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和「八一槓」應感謝這支槍!曾領先世界,但現在卻很少見到

2020-12-19 軍武次位面

昨天的文章,用稍微長的篇幅描繪了蘇聯紅海軍利用「重型載機巡洋艦(航空母艦)」作戰的方式,文章格局稍微大了點。今天我們換換口味,講一講輕武器(其實主要原因是筆者的槍械T恤到貨了,勾起了筆者的一些槍械情懷),講一款開局很好但結局草草的國產步槍。

63式自動步槍在我國我軍的槍械發展史上屬於絕對的異類,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跟當時我軍其它軍種進行的研發項目一樣,屬於「設計理念比較先進,但是由於技術儲備與工程經驗不足,研發著研發著就走歪了路子,結果出來的成品性能與設計性能大相逕庭」的典型。下面我們按照上面這句話的邏輯,來說說63式的故事。

先進的設計理念

說63式自動步槍的「設計理念比較先進」,其實從我軍賦予它的名稱就能看出端倪來了——「自動步槍」。

在上世紀40到80年代,我軍是沒有西方語境下的「突擊步槍」或者「自動步槍」概念的,步兵輕武器僅僅從承擔的戰術任務角度劃分,被劃分為「輕機槍」、「半自動步槍/馬步槍」、「衝鋒鎗」幾種。

在1956年編制步兵班組的武器配系中,配備給班組的輕武器以三個「56式」為主:分別是機槍組的56式班用機槍,用於承擔400米以內對步兵集群目標的壓制任務;班長和副班長手裡面的56式衝鋒鎗,用於承擔200米距離內的近戰火力壓制任務;以及步兵班裡5名步槍手裝備的5支56式半自動步槍,用於承擔400米內殲滅單個步兵點目標的任務。

因此在彼時我軍的軍語裡,衝鋒鎗一般就是用來近戰壓制的,步槍和輕機槍則是用來在較遠的距離上殲滅集團目標與單個點目標的。

63式自動步槍本身能被冠以「步槍」之名,還加上一個定語「自動步槍」,在概念上就已經暗含了「步衝合一」的設計思想,要求該型武器能夠在400米的距離內有著不亞於56式半自動步槍的射擊精度,足以承擔遠距離點射/半自動射擊殲敵的任務;又能在200米以內的近戰中突擊火力足夠猛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抗衡56式衝鋒鎗這種在蘇軍部隊中被定義為突擊步槍的武器。這在上世紀50和60年代的各主要軍事強國中本身就是一大進步。

要知道當時的美軍步兵班組還死抱著M14步槍這種辣雞,甚至連班組支援火力都沒有班用機槍可言,一度靠2支可以全自動射擊的M14自動步槍吃飯(情懷不能當飯吃)。

而蘇軍儘管已經實現了單兵輕武器的自動化,卻在某種程度上因為步兵機械化/摩託化的需要,比較強調單兵在200米範圍內的近距離火力壓制能力(想想AK和AKM的遠射程散布),在400米左右的距離上打擊點目標與集團目標的任務實際上都是交給RPD/RPK型班用機槍來完成的。

而63式自動步槍在設計之初就要求綜合美蘇兩大強國的單兵輕武器的優點,做到「一支槍能夠代替56式輕機槍、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本身就是巨大的超越。

63式步槍的優點

而從63式自動步槍的設計特點、技術指標與部分技戰術性能來講,雖然算不上出眾,但也沒有某些人說的那麼不堪入目,甚至部分性能理論上也是確實優於56半和56衝的。

我們先說63式的設計特點,63式的自動原理是活塞短行程,導氣裝置增加了氣體調節器,相比較56式衝鋒鎗的活塞長行程、導氣裝置只有1個4.5mm的大氣孔,對精度比較有利。

而63式的自動機設計重心距槍管軸線距離從56式衝鋒鎗的25mm縮短到21mm,提升了點射精度,同時發射機組件比56式少一個,降低了加工難度與工時。

最後63式自動步槍的設計壽命要比56式衝鋒鎗要高,初期設計定壽是15000發,即使是1970年代大規模批產的時候質量下滑嚴重,也能做到定壽10000發,比56式衝鋒鎗的6000發好得多。而在做到壽命延長的同時63式所使用的材料反而比56式衝鋒鎗要簡單,不需要使用鎳/鉻含量高的蘇標槍鋼,也為國家節約了一定的生產成本。

