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家人的各種關係?明白這五種前緣就恍然大悟了

2020-12-15 紅塵若鏡

01《紅塵說禪》系列第248篇

這一篇咱們來聊聊家人的關係,除了發心剃度做和尚尼姑的出家人以外,我們活著除了自己以外,最重要的莫過於家人。

雖然現在社會功利思想極為盛行,許多人都越來越自私,一般的三姑六婆遠房親戚之間的走動越來越少,甚至關係越來越敵對,每次逢年過節網上都有許多如何「懟」親戚們八卦自己工作婚姻的教程。

這個放在過去簡直是不可想像的——要不是大家是親戚關係還可以,誰又願意來管你的閒事呢?也許對方的詢問方式未必合理,但你跑到北上廣這種大城市裡試試看,一個人如果沒有家人,關著門很可能生病甚至死了都沒人知道,就是這麼冷漠。

所以這裡現在許多老人年紀大了都被送去了養老院,那裡好歹還有人互相照料一下,這若是放回幾十年前試試?誰家老人要去了養老院,那子女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不管你地位多高錢有多少,連頭都抬不起來。

02家人的重要性

只不過我們中國人畢竟和外國人不同,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下來,也許一般的親戚確實關係疏遠了,但是這一家三代還是很緊密的——上學,買房,結婚,找工作,帶孩子,供房供車等等,又有多少年輕人是全靠自己能完成的?

因此家人永遠都是家人,如果一家人之間的關係處不好,那就相當於我們連個避風港灣都沒有了,在外面拼死拼活受苦受累的,回到家裡都不得安寧,那豈不是也太苦了啊

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未必能體會到這種感覺,覺得一個人自由自在挺好的,想玩手機玩手機,想看小說看小說,想追劇追劇,但大概過了三十之後你就會覺得寂寞了,畢竟人從基因裡就是群居動物,除非逼不得已,又有誰想孤獨終老呢?

從大的方向來說,家人都度不好談何度眾生?從小的方向來說,家人都處不好,又談什麼生活質量呢?

所以,和家人搞好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但說實話並不容易,首先我們必須要明白家人在前世究竟有什麼緣分,這一世才會聚在一起。

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有些彎子就能轉過來了——比如您欠了別人一百萬還不出,那別人對你橫眉冷目甚至呼來喝去那還不正常嗎?又或者別人欠了您一百萬,那他看到你肯定是卑躬屈膝刻意巴結這也很合理啊。

