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墓前話絲路

2020-10-03 西北旅遊傳媒

張騫墓前話絲路

——2020「丈量大秦嶺」系列報導之七


離開寧強縣境內的漢江源,「丈量大秦嶺」團隊沿漢江在秦巴大山懷抱中的漢中盆地中心向東行進。公路兩旁稻田連連,河湖相間鬱鬱蔥蔥,一片南國氣象,這與漢中和以旱作農業為主的關中平原間相隔的秦嶺有關,難怪人們常說「秦嶺淮河一條線,南吃大米北吃麵」。


「丈量大秦嶺」採風團走進城固張騫墓景區


漢中不僅僅是秦嶺巴山庇護下的後花園,而且是漢人發跡的大本營。當年劉邦被項羽囿於秦巴山間漢中,就是利用這裡豐富的物產,迅速捲土重來,暗度陳倉,一舉突破秦嶺,覆水而下,橫掃關中,最終建立漢朝,才有漢水、漢人、漢朝、漢文化。三國時諸葛亮以此為基地,七出祁山北伐中原,留下了盪氣迴腸的歷史印記。

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塑像


由漢中市繼續向東,便到了張騫故裡城固縣。

城固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故裡和張騫墓所在地。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從家鄉秦嶺南麓城固博望鎮饒家營村白崖出發,穿過秦嶺,到朝廷任職,毅然揭榜應募。

公元前138年,張騫從秦嶺山下的長安西去,帶著100多人出使西域團,從長安出發過寶雞,經天水,穿越西秦嶺山間谷地的絲綢之路南線達臨洮,浩浩蕩蕩向西域進發。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並與胡人為妻,但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與匈奴有仇的大月氏。當他到達大月氏時,因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對抗。張騫返回長安,這一去便歷經了13年,最後只剩下他和堂邑父兩個人返回了。他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

張騫墓景區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於是張騫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也帶回了西方有個大秦國的信息。可回來不久,張騫便勞苦過度而去世。隨後西域各國紛紛派遣使回訪長安,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

之後,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天的新疆地區及其以西大片土地開始隸屬中央的管轄,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為聯結西方的大陸橋,東西方以絲綢為主的貿易也由秦嶺發端,橫跨亞歐。

張騫這個衝出秦嶺、鑿空西域偉大壯舉,更是秦嶺偉岸的身軀對絲綢之路重大奉獻。爾後真正打通絲綢之路的班超,又是秦嶺北部扶風郡人,不僅在統一西域上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派甘英把絲綢之路真正打通到了與羅馬一海之隔的波斯,最後連自己的屍體都葬在了東秦嶺的邙山,被朝廷封為定遠侯,封地也在秦巴山間的鎮巴。

這一南一北的兩位秦嶺之子,憑藉堅強的信念、超人的毅力和艱辛努力,把秦嶺及秦嶺山下的長安和洛陽與西方連接起來,完成了東西方兩個帝國的第一次對接和交流,大大地加快了世界文明與生產力的進步。這便是秦嶺對絲綢之路的貢獻之一。

「丈量大秦嶺」專家在張騫墓景區考察


直到公元79年的東漢,大量的絲需求造成了西方巨大的貿易逆差,中國的絲綢終於撬動了羅馬帝國,甘英將出使羅馬的信息傳到羅馬,羅馬帝國也派使臣沿絲綢之路來到了東都洛陽。從此,羅馬的陽光灑向了東方,華夏文明傳入了西方,東西方文明的光芒終於交融在一起,人類文明才發生了翻天覆地進步。西方的宗教佛教也由出生在秦嶺東段的唐玄奘從西方取經後得以廣泛傳播,浸入中國並被發揚廣大。而東漢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被列入中國四大發明,中國的四大發明流入了西方,加快了歐洲工業革命,東西方兩大板塊由此都進入全新的鼎盛時代,直至海洋文明出現,陸上絲綢之路才逐漸沿寂了下來。

當天下午,專家學者和作家團不顧鞍馬勞頓,直接來到張騫墓,拜謁了這位鑿空西域的第一人,聽取了秦嶺文化學者王若冰隨車對張騫開拓絲綢之路偉大壯舉的講述,還經過了離此不遠的造紙術發明人蔡倫位於洋縣的墓地。夕陽西下時,車隊繼續向安康進發。此刻,回望張騫墓和蔡倫墓,大家都對秦嶺孕育出了這樣傑出人才敬仰不已,更對秦嶺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無數名人志士對中華文明歷史進程的巨大貢獻感嘆不已。


