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特約記者 福田惠介 大坂直樹I日本東京報導 陳言I編譯
日本一直是不甘寂寞的特立獨行者。
近年來,發展日趨緩慢的「日出之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越來越活躍。普天間基地問題邁出重要一步,TPP談判從曖昧到首肯,繼續鞏固日美同盟,日本在為重回舞臺中央不懈地努力。
尤其在軍事方面,日本已重新調整其軍事重點,將對北防禦修改為以西線為重點。進行自衛隊大型聯合軍事演習,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金色眼鏡蛇」軍演,打破長期以來的對外武器禁售框架,動工建造兩艘新型航母,高新武器頻頻登臺亮相,日本武器在全球軍工市場上初露鋒芒,印度便成為首位買家。
日本自衛隊,這支「二戰」後「基於防禦和救援的軍隊」,如今正漸漸地站在風雲突變的亞太舞臺的前沿。而在這支不斷擴張的軍隊背後,是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支撐的龐大的軍工產業。三菱、川崎、新明和、日本制鋼所、小松、美彌……這些各有所長、相互競爭的日本軍工企業,在世界軍火大兼併大融合的時代,在開放對外軍售之後,其保有的獨特軍工力量是否會出現新的轉變?日本軍工產業諸強爭霸的局面會否因此打破,誕生出幾個超級軍工大鱷呢?
日本軍工誰最牛?
全線通吃,三菱重工是「日本最牛軍工企業」
從去年12月27日起,日本的軍工產業迎來了改變,將放開武器出口。而此前,日本的軍工產業只有一位顧客,這就是日本自衛隊;武器裝備是為了自己國家的防衛,日本的武器並不能出口,不得給其他國家帶來殺傷危機,需要執行「禁止出口武器的三條原則」。
據日本《東洋經濟周刊》報導,在日本軍費中,將近一半被用於發工資、解決夥食問題;另一部分用來購買武器彈藥、戰鬥機及軍艦等等,這個費用為2.5萬億日元(約300億美元)。
為自衛隊提供主要裝備的企業,均為日本代表性的公司。像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企業,自己就能獨立完成戰鬥機及軍艦的建造。
但大多數企業只能製造武器裝備中的一部分,需要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來完成整體工作。如果是一輛坦克的話,需要1300家企業合作,而軍艦更需要有2500家左右的公司參與。雖然它們大多為中小企業,但很多企業有著自己獨到的技術。
在日本財政趨緊的時候,國防預算出現收縮,軍工企業也開始受到了影響。而其產品在民用方面不能找到銷路的話,企業自身也難以維持。
戰鬥機軍民兩用,水陸兩棲
代表企業:新明和工業、川崎重工
為日本自衛隊提供飛機的廠家主要有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及新明和工業,後兩者是這一領域的主力。
新明和工業受到世界50多個國家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為海上自衛隊製造的救難飛行艇「US—2」,水陸兩用,滑行距離短,可以做超低空飛行。
軍用飛機製造,有包括川崎重工、島津製作所在內的1500家企業參與,三菱重工製造飛機外翼,而新明和工業負責飛機主要部分的製造及總裝。
新明和的前身是「川西飛機廠」。二戰前,該公司生產的「二式大艇」,至今在航空愛好者之間依舊人氣不衰,那些技術如今被用在了US—2上。
1996年,日本開始構想US—2飛機,要求「在日本外洋內,儘可能遠地飛行,在海浪巨高的地方也能在水上降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飛機能超低空飛行。這個重約40噸的機體,飛行時速只能控制在90~100公裡,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救難搜索及海上監視等任務。
這種飛機的引擎做了特殊設計,其最大飛行距離為1900公裡,搜索時間為2小時,中途加油後可以續航4500公裡。
目前,全世界能夠製造水陸兩用飛機的僅有日本、加拿大和俄羅斯三國,在軍民兩用的救助用飛機方面,人們對日本期待很大。
川崎重工為自衛隊製造飛機、直升機等。自衛隊的主力戰鬥機為200架F15,這主要由三菱重工製造。軍用運輸機則由川崎重工生產,現在,川崎重工正在生產P3C的後續機型C2。
軍艦沒有訂單,何以為繼
代表企業:三菱重工、川崎重工
日本造船業過去曾經建造過大和戰艦及武藏戰艦等巨型軍艦,但二戰以後,則出現了10年空白,此後,日本只能建造一些供海上自衛隊使用的護衛艦或者是供海上保安廳使用的巡邏艇。不過,軍艦的建造技術還是傳承了下來。
目前,建造軍艦的企業主要是能夠同時製造軍用飛機的三菱重工及川崎重工,以及IHI、住友重機械工業、日立造船、日本鋼管等企業。建造護衛艦的主要是三菱重工,建造潛水艇的企業主要是三菱和川崎兩家。
目前,海上自衛隊擁有的最強悍軍艦為「日向」和「伊勢」,這兩艘軍艦能夠搭載直升機,因為其體型巨大,很多時候會被錯認為航空母艦。「日向」的建造時間只花了4年。雖然創下最短建造時間的紀錄,但其在研發等方面用了20多年時間。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建造了準航母「藏前」,因為日本當時想在這艘軍艦上配備戰鬥機。然而,由於距離上次建造航空母艦已經過去很長時間,最新技術主要在國外,日本只得調整戰略。2000年,防衛省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直升機的配備上。
三菱重工有上百年的軍艦建造歷史,不僅能生產護衛艦,也能建造其他水上艦艇及潛水艇。2009年,三菱重工長崎造船所建造驅逐艦(21DD),成為繼海上自衛隊「秋月」(19DD)、「照月」(20DD)之後,「DD」家族的新成員。
今後的戰艦除了要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外,還需要在戰鬥中讓對方不能發現自己,「隱形化」變得特別重要。三菱重工在這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護衛艦、潛艇等,哪艘都有數百億日元的造價,船廠通常接到這樣的訂單,一下子就有300億日元的銷售額。但是一張訂單完成後,下張訂單何時能到,則很難知曉,企業在維持正常運營方面有不少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