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遊覽南京中山碼頭

2020-12-17 笨熊愛生活

南京中山碼頭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長江南岸,又稱下關碼頭,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國民政府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以迎接先生靈柩,並被定名為首都碼頭。奉安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登陸的下關碼頭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

碼頭遠景

中山碼頭是一座渡輪碼頭,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輪渡連通南京下關區與浦口區,有10分鐘的航程,輪渡的存在使得兩岸的距離得以拉近,不僅可載人過江,連摩託車也可一同過去。

輪渡一層載運車輛
輪渡二層載運乘客

過江後,一出站便可看到浦口火車站。因為車站後改作貨運站,並無客流,連站樓也顯得稍許破舊,廣場上只有幾個休閒納涼的人。廣場西邊的拱形雨廊奪人眼球,可以想像當年旅客從火車下來,經過這雨廊,穿過一馬路就可以上渡船了。這雨廊無論是造型還是內飾,都還保留著原貌,一看便有一種大度和典雅。

拱形雨廊

這裡也是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取景拍攝地,還留下了經典歌曲《離別的車站》。很多遊客尤其是年輕人嚮往遊玩,稱之為最文藝的火車站。

從廣場左側可穿行至貨運鐵軌上,看門的師傅念大家路途遙遠,所以放大家進去一覽。看到了傳說中的''清新小鐵道''。來這裡的多為年輕人,都帶著相機,想要感受一下歷史的軌道散發出的年輕的味道。

北站廣場

此景或許配上一些文化氣息才更加有意義。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親為兒買桔所翻過的月臺正式此處。我閉上眼睛,似乎看到一個踉踉蹌蹌,急急奔跑的瘦小身影。

