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浙魯豫等多地蔬菜滯銷 北京油菜一度每斤5分

2020-12-18 騰訊網

昨日,北京大興區一蔬菜大棚內,由於油菜價格過低,長成的油菜已被鏟掉。

  菜賤傷農京郊油菜被鏟

  大興區一家蔬菜示範園區內菜農稱油菜價一度每斤5分,「至少6毛錢才保本」

  日前,濟南菜農韓進因無法承受菜價下跌自殺,引發人們對「菜賤傷農」的關注。在北京,一些菜農為少賠錢,把成片油菜鏟掉。雖然蔬菜批發價持續走低,市民卻感覺菜價居高不下。面對「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農業部昨日緊急通知要求幫助菜農尋找銷路,商務部要求拓寬流通渠道降低成本。

  昨日,雨後放晴,太陽西照,田間充滿泥土氣息。

  34歲的梁平迎著太陽,貓腰進入一個油菜大棚。

  大棚裡大片的油菜,已被鏟掉。

  「菜價太低,鏟掉還能少賠點。」他說。

  賣菜錢不夠工人工資

  4月18日那天,油菜價跌到每斤5分。菜農梁平說,每斤油菜必須賣到6毛錢,他才保本。

  油菜種的比往年多,這是他下的一個賭注。

  梁平是四川人,在北京幹過廚師,三年前轉而種植大棚蔬菜。

  大興區長子營鎮朱莊村北新農村蔬菜示範園區內,他有70個蔬菜大棚。

  今年,他種的蔬菜種類不多,只有空心菜、菠菜、茴香、油菜、蒿子稈和木耳菜。

  「種菜有時候就得賭,賭上了,這個菜今年可能就好賣」。梁平說。

  但是,他賭輸了。

  去年油菜的價格一直比較堅挺,能賣到每斤一塊七八。但今年,油菜最高也只能賣到每斤1毛5。4月18日那天,油菜價更是跌到了每斤5分。

  前不久,梁平請了12個工人收割一個大棚裡的油菜,每個工人工作了9個多小時,人均工錢是63塊,中午請工人吃饅頭花了20元,一共是780塊,而整個大棚收割的6000多斤油菜賣給田間收購者,只收到600多塊錢,賠了近200塊錢。

  「越賣越虧。」梁平說,不如鏟掉不賣。鏟油菜,他最多支付100元人工錢。要是算上大棚租金、種子、化肥等成本,每斤油菜必須賣到6毛錢,他才保本。

  所有蔬菜批發價都在跌

  商務部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在蔬菜示範園內,還有其他幾戶菜農。園內的土溝邊上,能看到成堆的被遺棄的油菜。梁平說,鏟菜的不僅僅是他一家。這些鏟掉的油菜,要曬乾後再燒掉。

  梁平種的蔬菜裡,不止是油菜,所有蔬菜價格,都下跌十分厲害。

  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11日至17日,全國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來已累計下降16.2%。

  在梁平的地裡,菠菜只收割了1/6,剩下的菠菜,都已經長到了膝蓋處,又老又黃,中間的野草叢生。

  「懶得管了,任由它們自個長,等收拾到這個棚子了,一併把菠菜給收拾掉。」梁平說,不管的話,還能省去化肥錢,人工錢。

  梁平說,他買了摻假的種子,一畝茴香,只有一半的種子冒出土。這令他雪上加霜。

  梁平承包的70個大棚,最早共有5個合伙人。去年9月份,賠錢了,一個合伙人退出。春節後,還是沒賺錢,又有兩個合伙人退出。

  梁平說,要是夏天,菜價還是上不去,今年肯定又得賠錢。

  他的另一個計劃是,把大棚轉租出去,剩下幾個做開心農場,讓城裡人來認領土地。

  層層加價市民稱菜貴

  0.35元的進菜價,到市民手裡成了1.5元。市民張女士說菜價一直都很貴,無法想像菜農因價格低自殺。

  蔬菜能賣什麼價,不是菜農能決定的。梁平說,每天都有十多個收購者開著廂式貨車到大棚來轉一轉,梁平從中挑一個出價最高的。

  收購商梁華是河南人,做田間收購已有5年。晚上12點至次日凌晨一兩點,他在十裡河大洋路批發市場出售。梁華說,去年一車蔬菜能賺到300多元。但今年,一車蔬菜只能賺到100-200元。