但為什麼家人我們就要求對方完全順從自己呢?這也是現在社會的一大怪事——對外人都是客客氣氣,有氣也忍了;但反而對自己的家人各種不耐煩,一言不合就開懟。

這就是不明白家人其實也都是前世和你有大緣分這一世才相遇的,只不過有些是善緣,有些是惡緣而已,詳細說來,一共是五種緣分,咱們一一來介紹。

03第一種:報仇

相關焦點

  • 昌臻老和尚:佛教如何看待風水、鬼神、命相問題
    佛教如何看待風水、鬼神、命相問題(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隆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報)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業因)它主要說明兩個問題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受果報,時時處處又不斷在種因在結緣。因緣改變了,果報也會轉變。佛法講的因果律是活潑潑的,和看相、算命講的「宿命論」、「鐵板數」完全不同。佛法認為「命運」是可以改造的,改造命運的關鍵在「心」。「命由心造」、「相隨心轉」、「一切唯心造」嘛。明白這個道理,知道吉兇禍福,不是命相風水所決定的,也不是鬼神能操縱的。
  • 佛教是如何看待愛情婚姻的?
    這是對菩薩行者及其菩提心的愛情,即便摻雜染心,也是一種修行了,其功德比嚴持五戒還要大得多。 三、佛教對結婚條件的觀點 在婚姻的條件上,佛教強調尊重當事人的意志,明確反對將自己的信仰強加於婚姻,主張佛教徒可以與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
  • 佛教是如何看待靈魂轉世這一說法?
    問:請問法師,佛教是如何看待靈魂轉世之說?  濟群法師答:佛教從緣起的角度,認為世間不存在固定不變的主體,並因此否認靈魂。問: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濃,該如何引導?  濟群法師答:現代社會是個功利社會,自然會有很多人把生意場上的一套帶到寺院,帶到佛菩薩面前。或是帶著投資心態供養三寶,希望得到更大回報;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想依賴菩薩;甚至自己想幹壞事,也要去求菩薩保佑。看到這些,我覺得菩薩實在不好當呵!
  • 佛教禪宗如何看待「特異功能」
    佛教中本土化程度極高、對中國歷史與民眾影響深遠的禪宗是如何看待人體特異功能的?作為一種前現代的宗教流派,禪宗承認「特異功能」的存在,並稱之為「神通」。這樣的稱呼雖然約定俗成,但並不規範。五代時期的禪師延壽(同時也是淨土宗高僧)所編的《宗鏡錄》,曾按高低層次列出了五種「通」:道通、神通、依通、報通、妖通。
  • 聖嚴法師:佛教如何看待女性地位?
    因此,到今天為止,女眾在佛教之中,始終沒有地位,特別在錫蘭、緬甸、泰國等上座部的區域,甚至於不許女眾成為比丘尼,只能夠成為過出家生活而無法受出家戒的清修女。可是今天有西方的女眾加入佛教的僧團之後,她們已在大聲疾呼,而且要求男女平等的權利。她們在東方覺得女性沒有地位,回到西方的社會,出家的佛教女性,生活的困難更多,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
  • 佛教:布施如何才能獲得福報?最簡單有效的五個方法!
    他人能年紀輕輕就有很大成就,除卻個人自身的努力之外,其實也與我們的「福報」有很大關係,這也是因果關係的一種體現。在諸經藏之中亦是告知大眾「因果自受」,他人當下能取得很大成就,皆是因過去世的種種「善因」,方能在當下世收穫種種「善果」。這個善果,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福報」。對於布施,不由多說。大家都有去做過,但效果如何「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國學文化:先秦諸子如何看待「義和利」的關係?
    儒家如何看待"天與人"  天的本意是指人的頭,後來才引申出自然的天、主宰一切的超自然超社會的人格神、或支配主宰人事的神秘力量以及神仙上帝居住的地方、客觀的自然界及其規律。這裡主要指與人相對的但人卻離不了的一切自然因素,也即宇宙或者宇宙本體。人是指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包括人的自然和社會屬性,即與宇宙本體相對的一切。
  • 佛教與基督教、天主教那個更接近科學?佛教怎樣看待其他宗教?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收藏南無彌勒佛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了,可謂是歷史悠久深厚,那我們也知道,中國境內除「佛教」還有就是基督教和天主教,那我們就先來了解下。而佛教是真正從科學的角度來闡釋宇宙真理,緣起性空就是最殊勝的真理,而且佛教講因果、講輪迴、講實修,人的命運不是任何神能改變的,需要靠自己的業力所決定,種善業得善果,種惡業得惡果。而且佛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影響甚深,也即所謂的儒釋道。
  • 佛教高僧:人為什麼會「倒黴」?把這因果搞明白,就都知道了
    導語佛教有言,種諸善因,得諸善果。因果二字對佛教而言是放在很重要的地位的。佛經中就認為,無論是誰,種了因必得果,因緣果報,絲毫不差。不管我們的行為如何,最終都會承擔相應的後果。因此對於佛教而言,如果你一段時間很"倒黴"那便是你前一段時間裡面種下了這種"倒黴"的因。
