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會成為中國版「越後妻有」嗎?進博會上,「藝術振興鄉村之父...

2020-12-18 上觀

 

面對逐步空心化的農村地區,藝術能扮演什麼角色?在服務貿易展區「藝術創生」展臺,一位73歲的日本老人或許最適合回答這一問題,他就是國際知名策展人、被譽為日本「藝術振興鄉村之父」的北川富朗。

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時,他談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成功經驗,也對中國鄉村發展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一分投資,十倍回報

伴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國內部分地區的農村空心化並不鮮見。而在上世紀後半頁的日本,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困擾,人口大量流失、老齡化問題加劇,在一些以農業、漁業為產業支柱的地區尤為嚴重,位於日本東北部新潟縣所在的越後妻有地區便是典型。

「創辦大地藝術節,主要就是基於『人是自然一部分』的理念。」北川富朗稱,當下地球所面臨自然環境惡化等,歸根結底仍是人與自然的相處問題,農村地區由於交通等原因被「隔絕」的同時,也擁有比城市更豐富的自然、文化和資源,「我們能做的就是通過藝術手段來更好地展示農村的美好。過去人們在旅遊時,目的地更多的是名勝古蹟,但在農村普通人的生活中,有比名勝古蹟更精彩的所在。」

在他看來,藝術振興鄉村主要有兩大形式:一是讓藝術家走進鄉村,將農村生活通過藝術展現出來,增強當地人對土地的自豪感;二是在藝術創作上投入資金,最終會通過藝術節的形式獲取到投資10倍以上的經濟回報,以此反哺農村。「此外還包括復校當地已關閉學校,人口出現回流。」他補充道。

自1996年起,北川富朗發起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成功舉辦7屆,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戶外藝術節之一。2018年數據顯示,藝術節共吸引參觀人數近55萬人,經濟帶動效益超過65億日元。

5年內走過近百中國村落

北川富朗常年往返於中日兩國,稱其為「中國通」並不為過。「我在近五年內,走了15個縣,將近100個村落。」他自豪地說道。

中國農村給他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農村裡的狗真的很多,然後中國的老人們非常願意出門,和鄰居交流互動,甚至和外人主動聊天。這點在日本不可想像,日本老人更願意憋在家裡,歐洲的老人同樣如此。另外,村落非常團結,大量的祠堂提供了祭祀先祖的場所。」不過最令他感觸的是,在中國農村,農民會根據節氣變化來安排自己的勞作,與自然相處得很和諧。

令記者感到意外的是,北川富朗對「建設美麗鄉村」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政策非常熟悉,「這些政策同樣提倡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和我們也有相通之處。」

除了中國農村地區,北川富朗也聚焦上海的城市空間。9月底在楊浦濱江開幕的2019空間藝術季便是由他作為總策劃人。據悉,該藝術季將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家,創作約20件公共藝術作品留存在5.5公裡濱江空間中。

五大地區藝術節首度集體亮相

在首屆進博會期間,浙江省桐廬縣與北川富朗的策展機構籤署了「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合作協議」。記者了解到,當前藝術節已全面進入實施階段,預計將於2020年秋季正式開幕。

桐廬能夠複製越後妻有的成功嗎?北川富朗也坦言遭遇頗多挑戰:「在不少中國農村,很多當地人都沒聽過當代藝術,更別提看得懂了。藝術家如何挖掘現有資源,並打造成藝術,便是挑戰所在。」事實上,在大地藝術節創辦之初,北川富朗也曾遭遇當地農民的排斥和否定當代藝術的作用。通過2000多場的宣講說明,最終說服了村莊和村民。這一難題在桐廬是否也會遇到,他表示將在籌備過程中才能知曉。

在第二屆進博會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奧能登國際藝術節及房總理山國際藝術節五大地域性藝術節首度集體亮相中國。

