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文古蹟很多,除了遊客,還有連西安的古蹟都不知道的地方, 最近,又「發現」了最安靜的古寺, 藏著稀有的寶物,但不知道, 我很遺憾。
這裡是東嶽廟, 東嶽廟在西安東門內的昌仁裡,離大家熟悉的永興坊美食街不遠, 但是,遊人與熙攘的永興坊相比,東嶽廟簡直是門可羅雀,幾乎沒有人知道, 所以,擁有「西安最低調古廟」的稱號。
東嶽廟的「低調」,其實是有原因的, 東嶽廟是供奉於東嶽泰山大帝的道教場所,建於北宋時代( 1116年),歷史悠久, 900多年來,東嶽廟破壞了一些建設,即使到了民國時代,這裡依然保留著規模巨大的明清古建築群。
到了1956年,東嶽廟被確立為陝西第一個重點文物保護機構, 但是,長期以來,東嶽廟作為「昌仁裡小學」存在,直到2005年小學搬遷,這裡才回到文物部門的管理。
回到文物部門,東嶽廟一直不對外開放, 2013年,這裡開始全面整修,終於在去年8月對外開放了。
現在的東嶽廟被稱為「西安民俗博物館」,免費向遊客開放,用有效的證明書交換票即可, 拿到票的時候,覺得設計很漂亮, 當時不知道,這張票「藏」了東嶽廟內的稀有寶物。
現在的東嶽廟主要包括四座大殿、兩個民俗陳列室和一個文化畫廊, 四座大殿中最大,保存最漂亮,歷史最古老的是第一座,是走進西嶽廟門口從正面看到的。
這座大殿是明朝第一座建築,古樸雄偉, 一進入殿堂,就深深地受到了衝擊! 看著大殿內的東、北、西三面牆上,密密麻麻地畫滿了壁畫, 那個畫工的巧妙,版面的複雜,色彩的鮮豔,令人咄咄逼人。
壁畫的內容是東嶽文化中的各司職,東嶽廟描繪了54司職(東嶽大帝部下共計72司),共計描繪了252人,其中填充了山水、樓閣、花草、樹木,配置緊湊,講述了一個故事,違背了古人的生死和價值觀的理解。
這些壁畫是陝西宮觀壁畫中單體面積最大的,是全國所有東嶽廟中描繪水平最高的, 根據資料,這些壁畫是在清朝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左右畫的,算起來也有300多年的歷史。
經過幾百年,壁畫有點破損,但整體保存了, 而且至今為止五彩繽紛,生動活潑, 在全國很少見。
因為大殿內不允許拍照,所有都不能讓大家看到壁畫的細節和美麗只是感嘆:非常驚訝! 喜歡人文旅行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過大殿往北走,就是二殿, 二殿也有壁畫,但不會比它粗糙很多, 殿內還設置了花燈和箱子等舊東西。
三殿現在是書畫大廳,四殿只有標誌,但好像現在還有人住。
另外,東嶽廟內有兩個民俗陳列室,舉辦「千年「年」等展覽會。
遊覽四周,只覺得環境安靜,遊人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樣的體驗? 當然,古韻古意,只要有身臨其境之感,也許就會有深刻的感受, 但是這個位於西安市內的小公共場所,還是很值得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