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京都下完雪的第二天,依約和孔醬去說了好久的法隆寺,又是一間沒怎麼注意,但一查又是牛逼閃閃的古寺,保持飛鳥時代的樣子流傳下來的世界最古木造建築,當之無愧日本世界文化遺產的一號,接下來才是姬路城和古都京都。
特意帶上死沉的大單反,想拍點古寺雪景,哪知道電車駛出京都不久,眼前就一片天光澄澈,原來奈良除了山區,比京都還少下雪。本來設想的優柔雪景,直接變成一場春光明媚的小郊遊了。
買的是奈良斑鳩一日券,在京都地鐵和電車沿線常常能看到那海報,背景是平城宮跡,檀れい代言。
起用她總給人一種很有品味的感覺,畢竟是寶塚女角出身啊,嫁的還是及川光博,就是《半澤直樹》裡面雅人叔的好基友,嘛兩個人都長得好典雅。
和孔醬在大和西大寺碰面後,終於說出了一直的疑惑,「話說是有斑鳩看麼?」
「當然沒有啦,那個地方叫斑鳩町而已,法隆寺別名也叫斑鳩寺。」
日本的寺真是喜歡起暱稱,也許是奈良公園到處亂竄囂張得要死的鹿留下這般印象,總覺得奈良就應該是個動物滿街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狀態。
二
法隆寺前的參道寬闊氣派,中間是林蔭道,兩邊開著些吃蕎麥簡餐的小鋪子。年初第三日,並沒有想像中的冷清,遊客多是上了年紀的,也會突然冒出一個旅行團,導遊在前頭細聲細氣講解著,大家捧著手中的照相機和智慧型手機,只聽到腳踩在地上輕微的沙沙聲。
總說日本遊客的代表形象就是胸前掛一個相機,但時代變了,智慧型手機開始變成全世界遊客的統一形象,多好。
但日本遊客還是好認,在熱帶旅行的話,只有他們會在包上掛一塊毛巾,女士們的防曬工作更是滴水不漏。
法隆寺最早是用明天皇為了祈禱自己儘快病癒才興建的,就算是神聖的天皇,畢竟也長著凡人的軀體,沒等寺廟建成就撒手歸西了。
於是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就繼承他遺願,完成了寺廟。這段緣由記載在金堂藥師如來的光背處,成了法隆寺創建的唯一考證。
(好喜歡飄起的帘子啊等風來)
現在這18萬7千平方米的寺廟境內,分成五重塔和金堂為中心的西院伽藍,以及夢殿為中心的東院伽藍兩部分。
入門先是西院,金堂是如今日本少見的7世紀佛堂建築樣式,裡面更是密密麻麻擠滿了國寶級佛像:釋迦如來、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以及四尊日本最古的樟造四天王像,還有些天女像。
只是光線實在太昏暗,又設置了遊客參觀的路線,總覺得不如在淨琉璃寺本堂直接面對面看。
(金堂內部,圖片來自網絡)
(金堂釋迦如來,圖片來自網絡)
這麼一來,宗教的氣氛淡了,藝術的氣氛濃了,感受也不一樣。我翻開隨身帶的《奈良佛像巡禮》,才看清楚裡面佛像的真面目。
(金堂藥師如來 圖片來自網絡)
有趣的是那四尊天王像,和後來的四天王表情和姿態完全不同。
比如多聞天,臉方正敦厚,杏仁眼,圓圓的鼻子,整個人雙腳併攏直挺挺地站著託塔,仿佛受了委屈似得呆萌樣子,感覺被踩在底下的邪鬼馬上要造反了。
(姿態囧囧的四大天王相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印象中大多數天王像都是兇神惡煞、臀部扭曲,雙手雙腳都岔開擺pose的。就比如下圖這樣的。
但還沒到法隆寺一行最大的驚喜,留個懸念,放在下一篇說吧。
友情連結
一場有溫度的新加坡旅行,歡迎關注 伴客旅行(banketravel)
埃及的影像世界,可以關注河邊的二十七號(Cournish_27)
會唱歌的姑娘安琪在(abbeyroad)裡跟你分享聽不完的好音樂
微信號:in_kyoto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