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8年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以上

2020-12-15 中國園林網

到2018年,深圳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以上,讓市民真正享受到綠色福利

中國園林網8月11日消息:每個到過深圳的人,都對深圳的綠意盎然印象深刻。目前,深圳已經吹響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角。記者昨日從深圳城管局獲悉,深圳成立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了創森工作方案,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標準。該方案指出,到2018年,深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以上,讓市民真正享受到綠色福利。

道路林木綠化率80%以上

據悉,深圳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深圳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市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標準的目標。

《方案》要求,深圳將實施重點林業綠化生態工程,到2018年深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道路林木綠化率80%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城區地面新建停車場喬木樹冠覆蓋率達30%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中國園林網8月11日消息:方米以上。

在細化層面,深圳將實施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和綠化提升工程,完善生態景觀林帶建設撫育工作,到2018年,完成建設面積約12萬畝的生態景觀林帶的種植和撫育任務。改善快速鐵路、公路周邊整體城市森林景觀和生態狀況,廣泛種植適合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棲息的鄉土樹種。

同時,還將注重古樹名木保護和挖掘村莊的歷史遺蹟、民俗習慣等相關元素,支持苗木生產研究推廣應用,廣泛推廣紅樹林、簕杜鵑在溼地建設、綠化方面的應用,確保新造林的鄉土樹種種植率達80%以上,到2018年,共完成建設社區綠化美化示範點80處。

立體綠化建設將獲大發展

創建森林城市不僅僅是地面綠化,綠色還將蔓延到「第二空間」。記者從《方案》中了解到,深圳將推進立體綠化建設,完善立體綠化建設與管理體制機制,構建相關標準體系,制定《深圳市立體綠化專項規劃》,全面推進陽臺綠化、屋頂綠化、牆面綠化、交通基礎設施綠化、市政環衛設施綠化、公園服務設施綠化等,至2018年,實現全市新增立體綠化面積30萬平方米以上。

此外,在特色化景觀營造工程方面,將對森林、郊野或其他公園內一些林相差、生態功能低的林分進行景觀改造,開展南亞熱帶海濱城市景觀、簕杜鵑花海、梧桐山毛棉杜鵑花海、三洲田梅園、筆架山公園杜鵑花海、中心公園官粉紫荊花海等大尺度特色景觀營建工程,在部九窩市花基地建設以簕杜鵑等林木花卉種質資源創新和苗木繁育基地。

在推進公園建設方面,將利用社區建設和舊區改造的契機,新建、改建和擴建一批城市公園,增加公園數量,不斷提高公園綠地覆蓋率,至2018年,全面完善「自然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

完成8個以上溼地公園建設

同時,《方案》還注重溼地的建設保護,未來將完成溼地資源監測和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建設,建設綠色生態水網,加快溼地生態系統恢復和重建,完成8個以上溼地公園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建成生態健康、綠水相依、人水和諧的城市綠色生態水網。

《方案》指出,除林業綠化生態工程外,還要推進生態水網建設和水岸綠化工作,積極營造人人關心參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確保公眾對森林城市建設的支持率和滿意率達到90%以上。

深圳市城管局介紹,深圳計劃於今年7月起至2018年4月期間組織實施並穩步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如各項指標均已達到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計劃在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向國家林業局申請核驗。

推薦閱讀:

