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正本清源揭批五大「偽中醫養生」

2020-12-24 和訊

會議現場(劉維 攝)

  普通公眾如何分辨正確的養生方法與錯誤的養生方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保健和醫療?面對目前來勢洶湧的養生熱,9月13日,在中國科協第8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中,中國衛生部健康教育專家、中醫主任醫師溫長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養生康復科主任張國璽,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與科學普及部主任王奕等中醫專家,就社會上的養生熱、「偽中醫養生」鑑別和科學養生方法與媒體進行交流。

中國衛生部健康教育專家、中醫主任醫師溫長路

  養生問題本來是屬於老百姓自己的財富,屬於生活中的基本問題,現在被一些人給講雜了、講亂了、講煩了,同一個問題出現了若干個答案。」溫長路揭露了五大「偽中醫養生」,一是偷梁換柱,把各種說法都塞入養生是不少偽中醫養生的伎倆; 二是以偏概全,抽象中醫的個性化理念;三是囫圇吞棗,混淆食養與食療的概念;四是瞞天過海,誇大藥物或食物的作用;五是混淆是非,應和以補為尚的世俗偏見。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養生康復科主任張國璽

  「兩千多年前《皇帝內經》中有一句話: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張國璽介紹說,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預防為主的論點說得非常精確,從中醫來講,預防為主怎麼做,就是養生。他認為,中醫的養生方法成千上萬,主要可以歸納為精神養生,通過精神調養的方法(重在養心)讓自己的心理健康;起居養生,日常生活有規律,保持良好的睡眠和生活習慣,按照中國古訓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飲食養生,一日三餐,定時定量,營養成分合理搭配;運動養生,適量運動,持之以恆;藥物養生,合理服用補益藥物。

  張國璽強調說,健康問題是一個複雜問題,健康長壽是一個系統工程,複雜的問題就不能簡單化,系統工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其實養生並不難,養生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就在養生。養生就是建立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溫長路教授介紹說,不管是農民,還是城市工作人員,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大家都可以養生,建立起自己的養生方法。

  第8期「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由中國科協科普部、調宣部主辦,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承辦,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絡科普聯盟、中國科協網、中國數字科技館協辦,中國科協網進行了全程圖文直播。

