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碼頭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長江南岸,又稱下關碼頭,民國十七年(1928年)為保障孫中山先生奉安大典的順利進行,國民政府決定在下關江邊建設碼頭以迎接先生靈柩,並被定名為首都碼頭。奉安大典舉行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登陸的下關碼頭被定名為中山碼頭並沿用至今。
碼頭遠景
中山碼頭是一座渡輪碼頭,常年開行駛往對岸浦口碼頭的「寧浦線」輪渡。輪渡連通南京下關區與浦口區,有10分鐘的航程,輪渡的存在使得兩岸的距離得以拉近,不僅可載人過江,連摩託車也可一同過去。
輪渡一層載運車輛
輪渡二層載運乘客
過江後,一出站便可看到浦口火車站。因為車站後改作貨運站,並無客流,連站樓也顯得稍許破舊,廣場上只有幾個休閒納涼的人。廣場西邊的拱形雨廊奪人眼球,可以想像當年旅客從火車下來,經過這雨廊,穿過一馬路就可以上渡船了。這雨廊無論是造型還是內飾,都還保留著原貌,一看便有一種大度和典雅。
拱形雨廊
這裡也是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取景拍攝地,還留下了經典歌曲《離別的車站》。很多遊客尤其是年輕人嚮往遊玩,稱之為最文藝的火車站。
從廣場左側可穿行至貨運鐵軌上,看門的師傅念大家路途遙遠,所以放大家進去一覽。看到了傳說中的''清新小鐵道''。來這裡的多為年輕人,都帶著相機,想要感受一下歷史的軌道散發出的年輕的味道。
北站廣場
此景或許配上一些文化氣息才更加有意義。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親為兒買桔所翻過的月臺正式此處。我閉上眼睛,似乎看到一個踉踉蹌蹌,急急奔跑的瘦小身影。
清新小鐵道
清新小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