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面斷供後,荷蘭晶片巨頭聲援我國,美國想「卡脖子」無效?

2020-12-10 戰武哨所

據上觀新聞最近報導,近日是美國對華為晶片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日子。即日起,臺積電、SK海力士及三星等廠商停止為華為供貨。

圖為晶片

實際上,中國在關鍵技術問題上遭遇卡脖子,並不是第一次。但是事實證明即使美國的晶片斷供給我國造成一定的打擊,中國科研人員仍有足夠的能力與耐心,進行技術攻關,走出卡脖子危機。分析人士指出,雖然中國的晶片產業和美國有一定的差距,但整體上並不是特別大。目前而言,差距主要表現在晶片、作業系統、工業軟體以及大型基礎軟體方面。如果能夠整合國內資源,利用好人才和市場優勢,突破這些短板,並不會需要很長時間。

這樣的說法似乎跟比爾蓋茨接受採訪時的發言不謀而合。他認為通過此次晶片斷供事件,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完全實現晶片自給自足。當然,此次「斷供」事件也給我國提了一個醒,只有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確保國家在各領域的安全。

圖為比爾蓋茨

我國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在晶片禁令生效的一天後,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已經啟動處理器晶片等「卡脖子」領域專項研究。目前其已經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更加可喜的是,在國家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優先全力發展國產晶片製造業的同時,歐洲傳來一好消息。荷蘭公司ASML公司也作出重要表態公開聲援我國,宣布將會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資料顯示ASML作為全世界的晶片製造巨頭,掌握諸多光刻晶片製造領域的尖端技術。目前其擁有全世界較為先進的7NM工藝技術,而中國只有28NM。毫無疑問,和全球晶片製造商巨頭ASML的合作將會給中國晶片在內的半導體產業迎來巨大的轉機,這也直接證明美國想要通過「卡脖子」來遏制我國發展根本無效的。

圖為ASML公司

除了打破美國的遏制外,中國獨立自主發展晶片技術,對於中國未來的國防事業也至關重要。高端晶片作為集成電路中的佼佼者,不僅僅在民用領域擁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軍用設備上,也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分析人士指出,未來戰爭的趨勢必然是朝著信息化作戰方向發展。

以美國目前最先進的戰機F35為例,這是一款完全按照信息化作戰要求設計的戰機,可以說其全身都布滿了高端晶片,也正是因為這樣,它可以與美軍目前的作戰體系做到「無縫兼容」。F-35在戰時依託其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完全可以和美軍的空中以及海上,陸地共享戰場態勢信息。而這一成就全世界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可以達到。

圖為F-35戰鬥機

由此可見,晶片在未來的武器裝備製造中的地位。而這次美國的禁令或許也正是我國武器裝備邁入高度信息化的開端。到那時,美國或許才會明白,用霸凌主義企圖遏制中國發展,到頭來恐怕只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付曉宇)