  昨日下午3時,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內,蔬菜銷售商韋繼亮守在一貨車捲心菜旁。

  這一車菜共計4萬斤,從江蘇沛縣拉到北京的,收購價是0.1元一斤,在新發地市場內,他批發的價格是0.26至0.28元一斤。「價格不是個人定的,市場就這個行情。」

  韋繼亮說,捲心菜從菜農地裡到市民手裡至少要經過3關:第一級批發商、第二級批發商和菜市場商戶。

  韋繼亮就是第一級批發商。從韋繼亮手中買走了1200斤捲心菜的二級批發商說,他主要向昌平區的幾個菜市場供貨,0.26元一斤的價格購買,再以0.35元一斤的價格賣給菜市場商戶。

  昨日下午6時,東城區東花市的兩個菜市場,捲心菜的售價是1.5元一斤。

  0.35元的進貨價,到市民手裡,怎麼成了1.5元呢?東花市樂家菜市場的一位菜商表示,菜價是由商戶自己定的。他從批發商那裡批發的價格為0.5到0.6元一斤。「為了保持菜看起來鮮亮,我要把外面的葉子剝掉,這也是我要考慮的,所以才加價1元。」

  「菜價一直都很貴啊,」市民張女士說,她無法想像,竟然有菜農因為價格低而自殺。

  農業部門幫菜農尋銷路

  菜農梁平說,他要逆向思維去考慮,「哪種菜今年不好賣了,我明年就多種點」。

  昨日,針對近期部分地區、個別蔬菜品種出現滯銷難賣,農業部緊急部署做好當前蔬菜產銷工作。農業部要求各地農業部門高度重視,千方百計採取有效措施,幫助菜農尋找市場銷路,穩定蔬菜生產發展。

  商務部日前表示,將發揮地方政府儲備和商業儲備的應急調節作用,臨時收儲一批捲心菜等具備短期貯存條件的「賣難」蔬菜。此外還將建立對接平臺,拓寬流通渠道,以及開展產銷對接,降低流通成本,和組織進行深加工等。

  新發地信息中心人員分析,從賠錢的部分品種來看,基本都屬於供大於求的現象。農民看到什麼掙錢就一窩蜂似的種植什麼,什麼賠錢了就乾脆不種了,到來年就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產量過剩,二是供不應求,隨之而來的後果就是價格的大幅波動。政府應該給農民提供更多的宏觀政策引導。

  「到底種什麼賺錢,真的只能靠猜靠賭」,梁平說,即使知道北京市場的蔬菜種植情況,他也沒法知道全國蔬菜的種植情況。

  示範園區的菜農種菜,一般還是選擇種他們自己所熟悉的菜品。梁平是四川人,喜歡種南方菜比如空心菜,山東河南的菜農,喜歡種油麥菜等等。

  梁平也想過,試過種一些特色菜。比如四川的折耳根(又名豬皮孔),也試過種豌豆尖、紫背天葵等。但是這些種子不適合北京的冬天,種上全死了。

  梁平說,今年他賭錯了蔬菜,如果明年還繼續種菜,他要逆向思維去考慮,「哪種菜今年不好賣了,我明年就多種點」。

  專家說法

  「要命」菜價暴露流通怪圈

  專家稱菜價下跌大部分由菜農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

  據新華社電 濟南菜農韓進因「8分錢一斤捲心菜」自殺,暴露出「種菜難賺錢,買菜不便宜」的流通怪圈。

  春節期間持續攀高的菜價近期為什麼突然「跳水」?濟南市唐王鎮鎮長李延德說,今年北方天氣異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給。加上近期市場上關於「大葉蔬菜更容易沾染核輻射」的傳言,影響了銷路。

  另外,受去年冬季菜價高漲影響,今年菜農的種植積極性提高,其中不乏盲目擴大種植面積。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藺棟華分析認為,菜價下跌大部分會由菜農最終承受,而菜價上漲則由消費者買單。流通環節過多,每道加價10%至15%以上,價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漲數倍。

