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福建省氣候公報
FUJIAN CLIMATEBULLETIN
福建省氣象局福建省氣候中心
目 錄
綜述
第一章、基本氣候概況
1、氣 溫………………………………………………………………2
2、降 水 ………………………………………………………………4
3、日 照 ………………………………………………………………6
第二章、主要氣候事件與氣象災害及其影響
1、低溫雨雪冰凍………………………………………………………8
2、強對流天氣…………………………………………………………10
3、暴 雨………………………………………………………………12
4、熱帶氣旋……………………………………………………………14
5、幹 旱…………………………………………………………………24
6、高 溫 ……………………………………………………………24
7、雷 電…………………………………………………………………25
第三章、氣候趨勢展望
1、氣 溫…………………………………………………………………26
2、降 水…………………………………………………………………26
3、臺 風…………………………………………………………………27
4、主要氣候災害………………………………………………………27
附表2008年福建省氣溫、降水、日照評價表………………………………28
為使公眾和社會及時了解福建省的氣候及其變化,現將2008年福建省各季和全年的基本氣候概況、主要氣候事件與氣象災害及其影響、2009年氣候趨勢展望公告如下:
綜 述
2008年全省氣溫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冬季氣溫、降水正常, 1月下旬~2月上旬,出現了大範圍持續陰冷天氣,西部、北部的部分縣(市)先後出現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電力輸送和通訊等行業造成較嚴重的災害;春季氣溫偏高、降水正常,局部地區出現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雨季5月5日開始,6月29日結束,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其中6月12~13日,中南部地區先後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閩南部分縣(市)出現特大暴雨,使福建省遭受經濟損失;夏季氣溫、降水正常,7月23~27日和8月13~21日,先後兩次出現最高氣溫超過38℃的較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秋季氣溫顯著偏高、降水正常,其中9月氣溫異常偏高,創1961年以來的歷史記錄。全年有10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福建省,個數偏多,其特點是影響颱風偏多、初臺時間偏早和造成災害偏輕,其中有2個熱帶氣旋登陸福建省,強熱帶風暴「海鷗」和颱風「鳳凰」分別於7月18日和7月28日在霞浦縣長春鎮和福清市東瀚鎮登陸,給福建省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省因氣象災害406.3萬人受災,雷電災害死亡20人,直接經濟損失81.1億元。綜合分析,2008年福建省氣候正常,氣象災害偏輕。
第一章 基本氣候概況
1、氣 溫
2008年全年(1~12月)氣溫15.3℃~22.2℃,分布呈西北山區向東南沿海逐漸增高的趨勢,漳州、東山、漳浦、南靖和晉江5個縣(市)在21℃以上,其中最高漳州市達22.2℃;壽寧、泰寧、寧化、浦城、明溪、邵武、建陽、武夷山和長汀9個縣(市)在19℃以下,其中最低壽寧縣為15.3℃(圖1)。
圖1 2008年福建省平均氣溫分布(℃)
大部分縣(市)年平均氣溫偏高0.3℃以上,其中漳州、晉江、寧德、福鼎、閩侯、福州、福安、平潭和仙遊9個縣(市)偏高0.6℃以上(圖2)。
圖22008年福建省平均氣溫距平分布(℃)
全省年平均氣溫19.7℃,偏高0.4℃,屬偏高,比上一年同期偏低0.5℃
(圖3)。
圖3福建省年平均氣溫變化(℃)
全省36個氣候代表站,年極端最低氣溫在-5.1℃~6.5℃之間,出現日期主要集中在2008年1月2日、2月10日和2月15~16日的強冷空氣過程中,其中全省極端最低氣溫為-5.1℃, 1月2日和2月16日二次出現在壽寧縣,與2007年冬季全省極端最低氣溫-5.1℃(寧化、壽寧)持平。