成都:「牛茶館」 佔公共綠地高壓塔下擺麻將桌

揚州:九龍湖風光帶成養鵝場 大片綠地被啃成「光頭」

海口「雙創」模式一年新增綠地85公頃

廣州明年將在中心城區新增綠地5萬畝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黃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8平方米
    24日,記者從黃石市有關會議獲悉,今年來,黃石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抓手,按照「政府主導、市區共建、社會參與」的總體思路,全面推進「百園之城」建設,城市綠色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城市綠地面積不斷增加,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8.0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6.8平方米。
  • 截至2020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5平方米
    ■未來五年,上海將著力打造「千園」工程,中心城區新建或改造一批社區公園或口袋公園,郊區實現「一鎮一園」「一村一園」。全市新建綠道再增1000公裡,推進實施環城公園帶(一期)建設,形成外環「彩帶」截至2020年底,上海森林覆蓋率達18.4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5平方米,溼地保有量達到46.46萬公頃。
  • 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5平方米
    在今天(14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表示,經初步核定,2020年上海全市的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項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分別較2015年削減68.1%、38.1%、46.6%和28.2%,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
  • 2018年森林覆蓋率超40%
    將建社區綠化美化示範點80處 《方案》提出,將實施重點林業綠化生態工程,到2018年全市森林覆蓋率40%以上,道路林木綠化率80%以上,城區綠化覆蓋率40%以上,城區地面新建停車場喬木樹冠覆蓋率達30%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平方米以上;到2018年,完成建設面積約12萬畝的生態景觀林帶的種植和撫育任務。
  • 明年將持續推進郊野公園建設,新建綠地1000萬平方米以上!
    今年2月,鄭州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成為黃河以北唯一獲此稱號的省會以上城市。12月21日,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鄭州市2021年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的通知。鄭州市將強力推進大型公園綠地、生態廊道、鐵路沿線綠化、郊野 (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濱河綠地、社區遊園建設,大幅增加城市綠地面積,進一步優化公園綠地布局。
  • 截至2020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5平方米 「生態之城」未來...
    截至2020年底,上海森林覆蓋率達18.4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5平方米,溼地保有量達到46.46萬公頃。
  • 滬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目前已達8.3平方米 創歷史新高
    「十三五」時期,上海已新建3888公頃綠地,其中包括2175公頃公園綠地;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3%,全市城市公園數量達到3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3平方米,均創歷史新高。  這些綠色資源散布在街角巷尾、河畔濱江、社區內外、交通樞紐等市民生活的角角落落,共同演繹滿城繽紛。
  • 2025年底,濟寧中心城區新擴建城郊森林公園、植物園20處以上
    據悉,此次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建設期為10年,結合森林資源、溼地資源、人文歷史文化資源,到2025年底,濟寧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17平方米、47%;新建更新環城森林100萬畝,新建提升城市森林綠道1000公裡,濟寧中心城區新擴建城郊森林公園、植物園20處以上,各縣(市)新擴建城郊森林溼地公園、植物公園達到15處以上。
  • 石家莊2018年新建提升綠地800萬平方米
    &nbsp&nbsp&nbsp&nbsp建設精品街道 提升公園品位 推廣立體綠化&nbsp&nbsp&nbsp&nbsp石家莊2018年新建提升綠地800萬平方米&
  •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新增超220公頃公園綠地!一起來...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新增超220公頃公園綠地!△長者公園 以上兩圖圖源 肇慶西江網隨著8大公園的開放,美好生活又有了更多選擇。今年前8個月,我市城區已新增逾220公頃公園綠地,使肇慶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躍居全省前列。
  • 肇慶城區八大公園集中開園,新增超220公頃公園綠地!一起來打卡~
    年長者可以在長者公園運動健身、寫書法繪畫;小朋友可以在兒童公園尋找樂趣。以上3圖 吳勇強 攝沿著108公園往東,則是羚山湧碧道公園,該公園體現了近年生態治理的成果。今年前8個月,我市城區已新增逾220公頃公園綠地,使肇慶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躍居全省前列。
  • 2020年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8.5平方米 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啟動
    啟動儀式上,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工程師王曉奧介紹了本市七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成果和總體目標:2000年以來,上海市滾動實施了七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實施項目1442項,資金投入約4100億元,全市每年環保投入佔GDP的3%以上,經過近20年的努力,上海的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生態品質逐漸提高。
  • 20年間全球城市人均綠地空間面積擴大7成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記者 溫競華)科技部日前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近20年,全球城市人均綠地空間面積呈顯著增加態勢,由2000年的23.14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0.47平方米,擴大了約75%。
  • 《南樂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7-2035)》公示公告
    (2)規劃範圍規劃範圍為南樂縣中心城區,具體範圍東至東環路,西至220省道(規劃),北至北外環路(規劃),南至南外環路(規劃),總面積66平方公裡。3.城市規模近期2020年中心城區建設用地控制在19.5平方公裡以內,人口14.5萬人,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34平方米/人以內。
  • 看上海丨家門口一片「花花綠綠」,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一間房
    這種「房間」,上海市民人均一間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繼「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間房」。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園,從不只追求「多」和「大」,公園的生態效應和「以人為本」才是規劃建設的重點。
  • 天水市秦州城區今年新增綠地面積25萬平方米
    每日甘肅網天水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入冬以來,天水市秦州區的街道上,園林工人補栽綠化苗木的身影隨處可見,城區多條路段也新增了不少綠地花壇。這是秦州區在城區主次幹道推進增植擴綠工作的結果,截至目前,秦州區城區累計新增綠地面積25萬餘平方米,原有綠地補栽1.35萬平方米,栽植行道樹813株。
  • 閔行區年底將建成近200公裡生態步道,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10.5平方米
    記者從今天上午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市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閔行區積極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加快浦江郊野公園、生態廊道、綠道、綠地建設
  • 廣東:2020年中山市人均森林面積將提高到12平方米
    根據長期規劃,中山人均森林面積將由1.3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中國園林網7月25日消息:昨日,南都記者從中山市林業局獲悉,全市上半年共投入綠化資金8億元,其中社會資金投入5億多元,推動重點綠化項目的落實,其中,四大森林公園均在同步建設當中,部分景觀將逐步向市民開放。根據長期規劃,2020年,中山人均森林面積將由1.3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
  • 北京:老百姓家門口的綠地公園
    截至目前,北京城鄉各類公園已達1050個,建成「口袋公園」「小微綠地」400多個。2020年底,北京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將提高到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5平方米。近年來,北京因地制宜地開展公園綠地建設,擴大城市的綠色空間,在北京城市核心區和中心城區,通過留白增綠、見縫插綠,改善了百姓身邊的生態環境。截至目前,北京城鄉各類公園已達1050個,建成「口袋公園」「小微綠地」400多個。2020年底,北京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將提高到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6.5平方米。
  • 深圳大型購物中心超過120個 人均零售和餐飲面積約3平方米
    原標題:深圳大型購物中心超過120個人均零售和餐飲面積約3平方米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7月1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賈婧媛)根據近日公布的《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