  專家提出,權衡抗通脹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關係,宏觀調控要重在落實「兩保」,即菜價較低時優先保障菜農利益;菜價較高時保障城市低收入群體利益。

相關焦點

  • 椒農面對收購商不敢問價 崇禮4萬噸彩椒緣何滯銷?
    崇禮區驛馬圖鄉上碌碡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兵告訴新京報記者,自今年7月23日陸續有彩椒收穫以來,彩椒價格的最高峰還是7月末那幾天創造的,「但最高也就每斤3塊錢,隨後便一路走低,村民們都很難接受。」 據王志兵了解,在石家莊和北京的一些終端商超,彩椒每斤價格仍在8元錢上下,對比村內的收購價,王志兵認為今年彩椒滯銷與收購商壓低菜價不無關係。
  • 樂清這個村滯銷的蔬菜5天賣出17.5噸,0.5元/斤還在賣
    讓滯銷的蔬菜一下子變成了熱銷產品。愛心義賣售17.5噸蔬菜蔬菜滯銷的消息一經傳播,牽動著不少愛心人士的心。在市蔬菜瓜果產業農合聯的牽線下,蔬大強生鮮配送公司積極參與其中。公司總經理林小琳說,在得知蔬菜滯銷時,他們公司組織40多人,放下手頭所有工作,義務舉辦義賣活動,幫助菜農挺過難關。
  • 光山縣趙崗村蔬菜滯銷 村委會聯繫渠道收購
    新京報訊(記者 景嘯塵)受疫情影響,常規的銷售渠道封閉,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趙崗村的萵筍等蔬菜出現了滯銷情況。村委會聯繫了相關公司,對村民滯銷的蔬菜進行收購,並銷往北京新發地。光山縣趙崗村蔬菜滯銷,村委會聯繫了相關公司,對村民滯銷的蔬菜進行收購。受訪者供圖趙崗村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斛山鄉,蔬菜種植是這裡的傳統產業,冬天以萵筍、小白菜、捲心菜為主,夏天則種黃瓜、西紅柿、豇豆、芹菜等。趙崗村第一書記鄒文建告訴記者,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常規的銷售渠道封閉,上百畝的萵筍卻賣不出去。
  • 家樂福直播助固安農戶解決滯銷蔬菜
    近期,他們收到了來自河北固安農戶的求助信,原來,當地捲心菜和青梗菜花滯銷,沒有工人,解決不了運輸,農戶們面臨著一年辛苦付之東流的困境。家樂福華北區採購接到這個信息後,立刻組織工人、車輛奔赴固安。「固安是業內比較出名的蔬菜基地,種植數量大,質量高,而且距離北京近,蔬菜新鮮保持度高,」家樂福華北區採購負責人表示,「看過當地滯銷的捲心菜和青梗花菜後,我們覺著質量非常好,價格也實惠,所以我們決定扣除運輸損耗等成本,零利潤銷售。同時為了刺激顧客購買慾,我們還開通了直播,讓顧客能和我們一起看到蔬菜基地裡面的情況,做到買得放心,吃的安心。」
  • 疫情期間蓮藕螃蟹一度滯銷,愛心暖流助貧困戶重燃希望
    無為市洪巷鎮龍泉村、青崗村貧困戶洪建和、舒小中疫情期間的心情一言難盡,先是愁眉不展、日夜焦慮,後來遇到愛心的「暖流」將他們滯銷的農產品全銷售出去,兩個人才真正舒心了,對未來又重新充滿希望。「有1.5萬斤左右的藕滯銷,如果賣不出去,就要損失至少七、八萬元。」洪建和每日「望田興嘆」,心裡非常焦急。洪巷鎮農業服務中心得知情況後,立即到現場調查了解情況,隨後安撫他不要擔心,政府肯定會想辦法幫助銷售的。隨後,鎮農辦主動聯繫了二壩鎮人民政府,對方一次性採購307份蓮藕,1.3元每斤,每份50元。這樣,洪建和家滯銷的蓮藕一次性銷售得所剩無幾。
  • 蔬菜網絡銷售:滯銷引出拓展銷售模式新思路(圖)
    所幸政府和一些愛心超市援手,採取「農超對接」等多種措施將滯銷的蓮藕及時「消化」掉,藕農們得以渡過難關。據了解,今年因為天氣、知名度等其他原因,南寧市部分地方的蔬菜陸續出現滯銷情況,雖然在政府的措施扶持下得到及時解決,但要改善、減輕蔬菜滯銷,擴寬銷售渠道是有效的解決手段之一。