全省36個氣候代表站,年極端最高氣溫在33.2℃~40.2℃之間,出現日期主要集中在7月1~4日、7月24~25日和8月19~20日,其中有9個縣(市)達到或超過39℃,全省最高氣溫為40.2℃,7月25日出現在漳平市,比2007年全省最高氣溫的40.0℃(閩侯)高0.2℃。
冬季(12~2月)平均氣溫為10.8℃,與常年持平,比上一年同期偏低-1.4℃,屬正常。春季(3~5月)平均氣溫為19.1℃,偏高0.9℃,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2℃,屬偏高。夏季(6~8月)平均氣溫為27.3℃,偏高0.3℃,比上一年同期偏高0.4℃,屬正常。秋季(9~11月)平均氣溫為22.2℃,偏高1.3℃,比上一年同期偏高1.0℃,屬異常偏高。
2、降 水
全年降水量1121~2016毫米,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寧德、壽寧、漳浦、莆田、南靖和明溪6個縣(市)在1700毫米以上,寧德最多,為2016毫米;東山、廈門、尤溪、漳平、永安和閩清6個縣(市)在1300毫米以下,東山最少,為1121毫米(圖4)。
圖42008年福建省降水量分布(毫米)
大部縣(市)年降水量正常至偏少,其中尤溪、南平、永安、漳平、連城、古田、永春、漳州、建甌9個縣(市)偏少1.5成以上(圖5)。
圖52008年福建省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
全省年降水量為1504.2毫米,偏少107.5毫米,約1成,比上一年同期偏多51.3毫米,屬正常略偏少(圖6)。
圖6福建省年降水量變化(毫米)
冬季平均降水量為198.8亳米,偏多5.2毫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多16.9毫米,屬正常。春季平均降水量為459.8亳米,偏少137.5毫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多51.4毫米,屬正常略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為658.4亳米,偏多73.3毫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67.2毫米,屬正常。秋季平均降水量為238.6亳米,偏多2.4毫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多95.6毫米,屬正常。
3、日照
2008年日照時數1489~2114小時,東山、南平、晉江和霞浦4個縣(市)在1900小時以上,最多東山縣達2114小時,泰寧、邵武、永春、福州和三明5個縣(市)在1600小時以下,最少為泰寧僅1489小時(圖7)。
圖72008年福建省日照時數分布(小時)
大部分縣(市)年日照時數接近常年,漳浦、廈門、永春、晉江、漳州、東山6個縣(市)偏少100小時以上,漳浦偏少201.34小時,南平、霞浦、福鼎、明溪、建甌、連城、古田7個縣(市)偏多100小時以上,南平偏多325.48小時(圖8)。
圖82008年福建省日照時數距平分布(小時)
全省年平均日照時數1745.5小時,偏多13.6小時,比上一年偏多85.8小時,屬正常(圖9)。
圖9福建省年日照時數變化(小時)
冬季平均日照時數277.9小時,偏少59.7小時,比上一年同期偏多89.2小時,屬正常略偏少。春季平均日照時數395.7小時,偏多74.6小時,比上一年同期偏多47.3小時,屬偏多。夏季平均日照時數545.6小時,偏少48.1小時,比上一年同期偏多29.2小時,屬正常。秋季平均日照時數472.3小時,偏少6.0小時,比上一年同期偏多18.4小時,屬正常。
第二章主要氣候事件與氣象災害及其影響
一、低溫雨雪冰凍
2008年共出現3次強冷空氣過程,其中1月下旬至2月上旬,福建省西部、北部遭受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
2007年12月28日~2008年1月2日,受強冷空氣影響,福建省29日起出現大幅降溫過程,日平均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中北部的大部分縣(市)達到9~10℃,其餘縣(市)為5~8℃。2日凌晨極端最低氣溫西部北部的大部分縣(市)達到-5~0℃,其中高海拔山區-5℃以下;中南部的內陸縣(市)極端最低氣溫達到0~3℃;其餘縣(市)在5~9℃。這次強降溫過程,南平、三明大部和龍巖的局部縣(市)達到寒潮標準。
