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周期未歇中糧肉食還要漲多久?

2020-12-21 東方財富網

年初至今,炙手可熱的「豬周期」概念股經過一段時間的回調之後,又開始了猛烈的上攻。不僅僅是A股市場,港股市場中的豬肉股也開始蠢蠢欲動。

中糧肉食逆市大漲

今日,港股市場中的豬肉股普遍表現十分不錯。萬洲國際漲3.84%,雨潤食品漲3.45%。不過,表現最為亮眼的,當屬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肉食(01610.HK)了!目前來看,中糧肉食連漲2日,今日收盤漲幅6.15%,盤中一度大漲超8%,並且連著逆市急升兩日累漲超10%!

中糧肉食作為中國豬肉市場最重要的運營商之一,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覆蓋了中國整個豬肉行業價值鏈,旗下數十個豬場,2個屠宰加工工廠和2個肉製品加工工廠分布於全國各地。兩個核心品牌「家佳康」和「萬威客」主要銷售生鮮豬肉和肉製品。

然而,2018年中糧肉食卻是虧損度日。2018年內,中糧肉食實現營收為71.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但受生豬價格降低等影響,虧損6.28億元,而2017年溢利約為4.52億元。然而,這絲毫不減資金對其偏愛,年初至今,中糧肉食股價放量大漲,一路加速狂飆,從不到1.5港元漲到如今最高3.35港元,成功實現了翻倍,年初至今漲幅達到126%。為什麼中糧肉食這麼牛?中糧肉食還會漲多久?

豬肉價格轉漲

市場普遍認為,近日來豬肉股的上漲,源於CPI數據的回暖以及豬肉價格的迴轉。今年2月份,全國CPI價格同比上漲1.5%,這是繼2018年12月份1.9%的同比漲幅後,連續第三個月處於「1時代」。3月份同比漲幅擴大0.8個百分點,3月CPI同比上漲2.3%,重回「2時代」。

(圖源:國家統計局)

食品價格上漲是拉動CPI同比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4.1%,影響CPI上漲約0.82個百分點。春季是蔬菜上市的淡季,加之受多地低溫陰雨天氣影響,鮮菜價格上漲較快,同比上漲16.2%,影響CPI上漲約0.4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5.1%,為同比連降25個月後首次轉漲,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

從往年來看,春節長假之後消費旺季結束往往導致物價走弱,2013年以來的每年3月CPI環比都是負增長,呈典型的季節性波動。

從環比看,今年也不例外,3月數據顯示,CPI由之前的上漲1.0%轉為下降0.4%,食品價格由上漲3.2%轉為下降0.9%,非食品價格由上漲0.4%轉為下降0.2%。其中,部分鮮活食品價格節後回落。雞蛋、水產品和鮮菜價格分別下降6.0%、3.6%和2.6%,牛肉、羊肉和雞肉價格分別下降1.8%、1.7%和1.6%,上述六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21個百分點;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勢頭趨緩,各地豬肉價格漲跌互現,全國平均上漲1.2%,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

(圖源:招商證券)

招商證券認為,本輪豬周期非洲豬瘟帶來的邊際影響遠超其他周期催化劑,嚴重省份產能去化速度是上輪周期的9倍。而通過對歷史豬價和產能去化對比發現,母豬產能去化與生豬價格的彈性關係大概是1:5,與仔豬價格漲幅的關係為1;7.4,結合當下的產能去化幅度,招商證券推算出肉豬價格將在6月接近18元/kg,8月有望突破20元/kg,年底將達到26元/kg,屆時優秀公司的ROE有望創造歷史新高。

根據公司年報,中糧肉食的生豬養殖業務18年錄得收入30.43億元,全年出欄量255萬頭,未來產能將進一步提升。在非洲豬瘟背景下,公司生豬出欄節奏並未放緩,實現出欄量129.1萬頭,環比小幅增長2.54%。

18年底,養殖產能從去年同期的349萬頭提升至408.9萬頭。隨著產能釋放,預計19/20年公司生豬出欄量將分別達到270萬頭和350萬頭,有望實現量價齊升。屠宰/生鮮豬肉業務創新高,18年實現分部收入28.4億元,銷量190千噸,同比增長10.6%,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品牌業務快速發展。全年產能利用率為89.1%,同比提升7.9個百分點,品牌業務貢獻整體生鮮肉的比重同比提升5.6個百分點至30.8%。今年下半年養殖與屠宰產能有望進一步匹配,品牌生鮮豬肉業務佔比提升,推動毛利率提升。

新一輪豬周期到來?

