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北京「網紅」美食街,曾經日均客流量7萬,如今冷冷清清

2020-12-14 影像雜彈

說起中關村食寶街,許多朋友的第一反應就是網紅美食街,然後腦海裡閃過每次去食寶街人山人海的畫面。確實,自從中關村食寶街開業以來,每次去這裡覓食,不管是工作日還是周末,不管是飯點還是非飯點,這裡總是擠滿了來自這座城市四面八方的食客,這裡的店家從來不愁生意。

和老北京的傳統美食街比起來,中關村食寶街可以說是北京美食屆的一匹黑馬。這條美食街面積大概2萬平米,有100多家美食小吃店加盟。和王府井小吃街及北京簋街美食比起來,這裡匯集了許多網紅美食,而這些網紅美食帶火了整條美食街,人氣十分火爆。

在特殊時期,全民宅家大行動之際,實地探訪了昔日生意火爆人山人海的中關村食寶街,發現這裡依稀幾個食客,偌大的美食街冷冷清清的,生意十分慘澹。圖:中關村食寶街某美食店鋪,一長排的座位沒有食客光顧,只剩下店員孤獨的背影。

圖:昔日被擠爆的花甲小吃店,如今空蕩蕩的十分冷清。店裡還能看到昔日因為食客太多,店鋪不得不鼓勵食客「打包帶走就送2元」。看到這一幕,讓人不得不為這些店鋪擔心,生意如此慘澹還能實體餐飲還能支持多久?

在食寶街的美食小店裡轉悠了一圈,發現每家店都人氣冷清。好一點的店還有三五個顧客在光顧生意,而有很多店都無人問津,商家十分發愁。確實,在特殊時期,餐飲業是直接受影響很大的行業之一,高額的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果不營業老闆發愁,營業了沒有生意老闆更發愁。

雖說曾經被一些網紅美食店帶火了整條街,昔日的網紅小吃店單日收入就能達到2萬元。而現在這些網紅小吃店像「阿芮烤雞爪」、「阿甘鍋盔」和冷麵王等,也是生意慘澹,更別提那些大街小巷都能吃到的普通小吃店。

圖:中關村食寶街,寥寥無幾的食客們。

因為人氣冷清沒有顧客光顧,有些小吃店已經早早收攤,店裡並沒有營業。想像著以往這裡熙熙攘攘的食客們,平均有超過7萬食客們來此想享受美食,再看看如今冷清的場面,讓人感嘆頗多。

