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最近報導,近日是美國對華為晶片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日子。即日起,臺積電、SK海力士及三星等廠商停止為華為供貨。
實際上,中國在關鍵技術問題上遭遇卡脖子,並不是第一次。但是事實證明即使美國的晶片斷供給我國造成一定的打擊,中國科研人員仍有足夠的能力與耐心,進行技術攻關,走出卡脖子危機。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中國的晶片產業和美國有一定的差距,但整體上並不是特別大。目前而言,差距主要表現在晶片、作業系統、工業軟體以及大型基礎軟體方面。如果能夠整合國內資源,利用好人才和市場優勢,突破這些短板,並不會需要很長時間。
這樣的說法似乎跟比爾蓋茨接受採訪時的發言不謀而合。他認為通過此次晶片斷供事件,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完全實現晶片自給自足。當然,此次「斷供」事件也給我國提了一個醒,只有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確保國家在各領域的安全。
我國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晶片禁令生效的一天後,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已經啟動處理器晶片等「卡脖子」領域專項研究。目前其已經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更加可喜的是,在國家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優先全力發展國產晶片製造業的同時,歐洲傳來一好消息。荷蘭公司ASML公司也作出重要表態公開聲援我國,宣布將會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資料顯示ASML作為全世界的晶片製造巨頭,掌握諸多光刻晶片製造領域的尖端技術。目前其擁有全世界較為先進的7NM工藝技術,而中國只有28NM。毫無疑問,和全球晶片製造商巨頭ASML的合作將會給中國晶片在內的半導體產業迎來巨大的轉機,這也直接證明美國想要通過「卡脖子」來遏制我國發展根本無效的。
除了打破美國的遏制外,中國獨立自主發展晶片技術,對於中國未來的國防事業也至關重要。高端晶片作為集成電路中的佼佼者,不僅僅在民用領域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軍用設備上,也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戰爭的趨勢必然是朝著信息化作戰方向發展。
以美國目前最先進的戰機F35為例,這是一款完全按照信息化作戰要求設計的戰機,可以說其全身都布滿了高端晶片,也正是因為這樣,它可以與美軍目前的作戰體系做到「無縫兼容」。F-35在戰時依託其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完全可以和美軍的空中以及海上,陸地共享戰場態勢信息。而這一成就全世界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可以達到。
由此可見,晶片在未來的武器裝備製造中的地位。而這次美國的禁令或許也正是我國武器裝備邁入高度信息化的開端。到那時,美國或許才會明白,用霸凌主義企圖遏制中國發展,到頭來恐怕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付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