63式步槍的缺陷

儘管63式的部分設計特點在後來被81式自動步槍和95式自動步槍所繼承,但是從大面上來講,並不能否認63式自動步槍在研發和批產的過程中么蛾子不斷、乃至最後成為了一個比較失敗的設計。

射擊精度太差

我們之前提過,63式自動步槍的主要技戰術目標,是在400米的距離上代替56式班用機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的作用,在200米的距離上代替56式衝鋒鎗的作用,做到「一槍頂三槍」。為此,63式自動步槍定的出廠射擊精度驗收標準同56式半自動步槍相當,要求出廠驗收R50≤5cm,個別槍枝允許R50≤5.5cm。

但在1970年代大大批量生產出廠實測時就已經無法達到設計標準,下滑到了R50≤6cm,這個射擊精度已經連56式衝鋒鎗都不如了,基本無法達成「400米殲滅單個步兵點目標」的任務。

後期經過技術攻關與質量控制,63式自動步槍的R50數據也只能達到≤5.5cm左右,勉勉強強做到了比56式衝鋒鎗好,但是依然無法同56半自動步槍相比。

彈匣容量太小

而在200米以內的近戰火力壓制上,63式自動步槍為了壓低瞄準基線高度,便於輕步兵臥姿射擊,有意沒有設計同56式衝鋒鎗使用的30髮長彈匣類似的彈匣,而是將彈匣裝彈數量設定為20發。

這個數字儘管在1950年代美國、歐洲等國的步兵輕武器上還不算另類(比如美軍的M14、歐洲軍隊的G3、FAL等等甚至美軍的AR15早期型都使用了20發彈匣),但是伴隨著越南戰爭的到來,這一數字很快就被改到了30發,爾後30發作為各國全尺寸突擊步槍的標準彈匣裝彈數量就再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63式自動步槍死抱住20發的彈匣容量不放,實際上是無法承擔有效的近戰火力壓制任務的。因此,指望63式自動步槍能在「200米以內代替56衝」也是不太現實的。

全槍尺寸太長

更不用說,從全槍尺寸與戰鬥全重來看,63式自動步槍真的太長太重了——刺刀摺疊時全槍長1032mm,比56式半自動步槍長。

空槍重量3.9kg,跟空槍狀態下的56衝差不多重。63式自動步槍的全槍太長設計方並不是沒有注意到,但是長期想搞摺疊託都沒有完全搞成;

戰鬥全重太重

63式自動步槍的戰鬥全重太重設計方也不是沒有注意到,但是歷史上採取的部分改進措施有一些成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按下葫蘆起了瓢,這邊降低了戰鬥全重,那邊就劣化了武器勤務性能與戰鬥性能,越來越搞不定了。

單單這兩個長期無法解決的巨大缺陷,就決定了63式自動步槍在名義上屬於「步衝合一」的單兵輕武器,實際上只是一型不太適合輕步兵部隊的單兵輕武器,而且還沒有辦法做到「步衝合一」。

因此,在經過10年時間組織比較混亂的大批量生產後,這邊軍工大調整,那邊63式自動步槍就開始從部隊裡面撤裝,到1977年全部撤裝完畢,我軍輕步兵再度基本恢復1956年編制表。

從那以後,儘管在部分非熱點地區戰場上偶爾還能看到63式驚鴻一瞥,但是它已經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相關焦點

