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後妻有藝術節將開幕 是如何用藝術拯救廢棄鄉村?【智美旅遊策劃 第1439期】

2021-02-28 智美旅遊策劃管理

這裡曾經是被人遺棄的地方!

「越後妻有」正是作家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新潟縣,但這裡長年冰封,年輕人流失慘重,村莊顯得暮氣沉沉。

 出身此地的北川富朗有感於故鄉的凋零,決心推動「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通過藝術把廢棄空間改造成心靈避難所,重新找回人們的精神寄託。

自此,這片「故鄉」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前來創作,人心重返,成了一片藝術的殿堂,數百萬人的心之所往。

一、現在的輝煌

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戶外藝術節,三年一屆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創始於2000 年,迄今已經18個年頭,今年將迎來第七屆。第六屆吸引了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50個(或組合)藝術家參與。

著名藝術策展大師北川富朗先生發起並擔任藝術總監,以越後妻有760平方公裡土地為舞臺的,集合了世界上頂尖藝術家的作品,堪稱「沒有屋頂的美術館」,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水準最高、影響力最廣泛的國際性戶外藝術節。

二、曾經的失落

越後妻有,一塊760平方公裡的土地,曾經是日本的糧倉。古稱越國,「越」在日語裡有難以逾越的意思,「越後」就是更難到達的地方,精神崩坍,如同現在的中國鄉村。

新潟除了大雪、大米,還有良寬法師。良寬是江戶時期曹洞宗的一名僧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書法家、教育家。「三越九天月一輪」正是體現他寬廣胸懷的代表詩句,意喻越後天空高升的一輪明月普照世間大地。

上世紀90年代,經過長時期經濟高度發展的誘惑和國家政策的誘導,越後這片日本曾經的糧倉經歷著痛苦衰弱期,年輕人不斷去往大城市,村裡的房子一間間消失。老人們都覺得兒子們下一次回來應該是舉辦自己的葬禮。

這是一片瀰漫著悲傷的土地,同期日本大批鄉村在凋零,越後妻有只是其中之一,跟現在中國一模一樣...

三、創始人北川富朗:找回人們的精神寄託

但越後妻有是幸運的。

北川富朗,1946年出生於新潟高田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佛像雕刻史專業。

藝術祭的創始人北川富朗

他小時候有一天嚴肅地對母親和姐姐說,「從今天起你們不要再叫我小孩了」,從小就有個性的他,註定不會循規蹈矩走前人走好的路。

在藝大的時候,正值學生運動,他成為「東京藝術大學全共鬥」的大哥,樹立了鮮明的反權威、反美的旗幟,身邊聚集了一批Underground文化的粉絲。畢業後他沒有選擇從藝或從教,而一直嘗試著尋找夢想中的烏託邦。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過於偏重對西方工業文明的吸收。但人們在滿足了對金錢的欲望後,最終還是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寄託。

敏銳的北川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隱約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先人一步,找到越後妻有這樣一個舞臺,用當代藝術的模式創建一個他理想中的精神家園。 

通過一系列前期宣傳活動,以及對當地政府和居民2000次以上的說明會,第一屆藝術祭於2000年開幕。初期觀者寥寥無幾,淡定的北川也不免心慌,好在8月下旬來了不少觀眾。

雪還是那雪,但是內涵已經完全不一樣。

四、搭建平臺:「忽悠」了全球最知名的藝術家

北川搭建的是一個平臺,吸引全世界的藝術家匯聚於此。

從第一屆開始,不僅有伊利亞與艾米利亞·卡巴科夫、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克裡斯蒂安·波爾坦斯基、蔡國強等重量級的藝術家認同了北川的想法;

還有MVRDV、原廣司、多米尼克·佩羅等建築事務所和建築師參與進來,給藝術祭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

