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王維的詩如在欣賞一幅幅優美的中國畫。畫中的山水、人物或恬淡閒適,或或精巧空靈富有禪意,有極高的藝術境界。喜歡王維的人,大約都喜歡他那種清新自然不事雕琢 的風格。比如他寫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如出水芙蓉般的清新自然,又有豁達的禪意。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王維隱居於終南山所作的詩,遊覽終南山看變幻莫測的雲景,氣勢宏大壯觀。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蔚蔚的終南山倚著長安城,非常壯觀。山巒相連著,一直接到大海的盡頭。終南山又稱太乙山,天都即唐代的長安城,所以這兒說太乙近天都。「近天都」用了誇張的手法,寫長安城之高,終南山山巒疊嶂此起彼伏,一直延伸到大海。這句則寫出了終南山的宏大。
頷聯: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回望山下白雲悠悠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就不見了。這裡寫了終南山的美妙的雲景,詩人望著終南山,看到山下白雲連成一片,說明終南山高聳入雲。詩人一直在出世與入世間徘徊,終南山雲霧繚繞山巒疊嶂,是個修行的好地方。詩人在一片縹緲的雲霧中看是什麼也看不到,全被白雲遮住了,這雲霧瀰漫的環境也的確是讓人不知雲裡霧裡的了。這聯從側面烘託了終南山的宏偉俊俏。
這一聯詩寫了山間的煙雲的變化。終南山中千巖萬壑青松翠柏古樹參天,景致自然是千奇百怪的。山上的奇花異草因為雲彩的繚繞,也變得撲朔迷離了。
頸聯: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間兩側的分野處都變了。山谷的天氣也各有陰晴變化,各不相同。終南山之遼闊,這兒說分成了兩側,還有陰有晴。詩人站立中間遙望南北兩側的景色。陰晴變化也就是陽光的或濃或淡形成的。這千巖萬壑的形態可謂是盡收眼底了。
尾聯: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想要去山中找個人家投宿,隔水詢問樵夫是否方便。詩人眺望欣賞了終南山的景致,最後欣賞完也累了,需要在這深山中找個住的地方。樵夫與自己隔著茫茫的水詢問樵夫。看來詩人很陶醉於此了,賞景賞不夠,想要在此留宿。
這兩句看似與詩題目無關,卻 是此詩的神來之筆。突出了高山重疊,盡顯荒遠幽深之意。詩人已經登臨絕頂,看盡了終南山的景色。首句說:「近天都」,這裡又說投宿,莫非是要居住在仙宮嗎?詩人登臨時間太長,天色也晚了,難以下山,山中風景賞心悅目,詩人沒有逛夠,或許想明日再繼續遊覽,只能隔著水問樵夫。
縱觀全文,詩人由遠及近,從外到內,由低到高,從不同的角度描寫終南山,寫盡了終南山的巍峨博大,氣象萬千。讓我們讀此詩,仿佛就看到了終南山的靈秀神韻。寫人又寫物,意境清新,如一幅美妙的山水畫。不知大家有遊覽過終南山的嗎,感覺終南山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如詩人所寫得這般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