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松觀——建築風格採用中國傳統的歇山頂式

2020-12-14 棉花媽媽寶寶輔食

位於新界屯門青康徑青松觀路,觀內香火鼎盛,朝拜者絡繹不絕。創立於1950年,是一座傳統的道教建築。建築風格採用中國傳統的歇山頂式,牆壁呈橙紅色,形成一個別有洞天的道家建築群。寺院內的清華堂、

瑤華堂、牌坊、三清大殿、九龍壁和九曲蓮池尤其引入注目。觀內種植著許多四季花木,綠蔭環抱,鳥語花香。每年月,青松觀還舉行全港最規模的盆栽展覽,展出珍貴的中國傳統盆栽,供遊人免費觀賞。

1961年落成,佔地面積1. 9萬平方米。青松,為「松柏常青,老當益壯」之意。青松觀是極富中國古典色彩的道觀,庭院建築金碧輝煌,雕梁畫棟。寫著「青松觀」三字的門坊內又有「玄玄妙境」四字。

進得坊內前行不遠便是正殿,右有鐘樓,左有鼓樓。由此往前,是一列依山而建的殿宇,有雲水堂、純陽殿、怡和齋、清華堂、瑤華堂、百樂小苑等。小苑前有一座精工雕琢的九龍壁,高3-4米,寬10餘米,

與北京故宮內的九龍壁相似。觀內供奉道尊呂純陽,每年4—5月,在青松觀都舉行盆景展覽,由數百盆悉心栽種的珍貴盆栽供市民及遊客參觀。道觀有一蓮池,水榭曲橋,典雅別致。小憩於湖心亭,可觀賞池內遊魚。

青松觀在香港九龍西部屯門的青山麒麟圍。由陸吟舫等人創立於1949年,屬全真龍 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臺。該觀初建於九龍偉晴街,大殿建築華麗精巧,前有拜亭與大殿相連。殿頂為兩重 卷棚式,覆以黃色琉璃瓦。殿內供奉主神為呂純陽,兩側有王重陽和邱處機祖師塑像陪 祀。神龕雕刻精美,飾品古樸典雅,配以繁花燈彩,別有嶺南情趣。

