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書評|張明揚《紙上談兵》:糾正你對古代戰爭的所有錯誤想像

2021-01-20 紅星新聞

最近,青年學者張明揚的新書《紙上談兵:中國古代戰爭史札記》(以下簡稱「《紙上談兵》」)一出版,便被貼上了「一部中國古代武器與戰術進化史」標籤。此書,串聯兩千年歷史,復盤經典古戰場,解讀軍事神話背後的多重因素與細節,還原經典戰役的戰略部署,摒棄了後世施加在軍事家身上的誇張與神話,在史學界引起不小反響。

「如果我們要討論軍事史的話,在這個過程當中是有非常多的細節值得我們去挖掘。對於絕大多數軍事迷來說,這本書應該是一頓饕餮大餐了。」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姜鵬如此評價《紙上談兵》。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張經緯表示,在張明揚這裡,古代戰爭不再是平面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是兵器、後勤、軍事實力、戰術等一系列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許紀霖則稱,張明揚就是史學界的「後浪」,其作品是「接地氣的公眾史學」——有故事,有想法,有深度。

周末讀什麼好書?今日,紅星新聞《紅星書評》特別推薦張明揚和他的《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中國古代戰爭史札記》

作者:張明揚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漢唐陽光

【紅星書評】

這個「紙上談兵」的人,會糾正你對古代戰爭的所有錯誤想像

◎葉克飛

小時候書籍匱乏,最愛的讀物便是評書的實體版。拿著木頭刀槍在院子裡與小夥伴扮演各路名將好漢,你來我往大戰三百回合也是常事。

多年後,在舊書網等渠道收了大量評書,再看已是味同嚼蠟。一來是因為套路太過單調,不是被困孤城單騎搬兵,就是敵軍營中有失散多年不知自己身世的自己人,少不了老道軍師、負責搞笑的福將、專職陣前招親的小白臉和無所不能的女將。二來則是因為評書中描述的戰場太過簡單失真,武將單挑,小兵一邊看,贏了就往上衝,輸了就撒腿跑。

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單挑只是民間想像,真正的戰爭肯定不是這回事。但對於古代戰場到底是怎麼回事,大多數人仍不瞭然,甚至存在許多錯誤認知。

正如《紙上談兵》一書的作者張明揚所說:「『演義談兵』很不靠譜,比如《三國演義》的戰爭模式就是『放火』和『單挑』:從頭到尾都在放火,火燒烏巢、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兵。」

影視劇的泛濫也讓這些錯誤認知被固化,那些運籌帷幄、用兵如神,不過是神話般的想像。

《紙上談兵》精選從先秦到清代的十三場經典戰役,結合古代文獻記載與軍事理論,解讀決定戰爭勝負的多重因素與細節——兵種、裝備、兵器、戰術、後勤、地形、陣法等,還原古代戰場實況,廓清後世演繹的兵家傳奇。這一系列操作,恰恰可以糾正人們對古代戰爭的那些錯誤想像。

比如正規軍的戰鬥力問題。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正規軍」代表著同時代的最強戰鬥力,起碼比流民軍要強。但張明揚在書中寫道:「對於正規軍的崇拜更像是一個現代觀念。」

最典型的例子當屬東晉時期的北府兵。這支部隊由北方半武裝流民組成,作戰經驗豐富,能夠硬扛騎兵衝鋒,其組織力和紀律性甚至還優於同時代的正規軍。這是因為它的組織構成類似私兵與部曲的性質,可算是休戚與共的武裝利益集團。從中國古代兵制來看,這種組織結構的戰鬥力大多數時候都強於正規軍。畢竟,「在缺乏國家觀念的中古時代,正規軍往往意味著『不知為何而戰』,與上級將領和同袍缺乏情感利益紐帶,在迎擊騎兵衝鋒這種高風險的戰鬥中,大概率的行為模式就是潰散保命」。

