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佛記】沒有敗給時間的法隆寺(上)

2021-02-07 葉醬與安醬



京都下完雪的第二天,依約和孔醬去說了好久的法隆寺,又是一間沒怎麼注意,但一查又是牛逼閃閃的古寺,保持飛鳥時代的樣子流傳下來的世界最古木造建築,當之無愧日本世界文化遺產的一號,接下來才是姬路城和古都京都。

特意帶上死沉的大單反,想拍點古寺雪景,哪知道電車駛出京都不久,眼前就一片天光澄澈,原來奈良除了山區,比京都還少下雪。本來設想的優柔雪景,直接變成一場春光明媚的小郊遊了。

買的是奈良斑鳩一日券,在京都地鐵和電車沿線常常能看到那海報,背景是平城宮跡,檀れい代言。

起用她總給人一種很有品味的感覺,畢竟是寶塚女角出身啊,嫁的還是及川光博,就是《半澤直樹》裡面雅人叔的好基友,嘛兩個人都長得好典雅。


和孔醬在大和西大寺碰面後,終於說出了一直的疑惑,「話說是有斑鳩看麼?」

「當然沒有啦,那個地方叫斑鳩町而已,法隆寺別名也叫斑鳩寺。」

日本的寺真是喜歡起暱稱,也許是奈良公園到處亂竄囂張得要死的鹿留下這般印象,總覺得奈良就應該是個動物滿街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狀態。


法隆寺前的參道寬闊氣派,中間是林蔭道,兩邊開著些吃蕎麥簡餐的小鋪子。年初第三日,並沒有想像中的冷清,遊客多是上了年紀的,也會突然冒出一個旅行團,導遊在前頭細聲細氣講解著,大家捧著手中的照相機和智慧型手機,只聽到腳踩在地上輕微的沙沙聲。

總說日本遊客的代表形象就是胸前掛一個相機,但時代變了,智慧型手機開始變成全世界遊客的統一形象,多好。


但日本遊客還是好認,在熱帶旅行的話,只有他們會在包上掛一塊毛巾,女士們的防曬工作更是滴水不漏。


法隆寺最早是用明天皇為了祈禱自己儘快病癒才興建的,就算是神聖的天皇,畢竟也長著凡人的軀體,沒等寺廟建成就撒手歸西了。


於是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就繼承他遺願,完成了寺廟。這段緣由記載在金堂藥師如來的光背處,成了法隆寺創建的唯一考證。

(好喜歡飄起的帘子啊等風來)


現在這18萬7千平方米的寺廟境內,分成五重塔和金堂為中心的西院伽藍,以及夢殿為中心的東院伽藍兩部分。


入門先是西院,金堂是如今日本少見的7世紀佛堂建築樣式,裡面更是密密麻麻擠滿了國寶級佛像:釋迦如來、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以及四尊日本最古的樟造四天王像,還有些天女像。


只是光線實在太昏暗,又設置了遊客參觀的路線,總覺得不如在淨琉璃寺本堂直接面對面看。

(金堂內部,圖片來自網絡)

(金堂釋迦如來,圖片來自網絡)


這麼一來,宗教的氣氛淡了,藝術的氣氛濃了,感受也不一樣。我翻開隨身帶的《奈良佛像巡禮》,才看清楚裡面佛像的真面目。

(金堂藥師如來 圖片來自網絡)


有趣的是那四尊天王像,和後來的四天王表情和姿態完全不同。


比如多聞天,臉方正敦厚,杏仁眼,圓圓的鼻子,整個人雙腳併攏直挺挺地站著託塔,仿佛受了委屈似得呆萌樣子,感覺被踩在底下的邪鬼馬上要造反了。

(姿態囧囧的四大天王相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印象中大多數天王像都是兇神惡煞、臀部扭曲,雙手雙腳都岔開擺pose的。就比如下圖這樣的。


但還沒到法隆寺一行最大的驚喜,留個懸念,放在下一篇說吧。


友情連結








一場有溫度的新加坡旅行,歡迎關注 伴客旅行(banketravel)

埃及的影像世界,可以關注河邊的二十七號(Cournish_27)