相關焦點

  • 歇山式建築 歇山頂 形象
    南北朝時期的歇山頂形象在北朝石窟雕刻和壁畫中多見,既有作上下二段迭落的傳統屋頂形式,也產生了懸山頂和四周披簷上下連為整體、前後一坡而下的成熟的歇山頂形式。二者長期並存的情況一直延續到北朝末期,至隋代二段迭落式就基本不見了。
  • 青松觀在香港九龍西部屯門的青山麒麟圍
    青松觀在香港九龍西部屯門的青山麒麟圍。由陸吟舫等人創立於1949年,屬全真龍門派,道派溯源於廣東廣州至寶臺。殿內供奉主神為呂純陽,兩側有王重陽和邱處機祖師塑像陪祀。神龕雕刻精美,飾品古樸典雅,配以繁花燈彩,別有嶺南情趣。
  • 香港著名青松觀,大殿建築華麗精巧,前有拜亭與大殿相連
    鴨脷洲是一個位於香港仔對面的島嶼,形狀像鴨舌,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島上有許多住宅區。鴨脷洲位於香港島的西南方向,是一個獨立的小島嶼,由鴨脷洲大橋與香港島相連接,前兩年開通了南港島線,從金鐘到鴨脷洲只需要十幾分鐘,很是方便。南丫島漁民文化村位於南丫島索罟灣養魚區,通過實物展示與表演互動等形式展現了香港原居漁民傳統文化和捕魚業發展歷程。
  • 歇山頂漫談
    小編按:漫談之一所述的廡殿頂是最高級別的屋頂,而歇山頂則次之,可以用於等級稍低的建築,比如王府的大殿,或者皇宮的稍次要一些的宮殿,或者城門等處。也有個別案例是例外,比如薊縣獨樂寺大殿為歇山頂,山門為廡殿頂。預知歇山頂,且看本文。  引子   古建築常見的屋頂有四種: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和硬山頂。
  • 歇山建築 組成 構造
    從外形上來看,歇山頂可以說是懸山頂和房殿頂上下攫合而成,即由一個懸山頂再向四周伸出坡面屋循,就成為歇山形式。歇山上部的垂直山尖在清代也稱為「小紅山」,兩側坡面也叫「撒頭」。歇山屋頂共有十一條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俄脊、兩條博脊。
  • 「廡殿」等級高於「歇山」?這座寺院的實例告訴你,事實並非如此
    具體形制為五脊四坡式,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因此在清代又被稱為「五脊殿」,又因為屋頂形成四面斜坡,故在宋代的叫法是「四阿頂」。中國建築史學界的權威人士我國著名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先生,在其著述中就曾寫道:「屋頂等第制度,明清仍沿前朝之制,以四阿(廡殿)為最尊,九脊(歇山)次之,挑山又次之,硬山為下。」
  • 國內旅行那些不得不去的地方,美麗香港的青松觀和黃金海岸
    好啦,小編今天先介紹一下香港的青松觀,黃金海岸以及屯門市廣場。青松觀,其實在香港非常的有名。他最為出名的有湖天勝境牌坊,有三清大殿,有九龍壁以及九曲蓮池。他整一個道觀,裡面擺出了非常多的有一定年歲的盆栽。而這些盆栽每一個的形態都非常的好看。更加襯託出了這些觀裡面的幽靜平靜。許多人們仿佛一瞬間,心情都可以好了起來。這一個觀可以說是我國比較特色的,比較傳統的一個民族特色建築。
  • 歇山頂 給人稜角分明結構清晰的感覺--山西青年報2019年08月07日12...
    歇山頂 給人稜角分明結構清晰的感覺   歇山頂即歇山式屋頂,為古代漢族建築屋頂樣式之一,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稱歇山頂,又名九脊頂。
  • 中國建築之上海傳統建築的四大特點
    上海傳統建築具備兩面性:一方面,上海在歷史上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其傳統建築體現著江南傳統建築的特徵;另一方面,「襟江帶海」的地理格局,使上海的航運商貿快速發展,聯通四海八方的便利給上海帶來了外來文明,其建造技術、風格元素等方面的變化也顯而易見。
  •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樣式中國的古代木構建築都是物質文化遺產,而製作和建造這些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法則等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至今形成了多種建築樣式,主要的建築樣式有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等,歇山和廡殿中又有重簷歇山和廡殿。此外,這些建築形式又可以組合成不同的複合式建築。硬山建築:硬山建築的特點是山牆和屋面直接相交,兩山不露梁架。
  • 臺灣傳統建築之城郭
    臺灣城門樓不大,但有其特色,大多有單簷硬山式、單簷歇山式以及重簷歇山式三種。城門樓為了顯示華麗雄偉,常採用最為莊嚴的重簷歇山式;另外硬山式的城多用於城門的外廓,這種城門樓在大陸並不多見,類似民房的硬山式房子架在有雉堞的城門上。   除此之外,還有在城樓前置放一個似亭子的抱廈,這在恆春及臺南的小南門可見這種形式,這種城門可以說是中國建築中臺灣特有的例子。
  • 中國古代建築的禮法制度
    中國古代建築與現在不同,有著與當時的社會體系相當的嚴明制度,屬於古代禮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人們在社會上的身份地位,對於其所使用的的建築物的造型、規模、風格等方面都有限定,在建築物的屋頂、脊獸、開間、鬥拱、臺基,乃至彩畫和色彩等方面,都有嚴格的等級規範制度。
  • 探尋香港:中西薈萃的建築風格,令人讚嘆
    不記得是哪位建築學家,曾經形象地描述香港的城市構造。他認為,香港有獨特的城市形象元素和多重複合特徵。他說,香港建築的文化體系是「西方+東方」,環境形態是「海+陸」,文化脈絡是「傳統+現代+英國體系」,景觀層次是「國際式+地域性」,社會表層是多樣性、國際性。
  • 阿拉伯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的完美結合,山東省聊城市臨清清真寺
    清真寺,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衛河東岸、先鋒橋畔,城區內現存有北寺、東寺、女寺等三座清真寺, 始建年代無考,其中北寺規模最大,保存也較完整,已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為''江北五大寺''之一,均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式傳統建築的屋頂是怎樣的?
    中國傳統建築因其構建華麗、氣勢磅礴聞名於世,主要建築類型多樣,包括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以及園林建築等。今單于建築屋頂處著手,淺窺其形制之美。五脊四坡的屋頂,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共五脊組成,可見四個斜坡。
  • 西港城:愛德華式的建築風格,外型古樸的特色商場
    上環街市的設計揉雜哥德及巴洛克式的,而建築風格則採用了愛德華式的風格,大樓以紅磚砌成,以花崗石作地基,底層入口有大型圓拱門。大樓最初是船政署總部舊址,後來才改建為街市。1983年上半年,街市南座因興建地下鐵路港島線第二期建築工程而遷出,原址興建上環市政大廈。街市北座而1989年1月起空置。
  • 中國現代建築的歐陸風格
    中國現代「歐陸風格」的建築有其三大特點:   第一,模仿西方高雅古典建築的形式,但是並不需要真正理解其文化價值。在古希臘羅馬時代,神廟建築是神的住所;在工業時代神廟式的建築成為了銀行的辦公樓,因為錢是資本主義之神;但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神廟竟成了高層住宅頂部的設備間、水箱間。建築語言被濫用了。
  • 中國傳統文化不只是文化,還有中國傳統的屋頂
    中國傳統屋頂位於屋身的上部份,外型多樣,體積龐大,也可以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傳統建築之屋頂材料,由內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組成,由內而外依序為基層,結合層與面層,並加上屋脊裝飾等。中國古代屋頂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主要是坡頂,也有平頂的。坡頂有一坡頂,兩坡頂,四坡頂幾種。兩坡頂根據屋頂與山牆的關係分為硬山和懸山兩種,四坡頂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廡殿頂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頂。在處理大脊上還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
  • 一文詳解「古代建築常見屋頂形式」(圖、文、動畫)
    然而從外形看也頗具風格。常用於中國傳統民間居住建築中。隆興寺彌陀殿的硬山頂建築硬山頂建築等級最低,低於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根據清朝規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嶽陽樓-盔頂2.盝頂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種屋頂樣式,頂部有四個正脊圍成為平頂,下接廡殿頂。
  • 中國傳統風格建築如何「與古為新」
    這些事件,將中國傳統建築的發展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分會成立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錦秋疾呼:「中國人要有自信,中國建築師要有自信,才能『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喜新厭舊真文物遭毀,塗脂抹粉假古董盛行   城鎮化進程中,拆舊建新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