思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師盧悅

  【問題體現】

  很多地震孤兒來到一個新的家庭的時候都存在一個不信任感,這種不信任其實是來源於基本的安全感缺失。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會假定一些事情是不會變的,比如我們都相信大地是堅固的,是值得依靠的。而唐山大地震讓人們心裡的這個基本的常識在一瞬間崩塌。這給人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很多經歷過汶川地震的人現在還不敢靠著牆走。還有很多人總是能回憶起災難那一瞬間的景象,就像有一個畫面閃現在你的眼前,仿佛自己還活在那一瞬間。而對於小方登來說,在經歷了地震之後,另外一件事的發生徹底粉碎了她的安全感。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被父母拋棄意味著不能存活,即便是滿足了她物質上的需求,沒有父母的孩子在心理上也很難長大。所以在基本的安全感缺失的情況下,小方登選擇的做法就是封閉自我,自我保護。具體的表現就是不願意和外界交流,將自己和這個世界隔斷。

  【解決方法】

  對於影片中的小方登來說,遇到陳道明扮演的養父可能是她不幸人生中的萬幸。即便是在現在,也存在很多強硬的收養方式,過度關注於物質而不關心孩子的精神生活,給孩子造成隱形的創傷。而對於一個收養家庭來說,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跟孩子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良好的接觸。陳道明飾演的養父就承擔起一個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角色,比如在做事之前先詢問孩子這樣行不行,孩子哪怕只是點點頭或者搖搖頭也是完成了一次交流。這樣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方登走出了災後心理創傷的第一個階段。

  在現實中,很多地震孤兒的表現也是不同的。有些孩子也許在失去親人的情況下還在努力維持自己的生活,通過玩耍之類的方式發洩自己情緒。這其實是將自己和過去隔離的一種做法,當他無法面對現實的時候選擇這樣一種做法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表現。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養父母,應該做的就是給他一個適宜的外部環境,等孩子自己從這種隔離中走出來。而對於另外一些比較消極的孩子,比如有厭世或者自毀傾向的孩子,就不能什麼都不做。而是應該積極引導,教他們用隔離的方法避免受到傷害。

  地震孤兒應首先做心理評估

  影片背景:7歲的方登從廢墟中甦醒過來。一位解放軍戰士將她帶回軍營,確認孤兒身份後等待好心人的收養。

  嘉賓:天津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藍楓

  【問題體現】

  我們從影片中看到小方登的收養過程其實是存在很多的問題,這也對她今後的人生產生了很多的影響。比如在收養之前首先應該進行一個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方登當時的情況是處於不願意說話的一種自閉的狀態,如果在現在的心理健康評估過程中,對於這種長時間的沉默就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5歲之後的孩子由於已經有比較完整的記憶,災難對於他們造成的心理創面可能會比較大。所以對這個年齡的孩子的心理評估更應該注意。性格習得讓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有很強的承載能力,他們之前的生活的一些片段會對他造成很大影響,比如在影片中關於西紅柿的記憶實際上是伴隨了方登的一生。

   【解決方法】

  如果經過評估發現這個孩子承受力很頑強,創傷度也很小,那麼臨時家庭或者擬家庭的情感和人際關係上的彌補會給孩子正面的影響。如果經過心理評估覺得這個孩子存在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就不應該急於尋求收養,而是先經過一系列的幹預和治療,等到心理情況逐步穩定後再考慮收養的問題。

  我們在接觸一些汶川地震的孤兒的過程中也出現過因為在震後初期沒有經過心理幹預導致的一些問題。比如有個10歲的小孩兒,在震後很多人都對他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慰問和安撫。這樣的話聽了太多之後,孩子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哭,因為只要一哭就會有人來安慰他,讓他覺得不知所措。這個孩子在接受我們的心理治療之前,就是在和周圍的人接觸的過程中已經受到了很多次傷害,可以說已經不是二次傷害那麼簡單了。

  所以對於經歷過地震的兒童,尤其是孤兒,應該儘早進行心理評估和心理幹預,避免外界對他的再次傷害。而具體就方登這個人物,我們在早期就應該引導她把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應該讓她把32年後汶川地震的時候表露出的感情提前。這在1976年很難做到,但是現在我們一直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

  給遭受心理創傷的人一點獨立感

  影片背景:方登進入大學後,開始了自己的生活。但是她個人的感情經歷也充滿坎坷。她的生命中出現了兩個男人,在同一所大學的研究生男友沒有給她足夠的理解,兩人以分手告終。而在一個來自異國的男人身上她找到了自己的歸宿。