作為一種周而復始的經濟現象,豬周期的形成與豬肉供給、價格相互作用有關——豬肉價格上漲刺激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打擊了農民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就形成所謂的「豬周期」。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提醒,受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的影響,今年生豬價格可能會出現上漲,下半年漲勢會更明顯。

市場分析認為,新一輪豬周期已經啟動,5月左右豬肉價格將快速上漲。在上漲空間上,有機構認為,年內豬肉價格可能超過歷史高點,當前仔豬價格具備50%以上的上漲空間,疊加非洲豬瘟的影響,本輪周期彈性將更大。豬肉價格的上漲會給CPI通脹帶來一定壓力。不過,年內通脹不應成為制約貨幣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

另外,多家研究機構認為,5月左右豬肉價格將快速上漲。其中,華創證券認為,由於去年11-12月大量懷孕母豬被淘汰,對應今年5月生豬出欄開始明顯短缺,預計豬價即將進入趨勢性上漲階段。銀河證券也認為,非洲豬瘟導致去年底的大規模產能去化正好對應5-6月後的生豬供應,意味著5月左右生豬供給將出現進一步緊缺,從而推動豬價快速上漲。

華創證券研報顯示,2006-2008年生豬價格最大漲幅183.1%,因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短期難以突破,對豬價影響較藍耳病預計會更持久,預計本輪周期生豬價格有望達到25-30元/公斤。銀河證券認為,相比於2016年仔豬出售毛利率高點634.97元/頭,當前仔豬價格具備50%以上的上漲空間,疊加非洲豬瘟的影響,本輪周期彈性將更大。2019年一季度估計是各生豬養殖企業業績最低點,2019二季度開始各家公司業績有望逐季改善。

不過,依然需要警惕的是,現在不論是A股還是港股的豬肉股不論是估值還是股價都處在高位,短期內或許並不是一個較好的介入時機。但就長期而言,規範化將快速成為養豬業的主旋律,規模化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龍頭企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文章來源:格隆匯)