1月12~17日,受強冷空氣影響,13日起福建省自北向南出現大幅降溫過程。日平均氣溫的過程降溫幅度中北部大部分縣(市)達到7~9℃,局部縣(市)超過10℃,南部沿海地區6~7℃。極端最低氣溫西部、北部大部縣(市)達到0~4℃,中部和南部內陸縣(市)達到3~7℃,南部沿海縣(市)8~10℃。
1月下旬~2月上旬,受冷空氣不斷南下和西南暖溼氣流的共同影響,福建省出現了大範圍持續陰冷天氣,西部、北部遭受罕見的低溫凍害,部分縣(市)最低氣溫持續在0~3℃之間(高海拔山區-3~0℃);南部沿海地區最低氣溫8~11℃;其餘大部分縣(市)最低氣溫3~7℃。1月下旬中後期至2月初,西部、北部的部分縣(市)先後出現冰雪、持續性的凍雨和道路結冰,其中建寧縣從1月26日~2月2日持續8天出現凍雨現象;2月4日福建省西部、北部地區再次出現較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過程,共有17個縣(市)出現雪或雨夾雪天氣。這次低溫雨雪冰凍過程的特點是:日平均氣溫偏低、氣溫日較差小、持續時間較長和造成災害損失重。
這次災害給電力輸送、交通運輸、農業生產、林業、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造成較嚴重的影響和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受災人口167.6萬人,直接經濟損失53.6億元。三明市的建寧、泰寧、寧化等8個縣(區)71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39.42萬人,飲水困難人口28.7萬,被困轉移安置3180人,損毀房屋30間,直接經濟損失21.35億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6.26千公頃,絕收面積3467.5公頃,農業經濟損失7140萬元;林木受災面積91.1千公頃,毛竹受災面積44.3千公頃,苗木花卉3666.7千公頃,經濟損失16.71億元;家畜、家禽因凍死亡27.6萬頭(羽),經濟損失2964萬元。建寧、泰寧、寧化等地工礦企業因供電、交通中斷,企業生產受到較大影響,直接經濟損失7786萬元,其中建寧縣所有工礦企業停產,直接經濟損失5971萬元,泰寧縣工礦企業因原材料運輸困難造成減產或停產,直接經濟損失1815萬元。南平市受災人口79269人,損毀房屋1174間,直接經濟損失118057萬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3214.56公頃,農業經濟損失83303.6萬元。龍巖市受災人口122865人,損壞房屋2742間,直接經濟損失123555萬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15648.33公頃,成災面積2659.59公頃,絕收面積1091.56公頃,農業經濟損失83304萬元。莆田市直接經濟損失1916.2萬元,其中農作物受災面積1300公頃,農業經濟損失1616萬元。受低溫雨雪天氣影響,閩北、閩西部分道路結冰,發往湖南、重慶12個省市的客車部分停運,佔全部省際班線的75%,春運期間公路累計發送旅客1625萬人次,同比下降3.16%。全省高速公路因受冰凍雨雪影響,共封閉16次,影響6個進口。省內205、316、303、306等國道、省道共封閉22次。南平市的浦城、光澤、武夷山、邵武、松溪,三明市的建寧、寧化、泰寧、將樂、明溪,龍巖市的長汀、武平、上杭、連城等山區縣(市)電網因電力線路覆冰及高山毛竹樹木覆冰傾壓電力線路相繼出現輸電線路跳閘,據不完全統計, 220千伏線路跳閘2條;110千伏線路跳閘9條;35千伏變電站停運12座,線路跳閘35條,倒杆339基;10千伏線路跳閘521條,線路受損3012.2公裡,倒杆16424基;0.4千伏線路受損2629.3公裡,倒杆18105基,受災行政村1829個,鄉鎮212個、停電用戶611729戶。
二、強對流天氣
2008年共出現6次強對流天氣過程,其中4月8~9日和4月16日出現較大範圍過程,致使煙田、秧苗和民房等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
