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古代的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這也說明了古代的時候交通很不發達,這才有了長城這種打仗的時候靠烽火臺傳遞信號的建築。隨著歷史的進步,明朝的時候有了可以航海的艦隊,清朝末期有了流入中國的汽車,到後來的鐵路火車。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在,更有飛機、高鐵、磁懸浮等等,人們的交通方式日益多樣化,交通也變得便利起來,不再是以前那種分隔兩地便永世不得相見的時候了。而在這些交通方式中,如今被評為安全性最高並且速度非常快的,當屬飛機。
海上機場
飛機是現在人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一般來說,兩個距離較遠的城市之間,速度最快並且最安全的就是飛機,不過由於飛機的起飛降落噪音都非常大,所以一個城市的機場一般都是建在城市郊區的大片空地上的。不過即使中國是有著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但是也架不住這些年人口數量的驟增,人們對於機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為了節省陸地面積,人類開始將眼光放在了寬闊的大海上。因為近些年科技也在的不斷提高,所以就有人提出,可以在海上建造機場,並且這個想法也已經成功。
世界上最早的海上機場是長崎海上機場,有了成功的先例,和可以借鑑的經驗,現在已經有很多個國家都開始建造海上機場,畢竟利用海洋開闊的面積,能夠使飛機的運輸和攻擊具有更廣更寬闊的範圍。
有著這麼多好處的海上機場,讓所有國家都開始眼紅,紛紛開始建造海上機場,有日本的關西機場、美國紐約的拉瓜迪亞海上機場等等,截止至今天,世界上已經有了十幾個可以正式投入運營的海上機場了。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基建狂魔」,我們的中國速度不僅僅體現在一些災難中,更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不僅能夠在上個世紀就有由詹天佑創造建設的「人」字形鐵路,在近年來,我國在機場的建設方面也是發展得如火如荼,位列全亞洲第二。所以當有海上機場出現的時候,我國也就開始研究海上機場的建設創造,且把首座海上機場選擇在大連開建。
「基建狂魔」的首座海上機場
其實所謂的海上機場的建造方法,並不是說在海面上建設機場,主要建造方法分成兩類,一種是人工部分或者全部都由填海造地修建,另一種是把單個或者多個大型漂浮平臺固定在海底形成平臺再修建機場。
前一種方法的海上機場造價昂貴,畢竟「精衛填海」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不過第二種方法受到海風影響巨大,所以為了安全和穩定,我國在大連建造的海上機場用的是花了大價錢的第一種辦法:填海。為了這座海上機場的建造,填海的面積高達三萬餘畝,耗資263億,終於在大連市開建我國第一座海上機場,這座海上機場的建立,也意味著我國即將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機場。
雖然是我國首座海上機場,但是也借鑑了很多成熟的建造技術,又經歷了地質學家和設計師對我國地質條件的各種探測和研究,選擇了適合我國的海上機場的建造方法。這樣建造出來的海上機場不僅能夠容納世界上各種客機的起降,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大連轉型為旅遊城市所帶來的交通壓力。
海上機場雖然是填海建造的,但是機場有關的配套設施都是很完善的,我國為了打造這個第一座海上機場,不惜耗資263億,把這個海上機場選址在了周邊的交通條件也都非常便利的地方。
機場和市級高速公路相連接,旁邊就是國道,機場的選址也離汽車站和火車站特別近,極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交通。有人說,在未來這座金州灣國際機場會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機場。這句話,不管是從機場單獨的便利交通,還是它能夠帶來的城市發展,都不無道理。
作為交通樞紐的旅遊城市
那麼國家首座海上機場,為何要選址在大連開建呢?這其中是通過了不管是建築師、設計師、地質學家還是政府在各個方面的仔細研究後一致決定的。大連又稱為濱城,是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
我們都知道,遼寧省的經濟基礎靠的是工業產出,而在近些年來,地處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的大連漸漸成為了重要的港口、貿易、工業、旅遊城市,這裡也是距離韓國、朝鮮最近的一個城市。
在大連有一個老機場,叫做周水子機場,但是這座機場由於建造年代久遠,早已不能承受現在需要的容量和設施,周水子機場每年的吞吐量和遊客運載量都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無法滿足實際需要。並且由於近年來城市的發展,周水子機場附近的居民逐漸增多,如果擴建就會影響到附近居民的生活。而在寸土寸金的大連市再建造一個新的機場需要的土地面積很大,所以海上機場是最佳選擇。
由於大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也是建造海上機場的最佳條件,大連是個濱海城市,海岸線綿長,海域面積遼闊,有充分的海域面積來建造海上機場。而綜合近些年來大連的對外貿易和旅遊業情況來看,建造一座大型海上機場是這個經濟發達的城市支撐得起的。這也是國家不惜耗資263億,填海3萬餘畝,在這裡建造一座旅客吞吐量能夠達到7000萬人的海上機場。
雖然說海上機場目前在全世界只有十餘座,儘管會有重重困難,但對於中國這個「基建狂魔」來說,也並不是什麼不能完成的難題。看到這樣的發展,讓我們為自己的國家發展更加的自豪和驕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