相關焦點

  • 美國這次「卡脖子」無效?全面斷供後,荷蘭晶片巨頭大力聲援我國
    但也是一個機會,中國若是利用好這一機會,實現晶片自給自足,將會讓美國對中國的晶片限制變得毫無作用。華為遭晶片斷供美國從去年開始就在對華為進行限制,直到今年八月份頒布了相關規定,要求臺積電、三星等晶片生產商停止對華為的供貨,可以說華為目前已經失去了晶片來源。全面斷供後,中方沒有自報自曝。
  • 國際觀察丨荷蘭ASML公司:與中國進行合作
    但是事實證明國家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就拿華為5G技術來說,美國為了制裁該技術,下足了功夫。晶片領域,美國對華全面斷貨據外媒報導,美國已經對華為晶片全面斷貨,在美國的呼籲下,三星、sk海力士及臺積電等廠家也陸續開始停止對華為的供貨。
  • 失去華為,美國晶片巨頭著急!緊急申請供貨許可能挽回損失嗎?
    從美國禁令籤發之日起,華為的「芯」問題就成了全中國消費者的「心」問題,每個消息都牽動著中國消費者的心。 在AMD、英特爾兩家公司對華為恢復供貨後,美國晶片巨頭美光(Micron)也向政府提出對華為恢復供貨的許可,因為華為是其「最大買家」。
  • 晶片斷供反轉!高通被超越,華為卻領先,荷蘭工程師道明了緣由
    晶片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糧食,然而我國的晶片自給率卻不足30%,每年需要花費巨資來進口晶片,2019年就花了近2萬億,這可是天文數字。但是得益最多的美國可不管那麼多,為了維護其科技霸權地位,還是採取了一系列諸如晶片斷供、實體清單等措施,對我們中國企業進行連番打擊。
  • 華為被打壓,美國也「芯」焦?三大晶片巨頭明確表態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美國在對華為進行晶片斷供的同時,不僅讓大家認識到自己在晶片核心技術上的缺陷,而且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美國的「芯」焦 一旦晶片市場萎縮,那麼大量半導體企業的日子都將不好過,甚至出現資金鍊斷裂的情況,再加上半導體產業鏈的全球轉移,讓其對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把控力也變得大不如從前;為此,川普也開始想辦法強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再一次轉移
  • 高通斷供之後,又一美國晶片巨頭將損失140億
    美國作為科技領域的領頭羊,在此之前國內的科技發展一直在世界領先,但伴隨著我國的科技的快速發展,華為在5 G中的成就也是可以與美國一決高低,而米國可能是當「大哥」放久了,眼裡也是揉不得沙子怎麼會放任華為超越自己呢,所以就開始對華為進行打壓,禁止美國企業高通為華為提供晶片,甚至拿出自身的利益來開始拉攏盟友
  • 中國科技公司該如何美國「卡脖子」
    美國商務部再度延長華為的臨時許可到8月13日,但同時他們正在更改一項出口規則,意圖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根據這項規則變動,即使晶片本身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只要外國公司使用了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就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才能向華為或其附屬公司提供晶片。華為繼續獲取某些晶片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需獲得美國的許可。這意味著美國試圖切斷華為在全球的晶片供應。
  • 晶片斷供讓大眾成為第二個華為
    晶片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重中之重,在許多行業都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可以說晶片是半導體行業最為關鍵的一環,而恰恰我國在晶片領域缺乏關鍵技術,這也導致了華為因為缺失晶片製造的相關技術而備受掣肘,導致手機業務被卡脖子。當然,華為晶片被禁只是我國半導體領域的一個縮影,在各行各業中,晶片都是最為核心的存在。
  • 美國敢威脅斷供C919發動機,為何不敢對華為完全禁售?關鍵原因
    當我們全力抗擊疫情的時候,美國卻爆出打算停止向我國C919客機供應發動機的新聞。儘管後來川普在推特中澄清,歡迎中國購買美國的客機發動機。但是,這次發動機斷供新聞引發了網民對C919和國產發動機的討論,究竟C919未來會不會再遇波折,如何應對。
  • 斷供反轉!高通被超、華為領先,外媒很意外:荷蘭工程師道明緣由
    晶片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糧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國在晶片製造方面卻差距很大,晶片自給率不足30%。這就導致我們每年需要花巨資來進口晶片,像2019年就花費近2萬億元,這幾乎是個天文數字!但美國似乎並不滿足,採取了一系列的晶片斷供、實體清單等政策,把我國對他們的晶片依賴,作為制裁打壓華為等中企的措施。這直接把我們打醒,讓中國企業下決心擺脫這個困境。
  • 比晶片更「迫切」!美國壟斷95%市場,中國花20年時間嶄露頭角!