3月17日上午,受冷空氣和西南暖溼氣流影響,福建省龍巖長汀縣西南部部分鄉鎮、泉州西北部和三明西部遭受冰雹襲擊,部分鄉鎮的煙田、秧苗和民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3月17日9時左右永春西北部鄉鎮出現冰雹,最大有花生米大小;16時30分左右南安、安溪出現冰雹,最大有丸子大小,持續時間大約2~10分鐘。3月17日7時左右長汀縣西南部鄉鎮出現冰雹,最大直徑3釐米,農作物受災面積758.7公頃。3月18日7時左右,寧化縣方田鄉村頭村、古坑村出現局地性冰雹,最大有拇指大小,持續時間約2~3分鐘;農作物受災面積13.33公頃。
4月9日,松谿縣因雷雨、大風,受災人口768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93公頃,房屋損壞1865間,直接經濟損失437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346萬元。建甌縣因雷雨大風受災人口2380人,直接經濟損失1432萬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1088萬元。9日19點45分,連城縣部分鄉鎮出現短時雷雨大風、冰雹,農作物受災面積107公頃,成災面積33.6公頃。
4月16日17時41分,武平縣部分鄉鎮出現大風、冰雹,受災人口1564人、房屋損壞1469間、農作物成災面積2810公頃,農業經濟損失160萬元。16日21時22分至21時38分,上杭縣部分鄉鎮出現冰雹,冰雹最大直徑約5釐米,持續時間2至3分鐘,農作物受災面積106.7公頃,成災面積73.4公頃,絕收面積26.7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10萬元。16日22時30分至24時,泉州市永春縣局部地區出現短時中~大雨並伴有強雷暴大風冰雹天氣。永春縣一個半小時過程雨量25~47毫米,農作物受災面積34.7公頃,房屋損壞2960間,直接經濟損失551萬元。16日17時左右,尤溪縣局部鄉鎮遭受冰雹襲擊,農作物受災面積36公頃,成災面積36公頃,絕收面積19公頃,房屋損壞140間。16日18時左右,大田縣局部鄉鎮遭受大風、冰雹災害,雹粒最大的有拇指大小,持續時間約5~6分鐘,農作物受災面積86公頃,成災面積21公頃,絕收面積1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5萬元。
5月2日傍晚到夜裡,三明市的建寧、將樂和泰寧3個縣出現局地性的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這次強對流天氣過程,泰寧縣局部鄉鎮出現大風天氣。菸葉受災面積324.9公頃,絕收4.2公頃。建寧縣溪口鎮2日17點50分左右,發生一次局地性大風、冰雹過程,此次過程大約持續3~5分鐘,農作物受災面積142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0萬元。將樂縣南口鄉裡於2日晚19:30左右,遭受強對流天氣襲擊,冰雹持續了十幾分鐘(圖10),據統計,該鄉房屋受損462間,倒塌3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25.3公頃,成災37.6公頃,絕收14.5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350萬元。
圖105月2日將樂縣南口鄉菸葉受雹災倒伏
6月5日,寧化縣出現局地大風天氣,受其影響,農作物受災面積700.0公頃,成災490.0公頃。
7月25日午後永泰、福州和閩清出現冰雹,直徑分別為6毫米、8毫米和19毫米,全省24個縣市50個站出現8~10級以上雷雨大風。
三、暴 雨
2008年福建省共出現15次暴雨過程,雨季從5月5日開始,6月29日結束,結束日期較常年略偏遲,雨季期間共出現7次暴雨過程,特點是西北部偏弱、東南部偏強和高峰期不強,其中6月12~13日,中南部地區先後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閩南部分縣(市)出現特大暴雨,使福建省遭受經濟損失。
3月17~18日,受高空槽和低層切變影響,福建省出現明顯降水過程,中北部大部縣(市)出現中~大雨,局部縣(市)出現暴雨,3月17日20時~18日20時閩西北部有11個縣(市)出現大~暴雨,其中建甌、泰寧和建寧日雨量超過50毫米,以建寧縣79.5毫米為最大。