  • 河南多地西瓜滯銷 瓜農愁眉不展(圖)
    在杏花營西瓜批發市場裡,西瓜的價格每斤1毛多錢,稍微小一些的西瓜甚至幾分錢一斤,就這樣大量的西瓜還是賣不出去,瓜農們一片抱怨聲。  無獨有偶,近來「瓜賤傷農」的新聞在各地頻頻爆出。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大河報記者就此在鄭州和開封兩地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除了種植面積大等和往年如出一轍的原因外,今年不少市民反映西瓜不甜,或許對其銷量也產生了直接影響。
  • ...一搶而空和「田間產品」滯銷並存——區域一體化,破解「冰火兩...
    嵐山鎮農業公司副總經理楊志告訴記者,「我們鎮紫薯種植面積有1000多畝,因為是種在九頂山生態含氧區特有的山地紅砂土之中,花青素是普通甘薯的5至10倍,在長三角地區光是新鮮的紫薯每年能賣100萬公斤。」南京市高淳區陽江鎮慢城金甲水產養殖合作社的攤位上,一盒盒香辣蟹吸引不少市民。80後王玉花是這個合作社的領頭人,她帶著一幫「娘子軍」養螃蟹、賣螃蟹。
  • 衡陽碧桂園解決菜農蔬菜滯銷問題,4萬斤蔬菜免費送業主
    2月26日,碧桂園衡陽城市公司已下單採購4萬斤滯銷蔬菜發放至市內碧桂園社區支援戰「疫」,此次捐贈從2月24至26日,每天由工作人員採購衡陽土橋村、東湖寺村、雞籠村菜農滯銷蔬菜打包發車運送至市內碧桂園兩個社區,發放到約2000戶碧桂園業主手中。
  • 2007.7.26農業部發布蔬菜、水果、水產、...
    1.10北京嶽各莊 油菜 1.40北京新發地 油菜 1.00北京八裡橋 油菜 0.90北京大洋路 油菜 1.20京昌平水屯 油菜 0.90京錦繡大地 油菜 1.50北京日上 油菜 0.80天津何莊子 油菜 1.20天津金鐘 油菜 1.10天津紅旗 油菜 1.80天津當城 油菜 0.70石家莊橋西 油菜
  • 泉州羊肉單價破40元每斤 蔬菜和雞蛋價格長得多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市民菜籃子的花銷,本報在每月下旬,從定點超市抽取10個固定樣本[包括散裝丁優米、五花肉(無骨條肉)、排骨、散裝雞蛋、春菜、上海青、菜瓜、草魚、明蝦、紅富士,每個樣本500g]。這些樣本一年四季均有銷售,也是咱們餐桌上的常客,通過它們的價格趨勢,記錄屬於泉州市民的消費價格指數。
  • 花都黨員滯留湖北 自費收購滯銷蔬菜捐贈
    從2月5日起,陳華武和村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進行疫情宣傳,勸說村民不串門不聚會呆在家,同時冒著寒風冷雨在村裡的檢測點開展排查。條件再難 卻難不倒一腔熱血在和家人的一次聊天中,陳華武了解到,由於疫情影響,菜農辛苦數月種出的蔬菜無人收購,開始出現蔬菜滯銷的情況。而他通過新聞發現湖北多地受疫情影響,蔬菜價格上升較快。「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解決滯銷問題,又能幫助一些人吃上新鮮蔬菜?」
  • 區商務局長範森精心搭建農商橋梁 化解青華鎮貧困村蔬菜滯銷難題
    但往年這些一直遠銷北京、武漢、太原、西安等地的優質生菜,因受疫情交通管控的影響無法外運,而過去因未曾在本地銷售則購銷渠道不暢,導致即將收穫的10萬斤生菜出現滯銷,不僅貧困村組心急如焚,青華鎮黨委書記蔚國濤也犯了愁。
  •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油菜補鈣、紫甘藍抗衰老,西蘭花對女性好
