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色旗的由來及五種顏色的含義

2021-03-05 大方禪院

佛教五色旗的由來和意義

佛教的教旗是美籍波蘭人奧爾高特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的六種光色設計的,並在1952年舉行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二次大會上得到確認。六種光色為藍、黃、紅、白、橙及前五色的混合色。其構圖,縱橫均為藍、黃、紅、白、橙等色,象徵人類的各種膚色。其中,橫的表示全世界人類的和睦相處,縱的表示世界的和平。從佛教立場看,教旗的六色(包括混合色)象徵佛陀的莊嚴法相和佛教的博大精深。藍色代表佛教慈悲和平的主旨;黃色寓示中道了義;紅色象徵成就福德;白色表示清淨解脫;橙色象徵佛法的根本即智慧圓滿;五色的混合色寓示真如不二之義。因此,佛教教旗是佛教的象徵,是智慧、平等、慈悲、和平的象徵。

佛教五色旗五種顏色的含義

由左至右,顏色必須如下述分布:

1.深籃

2.深黃

3.深紅

4.白

5.淺粉紅(在緬甸以外的國家則為橙色)

這些顏色(在旗幟的最右面)由上而下分布。

橫條代表世界各族人民和諧地生活,

旗幟的顏色表示覑圓滿的覺悟和佛法。

1954年,在緬甸仰光舉行的世界佛教聯誼會第三屆會議上,正式通過這面旗幟為佛教的教旗。1980年,將佛教教旗的標準、解釋和使用方法載入僧伽組織基本規條第十章內。

1.藍光由佛陀的毛髮放射,代表對諸眾生懷有同體大悲的精神。

2.黃光由佛陀的皮膚放射,代表遠離二邊、帶來平衡和解脫的中道。

3.紅光由佛陀的肌肉放射,代表依佛法修行而帶來的加持力。

4.白光由佛陀的骨齒放射,代表佛法的清淨和它所帶來的解脫。

5.橙光(緬甸佛教則為淺粉紅)由佛陀的掌、踵和唇放射,代表不可動搖的佛法。

6.五色光合成第六色(非肉眼所能見)代表佛法為普遍的真理。

這面教旗清晰的傳達出這樣的意義:不論種族、國籍、地域或膚色,所有眾生,佛性平等,均可成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五色教旗的由來
    在國內的很多寺院,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個佛教的旗幟,而佛教教旗的設計者既不是一位比丘,也不是一位比丘尼,甚至都不是一位東方人,而是一位美國的陸軍上校軍官,他的名字叫亨利.斯蒂爾.奧爾科特出。下面就介紹一下這面旗幟的來歷和故事。 旗子上的顏色受佛陀成道時所放射的光明啟發,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含義,有時候天上的彩虹或者空中出現的佛光也和這幾張顏色相應:藍色:代表慈悲,和平。黃色:中道了義,離於空有,究竟徹底。紅色:成就福慧,莊嚴吉祥。白色:清淨解脫,法爾如是。
  • 你知道佛教的教歌和教旗是什麼嗎?
    每個宗教基本上都有其代表性的歌曲及旗幟,佛教也有自己的教歌和教旗。在現代,佛教公認的教歌是《三寶歌》,佛教的教旗是五色旗。1.佛教教歌——《三寶歌》《三寶歌》是精通音律的弘一大師(李叔同)譜曲於1930年,太虛大師再依照曲目作詞。中國佛教歷史上由這兩位高僧共同完成了這首稀有罕見的《三寶歌》,可謂極其殊勝。《三寶歌》出現之後,在重要的佛教活動中,一般都會先唱這首歌,《三寶歌》逐漸成為佛教的教歌。
  • 舊中國的秘密:五色旗、龍旗、青天白日旗有何內涵?
    舊中國有三種國旗:五色旗、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很多人不明就裡,將這三面旗幟混合使用,比如有人將五色旗作為北洋政府國旗,將青天白日旗作為民國國旗,而將龍旗作為北洋水師軍旗。先來看五色旗。五色旗究竟怎麼來的?有的說是象徵滿漢蒙回藏五族共和,但是,這是否意味著其他民族就不共和了?有的說代表五行,但是五行中青色(藍)位於第一位,黃色位於中間,和旗幟不符;還有的說代表仁義禮智信,但如何和顏色對應起來,卻是沒有了來由。