相關焦點

  • 進博會上簽約!日本著名的大地藝術節要來桐廬了
    這標誌著日本這個享譽海內外的國際性戶外當代藝術節,海外首個項目正式落地桐廬。2000年,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簡稱大地藝術節)出現了。從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日本小村開始紅遍世界,被中國專家當成鄉村振興的研究樣本。
  • 首個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落地杭州桐廬 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從2000年開始,「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在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760平方公裡的廣闊土地上展開,以全域為藍圖,打造世界級藝術旅遊目的地,聚集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位藝術家為展覽進行創作,經過18年的努力,使這裡成為多彩紛呈、活力四射的國際舞臺,為這裡帶來了大量的旅遊人流、廣泛的社會參與和國際關注。
  • 藝術+鄉村=?桐廬的答案是「大地藝術節」
    記者很是好奇,要說藝術氣質,桐廬許多其他的村莊可能比引坑村更加適合。北川先生緣何會相中如此偏遠的村莊?「自古以來,藝術都是誕生在面臨問題的地方。大地藝術節從誕生之初,就背負著『解決問題』的使命。」北川富朗說。如何用藝術讓鄉村煥發生機,如何用藝術實現鄉村振興,便是大地藝術節要解決的核心的問題。
  • 日本著名的「大地藝術節」正式落戶桐廬
    「藝術進鄉村」也許將會是新時期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的重要破題路徑。作為「藝術進鄉村」的重要形式,今天(5月31日),桐廬新合鄉傳來了好消息,日本著名的「大地藝術節」在國內的首個項目正式發布,第一屆計劃於2020年秋天開幕,此後每三年舉辦一屆。
  • 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大地藝術節中國版走進桐廬
    東方網記者王珂然11月9日報導:「我很激動,因為我為之奮鬥20多年的大地藝術節,作為一種為地區創造價值的模式,終於要有中國版了。」日本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在今天進博會「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籤約儀式上如是說。
  • 中國首個!桐廬大地藝術節今天正式啟動
    世界知名藝術IP為何落戶桐廬2000年,由日本「藝術振興鄉村之父」北川富朗創立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簡稱大地藝術節)出現了,通過藝術的力量推動鄉村發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已成為全球公認的以文化藝術帶動地域振興的經典案例,大地藝術節的模式也被認為是卓有成效的以藝術帶動地域振興的國際經驗,和具有可持續發展價值的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示範。大地藝術節作為世界知名的藝術IP,為何會選擇桐廬?
  • 日本大地藝術節落地桐廬
    這標誌著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泛的國際性戶外當代藝術節,以其出色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開啟了中國創想,海外首個項目正式落地桐廬。面對城市化進程中鄉村不斷廢棄的現狀,有日本「藝術振興鄉村之父」美譽的當代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萌生了以藝術改變現實的想法。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讓藝術成為重塑鄉村的典範 | 而她們是為了大地藝術節在中國綻放!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藝術重塑鄉村的典範
  • 為衰敗鄉村帶來230萬遊客,越後妻有藝術節能複製到中國嗎
    第一財經記者受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在中國的授權機構瀚和文化邀請,前往新潟縣越後地區採訪,現場體驗這以利用藝術激活鄉村經濟與社會的成功案例。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對中國鄉村發展的影響,並不是一個得到廣泛關注的議題。在「推動城鎮化發展」、「大力扶持特色農業」、建設「美麗鄉村」、提倡「全域旅遊」等政策背景下,這個全球典範有著極其重要的借鑑價值。
  • 「中國富春江大地藝術節」2020年啟航
    這標誌著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泛的國際性戶外當代藝術節,以其出色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開啟了中國創想,其海外首個項目正式落地桐廬。  大地藝術節 沒有屋頂的美術館  越後妻有,一個包括日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內的760平方公裡的地方,這裡距離東京約2小時車程,常常會下起異乎尋常的大雪。
  • 桐廬大地藝術節即將正式對外發布
    讓藝術走進鄉村,讓桐廬更具藝術。在這舒爽宜人的季節裡,桐廬大地藝術節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將在新合鄉舉行,詩鄉畫城再添藝術金名片。廢棄的住宅和學校被改造成公共藝術設施;老宅被改造為「夢之屋」旅館,臥室裡備有日記本,供住客記錄夢境;在大雪覆蓋的信濃川邊燃放煙花……2000年,由日本「藝術振興鄉村之父」北川富朗創立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簡稱大地藝術節)出現了。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20 餘年的鄉村振興計劃