相關焦點

  • 實地探訪煙臺北河街市場
    近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所城裡附近的北河街市場,看一看它現在的樣子。來到市場的正門口,可以看到這裡已經被隔板擋住。據周邊的居民介紹,北河街市場已經開放營業將近有20年,已成為煙臺市區一處重要的農貿市場,給周邊居民提供了便利。
  • 日均客流3.7萬,美食街如何化身區域「消費符號」?
    現如今許多商業街或商業中心的形成,最核心的需求力量都是「人」。餐飲大舉入駐購物中心,證明了市場的需求和選擇,但是事實上,綜合體餐飲賺錢的並不多,反而特色美食街區的發展很受消費者青睞和市場認可,究竟這裡面有哪些運營邏輯?
  • 溫州這個新晉網紅打卡點 國慶假期日均客流量超20萬
    兩塔一寺、海澱朝霞、老戲臺、城隍曲韻、儒英鹹集、鬥城遺韻……重新開園的江心嶼和重新開街的公園路,是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的兩個網紅打卡點。10月8日,記者從鹿城區文廣旅體局和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獲悉,長假期間,江心嶼實行「線上預約,線下核驗」措施,共接待86683人次;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國慶節當天客流量達25萬人,其餘7天基本保持在20萬左右。
  • 「專坑」遊客的網紅街,其中最有名的一條直接被取消景區資格
    特別是最近幾年短視頻的發展,一些城市的步行街更是成了網紅街道。但在打卡網紅步行街的同時也要注意那些坑,那麼你知道在我國的旅遊城市中,哪幾條街最坑嗎?和很多網紅的步行街一樣,這裡的物價也是高出別處2-3倍。
  • 暑期遊升溫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日均客流量超5萬人次
    暑期遊升溫,外地遊客增多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日均客流量超5萬人次海南日報三亞8月20日電 (記者周月光)出門旅遊一般去景點,但來三亞旅遊,不少遊客去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打卡」。8月20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該市場管理處了解到,最近隨著暑假遊不斷升溫,這裡日均客流量已突破5萬人次,其中遊客約1萬人次。
  • 實地探訪山西歷史文化街區汾陽「二府街」、「武家巷」
    6月1日,「汾州府」進行了實地探訪,拍了點圖片與大家分享。 時代變遷,汾陽中學、汾陽醫院大門已經不再此地,現如今的二府街寂靜祥和,漫步在二府街,似乎還能感覺到當年的車水馬龍與喧囂,左手一個古宅、右面一個古建、無不在告訴人們這裡曾經的繁華。
  • 實地探訪芷民豐:「網紅」芷江鴨養成記
    招牌美食芷江鴨更是芷江的代表名片之一,享譽全國。芷江鴨千百年來聞名遐邇,據《芷江縣誌》記載, 「芷江鴨」又稱 「仔姜鴨」, 後更名為芷江鴨,從元朝開始,芷江人就有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吃鴨子的傳統食俗。
  • 日均5萬人的流量傳奇 「路邊攤」打下食寶街
    從「兩通兩海」,到聯想、百度,無數高新科技人才湧入這片熱土,只是「電子一條街」的影子,始終沒有甩開,甚至更多的人仍是為後者而來。不過現在,人們又多了一個來到中關村的理由——食寶街。這條2016年底落成的美食街,不到一年就實現了日均五萬的人流量,讓美食成為了「中國矽谷」的新名片。
  • 南寧一條被遺忘的老街,在白沙橋下,它曾經繁華過,如今冷冷清清
    南寧江南區邕州老街冷冷清清好多年,如今亭子碼頭火了它也沒重新活起來。如果不是剛好路過,我大概已經忘了南寧江南區這裡還有一條老街――邕州老街。邕州老街背靠邕江,它所在的位置,環境相對安靜,就在江南大道白沙大橋下。附近有4棟亞洲十大豪宅,還有網紅打卡地亭子碼頭。
  • 特色商街引領潮流 傳統商圈換新顏
    從今日起,經濟版推出「經濟聚焦·夜間經濟觀察」系列報導,實地探訪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夜間營業場所,展示不同城市的多種夜間經濟業態面貌,探討夜間經濟發展的痛點與對策,以期為各地夜間經濟的進一步規範發展提供借鑑。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在不少城市,熱鬧的生活才剛剛開始。
  • 過年後,農家樂迎「關門潮」,曾經紅紅火火,為啥如今冷冷清清?
    農家樂曾經是一代農民創業的好選擇,農家樂的興起也就這十幾年的時間。在城裡人過夠了城市的生活,看夠了城市的鋼筋水泥之後,空閒的時間,城裡人也渴望親近大自然,體驗一下農村的田園時光。這幾年農家樂本來就是日薄西天,而今年的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受到疫情的影響,一批企業頂不住壓力倒閉了,過年後,農家樂也迎來了「關門潮」曾經紅紅火火,為啥如今冷冷清清?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華熙LIVE·五棵松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分為七大類主題榜單。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位於五棵松的華熙LIVE,以商業+文娛體驗為中心,現有134家商業企業,其中52家餐飲營業到24:00,16家餐飲營業到凌晨2:00,客流量日均
