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後妻有」正是作家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新潟縣,但這裡長年冰封,年輕人流失慘重,村莊顯得暮氣沉沉。
出身此地的北川富朗有感於故鄉的凋零,決心推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通過藝術把廢棄空間改造成心靈避難所,重新找回人們的精神寄託。
自此,這片「故鄉」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創作,人心重返,成了一片藝術的殿堂,數百萬人的心之所往。
一、現在的輝煌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戶外藝術節,三年一屆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創始於2000 年,迄今已經18個年頭,今年將迎來第七屆。第六屆吸引了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50個(或組合)藝術家參與。
著名藝術策展大師北川富朗先生發起並擔任藝術總監,以越後妻有760平方公裡土地為舞臺的,集合了世界上頂尖藝術家的作品,堪稱「沒有屋頂的美術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泛的國際性戶外藝術節。
二、曾經的失落
越後妻有,一塊760平方公裡的土地,曾經是日本的糧倉。古稱越國,「越」在日語裡有難以逾越的意思,「越後」就是更難到達的地方,精神崩坍,如同現在的中國鄉村。
新潟除了大雪、大米,還有良寬法師。良寬是江戶時期曹洞宗的一名僧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書法家、教育家。「三越九天月一輪」正是體現他寬廣胸懷的代表詩句,意喻越後天空高升的一輪明月普照世間大地。
上世紀90年代,經過長時期經濟高度發展的誘惑和國家政策的誘導,越後這片日本曾經的糧倉經歷著痛苦衰弱期,年輕人不斷去往大城市,村裡的房子一間間消失。老人們都覺得兒子們下一次回來應該是舉辦自己的葬禮。
這是一片瀰漫著悲傷的土地,同期日本大批鄉村在凋零,越後妻有只是其中之一,跟現在中國一模一樣...
三、創始人北川富朗:找回人們的精神寄託
但越後妻有是幸運的。
北川富朗,1946年出生於新潟高田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佛像雕刻史專業。
藝術祭的創始人北川富朗
他小時候有一天嚴肅地對母親和姐姐說,「從今天起你們不要再叫我小孩了」,從小就有個性的他,註定不會循規蹈矩走前人走好的路。
在藝大的時候,正值學生運動,他成為「東京藝術大學全共鬥」的大哥,樹立了鮮明的反權威、反美的旗幟,身邊聚集了一批Underground文化的粉絲。畢業後他沒有選擇從藝或從教,而一直嘗試著尋找夢想中的烏託邦。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過於偏重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吸收。但人們在滿足了對金錢的欲望後,最終還是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寄託。
敏銳的北川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先人一步,找到越後妻有這樣一個舞臺,用當代藝術的模式創建一個他理想中的精神家園。
通過一系列前期宣傳活動,以及對當地政府和居民2000次以上的說明會,第一屆藝術祭於2000年開幕。初期觀者寥寥無幾,淡定的北川也不免心慌,好在8月下旬來了不少觀眾。
雪還是那雪,但是內涵已經完全不一樣。
四、搭建平臺:「忽悠」了全球最知名的藝術家
北川搭建的是一個平臺,吸引全世界的藝術家匯聚於此。
從第一屆開始,不僅有伊利亞與艾米利亞·卡巴科夫、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克裡斯蒂安·波爾坦斯基、蔡國強等重量級的藝術家認同了北川的想法;
還有MVRDV、原廣司、多米尼克·佩羅等建築事務所和建築師參與進來,給藝術祭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
1.蔡國強的《蓬萊山》
2.回歸普世的作品 《人生的拱門》
2015年已經82歲高齡的卡巴科夫可能是目前藝術家裡作品價格最高的一位了。
在拱門上,人生被分為五個部分,從人的頭型開始,「一個男孩」在爬行,「一個人」背著一箱的「光」,一個試圖爬上牆的人,和最終一個「破舊的人」。通過這五個部分,人生被抽象視覺化。從生到死,人的一生都在掙扎著。
3.屬於大地的藝術品 《梯田》
這片梯田的主人是福島友喜,當時因大腿骨折幹不了農活,打算荒廢了這片梯田。
即使這樣福島還是不願意讓外人在自己的田地上做作品,經過藝術家與藝術祭工作人員的誠意溝通,福島最終同意了。
由此在俄羅斯和日本農民的同感之下,誕生了一件偉大的作品。
4.《最後的教室》
克裡斯蒂安·波爾坦斯基作品,沒有學生的最後的教室,就像中國的鄉村學校。
五、不是簡單的藝術節,更是一項鄉村再造工程
「忽悠」藝術家和藝術進來後,是更深層鄉村再造工程。
在第六屆大地藝術節舉辦期間,50天的集中展期中,參觀人數達到510,690人。
為了保證這些到訪者每天的居住、飲食、購物需求,以及交通和安全,需要設計舒適合理的參觀動線和營造彼此尊重的交流環境。
從藝術節到長期長效的運營服務,這背後是以藝術節為核心、政府部門提供全面支撐、產業企業提供服務、眾多社會資源參與其中的共贏組合。一屆藝術節可以為新潟縣創造出上百億日元的經濟效益。
「大地藝術節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節,而是一個以文化為主導的系統工程」的觀點。
由於藝術節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於是近年來也新增了許多民宿、餐廳和各類消費服務設施,為當地的經濟與生活帶來了活力。由設計師重新設計,位於十日町市內的產業文化館,一層是以當地農產品為食材的IKOTE餐廳,二層是公共文化空間。
六、北川富朗模式:藝術家的自我實現和鄉村振興
聚合世界上頂級藝術家和青年才俊的藝術作品,是藝術節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證。
北川富朗以鄉村為舞臺進行的藝術實踐,逐步摸索出的這套獨特的、具有實操價值、可以落地生根、繁衍開花的「大地藝術節」模式可以稱為「北川富朗模式」。
目前,「北川富朗模式」的藝術節已經成為日本振興鄉村的成功典範。由此催生瀬戶內國際藝術節、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奧能登國際藝術節、中房總國際藝術節...成為振興鄉村、發展旅遊的利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摘自壹度創意,由智美編輯整理,圖片版權歸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智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