《紙上談兵》一書所選取的十三場經典戰役,一多半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評書素材,比如長平之戰、楚漢戰爭、諸葛亮北伐、淝水之戰、嶽飛戰兀朮、朱棣北伐和寧遠之戰等。也正是這些被評書與影視劇極力渲染的戰事,在書中被儘量還原,剝繭抽絲,道出真相。

比如著名的「朱仙鎮大捷」,稱宋軍以五百騎兵大敗十萬金軍,更有「八大錘大鬧朱仙鎮」這個《說嶽》最經典情節。但在史學界探究之下,它被視作子虛烏有之戰,「更為穩妥的說法可能是,嶽家軍有可能曾經到過朱仙鎮,也不排除發生過小規模前哨戰的可能,但『大敗十萬金軍』這樣大規模戰役的可能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而在這場不存在的「大捷」之後,張明揚探討的是那個經典問題:如果嶽飛沒有被召回,有沒有機會直搗黃龍?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儘管嶽家軍連戰連捷,金軍後方又有反金義軍攪局,但宋金的實力對比,絕非《說嶽》裡那樣一邊倒。宋軍或可收復河南,但連能不能守住都是未知數。金軍雖敗,但元氣猶在,幽燕之地也不適合宋軍作戰與補給。所以,即使沒有政治掣肘,單從軍事角度來說,直搗黃龍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決定戰爭走向的,並非只有軍力對比,還有政治、經濟、氣候與武器等多種因素。關於火器的使用,一直是歷史迷們熱衷探討的問題。在許多人看來,明代火器運用已經非常廣泛,但到了滿清時代,似乎又回到了刀槍棍棒的時代。因此有人推斷,如果明朝不亡,會不會有可能從火器與鳥銃演化出近現代熱兵器。

但在《紙上談兵》一書中,「寧遠之戰紅夷大炮進化論」一章以著名的紅夷大炮為線索,剖析了明代火器的發展。

與許多人想像不同,雖然早在明成祖朱棣時代就成立了神機營,火器在明軍中已有相當程度的普及,但到了明末,明軍無論火器還是城防,其實都已落後於西方。袁崇煥所修築的寧遠城牆,不但加厚加高,還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西式築城方法,甚至有人認為寧遠城取法西方稜堡,以確保火器射擊角度和火力覆蓋面積。

袁崇煥的禦敵戰略,則是「虜利野戰,惟有憑堅城以用大炮一著」。徐光啟親自從澳門採買的「紅夷大炮」,是當時大明朝境內最先進的大炮,這也是紅夷大炮第一次投入實戰,進而有了寧遠大捷。

紅夷大炮的出現是因為薩爾滸之戰的慘敗,徐光啟深感明軍現有的火器,甚至也包括作為第二代火器的佛郎機,已經無法應對新的戰爭形勢,於是選擇了紅夷大炮。這種英國在16世紀後期經過火炮改革後生產的一種早期加農炮,與佛郎機相比,在設計和製造上已融入一定的數理知識,在射程、殺傷力、安全性、射擊精度方面又有了全方位的提升。

那麼,為什麼紅夷大炮未能力挽狂瀾?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顛覆了許多人的認知——後金的成長甚至後來居上。在寧遠之戰後,皇太極已經意識到單純依靠騎射無法適應戰爭需要,於是仿製紅夷大炮。

特別是在決定性的松錦之戰中,清軍擊垮了洪承疇率領的13萬步騎精銳,這也是明軍在關外的最後一支野戰軍。清軍的大炮在此戰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東亞有史以來最大的火炮對戰中,徹底壓制了明軍的炮兵。

正如麥尼爾在《競逐富強:公元1000年以來的技術、軍事與社會》中所說,歐洲長期的列國林立帶來激烈的軍事和政治競爭,由此產生的生存壓力迫使各國必須不斷進行軍事技術和軍事體制變革。明清鼎革之前長達二十餘年的大規模軍事對抗,同樣為雙方營造出一個研發、裝備和應用新型火器的「絕佳」競爭環境。