1.蔡國強的《蓬萊山》

2.回歸普世的作品  《人生的拱門》

2015年已經82歲高齡的卡巴科夫可能是目前藝術家裡作品價格最高的一位了。

在拱門上,人生被分為五個部分,從人的頭型開始,「一個男孩」在爬行,「一個人」背著一箱的「光」,一個試圖爬上牆的人,和最終一個「破舊的人」。通過這五個部分,人生被抽象視覺化。從生到死,人的一生都在掙扎著。

3.屬於大地的藝術品  《梯田》

這片梯田的主人是福島友喜,當時因大腿骨折幹不了農活,打算荒廢了這片梯田。

即使這樣福島還是不願意讓外人在自己的田地上做作品,經過藝術家與藝術祭工作人員的誠意溝通,福島最終同意了。

由此在俄羅斯和日本農民的同感之下,誕生了一件偉大的作品。

4.《最後的教室》

克裡斯蒂安·波爾坦斯基作品,沒有學生的最後的教室,就像中國的鄉村學校。

五、不是簡單的藝術節,更是一項鄉村再造工程

「忽悠」藝術家和藝術進來後,是更深層鄉村再造工程

在第六屆大地藝術節舉辦期間,50天的集中展期中,參觀人數達到510,690人。

為了保證這些到訪者每天的居住、飲食、購物需求,以及交通和安全,需要設計舒適合理的參觀動線和營造彼此尊重的交流環境。

從藝術節到長期長效的運營服務,這背後是以藝術節為核心、政府部門提供全面支撐、產業企業提供服務、眾多社會資源參與其中的共贏組合。一屆藝術節可以為新潟縣創造出上百億日元的經濟效益。

「大地藝術節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藝術節,而是一個以文化為主導的系統工程」的觀點。

 由於藝術節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於是近年來也新增了許多民宿、餐廳和各類消費服務設施,為當地的經濟與生活帶來了活力。由設計師重新設計,位於十日町市內的產業文化館,一層是以當地農產品為食材的IKOTE餐廳,二層是公共文化空間。

六、北川富朗模式:藝術家的自我實現和鄉村振興

聚合世界上頂級藝術家和青年才俊的藝術作品,是藝術節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保證。

北川富朗以鄉村為舞臺進行的藝術實踐,逐步摸索出的這套獨特的、具有實操價值、可以落地生根、繁衍開花的「大地藝術節」模式可以稱為「北川富朗模式」。

目前,「北川富朗模式」的藝術節已經成為日本振興鄉村的成功典範。由此催生瀬戶內國際藝術節、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節、奧能登國際藝術節、中房總國際藝術節...成為振興鄉村、發展旅遊的利器。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摘自壹度創意,由智美編輯整理,圖片版權歸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智美處理。