文|丈量大秦嶺新聞組 周吉靈撰稿

圖|丈量大秦嶺攝製組

相關焦點

  • 張騫墓前話絲路——2020「丈量大秦嶺」系列報導之七
    張騫墓前話絲路——2020「丈量大秦嶺」系列報導之七 城固是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故裡和張騫墓所在地。公元前139年,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從家鄉秦嶺南麓城固博望鎮饒家營村白崖出發,穿過秦嶺,到朝廷任職,毅然揭榜應募。
  • 盛世花開漢中篇:絲路大使張騫發現的幸福寶地
    始自山東青州的盛世花開絲綢路全國行隊員到達古九州之一的梁州(漢中) 漢中電視臺熱情歡迎圖:漢中張騫墓前太陽花競相開放猶似熱情歡迎盛世花開絲綢路全國行隊員圖:張騫墓前的太陽花 熱情歡迎盛世花開絲綢路全國行車隊
  • 陝南,遊張騫墓,悟張騫精神,有誰注意到這個帶娃的古石獅?
    張騫墓,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買票後,我進入張騫紀念館裡。張騫紀念館,這是依託張騫之墓而建的陵園式人文景觀,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墓冢西南角的「聯大碑」,1939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所立墓前的古側柏
  • 半月談|蜻蜓眼玻璃珠:絲路前的「絲路」
    這就是著名的曾侯乙墓。除了蜚聲中外的曾侯乙編鐘,還有曾侯乙尊盤、青銅冰鑑、聯禁銅壺、雲紋金盞等精美文物,無不令人驚嘆。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還有一批神秘的小東西,雖鮮為大眾所知,卻一直受到學界的持續關注——蜻蜓眼式玻璃珠。
  • 張騫故裡絲路源點神奇桔鄉城固特色文化介紹
    有世界文化遺產張騫墓,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漢中三堰的五門堰和楊填堰。與成都華西壩、重慶沙坪垻齊名的中國文化三大壩之一的城固古路壩。有中國柑橘生態觀光第一園城固桔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南沙湖風景區,五門堰,中國最美油菜花海城固桃花島風景區,上元觀古鎮,世界文化遺產張騫墓紀念館,李固墓,楊侯禪院,道教聖地洞陽宮,古路壩天主教堂等等。9:特色美食。城固麵皮,也叫城固料理。
  • 出使西域 張騫因何去了成都?
    ——梁啓超稱讚張騫人物簡介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裡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 張騫去世70年,羅馬凱撒大帝穿上從絲綢之路運來的長安絲綢新裝
    好在,匈奴單于賞識張騫的膽量勇氣,不願殺他,只是將他囚禁在了匈奴王庭,還給他娶了一位胡人妻子。困在匈奴之地的張騫和胡人妻子生了一個孩子,整整過了十年,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總在伺機逃跑。機會很快來了,張騫帶著僅剩的夥伴堂邑父逃離匈奴王庭,憑著一腔熱血,繼續前往大月氏。堂邑父是胡人,善於騎射又十分忠心,多虧了他,張騫才能到達大月氏。
  • 話劇《行者無疆》將首演 創新呈現張騫出使西域的經典絲路故事
    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原創話劇話劇《行者無疆》發布會原創話劇《行者無疆》以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為靈感,以包容開放的敦煌文化為精神內涵,汲取《山海經》的神奇幻妙,聚焦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心路歷程,展現他的家國情懷、堅強信念和開拓精神,並通過夢境與想像兩個時空焦點,進入他豐富而神秘的心靈世界,帶領觀眾穿越千年古道,聆聽絲路文明的迴響。
  • 「絲路文化傳承」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絲路風土人情
    從今天開始,我就帶領大家一步一步的剝開絲綢之路的面紗,讓我們一起體驗當年絲路的那些風土人情和文化。絲綢之路簡介:對絲路文化有嚮往的朋友們首先對絲路的由來必須要知道。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下關於絲綢之路的知識,讓大家同我一起暢懷一下那個我們都深深嚮往的絲路風情。
  • 9月20日,《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舉行...
    本報訊(記者 耿薇張斌峰)9月20日,《張騫》特種郵票首發儀式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莊長興致辭,省政協副主席馮月菊出席。  張騫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旅行家,一生兩次出使西域,被視為開拓絲綢之路、開啟東西方交往大門的第一人。
  • 「絲路花城 · 彩色伊寧」漢武授權 張騫出塞