  • 永遠的「八一槓」!我軍最出色的步槍,也是士兵心中的「白月光」
    可摺疊槍託設計、空倉掛機功能、超強環境適應性、高精準度與不俗的火力輸出能力,眾多特點與優勢讓這款步槍深受解放軍士兵的信賴和喜愛。不僅如此,即便是在95式槍族成為制式步槍的今天,服役期高達二十多年的「八一槓」依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據悉,目前解放軍一些高原部隊依然配備了「八一槓」。
  • 越戰老兵的最愛---永遠的「八一槓」
    81-1式自動步槍,即中國81-1式7.62毫米自動步槍,1981年,我國第一個班用槍族設計定型,定名為81式7.62毫米班用槍族。其中步槍包括木託的81式自動步槍和摺疊槍託的81-1式自動步槍,二者的區別僅在於槍託的形式。摺疊槍託的81-1式自動步槍俗稱"八一槓"。
  • 堪稱經典的81式步槍,國民心中的一代名槍,不愧是八一大槓
    在我國步槍領域長期的發展中,有一款步槍具有優良的性能至今任然被大家津津樂道,這款步槍精度好、動作可靠、操作維護簡便,在前線的戰鬥中表現非常的出色,這款槍就是81式半自動步槍,前期版本採用木質槍託後期改進版本採用了可以摺疊的金屬槍託,使用可摺疊金屬槍託的版本被稱為81-1式半自動步槍,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八一槓
  • 95式步槍,為什麼一直不入老兵的眼?八一槓優點太明顯
    八一槓,曾經也是我們的制式步槍,並且也是服役了幾十年了   當時八一槓的研製目的,只是一個過渡槍型 >  而95式才是最終想要的制式步槍   但是為什麼八一槓退伍之後,讓很多老兵念念不忘   而95式卻不入老兵的法眼呢?
  • 永遠的八一槓,本是過渡型號,卻成為我國史上最出色的步槍之一
    八一槓自動步槍是我國1981年定型的一款自動步槍,因此簡稱八一槓,於1983年開始批量生產並大量裝備部隊。八一槓自動步槍是在56式自動步槍基礎上,結合了56式半自動步槍的部分結構設計改進而成。
  • 我軍高原部隊依然在用81槓?95式不夠換裝嗎?
    當今軍隊對於小口徑突擊步槍的青睞已經是蔓延到世界各國了,特別是北約標準口徑5.56毫米突擊步槍更是廣受歡迎。我解放軍基本也已經完成了換裝工作,而我軍裝備的多為95式突擊步槍或其改進型號95-1突擊步槍,由此來看我軍還是基本跟得上國際潮流的。
  • 中國「八一槓」步槍,通過無數實戰檢驗的「佼佼者」
    「八一槓」步槍就是81式自動步槍,因為大家叫「八一槓」更多些,畢竟使用摺疊託的81-1式(讀作八一槓),比使用木託的81式更常見。八一槓步槍好用不好用,只要是用過的士兵都能給它一個高度的評價的,一把耐操又靠譜的槍在武器史上還真的是不多的。
  • 81槓和95槍都能用,國產新型35毫米槍掛榴彈發射器適裝性好
    要提高步槍的打擊威力,最有效的一個改進方式,就是給步槍裝上槍榴彈。步槍發射槍榴彈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槍口直射,另一個就是槍掛榴彈發射器。期中,槍掛榴彈發射器更常見一些。在槍掛榴彈發射器研製方面,我國新研製有一款35毫米的槍掛式榴彈發射器,它的口徑為35毫米,長約375毫米,重約1.3公斤,戰鬥射速每分鐘7發,有效射程300米,採用的是手動單發裝填方式,主要用於驅散或制服300米範圍內的的犯罪分子。
  • 八一槓的老祖宗,我軍第一種列裝步槍,也叫八一式,產自一山洞
    八一槓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軍第一支正式列裝部隊的步槍,恰巧也叫八一式,更讓人稱奇的是,這支步槍的設計製造,全在一個山洞中完成,而這個山洞,就是我軍的「黃崖洞兵工廠」。大家都知道,抗戰時期,不用說八路軍,就是整個中國的軍工水平是多麼薄弱,那個時期所生產的主要槍械。
  • 永遠的「八一槓」:中國最出色的步槍之一,空倉掛機讓士兵太滿意
    永遠的「八一槓」:中國史上最出色的步槍之一,空倉掛機讓士兵太滿意81槓,事實上成了所有使用過此槍,老兵心中的一種情節,即老兵心中永遠的81槓。八一槓是對我軍1981年設計定型,並於1983年量產大批量裝備部隊的7.62毫米口徑81式自動步槍的改進版的愛稱,其標準全稱為81-1式自動步槍,簡稱81-(槓)。81式自動步槍是我軍歷史上真正意義上可以稱之為槍族的單兵自動武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超過80%零部件可以通用的81式班用機槍是另外的重要組成。
  • 巴基斯坦從捷克購買50萬支步槍,這款槍比中國的95式好在哪裡