清新小鐵道
清新小鐵道

相關焦點

  • 【南京沿途講解】中山碼頭——鹽倉橋廣場
    該段為中山大道的起點,就讓我們先沿著中山大道開啟我們的南京城市之旅……「六朝金粉地,千年金陵城」,歡迎大家來到十朝都會的南京遊覽,我是您此行的導遊員孫逸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行走南京博愛線。我們剛剛駛離的是南京中山碼頭,它又被稱為下關碼頭,民國時期的首都碼頭,也是當年孫中山先生靈柩上岸之處,後被闢為渡輪碼頭,主要連接了南京浦口碼頭。
  • 南京中山碼頭:那年冬天,他見證了魔鬼如何肆虐人間
    來到南京的中山碼頭,首先讓人想到那段沉重的歷史。如今,每年12月13日,已經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中山碼頭紀事
    這位不尋常的客人,是於1925年在北京逝世的民國國父孫中山,依照遺願,他將被安葬於南京紫金山,接班人蔣介石為導師所安排的葬禮史稱奉安大典,靈柩途經多處路橋由此更名:中山路、中山橋、中山門、逸仙橋。而孫中山靈柩在長江南岸停靠的第一站,也從此定名為中山碼頭。
  • 受大霧影響 南京中山碼頭輪渡臨時停航
    12月12日早晨,南京長江突降大霧,江面能見度小於500米,由於能見度較低,早晨南京中山碼頭輪渡往返浦口碼頭方向的輪渡全線停航,這讓早晨出行的市民措手不及。
  • 南京三日遊攻略,帶你走進魅力金陵
    玄武湖玄武湖作為古代的皇家園林的一部分景色肯定沒得說,如果你是住在南京站附近,早上可以從龍蟠路的入口進入玄武湖的環湖路,往旭橋方向一路遊覽,然後到旭橋後可以穿過湖心,到達玄武門,然後旁邊就是宏偉雄壯的明城牆公園。
  • 中山碼頭,歲月留痕
    南京下關,中山北路盡頭。1月14日,小雨淅瀝,天氣陰寒。汽車駛至碼頭前的廣場,一下車,中山碼頭矗立在面前,猝不及防。「山」字形的建築依舊宏偉,只不過牆上「中山碼頭」四個金字,略顯黯淡。
  • "前方到站,中山碼頭"
    中山碼頭,是老下關的標誌,也是一個聽了名字就想去的地方。曾經的繁華鼎盛,如今褪去歷史滄桑,變成了一番新的模樣,守護著南京,守護著鼓樓濱江。                              聽聞已久的中山碼頭                                       終於有機會坐一次輪渡      好像穿越回了90年代的老南京中山碼頭,可不止是浦口到下關的一段記憶,它寄託了所有老下關人對親近長江的嚮往。
  • 南京中山碼頭百歲躉船面臨拆除 幾代輪渡人盼望給它找個「家」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訊 在南京輪渡上百年的歷史中,服役最久的要數一艘躉船「浦龍」號。在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裡,它迎送過孫中山的靈柩,搭載過年輕的毛澤東去北京。這艘傳奇躉船,自2010年退休後便一直靜靜地停在中山碼頭北側的岸邊。最近由於濱江風光帶改造,這艘躉船可能要被拆除。輪渡公司認為它已經成為文物,但又無力負擔修繕費用。
  • 長江江蘇南京段持續超警戒水位,中山碼頭輪渡停航戰防汛!
    2020年7月13日,江蘇南京,長江南京段持續超警戒水位,中山碼頭輪渡停航,碼頭內搭起了棧道,並設置隔離樁和大量的沙袋,江水已高出外部地面一米多,防汛形勢嚴峻。一面黨旗插在碼頭內,黨員們時刻觀察水情和船隻情況,確保萬無一失。
  • 南京中山碼頭輪渡停航 過江靠公交接駁
    /a/20200713/5fd10322d1f34e3d80d3131810709b48.shtml   根據長江下遊水文網監測數據,南京今天
  • 盤點各地中山路:南京中山大道鬱郁民國風
    1933年,以鼓樓、新街口為節點,中山大道被分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三段,後又增闢中山南路。  南京民國史研究專家浦效信說,修建中山大道時,為了向孫中山表示敬意,專門將明故宮附近的朝陽門拆除,現址重建改名為中山門。門洞也增加為三個,以象徵孫中山所倡導的三民主義。  同時,下關碼頭也被改名為中山碼頭,由碼頭入城的海陵門則易名為挹江門。
  • 南京中山碼頭到浦口的輪渡 明起正式復航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今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因前段時間長江水位過高而停運的輪渡——寧浦航線(中山碼頭到浦口)將於今下午 4 點試運行,明天清晨5點正式復航。據了解,寧浦航線日均客流上萬。
  • 颱風「利奇馬」來襲 南京中山碼頭大樹連根拔起 輪渡繼續停航
    受今年第九號颱風「利奇馬」 影響,南京輪渡公司燕八線及寧浦線因江面風大,於8月11日  在輪渡停航期間,南京輪渡掛出告示牌「因惡劣天氣暫時停航,敬請諒解」,並維護好正常交通秩序。
  • 中山碼頭到浦口碼頭的輪渡
    中山碼頭是一座渡輪碼頭,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輪渡連通南京下關區與浦口區,有10分鐘的航程,輪渡的存在使得兩岸的距離得以拉近,不僅可載人過江,連摩託車也可一同過去。沿途可以看到長江大橋,潛州。 外灘全貌。
  • 尋訪南京的中山大道—中山北路篇
    中山大道為迎接孫中山先生從北平(今北京)西山碧雲寺南下的靈櫬奉安鐘山而建。初稱迎櫬大道,開工時命名為中山路,亦稱中山大道,以示尊崇之意。中山大道與眾多的相關地名構成南京「中山特色」地名群,彰顯了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與民國首都的歷史文脈,成為民國時期南京城市規劃的軸線,南京現代城市的格局由此奠定。
  • 遊覽華東五市——南京國父孫中山陵園.夫子廟夜景
    去年的金秋九月我們幾人跟團去了一趟華東五市六日遊,華東五市包括蘇州,無錫,南京,杭州,上海。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走馬觀花地到此一遊,拍了一些照片,發出來大家分享。 第一站遊覽南京國父孫中山陵園。我們拾階邁步越過十個平臺三百九十多個臺階,來到中山陵墓館前。陵墓倚鐘山而建,高大典雅,墓側的奇樹異花從未見過。平臺上雄獅盤踞,幹道間冬青墨綠、花草叢密。國父託體鐘山,民主思想,偉大精神,後人永繼,與日同輝。因為有禁忌,陵園沒怎麼拍照。
  • 客船從中山碼頭起航,客官由浦口碼頭出倉!
    NO.1|壹 中山碼頭的建設就是為了迎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回寧,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的中山碼頭,也是江北地區和主城尤其是江南(老下關)相互聯繫的重要樞紐。臨近南京西站、南京港和南京長江大橋。
  • 南京地圖上的中山故事
    1929年的6月1日,國民政府為孫中山舉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將盛放孫中山遺體的靈柩安葬到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的墓室裡。奉安大典的線路從中山碼頭出發,經過鹽倉橋、鼓樓、新街口、中山門,最後到達中山陵,全長15公裡。
  • 中山碼頭到浦口輪渡正式復航
    中山碼頭到浦口輪渡正式復航   寧浦航線昨天進行了試運行 南京輪渡公司供圖>  快報訊(記者 李娜)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輪渡公司獲悉,因前段時間長江水位過高而停運的輪渡——寧浦航線(中山碼頭到浦口)已於昨天下午4點進行了試運行,今天清晨5點正式復航。
  • 旅遊:中山碼頭——體驗民國風情,縱覽金陵風光
    中山碼頭,又稱下關碼頭,是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長江南岸的一座渡輪碼頭,現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中山碼頭附近交通發達,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寧浦線(即中山碼頭-浦口碼頭)是最主要的過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