  嘉賓:北大燕園博思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師盧悅

  【問題體現】

  當我們要面對一個在災難中有過心理創傷的人的時候,通常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對他的過去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己會減輕很多負擔,但是對於對方可能會造成一些傷害。而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在了解對方的過去的情況下進行交流,這就需要我們進行一些有別於日常人際關係的調整。

  影片中,方登和自己的男朋友在是否保留肚子裡的孩子這件事上發生了爭執。這和方登幼年的經歷有關,在她的心裡已經留下自己被拋棄的陰影,所以當她把男朋友當成自己的親人,卻又發現男友似乎想要拋棄她的時候,她自己首先選擇了離開。這表現出方登控制局面的欲望,這種控制欲其實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法,為了不受傷,就先離開。實際上我們在和有災後心理應激創傷的人接觸的時候,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解決方法】

  實際上影片為方登的生活安排了一個很好的結局,她的丈夫是一名外國人,而且她和自己的女兒也移民到了海外生活。為什麼要這樣安排,我覺得這是為了讓方登一直以來都在尋求的獨立感得以實現。在西方的文化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相對來說是獨立的,即便是血緣關係也沒有東方那麼親密。這讓方登能有生存的空間,讓她遠離自己幼年時候親情的缺失。

  雖然對於大部分的地震孤兒來說,並不都能像方登一樣幸運。但是我們也可以努力去嘗試給他們一個獨立的空間。西方的人際關係並不是包裹著一個人,而更像是一個容器,有空間又不過於親密。我想這樣的一種關係放在同震後孤兒的感情生活中應該是一種最恰當的關係。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王佳

