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解讀 | 建設銀行能繼續在普惠金融的路上一騎絕塵嗎?

2020-12-24 雷鋒網

雷鋒網AI金融評論消息,3月27日晚間,建設銀行發布2018年全年業績報告。

年報數據顯示,建行2018年全年實現利潤總額3081.60億元,較上年增長2.79%;淨利潤 2556.26 億元,較上年增長4.93%。其中,因克服市場環境及監管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信用卡、網絡金融等業務手續 費收入增速較快,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較上年增加52.37億元,增幅4.45%。

普惠金融戰略的第一年

2018年5月,建設銀行將發展普惠金融作為全行戰略進行部署安排,並制定了普惠金融戰略三年規劃。本次年報也是建行第二次在定期報告中單獨闡述普惠金融業務情況,從各項數據來看,這一戰略規劃成效顯著。

年報稱,截至2018年末,普惠金融貸款餘額為6310.17億元,較上年增加2125.15億元,增幅50.78%,餘額和新增均居行業首位。

普惠金融貸款貸款餘額(億元)貸款客戶數(萬戶)2018年6月末4912.8986.852018年12月末6310.17119.19具體來看,建行推出了多項新服務來擴展其普惠金融業務規模,例如:

創新「小微快貸」系列產品和平臺化經營模式,累計投放貸款超過7100億元,惠及小微企業55萬戶。年報稱,其普惠金融「建行模式」推進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綜合化服務,實行一分鐘融資、一站式服務和一價式收費的客戶信貸體驗。面向小微企業推出「惠懂你」一站式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末,平臺交付市場僅三個多月,下載量即突破260萬次,訪問量達620萬次。建行稱,該平臺是銀行與客戶雙向互動的新型銀企溝通方式。除了針對小微企業開展綜合性服務,建行同樣關注鄉村振興,試圖讓金融業務進一步下沉到農村市場。年報指出,建行為打造縣域普惠金融服務,搭建了完善「裕農通」綜合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末,裕農通服務點已有15萬個。

在渠道布局上,建行的新設網點向縣域傾斜,2018年新開業服務小微、三農、雙創、扶貧攻堅的網點135個,進駐空白縣域51個。

另外,建行旗下的電商平臺善融商務開展了電商扶貧,已獲準加入商務部「電商扶貧聯盟」。於2018年末,善融商務當年新增扶貧商戶1938戶,累計入駐扶貧商戶3878戶,扶助範圍擴大至845個貧困縣,全年扶貧交易額100.07億元。

推進零售轉型,擴張業務場景

「零售優先」是建行另一項積極推進的發展戰略,稱將一方面夯實借記卡業務基礎,另一方面優化信用卡業務經營結構。

截至 2018 年末,本行信用卡累計發卡 12,140 萬張,淨增 1,447 萬張;全年實現消費交易額 29927.36 億元,較上年多增3738.24億元,增幅14.27%;貸款餘額達 6513.89 億元。

將其信用卡的發卡量和各項交易數據與他行加以比對,可以看出國有大行仍存在一定優勢。

2018年末的信用卡發卡量(萬張)全年交易額(億元)貸款餘額(億元)建設銀行12140(累計發卡數)29927(消費交易)6513.89招商銀行8430(流通卡數)37938.365753.65註:括號內為各行年報不同表述

從年報中的零售業務細節來看,建行更強調場景上的擴張,尤其是對民生領域的全方位服務和消費金融生態圈的開拓,表示要盤活帳戶間的信息與資金交互,搶佔支付市場主體地位。例如創新打造汽車消費金融生態圈,開拓教育、留學、醫療等細分市場;打造建行「家裝節」品牌和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臺,上線房源過1000萬套;依託「慧兜圈」平臺推廣美食、修車等 180 多項惠民服務行業應用項目。

在大行必備的電子渠道方面,建行在年報中表示,其手機銀行已引入語音識別技術,推出語音菜單導航、智能語音交互等服務;引入圖像識別技術,增加刷臉綁定、社交網絡分享等功能。推出以智能投顧為核心的個人財富管理平臺「龍財富」,根據客戶歷史交易偏好進行投資推薦。

從客群和交易規模來看,建行在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的優勢也頗為明顯。年報顯示,於2018年末,建行個人手機銀行用戶3.10億戶,較上年增長16.20%;手機銀行用戶交易額58.24萬億元,交易量219.15億筆。

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數(戶)交易額(元)交易筆數(筆)建設銀行3.10億58.24萬億219.15億招商銀行7827.04萬30.76萬億13.82億註:此處招行數據為招商銀行App

金融科技手段促服務平臺化

建行同樣將金融科技列為自己的戰略規劃之一,並躋身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第一梯隊,其全資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於2018年4月18日正式亮相。基礎能力方面,建行公有雲已於2018年11月上線,並基於此搭建開放銀行服務平臺,另外還上線雲南政務等74個租戶, 擁有576萬間接用戶。