《紙上談兵》的戰爭敘事,既有「直搗黃龍」的宏觀探討,也有紅夷大炮這種細分領域的脈絡梳理。多層視角的投射,不但有趣,也讓戰爭脫離了簡單的成敗論,同時修正固有的各種錯誤認知。

(作者系專欄作家,著有《金庸政治學》等專著多部)

【紅星書評】

戰爭這件事,紙上談兵就好

◎張明揚

說起來,我第一次對中國古代戰爭產生概念,應該是小學時看《三國演義》。

在我那時的概念中,中國古代戰爭大約就是由「計謀」和「單挑」構成的。所謂計謀,就是像《三國演義》那樣放了一整本書的火,火燒烏巢、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藤甲兵,似乎三國鼎立基本靠火;說起單挑,就是像《說唐》那樣有一群像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和羅成這樣的頂級戰將,打仗基本靠武將單挑,單挑贏的全軍壓上,輸的全軍潰敗,打仗就和打擂臺一樣,後面那些兵就是啦啦隊。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對中國古代戰爭的理解恐怕至今仍然沒有超越《三國演義》《水滸》《說唐》和《說嶽》這些古典小說所建構的「平行世界」。

又或者,大多數人和曾經的我一樣,已經知道小說裡描寫的戰爭場面不靠譜,但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怎麼打,還是不知道。但不知道一點都不丟人,中國曆朝歷代的史官也未必搞得清楚,而那些搞得清楚的古代武將又大都沒文化,沒什麼機會將戰事記下來傳世。

這也正如由費正清等海外漢學家所著的《古代中國的戰爭之道》一書所說:「儒生掌握了軍事史的書寫,將軍事史降低到寓言和傳奇的層次。史家省去了記錄戰爭中複雜多變的技術的麻煩,也進一步鼓勵了紙上談兵。」

這本書就是我這些年來對「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怎麼打」這個問題的摸索過程,而這個過程可能持續了十幾年。

我必須誠實地承認,我的摸索仍然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次。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實際戰爭經驗的軍史愛好者,基於各類資料論文、各種軍事著作,再附加一些必要的推演,懷著惴惴不安的誠意,才寫下的《紙上談兵:中國古代戰爭史札記》。但我想,「紙上談兵」總好過「演義談兵」「傳說談兵」吧,而這後兩者,正是我們此前主流的談兵方式。

打個比方,和嶽家軍對陣過的「拐子馬」,一直被視作「連環馬」,以訛傳訛了數百年,直到有軍事經驗的乾隆發現不對,對「拐子馬即連環馬」的說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在實戰中不可行,這才開始更正。這樣一個有違基本軍事常識的荒謬說法能流傳幾百年,可見「傳說談兵」的威力之大。

雖然這是一本「紙上談兵」之作,但就像趙括也熟讀兵法一樣,我也有幾本書想特别致敬,是它們首先打破了中國古代戰史研究的沉悶局面。

首先是曾瑞龍先生的《經略幽燕》和《拓邊西北》,這兩本出版於本世紀初的巨作就像橫空出世一樣,重新定義了中國古代戰史,如果不是曾瑞龍的早逝,這個定義的廣度和深度可能會更加現象級。再就是李碩先生的《南北戰爭三百年》,這極有可能是近十年以來國內最優秀的古代戰史著作,李碩的驚豔思路給了我極多啟發,可能今後中國任何的古代軍史研究,都繞不開李碩。最後是指文烽火工作室的「戰爭事典」叢書,代表了中國民間戰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事實上,也是中國戰史研究的最高水平。

