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美食大國,而在眾多種類的美食中,大家最離不了的就是主食,只有吃飽了以後,人才有精力工作,因此主食在我們的生活中顯得格外重要。由於我國的地大物博,造就了「南米北面」的南北差異,對於北方人來說,麵食是最重要的,麵食的重要程度超過了米飯,雖然自己是一個南方人,但對麵食的喜愛程度卻一點也不差,平時在家中總會備一些麵粉,無聊閒暇時就會自己動手做麵食。
麵食的做法看起來很簡單,而實際上卻非常難,因為麵食的種類有很多,既有饅頭包子等口感鬆軟的,也有油條等香脆的,還有吃起來香軟又筋道的烙餅,烙餅的口味更是多種多樣,幾乎每種麵餅的製作方法都各具特色。雖然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嘗試過自己在家製作烙餅,但大部分都會以失敗告終,因為很多人都不懂得在做烙餅時是用「發麵」還是用「死面」,有人用「發麵」,有人用「死面」,做出來的麵食口感不一,一位老師傅說:這就是烙餅不好吃的原因所在,其實無論是用「發麵」還是用「死面」,做法都是不對的。
這位老師傅告訴我,製作烙餅的關鍵就在於麵餅的製作上,只有把餅烙好了,填啥餡都特別香,但是用「死面」和用「發麵」都不是最正確的做法,用死面做出來的餅吃起來口感很硬,而用發麵做出來的餅口感則太軟,想要自己的麵餅又鬆軟又有嚼勁,就應該用開水燙一半面,用涼水調一半面,然後混起來。接下來就跟我看看這位老師傅是怎麼做的吧。
食材:麵粉,白糖,食鹽,開水,涼水。
做法:
1、把準備好的麵粉一分為二,分別放入兩個乾淨的容器中,在一個容器中放入適量開水,倒開水時邊倒邊攪拌,把麵粉拌成絮狀,在另一個盆中加入少量涼水,同樣是邊加邊攪拌,兩種容器中,水量都為麵粉的兩倍。
2、把涼水調過的面倒入開水的面中,用筷子不斷攪拌,攪拌均勻後,用手揉面,揉好以後不用發麵,但是也要蓋上蓋子,稍微靜止一會,讓麵粉內部自行反應,時間在20分鐘左右。
3、時間到了以後將麵團取出,撒上乾麵粉揉一揉,分成小面劑,用擀麵杖擀成麵餅,在擀麵時最好將麵餅多次擀開——摺疊——再擀開,這樣的麵餅吃起來會層次分明,又薄又香脆,口感很棒。
所以製作烙餅最正確的做法並不是用「死面」或「發麵」,而是一半燙麵一半涼麵,混合製成的麵餅才會更加的脆嫩,就算放涼以後,麵餅也不會發硬,香軟可口還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