在安全能力上,建行則稱其信息系統全年運行穩定,重要系統交易峰值、交易金額、交易筆數、客戶數、快捷支付佔比等保持同業領先。年報數據指出,建行「雙十一」期間快捷支付交易峰值高達21751筆/秒,其支付渠道仍保持平穩暢通。全年累計發現和處置釣魚網站9000餘個,保護密碼被猜解的帳戶9萬個,攔截風險事件5.6萬起。

雷鋒網注意到,「平臺」是年報中金融科技一節的高頻詞彙,建行試圖以金融科技手段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務效率,打造共享多行業生態圈。例如:

基於場景數據推出的建設普惠金融服務平臺,以及前文所提及的「惠懂你」小微貸款平臺;人工智慧平臺應用於客戶營銷、數字網點、智慧銀行和渠道建設等場景;區塊鏈服務平臺應用於貿易融資、住房租賃、藥品監管、精準扶貧、農產品溯源等場景,其中貿易金融平臺系統已有近40家境內外機構參與,並與20家同業籤訂合作協議;截至2018年末,該平臺累計交易金額超過2000億元。除強金融屬性的服務平臺外,建行還進行金融與非金融服務的場景融合,例如以住房租賃服務平臺為核心,打造智慧社區、安心養老、公益教育等服務平臺;以智慧政務服務平臺為核心,建設宗教事務、黨群工作、退役軍人等服務平臺。

雷鋒網小結:這張2018年成績單給出的數據,意味著建設銀行已在普惠金融、零售轉型和金融科技這三條戰略主線上獲得了不小的進展。在著力B端賦能、強化C端突圍和推進G端連接的努力下,建行也將繼續通過金融科技手段,離精準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更進一步。

