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做個B超檢查吧!」無論體檢還是常規就診時,這樣的話經常能聽到。超聲檢查非常普通且普遍,沒有輻射,價格相對實惠,但要說到明確診斷疾病,相信很多人更傾向於CT、核磁共振等聽上去更厲害的檢查。
實際上,超聲不普通,不僅具有綠色、無創、實時、動態的優勢,在心腦血管疾病篩查、特別是實體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上,猶如一匹「黑馬」,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品相不佳」的乳腺結節最終被確診為惡性
8月末,57歲的梁女士(化名)陪好友到浙江醫院超聲醫學中心主任黃斌這兒複查。好友在等待檢查的間隙隨口道:「你不是有乳腺結節麼,要不也做一個檢查吧!」
「不用了吧,我上個月剛體檢過,讓我注意複查就行了。」梁女士一邊說一邊翻出手機上的體檢報告,遞給了坐診的黃斌。
不料黃斌一看這影像報告就皺起了眉,因為這個結節實在「品相不佳」,相比體檢報告的「BI-RADS三級」判斷,它長得更像四級(惡性概率3%-94%,需要穿刺組織學活檢)。於是,他建議梁女士做一次更細緻的穿刺活檢,以及早篩查排除惡性情況。
將信將疑的梁女士被說服,接受了超聲引導下穿刺組織學檢查。四天後,她的乳腺結節組織活檢報告出來了,病理分析確診乳腺癌。
這樣的結果,讓梁女士既難過又慶幸,遂很快安排了手術治療。在進手術室之前,她專程趕到黃斌的專家門診,向他表達謝意:「如果不是您的堅持,我也不會把疾病控制在最早處理的時候。」
超聲可判斷腫瘤性質也可治療部分實體腫瘤
梁女士這樣的病人,在黃斌的從醫生涯中已出現過很多次了。他表示,時至今日,超聲醫學的發展早已超過普通群眾心中的簡單印象,尤其是超聲造影及介入超聲等新技術的應用,讓超聲不僅在疾病診療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治療特別是實體腫瘤上,也有獨到的優勢。
「打個比方,有些患者,因為甲狀腺結節而就醫。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手術切口雖然選擇頸部相對不引人注意的位置,但到底是開放性手術。」黃斌說,現在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是良性結節,可以採取在超聲引導下,對甲狀腺結節進行消融治療,創口僅僅一個針眼。這樣的處理方式,既解決了病灶,又保護了其餘甲狀腺組織免受損傷,更不用長期服用替代藥物。
同樣,對於肝癌這樣的惡性腫瘤,超聲引導下的微創消融術,是目前國際醫學界公認有效的最佳治療方式之一。黃斌曾遇到過一個棘手的肝癌病人,肝硬化非常嚴重,肝臟囊腫、血管瘤、肝癌「三位一體」,癌灶周邊包繞粗大血管,無法手術,因為手術,還可能累及肝臟功能,導致患者肝衰竭。最終黃斌選擇在超聲引導下為他做了經皮肝癌消融治療,完美解決了病灶。
體檢報告上要注意這樣的結節表述
隨著體檢技術手段的不斷豐富,結節兩字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了。浙江人最容易得的癌中,甲狀腺癌和乳腺癌排在前三甲位置,也都有「預兆」:結節。
什麼樣的結節可以隨診,什麼樣的結節需要立即處理,黃斌從超聲醫學的角度,為甲狀腺結節和乳腺結節做了處理科普:
二類結節。無特殊症狀(如結節較大且壓迫周圍組織),可一年一檢查;結節大於2cm-3cm的,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或處理。三類結節。初次發現的,建議在醫生指導下3-6個月複查,結節大於2cm或者感覺短期明顯增大的需縮短複查周期或及時就醫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四類結節。不論大小,請進一步進行穿刺活檢,如為良性,再根據活檢結果,保持3-6個月複查,或及時進行手術處理。
「任何疾病,都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超聲在診斷及治療甲狀腺、乳腺、淺表器官腫瘤及肝臟腫瘤時,是非常有優勢的。」黃斌介紹,接下來他計劃開展超聲醫學的亞專科會診,為患者提供更規範、精準、微創的個性化診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