相關焦點

  • 用藝術拯救廢棄鄉村,一次吸引50萬遊客!|日本遊學
    用藝術拯救廢棄鄉村,一次吸引50萬遊客!2018-06-22 14:44:17 閱讀(1947) 用藝術拯救廢棄鄉村
  • 越後妻有藝術節:凋敝鄉村廢棄小學,以藝術之名獲得重生
    每隔三年開啟的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每次時長只有51天。從2000年第一屆至今,前六屆藝術節共吸引了230萬人次到訪——要知道藝術節主要覆蓋的新潟縣越後地區十日町市和津南町,760平方公裡山區全部人口加起來才不到8萬人。「越後妻有」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古地名「越後國」與「妻有莊」兩者拼接而成,字面意思為「走到極地盡頭之後」,有點絕處逢生的意思。
  • 高清: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用藝術激活鄉村
    人民網新潟3月7日電 (記者 田泓)為期兩個月的2017冬季「大地藝術節」正在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舉行。這個以深山為舞臺的藝術節給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山村重新帶來了活力。 越後妻有地區包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內的760平方公裡土地,距離東京大約2小時的新幹線車程。每年冬季吹來的海風被山丘阻隔,會在這裡形成兩米多高的雪牆。
  • 為衰敗鄉村帶來230萬遊客,越後妻有藝術節能複製到中國嗎
    在「2017國際旅遊可持續發展年」聯合國大會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被聯合國旅遊組織(UNWTO)確認為「2030年國際旅遊可持續發展」全球示範案例。所帶來的效應之大,反而讓人幾乎無法想像這件事在20多年間所遇到的阻力有多大。第七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近日開啟為期51天的展期。
  • 大地藝術祭:越後妻有的鄉村「擬像」?
    地處偏僻的日本「越後妻有」已被打造成耳熟能詳的文化旅遊熱點,體驗浪漫田園生活的需求,資本、文化機構與地方政府一起嘗試重現前工業時代的鄉村景觀以及重構前工業時代的鄉村浪漫印象。而參觀「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觀眾們關於鄉村「美好生活」的認知和想像就愈來愈依憑於鮑德裡亞所謂鄉村性的「擬像」,由脫胎於都市美學、服務於資本積累的諸多「戲仿」的鄉村元素編織而成。
  • 法國亞維農藝術節:全球頂級文化節慶分享【智美旅遊策劃 第1593期】
    亞維農藝術節在市民與藝術節的連結上做很大的努力,因為一個可以凝聚當地意識和居民高度參與的節慶,會擁有高程度的真實性,因而會得到國際觀光客青睞,最後吸引了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體,增加經濟文化與社會觀光等效益,得以良性循環。藝術節所代表的是將藝術還歸於民,將藝術從藝術的殿堂移至日常生活的實踐。
  • 觀點|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鄉村「擬像」與「難以到達之地」
    地處偏僻的日本「越後妻有」已被打造成耳熟能詳的文化旅遊熱點,體驗浪漫田園生活的需求,資本、文化機構與地方政府一起嘗試重現前工業時代的鄉村景觀以及重構前工業時代的鄉村浪漫印象。而參觀「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的觀眾們關於鄉村「美好生活」的認知和想像就愈來愈依憑於鮑德裡亞所謂鄉村性的「擬像」,並由脫胎於都市美學、服務於資本積累的諸多「戲仿」的鄉村元素編織而成。「越後」在日語中的意思有「更難以到達的地方」之意,真正的回歸田園與心靈的自在,或許仍是「難以到達的」。
  • 中國+日本,藝術+鄉建:2018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及中國藝術季在京發布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將於今年七月如期而至同時,創立於2000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也迎來了它的第七屆盛事——2018年5月8日,集中日兩國友人、嘉賓、藝術家、建築設計師和媒體一道,越後妻有三年展中國發布會及大地藝術節中國項目計劃啟動儀式在京召開。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讓藝術成為重塑鄉村的典範 | 而她們是為了大地藝術節在中國綻放!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藝術重塑鄉村的典範
  • 喚醒大地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行記
    在整個藝術節期間,稻米一路相伴,如影隨形。而這一場大地上的藝術節,幾乎就是稻米的推廣。一撥撥的遊客,從世界各地趕來。這是一場日本的「鄉村振興」實踐行動。所不同只是,他們在18年前已經啟程。越後妻有拯救鄉村的行動
  • 桐廬會成為中國版「越後妻有」嗎?進博會上,「藝術振興鄉村之父...