  • 五色經幡——「隆達」風馬旗:答案在風中飄揚
    有關經幡,看似普通常見,但我們不一定真正了解它的含義。我也是因為和朋友扎西的一次阿壩藏區之旅,才算真正學習了解了經幡的相關知識。扎西是嘉絨藏族,前兩年和他一起去了阿壩藏區。出發前,先去武侯橫街購買「隆達」。我問扎西,是不是就是「風馬」?扎西說,不是,就是「隆達」。直到看到實物後,才知道我們說的是同一物品,叫法不同。我們說的其實就是經幡。
  • 《推背圖》-第三十二象:八九數盡,五色旗指的是清朝的八旗嗎?
    第三十二象 乙未(闖王滅明) 讖曰 馬跳北闕 犬嗷西方 八九數盡 日月無光 頌曰 楊花落盡李花殘 五色旗分自北來
  • 五色旗很忙,從各地軍閥、偽滿洲國到汪精衛,為啥你們都搶著用
    由「紅、黃、藍、白、黑」五個橫條組成的「五色旗」是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的國旗。這個國旗本來是清朝海軍軍官的「官旗」,用來做中華民國的國旗簡直太過荒唐,所以孫中山一輩子都恨這個旗恨得要死。但是,武昌起義的勝利者大多打著這面旗出道,出於對現實的考慮,孫中山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五色旗的國旗地位。
  • 一面旗幟的作用 辛亥革命中的「五色旗」
    據考證,革命前後曾經出現的旗幟有12種之多,相對晚出的五色旗在1912年最後勝出,代替黃龍旗成為當時中國的國旗。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展覽研究部部長劉剛說,據考證,辛亥革命前後,各地出現了白旗、九星旗、八卦太極旗、井字旗等12種旗幟,在討論新生的「中華民國」國旗問題時,因各省革命軍使用的旗幟並不一致,引起各省代表的爭執。
  • 關於五色旗的故事,從古流行,流傳至今
    梅山教的咒語、口訣中,充滿陰陽五行觀念,如《請聖口訣》中,有許多五方、五路、五色的神靈、旗號、兵將:「東方青旗四山,南方赤旗四山,西方白旗四山,北方黑旗四山,中央黃旗四山」;「東路青旗五猖,南路赤旗五猖,西路白旗五猖,北路黑旗五猖,中央黃旗五猖」;「東方一朵青雲起,南方一朵赤雲起,西方朵自雲起,北方一朵黑雲起,中央一朵黃雲起,都來遮蓋弟子身」「一請東方青旗兵,二請南方赤旗兵,三請西方白旗兵,四請北方黑旗兵
  • 孫中山為什麼堅決反對五色旗?
    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本是江蘇、浙江、安徽等省的革命人士使用的旗幟,1906年同盟會本部討論國旗方案時即被提出,當時五色象徵五行,紅為火、黃為土、藍為木、白為金、黑為水,民國成立後五色被賦予五族共和之意。江蘇都督程德全及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等支持五色旗者認為,五色旗象徵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能夠表明革命是為了政治改造而非漢人種族革命,能夠緩和各民族的心理。
  • 中華民國的國旗由來,和一場戰役有關,之後孫中山力挺青天白日旗
    國民黨用的旗幟叫青天白日旗,它的由來也是很有講究的, 青天白日旗是由革命志士陸皓東親自設計的,孫中山對這個國旗十分喜歡,在1895年的幹部會議上提議將青天白日旗作為革命軍旗,就是在以後改名為中國國民黨,也把這個旗幟作為國民黨的黨旗。那青天白日旗究竟有什麼含義讓孫中山對它這麼看重呢?這還得從一場戰役說起。
  • 民國五色旗出自趙鳳昌之手 一度被孫中山擱置