會唱歌的姑娘安琪在(abbeyroad)裡跟你分享聽不完的好音樂



微信號:in_kyoto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小憨國保記 浙江省金華市-法隆寺經幢
    名稱:法隆寺經幢時代:唐地址:浙江省金華市編號:6-824-4-14法隆寺經幢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武義街金錢寺街39弄。法隆寺經幢平面呈八角形,通高6.3米,整座經幢地面上部分由十六層石雕塊體壘疊而成,其結構緊湊,比例勻稱,輪廓舒緩,挺拔秀美,歷經千百年風雨洗禮而未傾倒。幢體從底層須彌座到幢頂通體均有各種雕琢,刻工細膩流暢。底層須彌座束腰每面浮雕金剛力士像,兩手舉託經幢,怒目圓睜,勇猛無畏。上層須彌座束腰遍刻施捨錢財造幢的善男信女姓名。
  • 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
    見於我國遺物中,以東漢墓所出陶屋、陶樓和畫像磚上的建築物為最早,有名的雅安高頤闕上的四注頂也是分段的作法;此後,又見於六世紀初的北魏石刻和有太和元年(477)銘的銅佛背面線雕的屋形龕上【4】。
  • 宿白| 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
    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選自《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 | 宿白奈良法隆寺多日本飛鳥、奈良時期遺蹟,為研究我國六朝隋唐考古者極應見學之處。這種情況,似乎可做出以下兩種推測:(一)金堂、中門平座上的叉手系興建後不久所增置;(二)如果不是後來增置的,結合金堂、中門上下兩簷下的鋪作中並未使用叉手的情況,估計這兩座建築物興建的時間,已經接近叉手將要退出鋪作的舞臺——我國古建築鋪作中廢除叉手結構,大約在天寶以後不久,敦煌莫高窟中竣工於大曆十一年(776)的第148窟壁畫裡的叉手已完全裝飾化,即是一個最好的證據。
  • 宿白 | 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
    見於我國遺物中,以東漢墓所出陶屋、陶樓和畫像磚上的建築物為最早,有名的雅安高頤闕上的四注頂也是分段的作法;此後,又見於六世紀初的北魏石刻和有太和元年(477)銘的銅佛背面線雕的屋形龕上【4】。 此外,原存西安寶慶寺的一批造像【8】,亦多有與法隆寺壁畫相似處,這批造像的年代,有的有長安三年(703)、四年(704)銘。 總之,與法隆寺金堂壁畫可以比較的形象,其年代約在七世紀中期迄八世紀初。看來,比上述推定的金堂壁畫年代為略早。我國同類造像應是法隆寺金堂壁畫摹擬的原型,其時間略為早些是合理的。
  • 法隆寺佛教造像
    法隆寺位於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盯,飛鳥推古天皇十五年(607),由推古天皇(592~628在位)和聖德太子發願起建,為當時奈良的佛教文化核心地。法隆寺建築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物之一,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 法隆寺傳倭的故事
    走到村中央,國家級歷史保護文物——唐代法隆寺經幢便出現在眼前。法隆寺經幢上的銘文證實:經幢立於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遍翻府志、縣誌,關於法隆寺的記載只有後人引申自建幢記中的寥寥數語,那座曾經氣勢恢宏、香火鼎盛的寺院的璀璨過往,流傳於金錢寺村人代代相傳的口述史中。
  • 古佛之美|走近日本東法隆寺壁畫和百濟觀音
    它又是何時安放法隆寺的?天平19年(747年)《法隆寺資財帳》中沒有關於百濟觀音的相關記載。不僅如此,11世紀後期的《金堂日記》(當時的法隆寺金堂內的佛像的詳細記錄)和鎌倉時代法隆寺僧人所著的《聖德太子傳》也均沒有提及這尊佛像。
  • 宿白:日本奈良法隆寺參觀記
    奈良法隆寺多日本飛鳥、奈良時期遺蹟,為研究我國六朝隋唐考古者極應見學之處。二十年前,承高田良信執事長盛情招待,三次參觀該寺,惟以時間倉促,走馬看花,歸來追憶,已感迷離;現據舊日記錄整理出下列雜記諸項,不過志鴻爪、備遺忘而已。
  • 老和尚的半截鞋底——法隆寺的前世今生(下)
    第一進為天王殿,供奉著彌勒佛、四大天王神像,象徵著民間老百姓期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天下太平」的美好願望;第二進為大雄寶殿,供奉著婆娑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教阿彌陀佛等像;第三進供奉著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像,第四進供奉著羅漢像;再進去,裡面還有法堂、照堂、經堂與講堂幾座小殿,兩旁分列著偏殿、藏經樓等殿堂。
  • 法隆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木建築群
    參拜道過了參拜道,就是法隆寺的南大門。簡介上說,距今1400多年的法隆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其實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木建築(群)。我們後面還會再細說。南大門,建於室町時代的1438年,雖然比核心建築晚近700年,無疑也算是文物。