相關焦點

  • 龍大肉食9.5億元可轉債上市 加碼生豬養殖強化全產業鏈優勢
    山東某私募研究員趙陽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龍大肉食此次發行可轉債,旨在加碼生豬養殖規模,進一步增強全產業鏈優勢。生豬產能加速出清可轉債加碼生豬養殖養豬行業被認為是周期性比較明顯的行業,也就是存在「豬周期」。
  • 豬周期來臨 單位偷偷換走了我們的大肉麵 梅菜扣肉也……
    這句話讓我們大為吃驚,不就是豬肉漲了點價嗎?至於嗎?單位這也太摳了吧?直到昨天,去商場逛街偶然間點了份梅肉雞柳雙拼飯,服務員面露難色地笑了笑:平時不咋買菜吧?看我搖了搖頭,服務員繼續說道,現在一斤豬肉都二十五六了,不是不想做給你吃,是真買不起啊。
  • 生豬價格頻繁大起大落 生豬期貨能熨平「豬周期」嗎
    2021年1月8日起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  生豬期貨能熨平「豬周期」嗎  本報記者 祝惠春  □ 長期以來,我國生豬產業深受「豬周期」困擾,生豬價格頻繁大起大落。由於缺少有效的遠期價格指導和避險工具,生豬養殖企業往往盲目擴產或者減產。
  • 千家房產跨界養豬,紅利期還有多久?
    其中向全資子公司牧原肉食銷售生豬8.7萬頭。11月份,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26.32元/公斤,比10月份下降4.81%。11月份上、中旬整體呈現震蕩走勢,下旬豬價呈現上漲趨勢。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2020年第47周(11月23日-27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37.43元,環比漲1.6%。
  • 中國的「豬周期」和美國的「牛周期」有何異同
    來源:撲克投資家1 中國「豬周期」雖然「豬周期」下豬肉漲漲跌跌大家都習慣了,但最近這波豬價上漲確實猛,全國豬肉平均價和活豬平均價都創了歷史新高。生豬存欄量卻創了歷史新低。今年的豬肉進口肯定會創歷史新高。
  • 利潤一頭豬等於2瓶茅臺酒 千家房產跨界資本豪賭養豬紅利期還有多久?
    有觀點認為,豬周期或失靈了。一般來說,豬肉價格一輪完整的漲跌周期大約需要5-6年,漲價期約2年。此輪豬周期始於2018年,豬價連續飆升不降,被稱為「史上最強豬周期」,按理說2年漲價期已至尾聲,但目前價格卻仍在上漲。行情寶測算本周全國外三元生豬自繁自養頭均盈利1945元/頭,比上周增加291元/頭,不少股民稱一頭豬等於2瓶茅臺酒的利潤。
  • 三年一輪「豬周期」拿啥拉平它?
    過去,由於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程度不高,入行門檻太低,導致「豬周期」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經過重新洗牌,由規模化養殖場帶來的專業化、科技化和環保化的現代養殖模式正在形成。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有利於拉平「豬周期」,穩定老百姓的「菜籃子」。
  • 下轄8家上市公司貫穿全產業鏈 中糧系如何加減乘除?
    在官網上,中糧集團如是描述自己:「全產業鏈模式下,我們將小麥、玉米,油脂油料、稻米、大麥、糖、番茄、肉食等產業鏈有機組織起來,實現了整個糧油食品鏈條從種植到食品營銷的暢通無阻。」  18家下屬單位如何定位  資產整合及整體上市、央企重組等話題不斷圍繞著中糧集團轉悠,而隨著這些傳聞或真或假的出現「階段性」的舊事重提,中糧系旗下的8家上市公司股價總是會或多或少地應聲而漲。
  • 中糧集團河南永城百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破土開工
    5月31日上午,中糧集團河南永城百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開工儀式在裴橋鎮舉行,標誌著總投資20億元的中糧集團河南永城百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正式破土開工,成為繼蘇美達之後落戶永城的第二個央企。  市委書記孟慶勇出席儀式並宣布項目開工。
  • 寧高寧揮別中糧履新中化 趙雙連接任中糧董事長
    否認萬科從中糧獲得200億元支持2005年12月28日,寧高寧接替周明臣出任中糧集團董事長。此前,他在華潤集團服務了近20年,把華潤從外貿企業轉型為投資集團;入主中糧後,寧高寧力推全產業鏈,一幹就是十多年,中糧資產也由2004年的600億元增長至目前超過719億美元,曾有外媒稱呼寧高寧為「紅色摩根」。
  • 2021中糧集團成員企業聯合招聘公告
    關於中糧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立足中國的國際一流糧食企業,是全球布局、全產業鏈、擁有最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集貿易、加工、銷售、研發於一體的投資控股公司。中糧集團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己任,致力於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糧食企業,構建具有中糧特色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 憾別中糧,寧高寧的尷尬與無奈
