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Meat登陸NASDAQ,市值最高達到過200多億美元,人造肉概念橫空出世。在國內豬瘟導致肉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人造肉概念的炒作在A股更是如火如荼。
近一年來,各個商家好像都看到了人造肉的商機,開始大手筆的投入。肯德基、雀巢、星巴克紛紛投資人造肉。肯德基在國內推出「植培黃金雞塊」 ,星巴克推出人造肉午餐菜單 。人造肉真的像看上去那麼美好嗎?
我們先來看看人造肉的製作過程,人造肉分為兩種:
1.大豆蛋白肉
一種是由大豆為主要原料,加添各種調味料,讓客戶吃起來有牛肉、豬肉、雞肉味道,這種人造肉製造起來比較方便,當然製作成本也比較低,這種人造肉也可以稱為大豆蛋白肉,現在市場上出現的肯德基和星巴克人造肉都是這種。我覺得這種人造肉和寺廟裡已經有幾百歷史的素肉沒有很大的差別,如果說差別,那就是寺廟的素肉沒有添加各種調味料乃至色素,吃起來更安全更讓人放心。大家看到這裡也許恍然大悟:原來肯肯德基和星巴克這些巨頭推出的人造肉原來個出口轉內銷的概念,國外公司拿著中國已經存在幾百年的素肉進行概念包裝,登陸NASDAQ,引領潮流,又火到了中國。這些公司為了口感,加上各種調料或者色素,讓消費者更不放心。
2.幹細胞培養肉
利用生豬或者活牛的幹細胞,在嚴格的實驗室環境中培養出肉.這種肉培養起來成本很高,大約每公斤要1萬美元,所以現在還只能在實驗室中研究生產。美國開始這方面的研究最早,2019年國內的南京農業大學也用幹細胞培養出來人造羊肉。我覺得這種幹細胞培養肉也許是真的人造肉。經過科學家的努力,幹細胞肉的成本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會大幅降低,到時候幹細胞培養肉會走上人們的餐桌。
現階段商家只能在生產大豆蛋白肉,A股的上市公司,我覺得只要是生產或者銷售大豆的,或者生產食品的,都有可能去生產大豆蛋白肉,因此食品或者農業公司都有人造肉的概念。當然,有的公司為了炒作概念,或者純粹想去嘗試人造肉是否有市場,去進行大豆蛋白肉的生產。
雖然很多公司推出了大豆蛋白肉,想要讓消費者放心食用,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筆者不清楚這些產品的實際銷售情況,也許有很多消費者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吃的人造肉。就像轉基因食品,很多購買者都是無意中購買的;還有一些農村的消費者根本不懂什麼是轉基因食品,根本不知道還有這種食品存在,就誤打誤撞地買到了;更有一些餐廳為了降低成本購買轉基因食用油。現在推出的大豆蛋白人造肉,我相信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有人造肉的存在,更不知道它的優點和缺點;乃至有的消費者即使知道有大豆蛋白人造肉,也了解這種肉,可是消費的時候,由於疏忽,還是買了人造肉。這需要廠家分開銷售,產品上有醒目標誌,在商場或飯店醒目的位置要有文字提醒和人工提醒消費者是否選擇。
看到這裡,大家以後出門去餐館吃飯或者去市場買肉的時候,如果不想消費大豆蛋白人造肉,可要仔細看清楚喲,不要糊裡糊塗地吃到肚子裡。
企業還是要謹慎地進入人造肉的市場,人造肉的推出會讓很多消費者對該公司品牌下的其他食品產生懷疑。就像現在有的公司推出轉基因大豆油,導致很多人買豆油的時候特意要避開該品牌,一方面怕誤購了轉基因油,另外一方面也擔心買的該品牌的非轉基因油也含有轉基因。
因此,筆者對現在的大豆蛋白人造肉的前景不看好,更不看好有的企業貿然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