  • 東京國立博物館將重開,法隆寺壁畫與百濟觀音最終無緣展出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法隆寺金堂中央的日本飛鳥時代(7世紀)製作的「釋迦三尊像」,其主尊釋迦摩尼是按聖德太子身高製作(「尺寸王身」)的等身佛。金堂內目前共有13尊佛像,8尊為飛鳥時代留存之物,這些佛像也記錄了佛教剛剛渡海來到日本形象。
  • 今生倍悽涼——法隆寺傳說故事(上)
    今生倍悽涼——法隆寺傳說故事(上)浙江金華 鄭峰 鄭建良 中國鄉村旅遊網消息: 浙江省金華市江南街道金錢寺村是一個風景秀麗的村莊。相傳,曾經的法隆寺(也稱金錢寺)有殿宇20餘重,僧眾數百,更有騎馬燒香、策馬巡夜之說。千百年過去了,人們雖然不能目睹法隆寺的雄姿,但從經幢的精美雕刻中,仍能感悟出昔日法隆寺的輝煌可見一斑。如今目睹經幢,心中浮想聯翩,仿佛再現唐大中十一年,在江南古城金華,法隆寺的僧人們正在瞻仰新落成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幢,眉宇間充溢著無限的虔誠和信仰。
  • 法隆寺金堂失火
    法隆寺金堂內保存著世界最古老的寺觀壁畫,是金堂在七世紀末重建時繪製並保存至今的傑作,對於研究中國、朝鮮、日本的佛教藝術有重大意義。可惜火災中受損嚴重,有部分已經完全遭到破壞。下文會再詳細介紹。註:法隆寺金堂壁畫繪製時間也有八世紀初完成一說。但無論如何在時間上也是非常早的。法隆寺金堂壁畫與上澱廢寺出土壁畫並稱「最早寺觀壁畫」。
  • 法隆寺百濟觀音:它讓日韓兩國爭鋒相對
    為此,東京國立博物館推出「法隆寺金堂壁畫與百濟觀音」(受新冠肺炎影響,本展將延期舉辦,具體時間待定。)此次展覽將展出法隆寺金堂壁畫的優秀臨摹與火災後復原的現有壁畫,旨在揭示文物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被譽為日本佛像雕刻巔峰的國寶佛像「百濟觀音」與其它金堂佛像也在本展展品之列,共同呈現法隆寺金堂的藝術魅力。
  • 旅遊必選:法隆寺,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木結構建築群!
    法隆寺是聖德太子於飛鳥時代建造的佛教木結構寺廟,據傳始建於607年。寬闊的寺院裡,珍藏著自飛鳥時代以來的各種建築及文物珍寶,是日本美術的寶庫,也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木結構建築群。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構建築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區佛教建造物」之名義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1950年從法相宗獨立,現在是聖德宗的本山。  特色景觀  中門  重簷歇山頂(日語稱做入母屋造)門。
  • 法隆寺:失火慘劇換來文物保護的黎明
    此外,法隆寺地區絕大多數的建築物都被指定為「國寶」和「重要文化財」,因此得名「佛教文化的寶庫」。 法隆寺分東、西兩院。西院是從7世紀後期到8世紀初期再建而成的,由五重塔、金堂、大講堂等構成,都是在現在的中國和朝鮮半島也幾乎沒有保留下來的初代佛教建築,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造結構建築。
  • 法隆寺金堂燃燒時
    法隆寺金堂內保存著世界最古老的寺觀壁畫,是金堂在七世紀末重建時繪製並保存至今的傑作,對於研究中國、朝鮮、日本的佛教藝術有重大意義。可惜火災中受損嚴重,有部分已經完全遭到破壞。下文會再詳細介紹。註:法隆寺金堂壁畫繪製時間也有八世紀初完成一說。但無論如何在時間上也是非常早的。法隆寺金堂壁畫與上澱廢寺出土壁畫並稱「最早寺觀壁畫」。
  • 觀音賜蓮——金華法隆寺傳說故事
    看見這裡的景象似詩如畫,如夢如幻,好一派江南風光,就像世外桃源、人間仙境一般,美中不足的是寺塘裡光禿禿的沒有任何植物,觀音菩薩隨手從蓮花寶座取出些許蓮籽,撒入寺塘之中,手持柳枝與淨瓶,口中念念有詞,瞬間,蓮籽沉入塘底嵌入淤泥生根發芽,長出白白嫩嫩的根莖--蓮鞭(人們稱其為蓮藕),從蓮鞭節處長出葉柄或花梗,託著荷葉蒂、荷花蕊探出水面,寺塘裡現出一片片翠綠的荷葉和一朵朵美麗的蓮花,有粉紅色
  • 「法隆寺」日本飛鳥時代的宗教文化寶藏,寺院建築典範
    法隆寺歷史法隆寺位於日本奈良縣的生駒郡 斑鳩町。奈良於公元710年成為日本首 都,立都時間遠比京都還早,可謂日本 第一座歷史悠久的都城。都市風格仿 中國棋盤式設計規劃而成,當時逐漸 興盛的佛教文化,也使奈良充滿了各 種佛教寺院與文化遺址,包括法隆寺、 藥師寺、東大寺、唐招提寺等寺院。
  • 奈良法隆寺:世界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   位於日本奈良的法隆寺作為以飛鳥時代的面貌流傳至今的世界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廣為人知。其創建的由來可從「金堂」東間內安置的銅造「藥師如來像」的光背銘或《法隆寺伽藍緣起並流記資財帳》的緣起文得知。  其上記載用明天皇為祈禱自己病癒而起誓建立寺院和佛像,但還沒看到誓願實現就駕崩了,繼承其遺志的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在推古天皇15年(607年)完成了寺院和主佛「藥師如來」的修建,這就是法隆寺(也被稱作斑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