相關焦點

  • 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
    總體而言,2019年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指標呈現如下特點:一是金融服務使用程度穩步加深。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會同省內有關部門繼續深化「首貸培植行動」,聚焦企業首貸難的癥結,遴選成長期、有潛力、有市場、未獲貸的企業,逐戶建立工作檯帳和培植檔案,「一企一策」提供金融服務方案,2019年全年共培植民營和小微企業4.5萬家,有3.85萬家企業首次獲貸共540億元。
  • 以科技賦能普惠金融—— 郵儲銀行亮相2020年服貿會
    據悉,此次參展,郵儲銀行以「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為主題,從「普惠金融」「科技賦能」「百年郵儲」等方面打造了金融服務展示專區,並重點展示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AR等前沿技術實現的金融科技最新成果、產品、解決方案以及應用趨勢走向案例。同時,「郵儲生活」APP在此次展覽中正式亮相,成為一大亮點。
  • 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2018年9月,中國建設銀行推出「建行惠懂你」小微企業一站式綜合融資服務平臺。經過兩年來不斷迭代優化,今年9月,「建行惠懂你」APP2.0版再次發布。「100萬元貸款成功延期,才給了我們繼續經營的空間。」針織廠老闆葉偉光說。原來,為了升級生產設備,葉偉光此前從建設銀行申請了100萬元貸款。「受疫情影響,國內訂單量少,不少境外訂單也被取消,部分下遊公司還延後了回款,眼見還款期限快到了,有什麼辦法能幫幫我們啊?」葉偉光向建設銀行東莞分行大朗支行客戶經理高敬翔求助。
  • 人民,城市,上海農商銀行聚焦普惠金融關鍵詞
    上海,這座人民的城市,正向著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不斷邁進,而金融活水是這座城市活力的源泉,也是這座城市欣欣向榮的基礎。作為本地法人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與上海這座城市70年來相依相伴,早已與城市融為一體。多年來,該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支持城市建設,參與社會治理。
  • 2019年銀行年報之信用卡專題解讀
    根據年報披露的情況,2019年,工商銀行ETC客戶增加4203萬戶,增量市場第一;農業銀行全年新增ETC用戶突破2000萬戶,約佔全國ETC新增發行量的20%;區域性銀行如江陰農商等也新推出了ETC車主卡等產品。在其他卡產品方面,小微企業卡、鄉村振興卡等也相繼發行,民生銀行在年報中提及其小微普惠信用卡的發行取得良好開局。
  • ...中小銀行應深耕普惠金融——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
    此後,「普惠金融」這一關鍵詞連續3年出現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之中,也被寫入「十三五」規劃,成為金融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同根同源」的屬性,是踐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激烈競爭中打造差異化的發展優勢,做好普惠金融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與壯大?如何積極擁抱數字科技,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普惠金融如何實現商業模式可持續發展?
  • 華夏銀行榮膺「2020卓越競爭力普惠金融踐行銀行」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十四五」時期金融改革發展的著眼點,金融如何助力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亦成為金融領域關注的焦點。
  • 博興農商銀行堅持做普惠金融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普惠金融服務點 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規範化服務  為方便廣大農戶辦理存取款、新農保、新農合繳費等業務,真正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貼心的金融服務,博興農商銀行在全縣設立了141家普惠金融服務點,依託農村金融服務點和農村金融消費維權聯絡點,建設農村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 Gojek投資Jago銀行 加速印尼金融普惠進程
    ,該投資將加速印尼金融普惠進程。東南亞領先移動按需服務和支付平臺Gojek投資印尼科技型上市銀行Jago銀行,作為二者戰略合作的一部分,該投資將加速印尼金融普惠進程。此次聯手標誌著兩家以技術為核心的卓越公司開啟合作。
  • 徐諾金:「一平臺四體系」普惠金融倡導者
    2016年12月26日,在徐諾金的奔走下,蘭考縣獲批成為全國首個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下稱「蘭考試驗區」)。經過幾年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以數字普惠金融為核心,以金融服務、普惠授信、信用信息、風險防控為基本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模式。蘭考試驗區以體制機制創新釋放改革活力、以制度保障破解普惠金融發展難題,形成了有參考意義的制度創新樣本。
  • 上海農商銀行:聚焦普惠金融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支持城市建設,參與社會治理。堅持普惠金融 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上海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上海農商銀行因地制宜,扶持本地農村旅遊產業的發展。「點狀供地」是上海探索土地集約利用的創新做法,按項目建築物佔地面積、建築間距範圍及必要的環境用地進行點狀規劃、點狀報批、點狀供地,解決了傳統成片土地供給方式下浪費土地資源的問題。
  • 渤海銀行:科技驅動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精益化普惠金融模式
    在普惠金融的第五年,渤海銀行在普惠金融上成績還能取得這麼快的增長。首先,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渤海銀行聯動拓寬小微融資渠道,通過數據科技建設,全面匯聚不同渠道資料,結合第三方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同時通過對客戶的業務鏈、信息鏈進行節點梳理,提供跨渠道一致性客戶體驗,為業務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此外,渤海銀行打造圈鏈方案批量獲客。批量化客群,是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的重點和關鍵。
  • 2020金融峰會丨河津農商銀行:普惠金融惠龍門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河津農商銀行黨委以「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重要思想為精神指引和文化導航,立足發展實際,破解突出存在的貸款集中度高、結構調整不力的問題,立足本土,紮根「三農」,踏踏實實打造「普惠銀行」「零售銀行」,全面實施結構轉型,唱響「支農支小」主旋律,普惠金融之路越走越寬,切實打通了優質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在黃河要津演繹了親農富民的新故事。
  • 上海農商銀行取得多項全市行業獎項,普惠金融服務獲業內認可
    日前,在2020年「上海銀行同業·年度獎項」評選中,上海農商銀行獲得6個機構及項目類獎項,包括上海銀行同業年度機構貢獻獎、上海銀行業普惠金融服務創新獎、上海銀行業科技金融服務獎、上海銀行業銀團貸款最佳項目獎及牽頭行、最佳小微企業服務案例及最佳公關案例。
  • 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9年)
    總體而言,2019年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指標呈現如下特點:一是金融服務使用程度穩步加深。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會同省內有關部門繼續深化「首貸培植行動」,聚焦企業首貸難的癥結,遴選成長期、有潛力、有市場、未獲貸的企業,逐戶建立工作檯帳和培植檔案,「一企一策」提供金融服務方案,2019年全年共培植民營和小微企業4.5萬家,有3.85萬家企業首次獲貸共540億元。
  • 問道普惠金融:數字普惠成主流 多部門推進求合力
    因此,從銀行角度講,要著力解決風控的技術、工具、手段問題,既要盡職盡責,也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數字普惠金融應運而生。所謂數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可以通過數字科技手段來推動的普惠金融。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表示,要利用金融科技賦能,助力精準扶貧提質增效。
  • 泰州農商銀行創新「金融+」 促普惠金融業務發展
    原標題:泰州農商銀行創新「金融+」 促普惠金融業務發展   近期,泰州農商銀行
  • 依託社區共建平臺 延伸普惠金融服務——瀋陽農商銀行社區銀行紀實...
    原標題:依託社區共建平臺 延伸普惠金融服務——瀋陽農商銀行社區銀行紀實(下)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瀋陽農商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提高金融服務水平,轄內118家營業機構都開展了以「權利?責任?
  • ...微銀行資本補充看農村普惠金融改革重點方向——基於農村信用社...
    為支持這一引擎持續驅動產業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農村金融體系,尤其是小微銀行(包括農信社、農商行、農合行、村鎮銀行,下同)的治理建設至關重要。此次專項債券補充小微銀行資本,應繼續聚焦小微銀行公司治理,特別是充分調動省級政府能動性,推進小微銀行完善公司治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好發揮「三會一層」作用,強化內外部約束,並約束小微銀行堅守定位,以支農支小等普惠領域作為本業和主業。
  • 微眾銀行始終踐行普惠金融,讓金融服務深入到更多客群
    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以「讓金融普惠大眾」為使命,在多變的經濟、金融市場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讓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深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微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