相關焦點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選方達放棄方登的理由是什麼?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方登與方達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偶遇。當別人詢問起方達失去一條胳膊的事情時,坐在一旁的方登才意識到這是她的弟弟。自從唐山大地震後,再未見過面的弟弟。聽弟弟對當年事情娓娓道來,讓方登第一次知道母親這些年的經歷。方達說:「你知道我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 張靜初的經典角色:《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
    《唐山大地震》看似驚心動魄的災難片,不像是生活裡的事情。在災難外殼下,講了一些人生的必然過程,比如人從小到大都在不停地失去,可能失去外婆、父親,戲裡看似極端的情境,其實每個人都會碰得到親人的離別,再比如長大後組建家庭又破碎,然後又衍生出新的家庭。
  • 《唐山大地震》方登:淺析童年經歷對人性格塑造的影響
    唐山大地震是中國一代人無法揮去的慘痛記憶,2010年同名電影上映以後也引發了熱議。《唐山大地震》中人物眾多,許多人都值得細聊,但爭議最多的非女主角方登(王登)莫屬。因為他在電影中做了三件不能被常人理解的事情。
  • 唐山大地震|23秒,32年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四口之家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被摧毀的故事。父親為了救姐弟倆死去,姐姐方登與弟弟方達同時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上生命都危在旦夕,他們的母親在痛苦的抉擇下選擇了救弟弟方達。方登在震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並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從此與母親弟弟天涯各一方。
  • 《唐山大地震》方登:用32年來治癒傷口!終發現原來是自己錯了!
    011976.7.27日,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難得回到家一次,老婆李元妮哄睡孩子後,和方大強一起在外面的卡車裡小別勝新婚,忽然之間,地面顫抖,車子,房子,房子上面的電燈光,都劇烈的搖晃起來了,方大強和李元妮懵了一瞬間,猛地反應過來:「是地震!」李元妮撕心裂肺一聲「孩子!」
  • 《唐山大地震》:與電影不同的方登,原著中她的自愈之路讓人心痛
    《唐山大地震》是由張翎的中篇小說《餘震》改編而來。其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作者在機場的書店裡,偶然看見了唐山大地震的資料後,便萌生了寫出一個關於地震給人帶來的傷害,以及受害者如何獲得解脫的故事。看完了整部電影,方登給人的整體印象,便是一匹行走的白眼狼。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與方登重逢,看哭了多少人
    《唐山大地震》,一部催淚大作,一部充滿感情的電影。根據作家張翎2010年出版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是馮小剛導演代表作品之一。對於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一段還是李元妮(徐帆飾)與女兒方登(張靜初飾)重逢的場面。
  • 唐山大地震紀念日:聊聊電影《唐山大地震》
    明天就是7.28了,是震驚中外的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筆者特地重溫了由馮小剛導演在2010年拍攝,陳道明、徐帆主演的災難片《唐山大地震》。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影片用長達136分鐘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前後跨度32年。
  • 《唐山大地震》舉行發布會 徐帆張靜初入戲深(組圖)
    「搭一個景要拍震前、震中、震後的廢墟,這一系列每一步都需要很長時間,眼瞅著樹葉就快掉了,拍地震場面的群眾演員差不多是光著身子,還下雨,確實很著急。」作為中國華語版的第一部IMAX版,技術上的難度也是《唐山大地震》面臨的一大挑戰,「23秒的地震場面,好萊塢拍至少要七八千萬人民幣,但我們只能用3000萬。
  • 今日電影推薦《唐山大地震》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第二,僅次於海原地震。故事就是以這一次地震為背景。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2010年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
  • 《唐山大地震》方登死而復活卻沒回家,該如何評價她的一生呢
    接著說《唐山大地震》當雙胞胎女兒方登從死人堆裡醒來之後,淋著雨的她看著四周急匆匆的人群,腦子一片空白,她聽見了母親要救弟弟的決定,而自己從死人堆裡醒來也證明了這一點。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這些連成年人都難以接受的事,她從不適應,到徹底融入到這個新家庭裡,方登成長了。等生活進入正軌了,她還是經常做噩夢,長大了也是一樣。她在這個家裡雖然被照顧的很好,也會因為大學去哪裡上展開討論,養母希望方登在本地上,可以陪在自己身邊,但是還是去了外地上學,一去就是兩年沒回家。
  • 《唐山大地震》:為什麼我們總是把親人的愛,選擇性遺忘?
    但這部電影為何能夠收割好幾億的票房,是有原因的,唐山地震是表面,內心的餘震才是敘述之重。許多家庭中細微的關係,都在這部電影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唐山大地震突如其來,元妮的丈夫方大強為了救困在樓中的兒子方達和女兒方登而不幸遇難。
  • 《唐山大地震》在片中向我們展示了地震中的天災人禍和撕扯的情感
    我相信很多觀眾都是從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真正體會到了地震的嚴重性和對人民造成的傷害,尤其是生命的離開讓觀眾感到頗為震撼。當今天造成六點,唐山再次傳來地震的時候,這一消息瞬間在網上傳開,把全國的觀眾再次拉回到當年地震的陰影中。
  • 經典電影《唐山大地震》——天災之後的人情冷暖故事
    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據張翎的小說《餘震》改編而成,由導演馮小剛執導。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袂出演。為了呼應影片的主題,該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 唐山大地震,以電影視角,看真實世界。催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是由馮小剛導演拍得一部歷史、災難性的一部電影。徐帆、張靜初、李晨、陳道明、陸毅、張國強和陳瑾等聯合出演。其中徐帆飾演李元妮,是一名紡織廠女工。張靜初飾演成年的方登,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王登,因為她劫後被王德清所救。
  • 解讀《唐山大地震》馮小剛:張靜初本能地下跪
    電影講述了唐山地震留下的一個感情困境。地震中,母親李元妮只能選擇救雙胞胎姐弟之一,最終選擇了救弟弟方達,但姐姐方登卻奇蹟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姐弟在參與汶川地震救援中意外重逢,方登隨方達回家,心中的裂痕等待著母女去修補……  馮小剛說,地震給人們造成的心靈創傷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災後的恢復重建就可以輕易癒合的,但他希望,觀眾哭完了,走出電影院的時候,還是對生活抱有一些希望,還是有一點溫暖的感覺。
  • 《唐山大地震》,比災難本身更可怕的,是人心的餘震
    《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餘震》,小說又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為創作的靈感。1、災難面前,人如螻蟻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作品。有關於王媽媽的細節就是,給方登的兩個吻。第一個吻是帶方登去學校報名之前,給她扎辮子後,在女兒臉上留下個響亮的吻。方登沒有什麼反應,到了學校,媽媽告訴老師,女兒叫王帆。從來不開口說話的方登突然大聲用唐山話道:我叫王登!王媽媽一愣,隨即同意了。
  • 《唐山大地震》張靜初李晨隱忍苦楚讓人痛!
    《唐山大地震》張靜初李晨隱忍苦楚讓人痛!《唐山大地震》描述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蹟生還。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讓我們來看看片中都有哪些明星傾情出演。
  • 唐山大地震電影感人肺腑,我的觀後感
    今天又看了一遍唐山大地震,還是那麼感人,特別是母親李元妮那個撕心裂肺的吶喊!和二選一的痛苦的選擇,讓人印象深刻。 故事講述的是: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了7.8級強烈大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
  • 在《唐山大地震》被母親遺棄的小方登,後來過著這樣美好的生活
    童星張子楓我怎麼知道當紅小生張子楓是《唐山大地震》中的小方登,流行了一段時間,太神奇了,感覺時光飛逝,似乎過去已經過去了,還是昨天,感覺那時候比小孩子小一些,現在他站在一個美麗的地方,時間真像一匹飛馳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