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近期,對華貿易問題一直困擾著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在澳大利亞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然而,澳大利亞卻從未珍惜中國這個貿易夥伴,反而時不時做出就做出錯誤決定。
本周三(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就表示,該國決定通過WTO來挑戰中國對澳洲大麥徵收超過80%的關稅。外媒報導指出,中國這一舉動實際上切斷了澳洲對華10億美元(約合65億人民幣)的貿易,正因如此,澳大利亞政府才會急的「跳腳」。
儘管如此,澳大利亞並不願意與中國「坐下來談」,反而選擇將中國告上WTO。分析認為,此舉非但無助於該國恢復對華大麥貿易,反而還很可能會令中澳貿易關係進一步陷入「深淵」中,而這顯然是澳大利亞無法承受的。
周五(12月18日)最新消息顯示,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周五已經在其內閣改組中任命了其原教育部長丹·特漢(Dan Tehan)為新任貿易部長,原因是該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仍未能好轉。
這釋放出什麼信號呢?在該國對華多種商品的貿易依然停滯的關鍵時刻,澳大利亞宣布更換貿易部長,其目的是否是為了改善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我們目前仍不得而知。不過,從澳大利亞給出的原因來看,該國顯然仍急於恢復其相關商品對華貿易。
因為在該國對華商品貿易停滯的時候,其他國家正在搶佔其在華市場。以大麥為例,《澳洲財經見聞》周五指出,在澳洲農民擔心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之際,來自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和阿根廷等國的大麥正在激烈爭奪中國市場。
由此可見,如果澳大利亞在不改善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那麼該國過去幾十年在中國拿下的市場份額,很可能會在幾個月內被其他國家「分割」完。
文 | 陸爍宜 題 |曾雲梓 圖 | 饒建寧 審 |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