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演員的表演行當

2020-12-15 秦聲戲語

前幾天發文戲曲的角色行當有哪些?,對戲曲中生旦淨醜四大行當的內容、作用以及美學價值做了簡要介紹,也曾提到各個劇種在各行當下面又有繁簡不一的細分。京劇自不必說,就拿西北地方戲秦腔來說,各行當的劃分也非常細緻,比較流行的大家比較認可的說法是「四生、六旦、二淨、一醜」,俗稱「十三頭網子」,具體可分為「二十八門」之多。

秦腔《三滴血》雕塑

秦腔早期的文獻記載比較有限,能查到的秦腔興盛時期,大約就是清朝乾隆年間,魏長生曾在京城掀起一股秦腔熱。到了清代末年,西北各地的秦腔戲班多如牛毛。在角色配置上,各劇團根據自己的實力情況,分別實行「四梁四柱」或「四梁八柱」的角色體制。「四梁」即頭道演員:鬚生、大花臉、正旦、小旦。「四柱」即二道演員:鬚生、花臉、小生、醜。「八柱」是在「四柱」的基礎上增加武生、武旦、老旦、把把花臉。「四梁八柱」包括四生、四旦、三淨、一醜。這些角色體制是根據秦腔傳統劇目大都表現古代政治軍事、帝王將相等的特點形成的有關秦腔的表演行當,簡要分述如下:

一、生是除花臉(包括淨、醜)外所有扮演男性人物的統稱,按年齡又分為鬚生、小生兩大類

1、鬚生——最能體現秦腔特色,一般為中年男性,掛須,俗稱「鬍子生」。所扮人物性格特點:正直、善良、老成、持重、剛毅、穩健。依年齡不同又分為正生(主要扮演中壯年人物,如《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景)、老生(主要扮演老壯年人物三如《走雪山》中的老曹福)、紅生(因勾紅臉而得名)、鞭子生、馬褂生、靠把須中生、衰派鬚生7種。

秦腔《轅門斬子》劇照

2、小生——主要扮演青年男子,又分為①文小生(偏重唱、念、做工,如《白蛇傳》中的許仙)。②武生——專扮武藝高強的青壯年男子(如《長坂坡》中的趙雲),可分為長靠武生、短打武生。③文武小生(文武兼備,如《回荊州》中的周瑜)。④娃娃生——扮幼年男子,又稱童生、幼生(如《三娘教子》中的薛乙哥)。

秦腔《三娘教子》劇照

二、旦行是對在戲曲中扮演女性人物的總稱,按年齡、身份、性格等分為正旦(也稱青衣)、正小旦、小旦、花日、老旦、彩且(也稱丑旦、媒)、武旦等。藝諺說「青衣兩手交,閨門旦目下瞧,武旦風擺柳,搖旦手叉腰」概括了旦角表演上的特點。

1、正旦(青衣)——扮青壯年女性(如《鍘美案》中的秦香蓮、《五典坡》中的王寶釧、《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端莊,一般著青色衣襟、素裙。

秦腔《鍘美案》劇照

2、小旦——主要扮演未出閣的青年女子(如《火焰駒》中的黃桂英),也多扮仙女,小家碧玉,也扮善於刀馬者,稱「刀馬旦」。

3、花旦——主要扮演性格開朗、活潑美麗的中青年女性。

4、老旦—扮年老婦女(如《轅門斬子》中的佘太君)。

5、彩旦——扮演不善之女,又稱丑旦(如《烙碗記》中的馬氏)。

6、武旦——扮演武藝超群的中青年女性(如《破洪州》中的穆桂英)。

秦腔《破洪州》劇照

三、淨行主要扮演性格剛直、粗暴兇猛的人物。淨,俗稱花臉,可細分為大花臉(也稱黑頭、大淨)、二花臉(也稱毛淨)、把把花臉(娃娃花臉)。

1、大淨——主要扮演正直剛健、性格粗獷的朝廷重臣(如《忠保國》中的徐延昭、《鍘美案》中的包文正、《甘露寺》中的孫權等)。

2、毛淨——扮演綠林好漢或兇殘暴戾的人物(如《火焰駒》中的艾謙)。

秦腔《火焰駒》劇照

四、醜行分為大醜、小丑、老醜、武丑。醜行講究不冷不熱,幽默為貴。藝諺有「秦腔重醜,唐代就有」,「熱死的花臉凍死的旦,不冷不熱吃醜飯」

除此之外,還有雜行,也稱「零碎」。如旗、鑼、卒、報、更、車、轎、衙及正反將、丫鬟、院子、刀夫、校尉、龍套等。可見,秦腔的角色非常豐富。在長期的實踐演出中,有許多演員都擅長不止一個行當。如易俗社李可易先生,雖是花臉演員,但能戲極多,還教授過許多旦角演員。