    五色旗以紅、黃、藍、白、黑5色橫長方條自上而下排列,代表漢、滿、蒙、回、藏等民族「聯合成大共和國」,也有人認為,其與傳統五行概念對應的5種色彩還涵蓋了方位上的東西南北中。  同盟會中部總會和東南立憲派骨幹人物宋教仁、陳其美、程德全、莊蘊寬、趙鳳昌等是五色旗的主要推手,其中有「民國產婆」之稱的趙鳳昌便是旗幟的設計者。
  • 五色祭祀:有著特定的含義,也有不同的方式
    五色祭祀:有著特定的含義,也有不同的方式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五色祭祀,人一生都需要按照陰陽五行的原理尋求祖先神靈的護佑。這是上至天子皇帝下至臣民百姓概莫能外的。因此,需要隨時祭祀。
  • 五色辨向:人需要辨別方向,五色為重要的標準
    五色辨向:人需要辨別方向,五色為重要的標準哈嘍,大家好,歡迎來關注小編的文章,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五色辨向,人需要辨別方向,五色為重要的標準。早在商周之時,古人即對東南西北各方的顏色作了規定,有以特定的顏色結合某種物體辨別某種事物的習俗。
  • 鴻鈞老祖制五色神旗鎮四方,獨北方玄元控水旗神秘消失,落於誰手
    鴻鈞老祖制五色神旗鎮四方,獨北方玄元控水旗神秘消失,落於誰手 《封神演義》中:商周大戰激烈之際,殷洪奉師父廣子之命,持番天印等鎮山法寶,下山輔助姜子牙封神。
  •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五色風馬旗
    這個詩裡的風馬,就是指五色風馬旗。北京雍和宮去遊玩的時候,在雍和宮的本宮〈相當於漢傳佛教的大雄寶殿〉前面的一片廣場上,在銅須彌山的兩側有兩根高大的旗杆,裡面包金,上面升的五色風馬旗,就是倉央嘉措在這首情詩裡,用來祈福的旗幟。
  • 五色國旗長什麼樣?五色國旗和五星旗比拼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五色旗本是江蘇、浙江、安徽等省的革命人士使用的旗幟,1906年同盟會本部討論國旗方案時即被提出,當時五色象徵五行,紅為火、黃為土、藍為木、白為金、黑為水,民國成立後五色被賦予五族共和之意。
  • 《五色旗》:穿透歷史表象的迷霧 用文學描繪五色之爭
    《五色旗》 王印嶺 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辛亥革命後,成立中華民國,改用代表漢、滿、蒙、回、藏的五色國旗,直到1928年國民黨政府實現全國統一,五色旗被青天白日旗替代。《五色旗》這本100萬字的長篇小說,就是用文學手法書寫這段歷史的成果。中國近代史中北洋軍閥時期,是一段高度濃縮的社會大變革史。中華民族面臨著五千年未遇的政治危機、文化危機、民生危機乃至生存危機,其波譎雲詭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西方列強環伺,外部環境惡劣,時刻面臨被人鯨吞之災。
  • 有著小九寨溝之稱的豔麗繽紛五色沼
    五」在日文裡其實是具有多數的含義,所以五色沼並不是真的只有五種顏色或是五個沼意指這些湖沼的形成是因為西元1888年發生的磐梯山大噴火,泥流阻斷了河道,所以產生了大大小小約300個湖沼,其中的柳沼、青沼、琉璃沼、弁天沼、深泥沼、赤沼、毗沙門沼等,
  • 章太炎身後事:國民政府下令國葬,身挽五色旗;日軍一軍官還拜祭
    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華民國」之名即是章太炎率先提出的,而中華民國最早的國旗「五色旗」,也是由章太炎提出並堅持使用的。中華民國成立前,開會商討國旗一事。孫中山提議用青天白日旗,黃興主張用井字旗,袁世凱主張沿用清政府時期的龍旗,而章太炎提議用首先光復南京的江浙聯軍的軍旗「五色旗」。章太炎說出理由:「紅、黃、藍、白、黑五色,代表我國漢、滿、蒙古、回、藏五個民族,寓意五族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