    在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時,他談及「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成功經驗,也對中國鄉村發展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而在上世紀後半頁的日本,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困擾,人口大量流失、老齡化問題加劇,在一些以農業、漁業為產業支柱的地區尤為嚴重,位於日本東北部新潟縣所在的越後妻有地區便是典型。「創辦大地藝術節,主要就是基於『人是自然一部分』的理念。」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20 餘年的鄉村振興計劃
    設置在田野深處的藝術作品成為引領遊客深入自然的坐標作為異國參觀者,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讓我感動的,並不是藝術,而是當地老人親切的眼神。儘管城市化進程如火如荼,鄉村依然還是童年那個溫暖的故鄉。,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出現了,從此走出一條艱難但獨特的道路。
  • 中國不是缺少鄉村,而是缺少有藝術的鄉村!如何用藝術激活鄉村閒置...
    越後妻有憑藉2000年發起的一場大地藝術節,從一個交通閉塞、鮮為人知的枯槁村落成為無數旅遊達人和藝術愛好者的打卡聖地,人們從各個地方來到這裡,仿佛如同朝聖一般,有點「絕後封生」之意。
  • 「地球環境時代的美術」——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開幕 中國華園精彩...
    第七屆「大地藝術節——越後妻有三年展」開幕嘉賓合影藝術節現場作品第7屆大地藝術節於7月29-9月17日期間在越後妻有(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區)76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展開。2017年聯合國旅遊組織(UNWTO)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評為2017-2030年世界旅遊可持續發展全球示範項目。大地藝術節作為世界上出色的「以藝術帶動鄉村振興」的成功案例,備受世人矚目,也讓造訪這裡的每一位遊客,感受到了伊甸園與烏託邦的存在。
  • 淘藝寶·開幕式第七屆「大地藝術節-越後妻有三年展」開幕
    2018年7月29日,三年一度的「大地藝術節-越後妻有三年展」正式開幕了。>▲展覽現場今年,「大地藝術節-2018越後妻有三年展」將以「地球環境時代的美術」為主旨,以越後妻有當地的地理樣貌和人文風土為線索,特地將藝術作品按照「跳躍的斑羚」-裡山·土木篇和
  • 我所親歷的越後妻有·都市快報
    坐著大巴在山路上尋找藝術大師作品 夏季,稻子由綠轉黃的時候,便是「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開幕的時節。 日本小說家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講的就是這個地方——越後妻有,位於日本本島的新澙縣南部,760平方公裡的面積跟東京差不多大,分布著大大小小200個村落。這裡是世界上少有的豪雪地帶,冬季通常積雪會有兩三米厚。
  • 藝術+鄉村=?桐廬的答案是「大地藝術節」
    記者很是好奇,要說藝術氣質,桐廬許多其他的村莊可能比引坑村更加適合。北川先生緣何會相中如此偏遠的村莊?「自古以來,藝術都是誕生在面臨問題的地方。大地藝術節從誕生之初,就背負著『解決問題』的使命。」北川富朗說。如何用藝術讓鄉村煥發生機,如何用藝術實現鄉村振興,便是大地藝術節要解決的核心的問題。
  • 第七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最新細節披露,北川富朗在烏鎮說…
    北川富朗,這位連續策劃了享譽世界的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和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大神」和現場觀眾以及通過藝術頭條現場直播的無數觀者深度分享了自己多年來的藝術策展實踐,並透露第七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將於2018年7月29日-9月17日舉辦,相關細節也得到了深度披露。72周歲的北川富朗全程站立演講,認真且溫和。
  • 越後妻有丨來自日本的大地藝術節
    在大學的時候就看過越後妻有官方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鄉土再造之力-大地藝術節的10種創想》,當時就拍案叫絕,怎麼會有這麼好玩的地方,到處給朋友安利。仿佛任何古鎮都有一款xx本地獨家配方老酸奶,到了不同城市的不同景點,總能碰到它,仿佛一個熟悉的老朋友,不禁腦洞,這景區老酸奶流傳下來的方法,莫非是出口轉內銷,各個古鎮自己消化了嗎?各個景區的文化建設極其同質化,國慶旅遊一圈帶回來的一行李箱的紀念品仿佛都來自義烏小商品分銷中心。
  •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如何幫助不斷衰頹的日本農村復興?
    小野塚稱,前些年自己不太會靠近學校,人們並不完全清楚那個外國人要在他們的學校裡做什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陌生人專門跑來看這間氣氛詭譎的學校。把波爾坦斯基等數百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帶到日本農村的是北川富朗,2000 年他在新潟縣開啟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每三年一次,每次展期五十天。北川富朗想通過藝術來振興不斷衰頹的日本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