戰爭這件事,紙上談兵就好,看點戰爭片就好,我寫給你看就好。

【作家簡介】

張明揚,作家,青年學者,現任梨視頻副總編輯。曾著有《此史有關風與月》、《天命與劍》和《非常之人》等作品,新近出版《紙上談兵:中國古代戰爭史札記》。

圖據本書作者

編輯 鄧旆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講座|中國古代戰爭的神話、想像與細節
    《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古典小說無一不捲入了對古代戰爭誇張與神話化的描寫,若祛除這些誇張、神話,中國古代戰爭究竟會是怎樣的呢?決定戰爭勝負的多重因素與細節——兵種、裝備、兵器、戰術、後勤、地形、陣法等又有何種解讀?11月6日,成都尋麓書館·傳燈人第16期,歷史作家張明揚和讀者一起「紙上談兵」。以下是對分享內容的整理。
  • 騎易駕訓「紙上談兵」-公路騎行路線
    在賽車場內,好的線路可以為你爭取到那至關重要的0.01」,在公路騎行中,或許就是保障您安全騎行的一個最基礎的常識。本期「紙上談兵」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公路騎行中,好與壞的騎行線路給您帶來的「效果」。紅色:錯誤的入彎線路            綠色:正確的入彎線路線路對比示範1.以右彎舉例。
  • 紅星書評|邱華棟《十俠》:會武功的作家是怎樣寫古代俠客的?
    紅星新聞《紅星書評》,今日特別推薦邱華棟和他的《十俠》。【作品簡介】《十俠》是邱華棟的最新歷史短篇小說集,包括《擊衣》《聽功》《繩技》等十篇。此書將俠客們置身於著名的歷史事件中,從春秋戰國到明清,講述了十位各具特點的俠客的故事。
  • 張明揚:他們也曾如此寬容
    文/張明揚(媒體人)1453年5月29日下午,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登上了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屋頂,俯瞰著這座剛剛被徵服的世界之都
  • 5本古代熱血戰爭小說,主角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看完熱血沸騰!
    大家好,我是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古代熱血戰爭小說,主角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看完熱血沸騰!5本古代熱血戰爭小說,主角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看完熱血沸騰!第二本:《步步生蓮》作者:月關書評:月關繼回明之後又一部優秀的架空歷史小說!
  • 紅星書評|葉梓《隴味兒》:所有的木耳,都是他傾聽故鄉的心跳
    一想到甘肅,你腦海裡跳出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蘭州拉麵?油炒粉?黃燜羊肉?娜夜有一首著名的詩《想蘭州》:想我們年輕時的酒量 熱血 高原之上/那被時間之光擦亮的 莊重的歡樂……入城的羊群/低矮的燈火/那顆讓我寫出了生活的黑糖球……酒,羊群,燈火,黑糖球,還有一群甘肅詩人,構成了她詩中的甘肅畫面。
  • 紅星書評丨《夜晚的潛水艇》:沒有比那些幻想更盛大的歡樂了
    這部短篇集裡收錄了陳春成寫的九個故事,筆鋒遊走於舊山河與未知宇宙間,以瑰奇飄揚的想像、溫厚清幽的筆法,在現實與幻境間闢開若干條秘密的通道:海底漫遊的少年、深山遺落的古碑、彌散入萬物的字句、雲彩修剪站、鑄劍與釀酒、藍鯨內的演奏廳……文筆細膩華麗,充滿幻想氣息。周末讀什麼好書?紅星書評今日推薦這本《夜晚的潛水艇》。
  • 紅星書評|李檣《喧囂日》:揭示出生活中隱藏的人性的幽暗
    紅星新聞《紅星書評》,今日推薦李檣和他的《喧囂日》。【紅星書評】觸及我們生活中那些令人心動的人生世相——李檣《喧囂日》閱讀札記◎張學昕我到現在都弄不明白,我們在一起好好的,從沒拌過嘴,你說分手就分手,好像一點也不傷心,一點也不眷戀。有什麼好傷心、眷戀的。一天早上醒來,冥冥中好像有個聲音對我說,我們的緣分已盡,於是就決定和你分手了。我很信命的,我們的一切,在前生就都已經決定好了。
  • 《韓戰》:美國人口中「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在這場歷時三年多的戰爭中,美國把自己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上,並且運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武器,但最終依然沒能贏得勝利。而韓戰的最終結果也正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雷德利將軍所說:「這是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同錯誤的敵人,打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 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的錯誤的戰爭,美國出兵是個錯誤嗎?
    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同錯誤的敵人打的錯誤的戰爭。談到韓戰,很多人會想起這句話,並把這句話理解為,美國反思出兵朝鮮決策的失誤,有後悔之意,真相是這樣的嗎?美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個錯誤嗎?美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個錯誤嗎?