  • 貓咪的發展史,一起來閱讀吧,相信你讀完後會恍然大悟
    一部闡釋家貓如何馴化人類並統治世界的書,從劍齒虎到Hello Kitty,跨越10000年 結合生物、歷史、文化等前沿研究成果,全方位揭露貓不願讓你知道的真相:人類,其實是貓的選民。讀懂貓,就讀懂了人。一本破解人類為何吸貓成癮,貓如何「統治」並「接管」世界的科普讀物。
  • 佛教:生活中出現這五種跡象時,說明你將要苦盡甘來了!
    佛教:生活中出現這五種跡象時,說明你將要苦盡甘來了!什麼是「命運」?佛法中認為,命運分為兩部分。三分是命,是由累世善惡因果所決定的,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佛教中認為,多行善事、真心懺悔、樂善好施等廣結善緣,都是在培植我們的福田。我們的福報就是來自於我們的福田,想要福報深厚,那麼就要多修福、多積福、多惜福。否則,福報不夠了,業障頓生,我們自然感覺生活越來越不順,時運不濟,做啥都做不成。所以,一定要修福報。佛說,生活中出現這五種跡象時,說明你將要苦盡甘來了!
  • 佛教五色旗的由來及五種顏色的含義
    佛教五色旗的由來和意義佛教的教旗是美籍波蘭人奧爾高特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的六種光色設計的,並在1952年舉行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二次大會上得到確認
  • 風水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在中國歷史上,堪輿實踐活動以及堪輿理論活動主要是由儒、釋、道三教人士以及民間堪輿術士來進行的,這就形成了頗為複雜的局面。為了理清道教堪輿頭緒,有必要結合其它諸家堪輿實踐及理論問題進行考索。」』本文首先對風水與三教的關係進行梳理。
  • 佛教:到寺院拜佛的5點禁忌,一定要明白!
    但是大部分人對佛法了解知之甚少,對佛教的認識往往只是停留在磕頭燒香等等這些比較迷信的認知上。我們在寺院裡做供養、做功德,首先一定要明白其意義何在。不論我們供養什麼,要明白,信佛不是搞形式主義,不是「賄賂」佛菩薩,而是信因果。拜佛不是求取加持,而是放下傲慢,是懺悔,是發願向佛菩薩學習。
  • 佛教:人過中年,擁有這三樣才是最大的福報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只要真心學佛信佛自然會有福報,也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但他們不會給你豪車別墅給你名利錢財給你白富美或者高富帥,而是各種善緣,對中年人來說,如果您能擁有下面這三樣,那其實已經是得到加持了,只是可能自己還沒有感覺而已。
  • 佛教:這五種福分,如能全部獲得,他就是老天最眷顧的人!
    佛教中講因果,任何事情,都存在它的前因後果,福分也是一樣。你好好學習是因,能上好的大學是果;你努力工作是因,得到豐厚的回報是果。你想要快樂,就要讓自己種下快樂的因;想要財富,就要去施捨;幫助別人是因,收穫善良是果。無論是哪一種好處,都需要一個人自己去爭取。遵循天道規則,老天就會眷顧你。
  • 「五眼聯盟」是什麼?它的起源是什麼?如何看待英美特殊關係?
    該機構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五個國家的情報機構組成。這五個國家組成的情報間諜聯盟內部實現互聯互通情報信息,竊取來自他國商業數據在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公司企業之間共享。這是一個比較公開的介紹。但是這五個國家之所以能走到一起,並不是僅僅只有情報合作那麼簡單。
  • 早年魯迅與佛教關係探微---梁龍騰
    而在諸多宗教中,他與佛教的關係又尤為密切。魯迅與佛教的關係,雖然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拜紹興長慶寺的龍祖法師為師和看目連戲的生活經歷,但他真正鑽研佛經卻是在辛亥革命以後,確切的說是在1914~1916年這三年。從魯迅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1914年4~12月的9個月時間裡,他共購買佛教書籍達80多部近120冊,花去46元,佔全年買書總款的38%。
  • 佛教中的因果與緣之間的關係
    本篇文章,小編就來與您分享一下在佛教中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佛教中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莫疑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生活中的諸多不順也好,很多人過得幸福也好,都是因果報應而造成的。這些因果報應時時刻刻跟隨著我們,命運也是因果報應的感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 你知道不同動物如何看待世界的嗎?盤點6種動物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就將來向你講述,6種動物的眼中所看到的世界的形態。1、鳥類:以紫色為主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鳥類的眼睛都擁有4種類型的視錐細胞,作為對比,人類則要更少1種,也就是說只有3種類型的視錐細胞。這就使得比起人類,鳥類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