    據環球網報導,巴基斯坦與捷克的切斯卡-茲布羅約夫卡公司籤訂合約,購買該公司研發的CZ-806步槍生產線和生產許可權,巴基斯坦計劃產生50萬支C,用來代替老舊的G3突擊步槍和中國的56式自動步槍。目前該槍有兩種預定的口徑,分別是北約標準的5.56X45mm和7.62X39mm口徑,這個功能十分契合巴基斯坦的需求,因為巴基斯坦裝備的槍械和印度一樣都是萬國造,如果裝備了CZ 806步槍,其早期生產的不同口徑的子彈也不會全部報廢。 此外,該槍外形設計也十分前衛,安裝了戰術導軌,可以掛裝戰術組件。槍託可根據射手需要調節長短或摺疊,左右手都可操作。
  • 說81槓經典:是相對56式衝鋒鎗而言,才成為老兵心中永遠的情節
    與56半和56衝一樣,81-1式步槍發射的仍然是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此彈有大量的庫存,即便到當下仍然消耗不完,也是81槓仍然在武警、海警、公安、邊防部隊、預備役和城鎮工礦企業和鄉村民兵大量裝備的原因之所在,也供56式輕機槍和81式班用機槍使用。
  • 輕武器事業,一生的鐘愛——訪95式槍族副總設計師林久彬
    他曾從事多個科研項目研究,是我國第一代正式列裝部隊的小口徑槍族——95式槍族副總設計師,研製中,為自動機結構、提高槍管壽命、改進表面處理工藝等核心技術做出自己的貢獻。他熱愛輕武器事業,從未改變,如今年近八旬,依然關注著我國輕武器發展,輕武器,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部分。採訪林久彬老師,言談話語中,他對輕武器的那份熱愛與執著時時觸動著我們的內心——
  • 「朵顔吾衛兵器圖鑑」QBZ95-1式5.8mm自動步槍
    畢竟,在我們很多讀者朋友們的軍旅生涯中,陪伴他們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QBZ95-1式5.8mm自動步槍。相比於「無心插柳柳成蔭」,原本作為過渡武器,結果卻意外在軍中服役了20多年的81槍族,95式算得上我國第一款完全自主設計研發製造的制式武器,2010年,改進後的95槍族被正式命名為95-1式5.8mm槍族系統。成為士兵手中的新主力。
  • 世界最好的4支衝鋒鎗,有一支被美軍嘲諷「黃油槍」,很少人知道
    基於上述條件,美軍急需一支作戰性能出色且物美價廉的槍械,終於在二戰後期M3衝鋒鎗應運而生,數量約61萬支。值得一提的是,該衝鋒鎗因其外形過於難看,剛配備給美軍時,曾一度被集體厭惡,被譏諷該槍械為「黃油槍」。
  • 90年前的江西大旅社,現在的八一南昌紀念館
    江西南昌是「紅色之都」,這裡是南昌八一起義的城市,是打響「第一槍」的城市,1927年8月1日到今天已經過去了92年,下面帶大家參觀一下南昌八一紀念館。這裡有什麼呢?1927年7月下旬,賀龍領導的起義部隊到達南昌,包下了一座旅社。這座旅社就是江西大旅社。
  • 緬甸仿製中國97步槍配美國槍榴彈,那為啥95很少用榴彈?|輕武專欄
    ▲中國95步槍上的榴彈發射器但很少見到解放軍使用其實,中國的95步槍並不是沒有槍掛榴,只不過比較少見罷了。而且走的還是槍口發射榴彈的路子,先後研製了67式反坦克槍榴彈和90式槍榴彈,可以安裝在81步槍和95步槍上。
  • 81式自動步槍現代化改進之路:坎坷曲折,光學瞄準鏡為何不實用?
    引言在解放軍使用過的步槍裡面,有一款雖然現在不怎麼看到,但是也是一直被稱讚。不是95,不是新步槍,而是被叫「八一槓」的81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對於老兵來說依然記憶猶新,很多人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起初,81式自動步槍也被認定是介乎於56式衝鋒鎗和新型小口逕自動步槍中間的過渡性產品,但因為種種原因它卻一直留在部隊服役,反而成了老兵眼裡的一代經典。我國小口逕自動步槍的開山之作87式自動步槍還是在81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的,卻因為性能的不盡人意而沒能替代後者的位置。這讓81式一直服役到95式自動步槍的出現。
  • 為什麼81式步槍叫做81槓?
    81式步槍是我國在1971年自主設計出來的一款全自動突擊步槍。因為在1981年定型,並於1983年開始投入大量生產並交與部隊,因此稱為81式步槍。該槍總共有三個調節閥,0,1,2。設在0時為普通正常使用狀態。
  • 八一女排軍裝照曝光,袁心玥「一槓兩星」,軍銜升得快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即將在我國武漢開幕,這是中國首次舉辦軍運會。作為最高規格的軍人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世界軍運會也被外界譽為 「軍人奧運會」,在過去的六屆比賽中,實力出眾的中國八一女排曾五次登上領獎臺,但卻只在2007年海得拉巴軍運會上奪得過一次冠軍,對於她們來說,此番坐擁主場優勢,全力衝冠自然是第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