  • 【定州典故】膠柱鼓瑟、紙上談兵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膠柱鼓瑟、紙上談兵
  • steam《古代戰爭漢尼拔》上線,模擬策略遊戲,古代戰爭模擬器!
    嗨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詩意生活錄,說到模擬策略類型的遊戲,那麼很多小夥伴們是最熟悉不錯的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款古代戰爭的策略遊戲《古代戰爭漢尼拔》這款策略模擬類型的遊戲,把我們小夥伴們帶到中世界,參加中世紀的戰爭遊戲
  • 全國總工會要求麥當勞肯德基糾正違規用工錯誤
    麥當勞肯德基用工調查  全總保障工作部部長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明確表示  要求麥當勞肯德基採取措施糾正錯誤  新快報訊 (記者王華平孫麗芳)從3月28日起,本報獨家推出的「麥當勞肯德基涉嫌違規用工
  • 外交部:希望布拉格市政當局早日認識並且糾正錯誤
    耿爽表示,2018年11月以來,捷克布拉格市新一屆市政當局主要官員等人,無視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共識,不顧中方的嚴正立場和強烈反對,屢屢在臺灣、涉藏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採取錯誤行動並發表不當言論,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和公然挑戰同北京市的友城關係,嚴重破壞了兩市開展交往的政治前提和基礎,造成了惡劣影響。
  • 印度航空公司糾正官網錯誤標識 中方肯定有關做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倩):針對印度航空公司糾正官網有關「臺灣」的錯誤標識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5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印度航空公司有關做法是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一基本常識和國際共識的承認,這一做法值得肯定。
  • 荷蘭在臺灣機構改名,外交部:要求荷方糾正錯誤做法
    耿爽指出,中方要求荷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妥善處理涉臺問題,糾正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來維護兩國關係大局。 4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會上,有記者就荷蘭在臺灣機構近期將名稱修改為「荷蘭在臺辦事處」等問題提問。對此,耿爽表示,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已就此做出回應。
  • 什麼叫做紙上談兵?鄧稼先當年為什麼不紙上談兵?
    中國古代傳統的學術,是經、史、子、集,稱之為「四庫」或者是「四部」,在「四部」之中,史學排名第二。 「史」這個詞最早是指史官,所謂「君舉必書」、「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君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需要史官記錄。但是,這些記錄往往是秘而不宣的,深藏於宮闈之中,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監督君主。
  • 中方:希望布拉格市政當局早日認識並且糾正錯誤
    中國網10月10日訊 針對「北京市宣布解除與捷克布拉格市的友城關係」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今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布拉格市政當局早日認識並糾正錯誤,為雙方恢復交往與合作創造條件。耿爽指出,2018年11月以來,捷克布拉格市新一屆市政當局主要官員等人,無視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共識,不顧中方嚴正立場和強烈反對,屢屢在臺灣、涉藏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採取錯誤行動並發表不當言論,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公然挑戰同北京市的友城關係,嚴重破壞了兩市開展交往的政治前提和基礎,造成惡劣影響。鑑此,北京市已經宣布解除與布拉格市友城關係,暫停雙方一切官方往來。
  • 喬治·克魯尼出席愷撒獎,鼓勵人們「糾正川普的錯誤」
    喬治·克魯尼出席愷撒獎,鼓勵人們「糾正川普的錯誤」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17-02-25 14:48 來源:澎湃新聞
  • 奧特曼:超古代戰爭後迪迦變成石像,他為什麼沒能逃過一劫?
    關於超古代戰爭,想必大家也都挺了解的吧?這件事兒在《迪迦奧特曼》裡講過,而且還有相關的鏡頭出現。那麼大家想過沒有,超古代戰爭後為什麼迪迦也變成了石像,實力很強的他為什麼沒有逃過一劫呢?其實劇中有個細節我們可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