    美國是世界上科技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掌握了科技霸權,然而隨著中美科技摩擦日趨激烈,近年來美國升級晶片出口管制,卡我們的脖子,一時間「缺芯少魂」引發廣泛關注。所謂的「芯」指的就是晶片,而「魂」則指的是作業系統。
  • 國產晶片壟斷美國75%市場份額,大疆在無人機市場地位還無人能撼動
    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的加深,作為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半導體晶片對於整個科技領域發展的重要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由於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長期以來「造不如買」思想的嚴重影響,也導致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的發展始終比較落後!
  • 中國投資元攻破這項技術,「卡脖子」不再使用他,荷蘭:太快了
    介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今,科學技術已滲透到國民經濟建設中,社會要想進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大力幫助,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在天宮1、北鬥衛星等許多重要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但在晶片領域,由於剛剛起步,一個好消息問世,中國投資3000
  • 美國能斷華為晶片,為什麼無法斷供C919?
    最近關於C919的消息,很多人擔心美國一旦斷供C919,C919就會重蹈華為的覆轍。還有些人藉此老調重彈,說C919是組裝貨,不是國產的,還有人說咱們沒有核心技術,只會造殼子。針對這三種認知誤區,還有關於歐美不給我們試航證的問題,我想深入的和大家探討一下。
  • ...對華出口光刻機無需美國許可,但華為已向日本兩大巨頭拋去橄欖枝
    華為轉機出現,日媒稱中國擬聯合日本兩大巨頭研發光刻機 日媒曝出,中國企業已經打算提供資金,聯合尼康(Nikon)、佳能(Canon)這兩家日本巨頭共同研發高端光刻機。 美國對華為的新規生效之下,加緊研究光刻機等被「卡脖子」的晶片製造設備成為我國當前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
  • 巨頭紛紛聲援,不懼風雨,砥礪前行!
    晶片、作業系統!如今,這兩個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最大的難關終究還是赤裸裸地擺在了所有國內企業的面前了。確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就是,國產晶片和國產作業系統仍舊處於一個發展期。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除了華為以外基本上是沒有其他的手機廠商有魄力去搞演技。
  • 斷供華為後,臺積電將與日本達成重大晶片合作!意味著什麼
    市場1月5日宣布,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將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合作,前者計劃在東京設立先進的晶片封裝工廠,今天這個消息又有了最新的進展。此外,根據報導,這些技術有可能在2025年左右實用於生產線,屆時臺灣積體電路製造也有可能在日本建設第一家半導體工廠,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日本有望與臺灣積體電路製造達成重大晶片項目的合作。
  • 國產晶片面臨「卡脖子」,被荷蘭公司「扼住咽喉」,只能瘋狂砸錢
    目前,手機系統分為蘋果系統和安卓系統,在手機處理器晶片上分為,蘋果A系列、華為麒麟系列、高通曉龍系列等,這是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頂級處理器。但如果評選世界上的晶片霸主,這三大晶片企業都必須低頭。在晶片領域,真正能夠實現壟斷的當屬荷蘭ASML公司,中文叫阿斯麥。
  • 大飛機C919前路艱險,多項核心技術靠西方,美國或斷供發動機
    其中,核心領域的發動機,就來自於美國!所以當美國方面傳出可能斷供的消息之後,C919客機的未來發展就出現了變化,前路艱險!據國內媒體9月22日報導,日前已經有6架C919客機原型機在進行試飛,只要順利通過檢測,就能開始批量生產,但就在這個時候,美國方面卻傳出了LEAP-X1C發動機可能會再次斷供的消息。
  • 荷蘭光刻機阿斯麥的崛起之路,核心技術起源於美國,三大巨頭支持
    而美國想要阻止華為發展,必然牽扯到阿斯麥,只是很多人不解,美國憑什麼限制一家荷蘭企業的生意?作為光刻機技術領頭羊的阿斯麥,又會不會向美國低頭?阿斯麥的光刻機崛起之路——準確前瞻和果斷選擇上世紀80年代,荷蘭飛利浦在實驗室研究出了一臺步進式掃描光刻技術的雛形機,考慮到成本問題,打算邀約其他企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