相關焦點

  • 川劇秦腔四大名家匯聚一堂:「川劇有『寶』,年輕演員要好好學習」
    川劇表演藝術家任庭芳、陳巧茹、肖德美以及秦腔表演藝術家齊愛雲,分別從川劇行當特色以及人物塑造、基本功等角度,暢談川劇傳承發展。「川劇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是川劇獨具特色的行當。作為川劇小生代表,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肖德美已經從事川劇藝術40年。
  • 國家一級演員韓利霞主演秦腔《慈母淚》享譽大西北
    倘是當你讀到此詩中的情景和慈母的形象,是否便想起秦腔《慈母淚》中情景呢?不信,請看在秦腔藝術的深處,有一個人,深懷一顆「戲曲之心」,多年來一直堅守著「秦腔之門」,誠心修煉,從容走上舞臺,演出了一場「藝術之淚」,她就是西安百年易俗社國家一級演員韓利霞老師。韓利霞領銜主演的《慈母淚》是享譽大西北的一本「教科書式的秦腔舞臺藝術」。
  • 淺析秦腔音樂藝術個性
    這些戲大都 政治 生活氣息濃鬱、情節生動、結構嚴謹、場面宏大、衝突激烈,注重唱念表演,因而其情節、氣氛常常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表現出一種慷慨悲歌的大氣勢。從劇目表現的人物來看,基本上都是以帝王將相、烈士偉人。忠臣義士、孝子烈婦諸類有身份的、命運坎坷悲壯的人物為主。如《二進宮》《下河東》《李陵碑》等。因而在角色行當上常常以鬚生、花臉、正旦居多,表現出一種蒼涼、悲壯、豪放的情感。
  • 西安易俗社已啟動傳統秦腔經典劇目《金沙灘》復排
    挖掘、整理、復排傳統經典劇目,以期在疫情後與觀眾相見時,更好滿足廣大戲迷的精神文化需求——復工以來,西安演藝集團·西安易俗社(以下簡稱易俗社)積極展開傳統劇目的復排工作,記者昨日了解到,這家百年劇社對傳統秦腔經典劇目《金沙灘》的復排工作已正式啟動。
  • 著名京劇演員擔憂花臉行當傳承:目前人才奇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目前在花臉行當,確實存在人才奇缺的狀況。」近日,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舒桐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說起京劇花臉人才培養問題,他顯得多少有些擔心。舒桐演出劇照。受訪者供圖在戲曲界,舒桐是一位很有名氣的花臉演員,曾得到過多位名家指點,獲得過「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表演獎等多項大獎。就在前不久,他又拜京劇大家尚長榮為師,開啟一段新的學藝旅程。舒桐出生在梨園世家,父母原本是中國京劇院老四團的演員,後來支援邊疆去了寧夏,他則被寄養在北京的姑奶奶家中,直到小學畢業返回銀川,才接觸到京劇。
  • 一段秦腔,一場夜色 | 傳統文化在西安
    一開始觀眾不是很多,我們買了前排區域的票,想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表演秦腔臉譜和京劇臉譜、川劇臉譜並成為中國三大臉譜系統。真的太喜歡演員們的妝容了,非常精緻,特別是近距離觀看的時候,眉毛眼睛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
  • 《中國秦腔文化叢書》項目簡介
    該叢書不僅是史學家、戲劇家、文化學者研究秦腔文化的秦腔知識智庫全書,還是一部供秦腔藝術工作者、秦腔藝術愛好者和廣大讀者了解、認識秦腔藝術形態和秦腔文化內涵的大型通俗讀本。《中國秦腔文化叢書》共20本,目前已出版的有14本,包括《秦腔音樂》《秦腔傳統經典劇目選》《秦腔流播》《戲曲表演美學》《秦腔劇作家》《秦腔表演藝術家》《中國西北「梅花獎」演員》《百年易俗社》《秦腔學府—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舞臺美術》《秦腔習俗》《陝西地方劇種》《阿宮腔—最後的玉蘭花》《品評秦腔》等,另外的六本《秦腔與傳媒》《秦腔百年》《秦腔走進校園》《秦腔戲班》《論京劇聲腔源於陝西
  • 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柳萍、李梅、李娟、齊愛雲!
    這次評選活動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5省、區10家新聞媒體聯合主辦,從2004年5月開始,囊括了西北五省各級秦腔劇團,參與院團之多、人數之廣創中國秦腔名角評選之最。寧夏銀川市秦腔劇團團長柳萍憑藉自己高超的藝術造詣和現場出色的表演,入主中國秦腔「四大名旦」,成為除陝西之外西北其它省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秦腔旦角演員。
  • 中國秦腔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表演藝術家貟宗翰逝世
    2015-11-21 12:26 來源: 澎湃新聞 張碩/陝西傳媒網 2009年6月13日,陝西省第一批秦腔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習交流展演。貟宗翰演唱。
  •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電視劇《裝臺》裡的秦...
