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剛剛澳洲作出意外舉動:更換貿易部長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近期,對華貿易問題一直困擾著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在澳大利亞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然而,澳大利亞卻從未珍惜中國這個貿易夥伴,反而時不時做出就做出錯誤決定。

本周三(12月16日),澳大利亞政府就表示,該國決定通過WTO來挑戰中國對澳洲大麥徵收超過80%的關稅。外媒報導指出,中國這一舉動實際上切斷了澳洲對華10億美元(約合65億人民幣)的貿易,正因如此,澳大利亞政府才會急的「跳腳」。

儘管如此,澳大利亞並不願意與中國「坐下來談」,反而選擇將中國告上WTO。分析認為,此舉非但無助於該國恢復對華大麥貿易,反而還很可能會令中澳貿易關係進一步陷入「深淵」中,而這顯然是澳大利亞無法承受的。

周五(12月18日)最新消息顯示,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周五已經在其內閣改組中任命了其原教育部長丹·特漢(Dan Tehan)為新任貿易部長,原因是該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仍未能好轉。

這釋放出什麼信號呢?在該國對華多種商品的貿易依然停滯的關鍵時刻,澳大利亞宣布更換貿易部長,其目的是否是為了改善與中國的貿易往來,我們目前仍不得而知。不過,從澳大利亞給出的原因來看,該國顯然仍急於恢復其相關商品對華貿易。

因為在該國對華商品貿易停滯的時候,其他國家正在搶佔其在華市場。以大麥為例,《澳洲財經見聞》周五指出,在澳洲農民擔心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之際,來自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和阿根廷等國的大麥正在激烈爭奪中國市場。

由此可見,如果澳大利亞在不改善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那麼該國過去幾十年在中國拿下的市場份額,很可能會在幾個月內被其他國家「分割」完。