    設置在田野深處的藝術作品成為引領遊客深入自然的坐標作為異國參觀者,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讓我感動的,並不是藝術,而是當地老人親切的眼神。儘管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鄉村依然還是童年那個溫暖的故鄉。,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出現了,從此走出一條艱難但獨特的道路。
  • 高清: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用藝術激活鄉村
    人民網新潟3月7日電 (記者 田泓)為期兩個月的2017冬季「大地藝術節」正在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舉行。這個以深山為舞臺的藝術節給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山村重新帶來了活力。 越後妻有地區包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內的760平方公裡土地,距離東京大約2小時的新幹線車程。每年冬季吹來的海風被山丘阻隔,會在這裡形成兩米多高的雪牆。
  • 新鄉建大潮下 中國是否會產生「越後妻有」?
    一方面是大量藝術節和藝術小鎮的出現,另外一方面,是資源的重複,「越後妻有」作為藝術改造鄉村的典範,對於當下中國鄉村的升級改造無疑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但像「越後妻有」一樣,對鄉村各個層面進行改造和激活,具有持續性同時形成巨大影響力的項目和模式目前還沒有出現,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同時也期待中國是否會產生我們自己的「越後妻有」?
  • 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的鄉村「擬像」?
    地處偏僻的日本「越後妻有」已被打造成耳熟能詳的文化旅遊熱點,體驗浪漫田園生活的需求,資本、文化機構與地方政府一起嘗試重現前工業時代的鄉村景觀以及重構前工業時代的鄉村浪漫印象。而參觀「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觀眾們關於鄉村「美好生活」的認知和想像就愈來愈依憑於鮑德裡亞所謂鄉村性的「擬像」,由脫胎於都市美學、服務於資本積累的諸多「戲仿」的鄉村元素編織而成。
  • 大地藝術節終於來到中國
    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創始人北川富朗先生,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發起人孫倩,中共桐廬縣委書記方毅,中共桐廬縣委副書記、縣長齊力,省農業農村廳社會事業處處長邵晨曲;市文廣旅局副局長陸小龍,市農業農村局副巡視員鄧紅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城鄉發展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孫曉鬱、中國古村落活態保護大會主席羅楊、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謝揚
  • 中國+日本,藝術+鄉建: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及中國藝術季在京發布
    同時,創立於2000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也迎來了它的第七屆盛事——2018年5月8日,集中日兩國友人、嘉賓、藝術家、建築設計師和媒體一道,越後妻有三年展中國發布會及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計劃啟動儀式在京召開。
  • 越後妻有藝術節將開幕 是如何用藝術拯救廢棄鄉村?【智美旅遊策劃 第1439期】
    「越後妻有」正是作家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新潟縣,但這裡長年冰封,年輕人流失慘重,村莊顯得暮氣沉沉。 出身此地的北川富朗有感於故鄉的凋零,決心推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通過藝術把廢棄空間改造成心靈避難所,重新找回人們的精神寄託。自此,這片「故鄉」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創作,人心重返,成了一片藝術的殿堂,數百萬人的心之所往。
  • 大地藝術節明年秋季登陸桐廬,我們與總策展人北川富朗聊了聊
    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屆進博會上,北川富朗率領「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房總裡山藝術節、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奧能登國際藝術節和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這日本五大地域型藝術節,以「藝術創生—釋放地域魅力」為題,首次在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負責組展的「服務貿易」展區文旅版塊中組團參展。在11月7日晚舉辦的推介發布會上,三位日本藝術節主辦方代表與現場聽眾分享了相關經驗,並邀請中國遊客親自前往當地感受藝術節的魅力。
  • 觀點|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鄉村「擬像」與「難以到達之地」
    而參觀「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觀眾們關於鄉村「美好生活」的認知和想像就愈來愈依憑於鮑德裡亞所謂鄉村性的「擬像」,並由脫胎於都市美學、服務於資本積累的諸多「戲仿」的鄉村元素編織而成。「越後」在日語中的意思有「更難以到達的地方」之意,真正的回歸田園與心靈的自在,或許仍是「難以到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