    後元四年(前160年)前後,烏孫西遷伊犁河谷等地,建烏孫國。元封元年(前110年)前後漢朝與烏孫結盟。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烏孫等國,伊犁等地正式納入中國版圖。6世紀中葉,阿爾泰、塔城、伊犁河谷為突厥地。張騫是西漢外交家。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目的是相約攻打匈奴。他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餘年,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不忘使命。
  • 南絲路起點勘行記
    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發現南絲路    眾所周知,絲綢之路的開通與彰名是以漢代外交家、探險家張騫鑿空、出使西域為標誌的。    張騫是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從長安出發的,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歷十三年。
  • 「一帶一路」主題動畫片《絲路傳奇》少兒頻道開播
    「一帶一路」主題大型動畫系列片《絲路傳奇》的 第一部——《絲路傳奇特使張騫》今晚正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少兒頻道黃金時段「銀河劇場」播出,同日,央視動畫有限公司發布了「張騫西行」版的開播官方海報。今晚先行播出的是《絲路傳奇特使張騫》,該片以漢朝出使西域的特使張騫為主角人物,講述了絲路沿途各國人民友好往來、互利互惠的動人故事,展現了張騫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帶領夥伴們完成鑿空西域、開創絲綢之路的偉大壯舉。
  • 新疆疏勒縣:在張騫博物館感受漢代歷史文化風雲
    從古絲綢之路南道來看,疏勒的位置剛好扼守在絲路上的重要地段。得天獨厚的交通地理位置,造就了疏勒縣各方面的發展。既然疏勒縣是古疏勒國的一部分,那麼這裡的人文歷史具有厚重的優勢,儘管疏勒縣境內遍布歷史遺蹟,但那些土築的遺蹟早已坍塌和消失,留給後人的只有無盡的歷史記憶。
  • 絲路西遊記——我的西北自由行(緣起和絲路是怎麼來的篇)
    一、緣  起2015年31歲生日之前,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爭取35歲前刷完全國省級博物館
  • 陝南,這座千年古墓,歷史悠久,守墓神獸的模樣很奇特
    張騫墓,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買票後,我進入張騫紀念館裡。張騫紀念館,這是依託張騫之墓而建的陵園式人文景觀,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布。墓冢西南角的「聯大碑」,1939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所立墓前的古側柏
  • 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盛大啟幕 電影《大漢張騫》備受矚目
    劇組亮相絲路電影節,年輕團隊誠意滿滿10月11日晚,西安永寧門落吊橋、迎嘉賓,經過一場古色古香、隆重典雅的歡迎儀式,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盛大啟幕。本次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邀請到數百位影壇名流匯聚西安,除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多個優秀劇組之外,電影《大漢張騫》也收到了電影節的特別邀請。電影《大漢張騫》由橫店影視旗下浙江橫店柏品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馨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北京馨友影視獨家製作。
  • 暑假拍了拍你~開學前一定要拔草這些親子研學旅遊地!
    01興漢勝境興漢勝境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漢文化博物館、漢樂府、興漢城市展覽館、漢人老家街、絲路風情街五大主題聚落,更以漢文化博覽園為核心弘揚漢文化、展現漢中「漢家發祥地 中華聚寶盆」美譽。目前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歷年來,館內藏品的研究,受到海內外的關注。
  • 《地球之虹——肖雲儒絲路墨跡書法展》在西安美道藝術館開幕
    肖雲儒介紹書法作品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西安1月7日電 《地球之虹——肖雲儒絲路墨跡書法展》6日下午在西安美道藝術館開幕。  兩千年前,張騫手持一支旌節鑿通了西域之路,把神秘的東方文明推向了世界,而在當代,絲路文化使者蕭雲儒先生以78歲高齡,於2014年伊始,歷經數載,三走絲路。  期間,肖雲儒的書法作品跟隨著他追尋絲路的足跡,從長安起,走過張騫千裡迢迢到訪過的羅馬、玄奘跋山涉水到達的加爾各答、以及至各東歐各國,共三十餘國、百餘城,行程八萬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