文 | 陸爍宜 題 |曾雲梓 圖 | 饒建寧 審 | 陸爍宜

相關焦點

  • 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大利亞亡羊補牢:更換貿易部長
    日前,有關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問題,一直困擾著澳方。中國在近來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雙方在多個方面的經濟活動上都存在十分親密的關係。但這並不代表中澳雙方的國際關係有多好,而澳方政客反而採取著經濟靠中國,政治靠美國的做法。
  • 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大利亞緊急請求磋商,中國表示遺憾
    來源:金十數據當前,澳大利亞正迎來30年來最大的豐收季,2020/21年度大麥產量預計約為1200萬噸。但當地大麥農民卻並不感到高興,因為他們已經幾乎失去了最大客戶——中國。由於擔憂1200萬噸大麥「爛在地裡」,澳洲也坐不住了。
  • 澳關閉和談大門,將中國告上WTO,澳農民:1200萬噸大麥將爛地裡
    12月16日,澳政府表示將向世貿組織就中國徵收澳大麥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問題提出申訴。只不過世貿組織一旦展開調查,就意味著雙方和談的大門基本關閉,可坎培拉為何還是如此義無反顧?二、澳政府就是想將事情鬧大,意圖通過國際組織的影響力給中國「施壓」,逼中國採購澳大麥。這樣坎培拉既不用彎腰道歉,還能恢復之前的貿易,可謂一舉兩得。但「是非曲直、自有公道」,並不是澳大利亞說什麼就是什麼。三、澳政府已經無路可走,既不想改正錯誤,又想挽回經濟損失,所以只能向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作出最後的努力。
  • 眼看中澳關係越來越冷,莫裡森把貿易部長給換了
    澳洲對華貿易也受到影響,如澳煤炭因不符合我國環保標準被擋在海關門外,並且中國商務部對澳大麥和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這樣一來,直接受損方就是澳洲出口企業,為此澳企多次喊話莫裡森內閣修復中澳關係。面對來自多方的壓力,莫裡森在中澳關係越來越冷的大背景下,開始換內閣人選了,但是有些操作令人看不懂。
  • 大麥將爛地裡,澳被逼急了?欲借WTO向華施壓,中方已有言在先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12月16日,莫裡森政府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這也是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一貫秉持的態度。中方對此回應:澳政府要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有分析認為,澳大利亞此舉無疑是衝著即將爛在地裡的1200萬噸大麥而來。現今失去了中國這個「大客戶」,短時間內又找不到另外的國家接盤,「五眼聯盟」又無動於衷,甚至趁機在華「搶飯碗」,澳大利亞不急才怪。況且早先就有紅酒、牛肉、龍蝦等產業遭到了中國的「拒絕」,並引來國內罵聲一片,政府與總理均背負了極大的壓力,他們需要給民眾一個交待。
  • 澳洲就大麥徵稅去WTO告狀!澳部長:結果還得是中國說了算
    澳貿易部長伯明罕當地時間29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聲稱,"在世貿組織就大麥問題(對中方)進行上訴,是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彼時,澳方就已經提前獲知了,大麥可能會被加徵稅費一事。上文中的貿易部長伯明罕,與農業部長利特普勞德二人,分別試圖與我商務、農業部長進行電話溝通。可據澳媒報導,"中方不接"!讓伯明罕未曾料到的是,經歷了大半年,這一通"請求予以協商"的電話,至今也未打通!
  • 澳洲大麥遭華反制,印度準備接盤引起眾怒,印農民喊話莫迪下臺
    根據官方數據可知,澳方對華出口大麥佔其出口總額的70%,中方成為澳麥的最大買家,而在澳洲大麥遭中國反制之後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可想而知。澳方大麥今年恰逢大豐收,出口問題更是達到了空前嚴峻,豐收似乎成為了負擔。澳方只能努力另謀出路,卻將主意打在印度之上,印農被激怒了!
  • 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貿易部長被辭退,民眾:最該走的是莫裡森
    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澳關係緊張之際,澳洲重要高官被辭退,原本擔任貿易部部長的伯明罕已經離職,莫裡森任命了另外一位貿易部部長。中澳貿易關係正在面臨考驗,而伯明罕的表現顯然讓莫裡森政府失望,在他任上,多種澳洲商品被我國退貨,出口貿易遭遇了嚴重打擊。
  • 莫裡森改組內閣,更換貿易部長同時,還任命被我國禁止入境的鷹派
    伴隨著中澳貿易陷入僵局,澳大利亞作為資源出口方已經按捺不住焦急的內心,開始用行動來打破現有僵局。現在擺在澳大利亞面前有一道難題,那就是澳大利亞一邊在防衛上需要依靠美國,一邊在貿易上需要依靠中國,可謂是兩邊都得罪不起,因此為了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度,莫裡森在近日對自己的內閣進行了重組,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展現對華友好姿態,同時又不得罪美國。因此,莫裡森將貿易部長進行了更換,希望新的貿易部長能更好地發展對華貿易關係。