    原標題:電視劇《裝臺》裡的秦人秦腔——訪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一個狗嘛,演員跟我搶啥呢嘛。」「再是狗也是角色,短打武生的底子。」做人不能忘本在《裝臺》中飾演鐵主任的老婆、秦腔團的演員——丹麥人的任小蕾,是名副其實的秦腔名角。她10歲就進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在日復一日的練功、學戲、演戲中度過了40年的光陰。「如果說沒有煩過是不可能的。我16歲時以專業課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當時想離開戲曲這個行當去試試其他領域的發展,卻硬是被我媽罵得留下來沒敢走。
  •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貟宗翰昨離世
    本報訊(記者肖雪)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秦腔研究會副會長貟宗翰昨日下午因病離世,享年75歲。貟宗翰是陝西鹹陽人,生於1940年。他自幼酷愛秦腔,12歲就進入西安三意社學員班學戲,師承秦腔名角張朝鑑、李天堂、李慶增等。
  • 甘肅清水本土演員打造《軒轅大帝》秦腔歌舞結合
    原標題:甘肅清水本土演員打造《軒轅大帝》秦腔歌舞結合   甘肅清水縣精心創排的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8月29日在寧夏人民會堂參加第七屆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圖為劇照。劉華 攝   中新網蘭州9月1日電 (劉華 劉玉桃)由甘肅清水縣精心創排的西秦腔歌舞傳奇劇《軒轅大帝》,日前在寧夏人民會堂參加第七屆西北五省區秦腔藝術節,作為甘肅省四個參賽劇目之一,這部戲的演出給觀眾送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 傳承版秦腔《遊西湖》首演,嚴肅的馬藍魚老師笑了!(附演出視頻)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向社會匯報陝西省藝術職業學院教學成果,9月27日、28日連續兩晚,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秦腔花衫行當的傑出代表、秦腔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離休幹部馬藍魚先生親自擔綱總導演和藝術指導的傳承版
  • 難忘家鄉戲 眷戀是秦腔
    孕育於這樣一種環境裡的秦腔,自然是高亢激越,粗獷豪壯的。因秦腔而結緣提起秦腔,我就特別自豪。前日與一眾上海籍、河北籍、山東籍等生活和工作在北京的好朋友聚會,吃飽喝足,便在朋友的起鬨下,即興表演了秦腔。每次表演前,我肯定會給大家介紹一下秦腔的由來和特點:「秦腔是戲曲的開源鼻祖,它的特點是慷慨激昂,蒼勁悲壯……」如數家珍般地來個前言,緊接著再把所演唱片段的唱詞給朋友用普通話朗誦和講解一番,然後,我打開手機裡的秦腔伴奏件,隨著過門(伴奏),便深入到角色之中……如同置身於古代的一個歡樂祥和農家小戶。
  • 【秦腔知識】秦腔道白 咬字吐詞/如珠落盤!
    秦腔的「念」,通稱道白、說白,又叫白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表演手段。它與唱共同組成戲曲的語言文學部分,稱為語言藝術。它的基本內容前已做過說明,這裡集中從表演技巧方面來了解它的藝術特色。
  • 《為幸福喝彩》霍尊體驗三秦文化 喜提「福彩杯」秦腔推廣大使
    在節目中,霍尊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秦腔的各項技藝,完成最後的舞臺考核。「我對秦腔有一定的了解,但我不是特別擅長。秦腔跟我之前接觸的京劇旦角、崑曲閨門旦完全反過來。」霍尊的演唱風格和秦腔的外放大氣並不契合,但他還是勇於接受任務。霍尊在四位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秦腔「唱念做打」四項基本功的學習及初評級。
  • 秦腔老故事‖馬鴻逵與秦腔
    他不惜一切代價籌辦了覺民學社,請了數十位西安秦腔界的老演員當教練,如康振中、蓆子才、劉彥奎、李長清、王庚寅等;招收了當地及平涼等地的年輕娃當學徒,如李振民、楊覺民、趙守中、龔乃中等,後來都成了覺民學社的主要演員。馬鴻逵為了籠絡住這批學生,給學員每人娶了一個媳婦,舉行了集體結婚儀式。新郎學員身著長袍馬褂,雙雙對對排成長隊,樂隊開道,吹吹打打穿過大街鬧市。
  • 秦腔《陳淑玲專輯》寧夏秦劇團女小生
    秦腔陳淑玲專輯(上)秦腔陳淑玲專輯(下)(視頻來源於網絡©Copyright版權歸原創所以)
  • 過大年唱大戲 |《鍘美案》《火焰駒》《三滴血》……五部秦腔熱鬧...
    「花臉」行當,代表人物就是《鍘美案》中的包青天。 大年初五終成眷屬 《 火 焰 駒 》 家喻戶曉 一諾千金 《火焰駒》之所以能在幾個世紀經久不衰,好本子好演員一個都少不了
  • 北京人藝開辦免費表演培訓班 言傳身教培養「合槽」演員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白瀛)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2日宣布,將面向社會開辦為期一年的免費表演學員培訓班,藍天野、呂中、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何冰、馮遠徵、吳剛等將參與教學。  北京人藝副院長趙同富介紹,2021年,伴隨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投入使用,劇院將有五個劇場同時運營,這對人才儲備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來滿足這種人才需求。  「這是北京人藝近年來首次面向全社會大規模選拔人才,突破了引進應屆畢業生的常規做法。」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