3月28~31日,受低層切變線影響,福建省出現降水過程,除漳州和廈門兩地市外,其餘大部縣(市)均出現中~大雨,局部縣(市)出現暴雨。3月28日20時~29日20時雨量,南平、寧德兩市有12個縣(市)日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邵武和建陽2個縣(市)一日最大降水量分別為99毫米和95毫米,位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位。
4月11~12日,受低層切變和西南氣流影響,福建省北部地區部分縣(市)出現暴雨天氣。4月11日08時~4月12日08時,南平和寧德兩市共有9個縣(市)出現暴雨,以福鼎市98.2毫米為最大。
4月19~20日,受1號颱風「浣熊」外圍環流影響,我省南部地區部分縣(市)出現暴雨天氣(詳見熱帶氣旋部分)。
5月5~7日,受高空槽東移、低層切變南壓的影響,福建省自北向南出現明顯的降水過程。全省大部分縣市有中~大雨,中部地區的部分縣市有暴雨。統計5月4日20時~5日20時和5月6日20時~7日20時雨量,共有7個站雨量超過50毫米,以南平66.7毫米為最大。
5月9日,隨著低渦切變的東移南壓,福建省自北向南出現明顯降水過程,全省大部分縣市有中~大雨,晉江市出現暴雨。
5月21日,受暖溼氣流和弱冷空氣影響,全省出現陣雨,中部地區部分縣市出現暴雨天氣。統計5月21日08時~22日08時雨量,三明和福州的部分縣市和寧德的局部縣市共有10個縣(市)出現暴雨,以連江98.0毫米為最大。
5月24~25日,受高空槽和低層切變的共同影響,福建省自北向南先後出現暴雨天氣過程。統計5月23日20時~25日20時的過程雨量,共有21個縣市達到或超過50毫米,以羅源縣98.6毫米為最大。
5月29~30日,受低層切變影響,全省自北向南出現暴雨過程。統計5月28日20時~30日20時的過程雨量,共有22個縣(市)達50毫米以上,其中福鼎、福安、仙遊、秀嶼4個縣(市)超過100毫米,以秀嶼165.1毫米為最大。這次暴雨過程共造成194000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5470公頃,房屋倒塌49間,農業經濟損失2457萬元,直接經濟損失3212萬元。
6月12~13日,受西南暖溼氣流和低層切變線影響,全省出現中雨到大雨,中南部地區先後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南部地區的部分縣市出現特大暴雨。統計6月12日08時~14日08時雨量,全省共有48個縣(市)過程雨量大於50毫米,其中20個縣(市)大於100毫米,9個縣(市)大於200毫米。雲霄、詔安、龍海、漳浦4縣雨量超過300毫米,以雲霄的479.6毫米最大。強降雨導致福建省漳州、泉州、廈門、莆田、龍巖等5個設區市遭受了一定經濟損失。全省共26個縣55.54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52萬人;農作物受災33.37千公頃,停產工礦企業145個;公路毀壞路基57.65千米;損壞輸電、通信線路7.86千米;損壞堤防18.49千米,護岸與灌溉設施1028處,水閘、水電站、機電泵站61座,水文測站5個;衝毀塘壩105座,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直接經濟損失5.71億元。雲霄縣、詔安縣城區內澇受淹,雲霄縣受淹範圍約佔城區面積的50%,受淹最大水深超過1米。
6月16~17日,受西南暖溼氣流和低層切變線影響,福建省西北地區局部和中南沿海出現暴雨:統計6月15日20時~17日20時雨量,全省共有17個縣(市)雨量超過50毫米,以福清縣136.1毫米為最大。
7月7~8日,受南海熱帶低壓雲團影響,福建省中南部沿海部分縣(市)和龍巖局部縣(市)共12個縣(市)出現暴雨~大暴雨;其中平和、雲霄、詔安、仙遊、龍海、漳浦6個縣市出現大暴雨,以龍海168.2毫米為最大。
9月1日,受弱冷空氣南下及低層沿海弱切變影響,沿海各市及龍巖市出現了陣性降水。統計9月1日08時~2日08時自動站雨量,全省11縣(市)的39個站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同安、廈門、泉州、漳浦4縣(市)共5個站超過100毫米,以同安縣白交祠鎮173.5毫米為最大。
9月6日,受低層弱切變影響,全省普降陣雨,中南部地區和閩東地區出現強降雨天氣。統計9月6日08時到7日08時自動站雨量,寧德、莆田、泉州、漳州和三明17縣(市)有26個站超過50毫米,以福鼎市白琳鎮126.5毫米為最大,