  • 中國100萬噸大麥訂單授予法國,莫裡森疼了?
    中國和澳大利亞一直有著密切的合作聯繫,特別是在進出口貿易領域上。作為農業發達國,澳大利亞擁有著排名於世界前列的大麥種植基地。中國雖為糧食大國,但每年依舊需要進口大量工業用糧,而澳大利亞就是我國最大的大麥進口來源國。
  • 與哈薩克斯坦籤訂10萬噸訂單,澳洲:那我們呢
    與哈薩克斯坦籤訂10萬噸訂單,澳洲:那我們呢? 這究竟是這麼一回事呢,首先要知道澳洲是一個很大的大麥出口國,中國每年都會向澳洲進口大量的大麥,而且中國也是澳洲最大的市場,但是又受今年一些特殊原因,澳洲的大麥有著漲價的趨勢,
  • 澳洲已將中國告上WTO!澳洲民眾呼籲抵制41家中資酒莊+中國貨;中國駐澳大使館表態
    至少在未來10到15年內,中國都將非常依賴澳洲的鐵礦石。」質疑違反自貿協議,澳貿易部長抨擊中國「虛偽」,中方:指控毫無根據(組圖)《每日郵報》報導稱,澳洲貿易部長Simon Birmingham今天(12月9日)指責中國違反自由貿易協定,並質疑其是否違背了對世貿組織WTO的義務。
  • 澳大利亞570萬噸煤炭滯留中國港口?剛剛,我國作出回應
    53艘澳大利亞煤炭船遲遲未獲清關,剛剛中國做出回應據業內介紹,所有出口商運煤的船隻通常需要等待三到五天就能到達泊位。然而,近期澳大利亞的煤炭船在華港口出現了長時間滯留,這也引起了澳大利亞出口商及當地媒體的擔憂。
  • 中國對澳洲牛肉和大麥「出手」,澳洲民眾遭殃,對此你咋看?
    而現在,澳大利亞求錘得錘,5月11日,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的大麥徵收80%的關稅,並且展開反傾銷調查。5月12日,澳洲最大四家牛肉出口商被禁止向中國出口牛肉。澳大利亞穀物生產者協會負責人表示,大麥是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三大農產品之一,中國此舉已經澳大利亞各階級產生了利益傷害,他們對中國這個決定感覺到非常「意外」。難道中國一直被潑髒水而沒有反應,才是「不讓人意外」的做法嗎?澳洲的傳染源來自中國嗎?
  • 澳洲盯上印度啤酒熱,但印度吃不下這塊硬骨頭,終究是一場空
    話是怎麼說,在澳洲沒有任何實質性舉動的情況下,中國顯然不會為此買帳。見狀澳洲又開始揚言要到世界貿易組織狀告中國實行制裁的舉動,但好像也沒有什麼用。除此之外澳洲極端政客宣稱,既然中國抵制澳洲,那也要對中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 世界觀|澳大利亞說要去WTO告中國,澳洲農民急了……
    當地時間29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宣布,澳大利亞將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而他起訴的原因,是半年前的一樁舊事。2011到2018年,澳大利亞的大麥70%都出口到中國了,佔中國大麥進口量半數以上。今年這倆稅一加,澳大利亞對華大麥出口基本停止。進入11月,澳大利亞迎來大麥成熟期,據當地媒體報導,該國今年將喜迎30年以來第二大豐收季,大麥產量預計將達1120萬噸。
  • 中法籤下100萬噸大麥訂單,十幾艘貨船駛來,澳大利亞又眼紅了?
    看到美國的大哥的舉動,澳大利亞官員也緊隨其後,不僅製造各種污衊中國的言論,還意圖對中澳兩國間的貿易進行幹預,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農業領域的貿易。 中方另尋別國合作 澳方這種執意將經濟和政治掛鈎的行為,嚴重損害到了中澳貿易關係。近期,我國開始對澳方的大麥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並積極同其他國家開展農產品貿易合作,比如近來,中國與法國的農業貿易量就節節升高。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上世貿,或要求必須購買本國大麥
    面對中澳關係越來越差,對華貿易屢屢受阻,澳方手足無措之下,莫裡森氣急要向「老師」告狀了,12月16日莫裡森政府正式宣布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抗議中國在此前作出向澳大利亞大麥產品徵收關稅的決議,試圖通過世貿組織向中方施加壓力,解決澳大利亞目前遭受的經濟困境。
  • 澳大利亞大麥小麥出口商或將全面失去中國市場
    據來自澳大利亞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購買的小麥不及澳洲出口的10%。截至2020年9月,中國已購買超過5億澳幣的小麥。退出中國市場對澳洲來說不痛不癢。海關數據顯示,在今年1-7月我國累計進口澳大利亞小麥數量約為114萬噸,當時排我國進口小麥來源國第二位,但到了9月份,當月澳大利亞小麥進口量僅為6萬噸,遠遠落後於法國和加拿大,甚至落後於重新受到我國廠家青睞的美國市場。
  • 澳洲牛肉大麥葡萄酒訂單被取消,澳農民損失慘重後,大量澳水果腐爛
    BWC中文網一天前獨家撰寫題為《澳洲牛肉大麥葡萄酒訂單被取消,澳農民損失慘重後,澳煤炭被替代》一文提及,多個跡象表明,澳大利亞農業領域正遭遇出口受挫,澳洲農民損失損重,叫苦連天。不出所料,事情果然又有了最新進展,澳大利亞農民更大損失正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