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鵬面向全球介紹深圳產業特點和用地計劃。 南都記者 胡可 攝
30平方公裡產業用地,36個片區,兩個小時,「吸金」5600億,平均每平方公裡土地身價超186億,作為這場面向全球招商大會的「主角」,深圳推出的30平方公裡產業用地有何特點、如何分布,如何定位,城市後續產業發展如何保障土地供應等問題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在大會上,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王幼鵬對上述問題面向全球進行了系統介紹。
「一核心六片區多節點」
謀劃創新格局
如此「大手筆」的土地空間供應,地從哪來,在早先接受媒體採訪時,王幼鵬就已經透露——這些產業用地主要來自土地整備。而在此次的大會現場,王幼鵬則進一步解釋了如此「土整」背後,城市發展對空間結構提出的規劃要求。王幼鵬表示,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深圳遵循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區域協調、共建共享」,構建「一核多心網絡化」的空間結構,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的戰略,持續提升城市核心引擎功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王幼鵬表示,在新一輪規劃中,深圳高度重視創新資源配置,謀劃了「一核心、六片區、多節點」的創新空間格局。在這一格局下,深圳全市域內打造了多個重點片區,為優質產業項目落地、為實體經濟提供重要載體。
此次面向全球招商的30平方公裡的產業用地正是依託上述片區規劃而梳理出的。談及用地保障,王幼鵬面對全球企業,再次承諾,「只要是符合深圳發展導向的產業項目,都能落得了、落得好」。
三大特點:
規模大、分布廣、產業類型多
「用地成片、規模大,空間分布廣,產業類型多」,在大會現場,王幼鵬將此次推出的產業用地歸納為上述三大特點。
王幼鵬表示,這些用地集中分布在36個片區,大部分都在1平方公裡以上,個別甚至達到4平方公裡,可以滿足不同規模項目的需求,具有用地成片、規模大的特點;在空間分布上,這30平方公裡用地全市各區都有分布,其中市域內有25平方公裡,深汕合作區有5平方公裡;在產業類型方面,這36個片區的功能定位涵蓋了總部基地、先進位造業、科研教育、文化旅遊、金融服務、人工智慧、海洋產業等多個領域,可以滿足不同類型企業的需求,具有產業類型多的特點。
土地供應體系發布,
重點產業可享受市場地價3.5折
為保障和規範產業空間的供應,深圳還建立了「遴選+供應+監管」的全鏈條用地供應機制,在大會現場,王幼鵬還就深圳目前已經形成的土地供應體系進行了系統闡述。
王幼鵬表示,深圳建立的「遴選+供應+監管」全鏈條的用地管理模式,先遴選,再通過「帶項目」掛牌出讓,實現精準供地。企業需要用地時,只需要向產業部門或區政府提出申請,就會享受到一條龍的服務保障,實現產業用地供得準、供得快;在用地成本方面,深圳已於今年10月率先全國實施了標定地價,進一步降低了企業用地成本。其中,重點產業和總部項目分別按照市場地價的35%和70%享受優惠,普通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樓面價,約為每平方米500和2300元,在特大城市中處於較低水平。同時,深圳市實行彈性年期供應制度,不同類型項目可選擇不同年期,對應不同用地成本;在產業空間保障方面,深圳也採用了靈活的方式,結合不同產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需求,可以選擇房地並舉的方式,重點產業項目還可以先租賃後出讓,年租金按20年的3%。需要用房的,還可以租賃深圳市政府提供的產業用房,非常適合成長期的中小型企業。
深圳各區域 產業空間規劃
如果仔細梳理深圳此次推出的產業用地不難發現,這36塊分屬不同片區、廣布全市各區的地塊,擁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這些功能定位不僅代表著這36片區未來產業發展的定位,更是與其各片區所在區的產業發展布局息息相關。換句話而言,這36個片區的產業類型和功能定位將共同構建深圳這座城市產業發展的未來。
在大會現場,王幼鵬對分布在深圳各區域產業空間的30平方公裡產業用地和各區產業發展定位、基本情況等進行了介紹。
1.前海合作區
可供應產業用地面積90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金融科技、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
2.福田區
是深圳的中心城區,是高端服務業和現代金融業高地。本片區規劃用地57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金融商務和創意時尚文化。
3.羅湖區
用地位於清水河片區,該片區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人工智慧、信息服務。
4.鹽田區
用地位於鹽田後方陸域,面積有13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現代物流、生命健康。
5.南山區
用地主要位於後海、深圳灣超級總部、石壁龍、留仙洞4個片區,面積102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金融商務、信息服務。
6.寶安區
用地主要位於寶安中心區、空港新城、燕羅、深中通道門戶區4個片區,面積262公頃。對接前海,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科技研發和現代服務業總部。
7.龍崗區
用地主要位於寶龍工業區東、寶龍工業區西、平湖金融基地、坪地低碳城4個片區,面積149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材料等。
8.龍華區
用地主要位於九龍山、深圳北站、黎光3個片區,面積273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研發、人工智慧。這個片區環境非常好。
9.坪山區
用地主要位於坪山高新區北、高新區南、聚龍山、龍田4個片區,面積396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
10.光明區
面積達668公頃。其中裝置區就有481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科技研發、高等教育。該片區布局世界級大科學裝置及相關配套,將打造智能製造核心基地。
11.大鵬新區
用地主要位於壩光、葵湧、鵬城、新大、南隆、西湧6個片區,面積488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海洋生物。
12.深汕特別合作區
用地主要位於鮜門機器人小鎮、鵝埠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小漠物流港3個片區,面積達557公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為智能製造、海洋經濟、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研發,未來將建立機器人全產業鏈,打造深圳最大的機器人小鎮。
01、02、04版 統籌:南都記者 傅靜怡 採寫:南都記者 孫雅茜 傅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