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訊 "等十月份村後山的翦雲山旅遊景區開園,俺也在院子裡建個農家樂,讓遊客們來了吃個農家飯,嘗嘗俺柳溝村正宗的綠色瓜果蔬菜。"在潮泉鎮柳溝村村民張玉蓮家整潔的農家小院裡,這位樸實的農村婦女一臉憧憬的向記者訴說她的"理想"。而在幾年前,柳溝這個背靠翦雲山的純山區村還是荒涼的"窮窩窩",村民們還在靠天吃飯。
靠山吃山 開山治水志不移
柳溝村地處潮泉鎮東北部,背靠翦雲山,是個純山區村。村子地處半山坡,原來的生產生活條件極差,走的路是羊腸道,種的是"望天田",一到下雨黃水遍地到處流,群眾日子過得十分清苦,村集體也僅靠一點提留款維持運轉。
柳溝村黨支部書記劉興泉告訴記者,他上任之初和村"兩委"成員考慮最多的就是怎麼才能帶領群眾儘快富起來。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聽建議、想對策,一致認為,山多地多不是包袱,而是得天獨厚的財富,柳溝村的希望在"山",關鍵在"水",只有做好靠山吃山的大文章,狠抓治山治水,大搞山區開發,加快發展林果業才是實現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現實選擇。
經過全村的不懈努力,先後建成了10萬方水庫1座,千方蓄水天池6座,塘壩15座,小型水利設施100餘處,大小橋涵30座。實現了水源"200毫米不下山,300毫米不出田,500毫米不出村",全村總蓄水量達到200萬立方,95%的果農有了自己的"當家水"。
有了水,群眾種莊稼不愁了,可當時靠賣糧食還是賺不了幾個錢。2000年正月十五剛過,村"兩委"又帶領300多村民到泰安、萊蕪參觀學習,讓他們看發展、開眼界、增幹勁,請專家教授來村裡講課10多次。劉興泉率先在自己的責任田裡種上了3畝板慄、3畝蘋果,全村掀起了"果樹熱"。
到目前,全村已栽植各類經濟林6000多畝,山林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僅果品一項全村一年就收入186萬元,人均增收1400多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