    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國成年人每天吃300到500克新鮮蔬菜,其中深綠色蔬菜最好佔到一半左右。菜市場裡各種蔬菜種類非常豐富,我們該如何挑選呢?新鮮的蔬菜不僅可以補充身體所需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營養素,而且蔬菜脂肪含量普遍很低,常吃也能起到預防肥胖的作用。種菜種類眾多,茄果類、根莖類等等,今天我們來重點跟大家聊聊十字花科蔬菜。經常看爆炸營養課堂文章的朋友,對西蘭花、紫甘藍這兩種十字花科蔬菜並不陌生。
  • 外埠蔬菜加急馳援北京 京城「菜籃子」貨足價穩
    (抗擊新冠肺炎)外埠蔬菜加急馳援北京 京城「菜籃子」貨足價穩中新社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 杜燕)河北首批5000噸蔬菜陸續運抵北京,設立外埠蔬菜進京中轉調運站無接觸運輸……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外埠省份加速蔬菜進京
  • 大陸菠蘿滯銷,為什麼還要買臺灣鳳梨?
    菠蘿價格一路高漲,賣到每斤1.3-1.4元。5月1日過後,下跌至每斤1元左右。後面幾日價格連續下滑,跌至每斤0.6-0.7元,次果最低賣到每斤0.2元。因此也出現了大量「菠蘿爛在地裡」的新聞出來,注意,0.2元的已經是次果了。徐聞菠蘿為何滯銷?其實這種滯銷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在2016年,徐聞菠蘿也曾大量滯銷,當時還發生了「笨生鮮」事件。
  • 滬浙山塘半日遊
    節日假期到慕名已久的滬浙交界廊下山塘村遊玩。早晨8點半從蓮花路地鐵站乘蓮廊專線公交出發,走高速約9點50分到水產園站下車。馬路對面就看見【廊下山塘民俗村】的牌坊入口,此處到山塘村僅數百米,選擇步行(也可坐廊下二路短駁車)。初秋的天氣宜人,林蔭道兩邊遍步農家民宿和稻田,微風輕拂,步行很舒服。約10餘分鐘後首先看見明月山塘雕塑,右拐往裡就是遊客服務中心(室內電視牆有連續播放景點宣傳片)。
  • 油菜幼苗過冬小技巧-蔬菜大棚保溫被
    高鵬農業的蔬菜大棚保溫被已經進入訂購旺季,適用於許多蔬菜種植大棚。油菜在市場上很普遍,油菜花含有很豐富的花粉。種子含油量達35~50%,可以榨油或當作飼料用。除此,油菜花的嫩莖及葉也可以當作蔬菜食用。油菜花製成的果汁在醫療上據說有預防高血壓、貧血和傷風等功效。
  • 新冠肺炎疫情致蜜桔滯銷 江西南豐縣長網上「帶貨」
    江西南豐蜜桔在國內深受大家歡迎,2020年春節至今的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果農蜜桔滯銷。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官方渠道獲悉,目前南豐果農手中的蜜桔庫存有一兩億斤,如果不及時賣出,可能會逐漸變質腐爛,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針對此事,南豐縣縣長樂啟文已經開始在網絡上推廣「帶貨」,希望以此幫助果農。
  • 北京新發地豬肉批發價每斤19元,倆月降25%,牛羊肉也降價明顯
    「豬肉批發價每斤19元,比2月下旬的25.38元每斤下降了25%。」昨日,在北京新發地市場肉類交易大廳,前來購買豬肉的市民排起了長隊。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說,「五一」期間北京市場肉類、蔬菜水果節日供應充足,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經過1年的消化,豬肉價格開始進入下行通道,至少到6月份豬肉價格將繼續穩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