11月8日,受北方冷空氣和第19號強熱帶風暴「美莎克」外圍雲系的共同影響,福建省沿海地區部分縣(市)出現大~暴雨,11月8日08時~9日08時24小時雨量統計,有3個縣(市)超過50毫米,其中南安市達117.2毫米,位居本市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據全省自動站雨量統計,南部地區共有10個縣(市)的36個鄉鎮雨量超過50毫米,以南安市石壁鎮121.5毫米為最大。
四、熱帶氣旋
2008年有10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福建省(表1、圖11),個數較常年偏多,分別是1號強熱帶風暴「浣熊」、6號颱風「風神」、7號強熱帶風暴「海鷗」、8號颱風「鳳凰」、9號強熱帶風暴「北冕」、12號強熱帶風暴「鸚鵡」、13號超強颱風「森拉克」、14號強颱風「黑格比」、15號超強颱風「薔薇」和17號熱帶風暴「海高斯」,其中有2個熱帶氣旋登陸福建省,強熱帶風暴「海鷗」和臺
圖11 2008年登陸和影響福建的熱帶氣旋圖
風「鳳凰」分別於7月18日和7月28日在霞浦縣長春鎮和福清市東瀚鎮登陸,給福建省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6.64億元。2008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省熱帶氣旋的特點是影響颱風偏多、初臺時間偏早和造成災害偏輕。
表1 2008年登陸和影響福建的熱帶氣旋簡表
颱風 編號 | 名稱 | 登陸地點 | 登陸時間 | 直接經濟損失 | 登陸 氣壓 | 登陸 風速 |
0801 | 浣熊 | 海南、廣東 | 4月18、19日 | - | 998 | 17 |
0806 | 風神 | 深圳 | 6月25日5時 | - | 995 | 23 |
0807 | 海鷗 | 霞浦縣長春鎮 | 7月18日18時 | 2.35億 | 988 | 25 |
0808 | 鳳凰 | 福清市東瀚鎮 | 7月28日22時 | 14.22億 | 975 | 33 |
0809 | 北冕 | 廣東省陽西 | 8月6日19時 | - | 980 | 25 |
0812 | 鸚鵡 | 香港、中山 | 8月22日16時 | - | 975 | 33 |
0813 | 森拉克 | 臺灣宜蘭 | 9月14日1時 | - | 950 | 45 |
0814 | 黑格比 | 廣東省電白縣 | 9月24日6時 | - | 935 | 48 |
0815 | 薔薇 | 臺灣宜蘭 | 9月28日15時 | 0.065 | 930 | 55 |
0817 | 海高斯 | 海南、廣東 | 10月3、4日 | - | 999 | 18 |
注:直接經濟損失欄目中「-」表示無災情報告
(1) 1號颱風「浣熊」及其影響
1號強熱帶風暴「浣熊」於4月15日生成於南海南部海面,向偏北移,於18日22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1級,「浣熊」登陸後向偏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為低壓,並於19日下午2時15分再次在陽江市陽東縣東平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圖12)。受其外圍環流影響,4月19日20時~4月20日20時,龍巖和漳州兩市共有10個縣(市)出現暴雨,以武平縣83.6毫米為最大。這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海南省登陸最早的颱風,也是影響我省最早的颱風暴雨過程。
圖12颱風「浣熊」移動路徑圖
(2) 6號颱風「風神」及其影響
6號颱風「風神」於6月19日8時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0日02時發展為強熱帶風暴,20日8時加強為颱風,23日14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24日05時30分在廣東深圳沿海登陸,減弱為熱帶風暴,25日20時在廣東境內減弱為低壓(圖13)。受其外圍影響,福建省中南部沿海24日晚上起出現8~9級大風,東山西港鹽場25日08時出現30.1米/秒的偏南大風。
圖13颱風「風神」移動路徑圖