  • 記者探訪南京地下美食街 "光碟""打包"越來越普遍
    2020年08月25日 17:58:46 | 作者:元國璋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  南京新街口商圈日均客流量超過50萬人次,節假日則超過100萬人次。
  • 視點|北京網紅打卡地南鑼鼓巷人挨人 大人小孩全程口罩
    10月2日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實地探訪北京南鑼鼓巷,現場客流量非常大,幾乎人挨人。國慶節遇上中秋節,北京網紅打卡地南鑼鼓巷被擠爆,遊客開啟「逛吃」模式。南鑼鼓巷南口,警察在入口處進行疏導。雖然客流量大,現場安保人員也明顯增多,每個路口都有人在疏導遊客,遊客大多數戴著口罩有序行進。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看到,南鑼鼓巷裡的每家店鋪前都排著長隊,全長僅700多米的巷子,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南鑼鼓巷內人流量高,放眼望去,幾乎全部佩戴口罩,連小朋友都佩戴兒童口罩。有小朋友大喊「太熱鬧了,像過年一樣。」
  • 北京王府井是網紅美食街,遊客絡繹不絕,北京土著卻並不這麼認為
    北京王府井是網紅美食街,遊客絡繹不絕,北京土著卻並不這麼認為文/七月北京,作為我國首都,是所有人的心之嚮往。這裡集中了全國最優秀的人才,也囊括了各個城市,甚至是世界美食。在電視上,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關於北京的介紹,對於那個神聖的地方,有崇拜、有嚮往、也有尊敬。可能很多外地遊客對北京的了解,也就是這些響噹噹的古代遺蹟,還有北京的小吃了。尤其是王府井美食街最有名。但是北京當地人卻說,王府井並不是北京的地道小吃,那裡只是外地人租的攤位,賣的都是各地的美食,真正的北京小吃在那裡是吃不到的。
  • 北京廣播電視臺聚焦「北京網紅打卡地」
    國慶期間,北京西站的12塊公共大屏上,循環播放著新聞報導《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粉萌「懷密號」》,邀請遊客們一起打卡剛剛開通的網紅「懷密線」。這期節目,正是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在國慶、中秋雙節假期中推出的八集特別節目《走進北京網紅打卡地》其中的一集。本次特別節目全部起用年輕記者作為體驗者,以深度體驗貫穿節目全程,完成「打卡」動作。
  • 網紅產品到底咋樣?記者實地探訪蚌埠網紅蛋糕店
    「今天也是被網紅抖臀蛋糕驅使的一天,好好吃啊,愛了愛了!」……上個周末,年輕的喬小姐打開微信,發現朋友圈裡好幾個朋友都刷了一款網紅蛋糕。不服輸的好勝心使然,喬小姐立刻打聽到了店家位置,在周末傍晚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買到了同款網紅蛋糕。當然在吃之前,她按照「慣例」拍照、錄小視頻,並在微信、抖音上進行了發布,「周末美食攝影大賽,我不能輸。」
  • 成都地鐵日均客流量已超越重慶100多萬,差距為何會越來越大?
    但是在軌道交通的客流方面,成都已經從曾經的追趕者,變成了如今的超越者。目前,成都地鐵的日均客流在三百到五百萬這個區間。特別是去年的最後一天,成都地鐵單日線網客運量達525.60萬乘次,首次突破500萬大關。重慶軌道交通目前的日均客流大都在兩三百這個區間,平均下來要比成都少一百多萬。
  • 即墨古城成網紅打卡地,每天近7萬人次進城遊覽
    五一假期,民謠音樂「牽手」千年古城,遊覽即墨古城的客流量驟升。據悉,整個假期,即墨古城日均接待遊客達到6.86萬人次,再次成為「網紅打卡地」。如果說古城是即墨的一張名片,那麼,民謠季則是即墨古城的名片,五一假期,民謠音樂「牽手」千年古城,客流量驟升,客群趨向年輕化。五一當日,即墨古城客流量突破7.18萬人次,僅次於青島海濱風景區18.47萬人次,躍居青島各大景區和文化街區前茅。第二天即墨古城客流量持續攀升、突破7.76萬人次。
  • 日本網紅美食街,支持中國手機支付,中國遊客來的更多了
    攝影:黃沛然|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在日本如果非要評選一條最接中國地氣的美食街,那麼除了唐人街之外就要屬大阪的道頓堀美食街。道頓堀也被稱為大阪的後廚,這裡是日本客流量最多的美食街之一,其地位如同我國西安的永興坊,是大阪聚集美食種類最多的街道,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有趣的娛樂項目吸引中國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