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是一味中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作用,全國各地生產的陳皮中,以廣東新會的質量最好,藥效最好。大家都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質量好的東西價錢肯定會貴一點,但是如果說出新會陳皮的價格,估計很多人會大吃一驚!
新會陳皮一斤的價格最低要五六百塊錢,還有一兩千的,七八千的,質量特別好的能達到好幾萬!這就不禁讓人有點納悶了,陳皮不就是曬乾的橘子皮嗎?憑什麼賣那麼貴?吃了能長生不老?
首先,陳皮確實是曬乾的橘子皮,但並不是任何地方的橘子皮都可以當做藥材使用,中醫藥是有個名詞叫做「道地藥材」,意思是,同一種植物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藥物效果就會有所不同,只有在最合適的地方生長出來的藥材,才叫「道地藥材」。這雖然聽起來有點玄幻,但卻是有科學道理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生長出來的植物的成分肯定會有所不同。
廣東新會生產的陳皮就屬於是「道地藥材」,入藥效果最好,因為當地柑橘種植面積有限,產量不是特別高,市場上屬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價錢就比較高了。
第二,陳皮可不是說你把橘子皮剝下來,曬乾後就能用了,陳皮關鍵在於一個「陳」字,只有曬乾並且儲存三年以上才能叫陳皮,否則只能叫橘子皮。儲存的時間越長,入藥效果越好,價錢也越貴,八年的陳皮能賣到1200塊錢一斤,十八年的能賣到8000塊錢一斤!
也就是說,果農們收穫果實後並不能馬上得到回報,要放上三五年、十年八年才能賣……這麼看來,陳皮賣的貴也是有道理的,畢竟十年八年的時間可不短,中間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儲存成本……
那麼陳皮真的是儲存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嗎?這會不會是中醫上的一種玄幻說法?經過很多科學家的研究,陳皮裡有兩種重要物質,一種是揮髮油,一種是橘皮苷,經過長時間的儲存,揮髮油會越來越少,而對人有益的橘皮苷會越來越多。
有科學家用小白鼠做了實驗,兩組小白鼠分別餵食5年和15年的陳皮,結果顯示,15年陳皮的燥溼化痰作用要比5年陳皮強得多。這真是讓人不得不感嘆,古代中醫也沒有現在的設備,也不能對藥材進行成分分析,但是他們總結的經驗和結論,跟現代醫學一模一樣!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吧。
所以呢,新會陳皮賣的這麼貴,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廣東新會的十五年陳皮,選用的橘子來自平均樹齡15年以上的珍稀老樹。
老柑樹柑皮的內含物質會更豐富,其口感較之於新樹更醇和、韻味更佳、香氣更濃鬱,是業界公認作為陳皮收藏的對象。
正所謂「一年樹,三年陳」,在新會陳皮收藏中也有「樹齡加皮齡」的講究。比如採摘15年樹齡的新會老樹柑,陳化15年後,則相當於30年的效果。
一般柑樹的樹齡8年後逐年減產,老樹柑園的培護和採制成本都要高很多。
8年以上樹齡的「老柑樹」十分稀有,而15年以上的老柑樹更是罕見,全新會也不足2000棵。
老樹陳皮總量稀少,大部分都被當地人自藏或者在藏家手裡,是很少公開出售的,且喝且珍惜。
那我們如何辨別老陳皮?
一、觀
從顏色上看,年份越高,陳皮的顏色會越深。年份短的陳皮內皮自然泛黃帶白,有輕微脫落。年份高的陳皮內囊風化自然脫落較明顯,外皮呈深棕色。
二、聞
年份較短的陳皮,果糖含量較高,聞起來有清新活躍的柑橘香味;隨著年份漸增,香味漸陳,並愈加濃鬱。
一般來說,3~8年陳皮帶有糖酸味和柑橘香;9~15年的陳皮清香撲鼻,沒有糖酸味;15-40年陳皮陳香醇厚。
三、刮
老陳皮用指甲刮刮外皮,再細聞,仍有淡淡天然橘香。而人工染色後烘乾的陳皮,有明顯糖酸味和異味,而無陳香。
四、掰
年份短的陳皮,仍含有大量果糖和水分,所以易受潮變軟,不容易掰斷。
年份高的陳皮,水分較少,皮身手感越硬,容易碎裂,輕輕就能掰斷。如上圖,15年陳的老樹陳皮一掰即斷。
五、煮
人工染色的陳皮,開水一泡就變深黃色,用水煮容易煮爛。但正宗新會陳皮泡水,陳皮物質需要時間緩慢析出,水慢慢才變色,煮不容易爛,持久耐泡。
六、品
年份短的陳皮茶色呈淺黃,通透自然,入口稍帶果酸香味。
年份越高,茶色深度也逐漸遞增,呈棕黃色,苦味會相對減少。其口感愈變得順滑,香氣複雜多變,如陳年老酒般香醇。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知道怎麼辨別好的陳皮了吧,而廣東新會的十五年陳皮有三個年份,分為5年、10年、15年。
而且它的價格也很實惠,而且喝陳皮水不僅可以止咳化痰,也可以健脾養胃,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即胃痛、痰溼較盛、生活在潮溼環境中的人群哦~
快點擊這裡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