受「風神」減弱後的低壓環流和低層切變的共同影響,福建省三明、龍巖、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七市,統計自動站25日20時~28日20時過程降水量,共有32個縣(市)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明溪、寧化、長汀和武平4個縣(市)雨量超過100毫米,以長汀縣158.2毫米為最大。
(3) 7號颱風「海鷗」及其影響
7號颱風「海鷗」於7月15日14時在菲律賓東北部洋面生成,16日20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17日08時加強為颱風。17日21時45分在臺灣宜蘭登陸,18日02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18日18時10分在福建省霞浦縣長春鎮再次登陸,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10級,風速25米/秒,「海鷗」登陸後於18日19時在福建省霞浦減弱為熱帶風暴,19日03時進入浙江境內(圖14)。
圖14颱風「海鷗」移動路徑圖
受「海鷗」登陸影響,7月17日中午福建省中北部沿海的部分區域出現6~7級,局部8級的偏北大風,18日中午風力明顯加大,部分區域出現7~8級,局部出現9~10級偏北大風;隨著「海鷗」逐漸向福建省北部沿海靠近,中北部沿海轉為偏南風,風力7~8級,局部9~11級偏南大風。7月18日08時~20日08時自動站極大風速,全省42個縣市105個站點出現8~11級大風,其中3個縣市4個站11級大風,以寧德臺山30.5米/秒為最大。受「海鷗」外圍雲系和正面登陸的影響,17日夜裡起福建省中北部沿海出現小陣雨,18日中午降水加大,中北部沿海大部分縣市和其他部分縣市出現暴雨~大暴雨。19日受「海鷗」後部雲團的影響,南平市出現暴雨~大暴雨。7月18日08時~20日08時過程雨量,24個縣市超過50毫米,7個縣市超過100毫米,以平潭183毫米為最大。
「海鷗」颱風強度加強較快,路徑較為複雜,颱風結構呈南北不對稱,颱風影響時出現颱風颮線、強雷暴和強降水天氣。「海鷗」颱風與歷史登陸影響福建颱風比較,影響程度屬中等,其對福建省造成的災害屬歷史同期中等偏輕程度。強熱帶風暴「海鷗」帶來的降雨過程緩解了福建省高溫天氣。
據不完全統計,「海鷗」颱風導致全省受災人口23.3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3528億元。
(4) 8號颱風「鳳凰」及其影響
8號熱帶風暴「鳳凰」於7月25日14時在臺灣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26日08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26日17時加強為颱風,27日20時加強為強颱風。28日6時30分在臺灣省花蓮縣登陸,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14級,風速45米/秒,上午9時在臺灣境內減弱為颱風。28日22時在福建省福清市東瀚鎮登陸,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12級,風速33米/秒,29日00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29日08時再次減弱為熱帶風暴,29日21時進入江西境內,30日14時減弱為低氣壓(圖15)。
圖15颱風「鳳凰」移動路徑圖
受「鳳凰」外圍環流影響,27日早上全省沿海風力逐漸加大,28日中午中北部沿海大部分自動站風力8~10級,局部11~14級;南部沿海6~7級,局部8級。28日夜裡颱風登陸前後轉偏南風,極大風力8~9級,局部達10~13級,30日上午沿海風力逐漸減弱。7月28日08時~30日08時各觀測站極大風速,中北部沿海大部分縣市和其他局部縣市,共22個縣市的62個站出現10級以上大風,其中霞浦、連江、平潭、沙縣、惠安、莆田和德化7個縣市12個站風速超過12級,以霞浦沙江的44.9米/秒(14級)為最大。受「鳳凰」外圍雲系影響,27日下午福建省沿海出現陣雨,28日中北部沿海大部分縣市出現暴雨~大暴雨,颱風登陸後受其後部雲系影響,29~30日全省大部分縣市出現大雨到暴雨,中北部沿海和閩西的局部縣市出現大暴雨,31日降雨減弱。27日20時~31日20時過程雨量,全省65個縣(市)降水量超過50毫米,其中39個縣(市)超過100毫米,14個縣(市)超過250毫米,以柘榮縣556.1毫米為最大。
