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9日,由北京天恆馬連道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北京馬連道建設指揮部和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青年國際茶會系列第二場【中國—印度茶會】在北京馬連道工作站成功舉行。
印度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羅漢德先生,印度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處一等秘書白君德先生,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區長助理楊青,陝西省鹹陽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月為,北京馬連道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張東,北京市西城區商務局局長袁利,北京市西城區對外聯絡服務辦副主任陳建正,北京市西城區外事僑務辦公室副主任忻靚,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副會長呂明宜,中國外文局團委書記朱虹,天恆集團黨委副書記楊彥濤,北京天恆馬連道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步豔梅等領導和40位從事國際茶文化交往的嘉賓參加了此次茶會。
「青年國際茶會」項目旨在推動青年人熱愛、傳承與發揚茶文化,促進國際交往,美美與共,攜手前行。此次中印茶會的主角是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來自中國、印度、馬裡、蒙古國、俄羅斯、哥斯大黎加、土庫曼斯坦等13個國家的青年,以及來自中國外文局和天恆集團共青團團委的青年人匯聚一堂,共同領略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茶文化源遠流長的生命力,促進國際間茶文化交流與合作。
此次茶會品飲了由北京東籬田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帶來的世界著名的印度阿薩姆紅茶和陝西蒼山秦茶集團.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帶來的涇渭茯茶。品茶之際,氣勢磅礴的主題沙畫表演《玄奘西行》帶領大家追憶了公元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歷經艱難險阻,最終抵達印度取回真經的歷史,見證了中印文化關係史上重要的高光時刻。著名印度舞蹈家吳景倩帶來的印度傳統婆羅多舞——溼婆讚歌讓嘉賓們領略了印度的風情與美好。而中印青年一起參與的印度歌曲表演更體現了青年人的熱情與活力,把整場茶會的氣氛推向頂點。
印度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羅漢德先生在致辭中表示,公元65年,已經有了中國和印度正式交往的記錄。中國古絲綢之路的幾條重要通道都與印度存在著緊密的聯繫。歷史上中國和印度的交流,是一條貿易通道,也是一條文化通道。中印兩國的茶文化一直有著根植於歷史之中無法剝離的關係。未來,也期待兩國青年把兩國茶文化傳承下去,進行更深入的互動與合作。
陝西省鹹陽市委常委、副市長趙月為在發言中表示,鹹陽位於陝西省八百裡秦川腹地,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的第一驛站。本次中印茶會上,中國秦腔表演技驚四座,充分傳遞了陝西文化的厚重與張力。鹹陽也是中國茯茶的發源地,經過千年的發展,鹹陽茯茶已經成為陝西乃至全國重要的特色產品。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區長助理楊青在活動中說道,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時代,為中國茶更好走向世界提供了新路徑與新機遇。今天的舉辦中印茶會,旨在使青年熱愛、傳承、發揚茶文化,促進茶文化的國際交往。本次青年國際茶會將茶文化同舞臺表演、音樂、民俗服裝等資源進行了融合創新,挖掘了兩國文化的融合因子,創新了表現形式,集眾所長。這種新的表現形式呈現給廣大青年,不但實現了茶文化內容的創新突破,亦為更多青年提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學習機會,同時也創新了茶文化推廣方式,文質相宜,趣效並益,是西城區政府一直倡導的文化發展模式。北京天恆馬連道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為此次茶會發起人、創建者,亦為茶會的舉辦付出了辛勞與汗水。
北京天恆馬連道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東籬田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鹹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夥伴框架協議。搭建茶文化交流、學習平臺,讓國內外優秀茶文化、茶產業資源匯聚於此,共建共贏,創造更多多元合作的可能性,亦讓廣大茶友在這個平臺上感受茶文化,愛上茶文化。
在當代書壇有「博採華夏書藝第一人」之稱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書畫藝術顧問練德升老師專門為此次茶會提寫了主題詞:「人文相親,茶道聚友」。這八個大字不僅道出了此次中印茶會的意義,它所用的書體也是非常講究,是用小篆書寫。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創製了統一的書寫形式,就是小篆。對曾是秦國故都的鹹陽,亦是意義非凡。這份珍貴的書法作品被印度大使館珍貴收藏。
參加此次國際交流活動的嘉賓與青年互贈禮物併合影留念。青年國際茶會系列的第二場中國—印度茶會圓滿結束。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人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前人為我們留下的茶文化瑰寶,將在青年人的傳承和發揚中,再現輝煌。未來,青年國際茶會系列茶會也將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