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異的體育教培市場
根據不完全統計,河北某二線城市B,截止到2016年,在市區及周邊縣城範圍內,大大小小的跆拳道館有將近1500家,而從事傳統武術教學和推廣工作的武術館只有不到150家,跆拳道館和武術館兩者之間的數量相差近十倍,這也意味著,每10個在對抗類體育培訓場館學習的學生中,有9個在練習跆拳道,只有1個練武術。
推廣的難易程度
「跆拳道」一詞是由韓國的崔泓熙將軍在1955年命名的,因為崔將軍曾經在日本學習松濤館空手道,所以他便將其與韓國一些傳統的技藝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跆拳道。
跆拳道1992年開始成為奧運會實驗項目,直到2000年才正式進入奧運會,成為了每一屆奧運會各國家代表隊都要準備的項目,而我們的各級體校,因此對該項目大力扶持,注重梯隊建設,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了學習跆拳道的人數增多。
而我國的武術項目也同樣在不斷申請進入奧運會成為正式項目,但是迄今為止,只有在08年北京奧運會上,武術項目「露了個臉」,雖然各國作為東道主將本國優勢項目加入其中是慣例,但是武術申奧之路卻困難重重,經過多方協調,武術終於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奧運會項目」,各主辦方將特殊對待,也正是這個原因,武術在北京奧運會上短暫露臉之後,就沒有出現在倫敦奧運會上了。
入行門檻
除了推廣的難易程度不一以外,入行的門檻也是因素之一。除了各拳種名家、研究會的傳人外,如果他要創辦一家成功的武館,在技術層面上,這個人至少要參加過系統的訓練,練習過長拳、南拳、太極拳等主要拳術,以及刀劍、槍棍等主要器械,這些內容至少需要五年的專業隊系統訓練,才能打上及格的標籤,這樣在教學時,才能保證不教錯。另外,在武館的運營過程中,教練員還要不斷的學習全新的套路、器械,整理搜尋瀕臨失傳的拳法,以保證武館所提供教學內容的質量始終達標。
武術館中大多有散打,這是武術中以對抗訓練為主的體育項目,與跆拳道相比有一定危險性,教練員除了應該具備裁判的能力之外,還應該具備及格水平的對抗實戰經驗和技術。
以B市為例,將近1500家跆拳道館中有15%由退役的專業運動員成立,10%由過去從事傳統武術教學工作的教練員轉行後成立,剩下的75%,是一些不懂跆拳道,也不懂武術的人創建,這些人可能在大學裡參加過類似社團,可能看別人開跆拳道館掙了錢,而自己的藝術培訓中心、文化課託管中心或其他的運營不良,臨時加了一項,然後從各高校中聘請願意兼職的學生,不管會不會教、會不會練,一股腦的把學生塞給他。
賽事,活動
武術因其所學內容多,種類多,故而檢驗其學習成果的指標和標準也多,相關賽事籌辦較困難,比如某某國際武術節主要組成板塊有二:武術,跆拳道。其中跆拳道分為實戰和品勢兩類,武術分為散打和套路兩類,套路又分為長拳、南拳、太極拳、一類拳、二類拳、三類拳、四類拳;刀術、劍術、槍術、棍術、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對練、集體基本功等等,有些比賽中還有推手、鐵砂掌功力比賽等傳統項目。所以,要籌辦一場高規格的武術賽事,是極其困難的,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也極大,比如場地,武術套路標準場地為8*14米的地毯,而且要兩個場地同時進行賽事,散打有要求8*8米的擂臺,而無論是跆拳道還是空手道,實戰(組手)和品勢(型)都可以在同一個場地完成比賽。因此在數量上跆拳道賽事是優於武術的。
另一方面,跆拳道在級別段位考試方面更加頻繁而詳細,比如初學者獲取了白帶,而後需要不斷通過考試獲取白黃帶、黃帶、黃綠帶、綠帶、綠藍帶、藍帶、藍紅帶、紅帶、紅黑帶、黑帶1~9段,基本上每3個月考試一次,由市級跆拳道協會收費並下發證書。而武術的段位考試就相對簡單粗暴了,分低級段位(一至三段)、中級段位(四至六段)和高級段位(七至九段),除了武術協會不定期舉行的段位考試外,另一種獲取段位的方式就是參加高規格的比賽,比如你可以參加體育局承辦的市級比賽,放棄名次來獲取低級段位,參加省級與全國的體育局承辦的比賽,放棄名次獲取中級段位,至於高級段位,獲取起來就要更困難些了。
利潤高
跆拳道館與武術館的盈利模式類似,以訓練費為核心,增加用品和增值的費用,包括服裝、器械等用品和考級費、比賽報名費等增值費用。以B市市區為例,學習跆拳道平均一年需要3700元以上,這其中並不包括百餘元的服裝和百餘元的護具,也不包括一年四次的考級費和N多次的比賽報名費。
而學習武術一般一年只需要2500元以下,還要包含訓練服和器械,即使器械損壞要換新的,也不過五十一百元,利潤率在10%-15%間。
一些常識性誤解
據我所知,群眾對傳統武術存在一定誤解,相信很多同仁都有所體會,比如:練武術不長個兒,練武術會變羅圈腿,練散打會駝背,女生練武術會變得虎背熊腰。還有甚者,認為所有練武術的都會每天練習劈磚頭,踢扳手,打鐵豆子等等……
其實,武術是適合全年齡段學習的項目,不僅於身體無害反而大有裨益,比如習武之人習慣昂首挺胸,每天都神採奕奕,說明武術不僅可以改善駝背,還能釋放壓力;比如習武之人的身體免疫能力高,不易生病;比如習武之人經常壓腿抻筋,有助於身體塑形和增高;比如習武之人抗壓性好,沒有什麼事情是比完成旋風腳720度難了,更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比堅持習武更難了,有科學研究表明,體育工作者得抑鬱症的概率是其他類別工作人員的1%!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各位客官老爺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請點讚分享吧,您的鼓勵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