  點擊進入中國科協網圖文直播頁面

  科學技術普及部供稿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我國湧現全民養生潮 偽專家以中醫養生之名行騙
    然而,中醫養生是一門科學,不是像有些人所說的吃什麼補什麼那麼簡單的事情。為了讓公眾學會正確的養生方法,不被偽專家忽悠,近日,中國科協舉辦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特邀三位中醫專家,對養生答疑釋惑,並給眼下有點走偏的養生熱降溫。
  • 中醫專家揭露「偽中醫養生」 食物相剋多不可信
    從張悟本、李一到馬悅凌,隨著中醫養生「騙子」的被揭露,人們開始對中醫養生既愛又恨。在昨天中國科協舉行的「中醫養生」主題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醫專家坦言,如何辨別養生真偽不僅困惑老百姓,也同樣困惑業內。中醫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面對五花八門的中醫養生說法,揭露了五大「偽中醫養生」。
  • 養生專家澄清養生誤區 提出五大類中醫養生方法
    中新網北京9月13日電(記者 孫自法)「當前,養生方面存在的偷梁換柱、以偏概全、囫圇吞棗、瞞天過海、混淆是非等問題需要澄清」、「中醫的養生方法成千上萬,歸納起來包括精神養生、起居養生、飲食養生、運動養生和藥物養生五大類」。
  • 中醫專家揭露偽養生「五宗罪」
    從張悟本、李一到馬悅凌,隨著中醫養生「騙子」的被揭露,人們開始對中醫養生既愛又恨。日前,在中國科協舉行的「中醫養生」主題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上,中醫專家坦言,如何辨別養生真偽不僅困惑老百姓,也同樣困惑業內。
  • 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劉祝賀」水晶九陽療法向人民致敬
    著名中醫養生專家「劉祝賀」水晶九陽療法向人民致敬 時間: 2019-03-14 14:2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北京劉祝賀養生專家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水晶九陽養生專家,同時也是水晶九陽養生療法的創始人之一,師從南京新中醫學研究院中醫國內外著名...
  • 中醫養生學,暢通經絡,經絡養生,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學,暢通經絡,經絡養生,中醫養生
  • 中醫養生:「天人合一」是養生核心 如何做到
    國家級名老中醫 王莒生教授   專家小傳   王莒生,國家級名老中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臨床醫學院院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原院長、皮膚科教授,北京市中醫研究所原所長。   「天人合一」是傳統中醫養生的核心理論,它最早出自《黃帝內經》。
  • 中醫養生,熟水建功
    中醫養生,就是運用食養、藥養等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時下,中醫注重養生、預防疾病的觀念深入人心。日前,在由北京角樓圖書館、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舉辦的「涼白開健康飲水知識普及」活動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導師於智敏教授結合中醫養生知識暢談健康飲水,教大家如何喝對水。
  • 中醫五行養生 五音療法保健康
    中醫養生有很多方面,也有很多方法,中醫專家介紹說中醫五行養生是根據中醫理論養生的一張方法,其中的五音療法也是很不錯的養生保健方法,專家還介紹說在古代很多人就是用音樂治病的。用音樂治病,早在幾千年前就出現在中國了。
  • 中醫博士劉力紅向市民傳授中醫養生觀念
    廣西首位中醫博士劉力紅教授在講座上精彩演講。這樣跟風養生是否有益於身體健康呢?廣西首位中醫博士、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廣西名中醫劉力紅博士5月16日上午10點在廣西大學大禮堂舉辦一次中醫健康大講堂,從中醫角度為大家解讀日常養生誤區。針對現在越來越多人注重養生卻沒掌握好方法的現象,劉力紅希望大家要用智慧來養生,要用會思考的眼光審視現在市場上形形色色的養生觀念,不能隨便跟風。
  • 小丑坐殿堂,大師去流浪,是正本清源的時候了
    以醜為美,以假亂真,對這些醜化中華書法藝術的偽書者應狠掃猛批,窮追猛打!以淨化書壇風氣才對,一些名人的書法一字十萬,那與醜書有何區別?這些人在詆毀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可恥可恨,必須清理一下,還書法藝術淨土,弘揚正能量。這是醜書者的悲哀,也是書法界的悲哀,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悲哀!因為個人的好惡只是個人行為,令人費解的是醜書居然有潛在的巨大市場!
  • 揭秘「中醫」養生騙局
    由於中醫跟保健、養生關係密切,仿佛一夜之間,街頭出現大量中醫養生會所,並提供按摩、針灸、刮痧、艾灸、經絡疏通等保健服務,甚至一些美髮店也增加了針灸減肥、針灸美容等「中醫」養生項目。專家稱,生物電作為一種中醫脈絡療法,在康復理療中確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說對幾十種疾病有治療作用,肯定涉嫌誇大宣傳。」專家提醒,任何儀器作用於人體,使用者都必須謹慎,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 中國中醫名家多倫多懸壺濟世開壇講養生(圖)
    今年2月中國國僑辦主任裘援平訪問多倫多時,曾在多個場合提出在海外舉辦中醫講座,以中醫養生知識服務海外華僑華人。時隔半年後,當初設想變成現實。  29日夜晚的中醫講座邀請來自中國的兩位中醫領域重量級人物。主講嘉賓之一的楊金生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秘書長,還是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司庫,師從國醫大師程莘農院士。
  •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中醫養生
    中醫養生天人合一是主動將自己日常行為和精神情志活動,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融為一體,這是《內經》養生方法中的最高境界。中醫的核心是整體觀念、天人合一,與道家文化大道至簡、順應天地自然的認知是相合的。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體現在中醫方面是一種生命觀。中醫診病講究時空觀念,這也是建立在順應自然的生命觀的基礎上。
  • 白塔寺妙應堂中醫診所成立20周年 開拓中藥養生服務
    核心提示:老字號是一種濃縮著歷史的名典珍藏,白塔寺妙應堂中醫診所的成立,一方面反映出該診所管理的日趨規範;另一方面,也是妙應堂中醫診所由傳統傳承型走向技能文化傳承型相結合的轉變。   白塔寺妙應堂中醫診所9月26日迎來了20歲生日,在當日廣邀中醫界名家、教授齊聚京都白塔寺藥店與大眾一同慶生。白塔寺藥店秉承著弘揚傳統中醫文化,造福大眾健康的宗旨,現場設有名家義診專場,讓您與名醫專家近距離面對面的進行諮詢與交流,體驗名醫專家為您提供的精心診療。
  • 如何鑑別偽專家?
    騙子們都希望快速成為專家。一晚上做不到3天行不行?這樣的人大部分最後都成了「磚家」。真正的頂尖水平不可能速成,但偽專家卻可以。現在的許多騙子都以「專家、高管」的面目出現,這樣更容易獲得大眾的信任,更便於開展騙的業務。
  • 「國寶級」中醫大師總結的養生秘籍,趕緊收藏~
    【養生解讀】午睡養生不但是中醫倡導的一種養生方法,也被現代醫學所重視。比如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僅45分鐘的午睡就可以使記憶力提高5倍。無獨有偶,《系統神經科學前沿》雜誌刊登的巴西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校學生午睡一會兒或者打會盹都有助於增強記憶力。研究也證實,睡眠不好的人難以保證身體健康。
  • 馬保國下場了,還有多少偽大師在場上「獻醜」
    鬧劇終於戛然而止,馬保國灰溜溜下場,不僅是武術界在「清理門戶」,更是包括武術在內的傳統文化正本清源之舉。如今,在武術、書法、繪畫等各個門類,「大師比大爺還多,神功比神仙還神」的荒唐鬧劇不斷上演。比如,在中醫中藥領域,有太多「多少代傳人」,掌握著能根除某些疾病的獨家秘方,或者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藥;在書法領域,總有一些「醜書」表演,或針管射墨寫字,或人體表演「蠕動書法」;在國學領域,更是有不少人被冠以「大師」之名,以要麼灌雞湯、要麼打雞血的方式到處販賣半通不通的解讀;更有各色風水大師,宣揚封建迷信,通過測八字、看手相、看風水等等,肩負為人改變命運的重任。
  • 唐山中醫關注:冬季如何做好心血管養生調護
    唐山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科四病區馮偉副主任介紹:中醫在預防及調護心血管疾病上有著特有優勢,並提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多發季節,中醫提出「治未病」、「天人合一」的理論,在冬季應當順應自然、順應天地、力求天人合。《黃帝內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應當保養體內陰精,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從而達到陰陽相對平衡。
  • 秋天吃什麼養生_39健康網_中醫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對於養生越來越重視了,在平時生活中做好養生,其實是更好的保證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避免遭受身體異常引起的危害與不適,所以說大家對於養生是非常重視的,只是有些人不知道在什麼季節吃什麼養生,那麼秋天吃什麼養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