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火鍋麻辣燙和山西的陳醋在大江南北無人不知
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吃,其實吃早就是融入了人們的生活與文化。什麼葷素搭配,四菜一湯,七碟八碗,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
縱看中國的大江南北,五顏六色,太多好吃的美食,實在是吃不遍,有幸的嘗美食真味,且聽我一一和大家說來。
火鍋,四川的代名詞,最早的時候人們用滾燙的水煮動物內臟,加上辣椒花椒做成湯,後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追捧起火鍋,其實真正正宗的四川火鍋,主要原件是用辣椒配置的,顏色是紅色,而並不是在南部地區所用的那種鴛鴦鍋。在紅湯之中,是濃稠的牛油融化而成,當中還有不少的辣椒、花椒,大料,火鍋的香味在滾燙的開水中慢慢的漫溢,自製的芝麻聊香氣衝鼻,胃口不開的的人,吃了後會特別有食慾。湯鍋滾燙的翻騰者,熱氣上升還夾帶著紅光,這時便可煮肉了。
曾經親眼目睹四川人吃肉的場面,七八個人用黝黑的手抓碗筷,整個一盤直接倒到鍋裡讓煮,偶爾會有油花賤起,在短短數分鐘後,倒在鍋裡的肉食全部蜷縮在一起,原來紅色的肉也變成了深色的,這時蘸上調製好的芝麻醬,再加點麻油,放點蔥沫,等到肉全部都漂浮上來成深色的時候,便可以開吃。
四川人吃火鍋用的是碟子,藉助著香油,煮熟的肉放到嘴裡慢慢咀嚼,順著食道而下,真是滿口留香。筷子在手裡不聽話的不停的夾著,這種舉動似乎有點滑稽和不禮貌,不過這種舉動好像更是接近了四川人的那般率直豪放和熱情。真的不愧是四川絕味!
吃的嘴裡火辣
焚燒的味蕾在胃裡翻騰著,期盼著火辣奔放的美味般的美味今天如願了。
四川的火鍋,隨著人們的追捧和認可,後來就更多樣化了,逐漸的演變成老四川,麻辣火鍋,串串麻辣棒......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很多,吃飯的種類也多,口味也雜,在世界上可以說的冠軍了,但是也有一些規律,有人是哪部的人喜歡成甜食,東北的人喜歡吃甜的,西部的的喜歡吃酸的,這就充分的反應了我國吃飯的地區差異,同時也突出顯示了人們的口味其實是和居住的地理環境存在著很大的聯繫。
從吃飯的結構上看,我國的南部地區氣溫雖然高但是比較潮溼,這樣的氣溫適合種水稻,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說的應該就是這個吧,所以這裡的人們就是以大米為主食,北部地區氣候乾燥,相對冷一些,比較適合種小麥玉米等一些植物,所以北部的人就以麵食為主。
還有就是北部人特別愛吃醋,在吃飯的時候,沒人都要放點醋,一是可以開胃,二是可以殺菌,無論的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到山西的時候,都要帶點山西的陳醋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在改革開放的那個時候,山西的陳醋是供不應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