    1月5日中糧集團和中化集團宣布領導層調整,原中儲糧總公司董事長趙雙連接替寧高寧出任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則將出任中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一位中糧集團內部人士表示,昨日中糧集團很多員工在辦公樓內歡送寧高寧,還有員工打起了橫幅,寫著「我們永遠祝福您」,寧高寧則雙手抱拳向員工致意。
  • 中糧酒業「混改」萌動
    先是中糧集團旗下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糧資本」)通過引入北京首農、溫氏投資、弘毅弘量等7家投資者完成募資69億元,新的「中糧資本」於25日正式掛牌成立;翌日,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總經理李士禕通過公司內部競聘,兼任中糧旗下長城酒事業部總經理(同時擔任中糧酒業副總經理)的消息不脛而走,按此前的選聘公告,這意味著中糧集團旗下中糧酒業的「混改」即將推進。
  • ...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 中糧、首農、光明、伊利、恆大...
    連日來,中糧、首農、光明、伊利、恆大冰泉等一批食品企業迅速響應,承諾價格不漲、質量不降、供應不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糧,春節復工全力生產作為國內最大的糧油食品企業,中糧集團提出「不停工、保生產、保供應」,第一時間調集力量,實現春節復工,緊急調集疫情防控物資,保證一線員工的健康安全,全力以赴開工生產,主動調整產能,確保全國各地的糧油物資穩定供應。
  • 中糧集團:具有領導地位的國際大糧商 深耕全球農產品市場
    目前,中糧已由中國第一大糧油食品企業、世界第5大糧商,一躍成為全球具有領導地位的國際大糧商。堪稱近年來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和農產品貿易全球化的一大亮點。  「中糧集團堅定做強做優糧油主業,努力打造國際糧油貿易龍頭企業。」在中糧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看來,與共和國同齡的中糧在70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忠於國計,良於民生」的文化傳統。
  • 可口可樂這麼賺錢,為什麼還要把業務賣給中糧集團和太古集團呢?
    比如在中國,可口可樂的裝瓶業務都是委託給中糧集團以及太古集團進行生產的。之前可口可樂在中國的裝瓶業務有三個企業負責,分別是中糧集團、嘉裡集團以及太古集團。只是後來嘉裡集團被可口可樂排出生產商之外,然後由可口可樂全球第一瓶裝企業接手了這部分業務。而到了二零一七年,可口可樂對於裝瓶業務進行調整,經過調整之後,可口可樂把自己經營的部分裝瓶業務分割給了中糧集團以及太古集團。
  • 研報精選:菜油四天巨量價格卻不漲!中糧席位持續減空後市何去何從?
    24日,菜油期貨主力成交119萬手,但價格卻收跌,且為連續四天出現巨量不漲現象。空頭榜首席位中糧期貨依然減倉空單。菜油期貨後市何去何從?菜油期貨經過前期大幅拉升後,進入震蕩階段,截止日盤收盤,菜油主力合約跌1.83%,報8530元。
  • 誰在助漲茅臺?茅臺還要漲多久?
    文/熔財經作者/XL當沙丁魚從美國加州蒙特利海域中幾乎消聲匿跡的時候,沙丁魚商品交易員開始互相競標,導致每罐沙丁魚價格飆漲。一天,一個買家決定打開一罐沙丁魚罐頭,好好犒賞一下自己,可是不一會兒他就感到肚子不舒服,趕緊告訴賣家說沙丁魚有問題。賣家回答道:「嗨,你沒搞懂,這些沙丁魚不是用來吃的,它們只是用來炒作的。」
  • [收購]中糧地產:收購報告書
    2、中糧集團 中糧集團承諾最近五年之內未受過重大行政處罰、刑事處罰,也未涉及與經濟糾紛有關的重大民事訴訟或者仲裁。2、中糧集團 中糧集團承諾最近五年誠信情況良好,不存在重大失信情況,不存在未按期償還大額債務、未履行承諾、被中國證監會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或受到證券交易紀律處分的情況。
  • 生薑價格漲至6年來最高水平,要漲多久?
    原標題:「姜你軍」重現,生薑價格漲了多少?要漲多久?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題:「姜你軍」重現,生薑價格漲了多少?要漲多久?新華社記者生薑,作為日常必備調味品,近來價格噌噌地漲,居家過日子的你感受到了嗎?問題一:價格漲了多少?7日下午,記者來到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家惠超市,這裡老薑的標價為每市斤11.98元,而新姜的價格為每市斤6.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