「鳳凰」颱風強度增強快,移動路徑較穩定;沿海風力強、強風範圍廣、持續時間長,是今年登陸和影響福建省強度最強、影響範圍最廣、影響程度最嚴重的颱風,與歷史登陸影響福建颱風比較,其登陸時的強度和風雨影響程度屬中等偏強,但對福建省造成的災害損失為歷史同期登陸颱風中等偏輕程度。
「鳳凰」颱風攜帶的狂風暴雨給福建省造成了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寧德、福州、莆田、泉州、三明、南平、龍巖7地市,57個縣(市、區)、535個鄉鎮、138.69萬人受災,緊急轉移人員52.36萬人,房屋倒塌1220間;農作物受災60.24千公頃,成災25.85千公頃;水產養殖損失面積7.45千公頃、9.11萬噸;停產工礦企業408個,公路中斷85條次。直接經濟損失14.22億元。
(5)9號強熱帶風暴「北冕」及其影響
9號強熱帶風暴「北冕」於8月6日19時45分在廣東省陽西登陸(圖16)。受其外圍影響,8月4~6日福建省沿海部分自動站出現7~8級,局部鄉鎮出現9~10級偏北大風,以東山大產26.9米/秒為最大。8月5~7日中南部部分縣(市)出現明顯的降水過程,5日20時~7日20時雨量,7個縣市出現暴雨,以平和131.4毫米為最大。統計自動站5日08時~7日08時過程雨量,全省14個縣市的70個站雨量超過50毫米,8個縣(市)的23個站超過100毫米,以惠安東園203.7毫米為最大。
圖16強熱帶風暴「北冕」移動路徑圖
(6)12號颱風「鸚鵡」及其影響
第12號颱風「鸚鵡」於8月22日16時55分在香港登陸(圖17)。受其外圍影響,8月22日福建省南部沿海風力加大,部分區域自動站陣風8~9級。中南部大部分縣市出現陣雨,南部沿海中~大雨,22日08時~23日08時漳浦縣雨量達43.4毫米。
圖17颱風「鸚鵡」移動路徑圖
(7)13號強颱風「森拉克」及其影響
第13號熱帶風暴「森拉克」於9日05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形成,9日14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9日17時發展為颱風,10日17時發展為強颱風,11日17時發展為超強颱風。12日09時起減弱為強颱風,14日1時50分登陸臺灣省宜蘭,14日09時再次減弱為颱風,15日08時再次減弱為強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沿福建北部到浙江中南部沿海向偏北方向移動,然後逐漸轉向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圖18)。受其外圍影響,9月12~14日福建省中北部沿海風力7~10級,局部11~13級,以霞浦縣西洋鎮40.2米/秒為最大。9月13~14日中北部沿海的大部分縣(市)出現降水過程,福州、寧德兩市部分縣(市)出現暴雨~大暴雨。統計自動站9月14日20時~15日14時過程雨量,全省12個縣市的52個站雨量超過50毫米,其中24個站雨量超過100毫米,以福鼎縣貫嶺鎮214.0毫米為最大。
圖10強颱風「森拉克」移動路徑圖
(8)14號強颱風 「黑格比」及其影響
第14號強颱風「黑格比」於9月24日6時45分在廣東省電白縣陳村鎮沿海登陸(圖19)。受其外圍影響,9月23日福建省沿海風力6~10級,局部11級,以莆田市笏石鎮31.0米/秒為最大。9月23日福建省大部分縣(市)出現陣雨,中南部的部分縣(市)出現大~暴雨。統計自動站23日08時~24日08時過程雨量,全省5個縣(市)出現暴雨,以安溪縣大坪鎮75.1毫米為最大。
圖19強颱風 「黑格比」移動路徑圖
(9)15號超強颱風 「薔薇」及其影響
第15號超強颱風「薔薇」於9月28日15時40分在臺灣宜蘭沿海登陸,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16級。颱風在臺灣島停留時間較長,28日20時強度減弱為強颱風,29日02時減弱為颱風。29日04時20分進入臺灣海峽後路徑逐漸轉向偏北移動,29日13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圖20)。受其外圍影響,9月27日福建省沿海大部分風力6~8級,中北部沿海大部分區域自動站風力9~11級,部分風力12~13級,以福鼎臺山的40.6米/秒為最大。9月28日福建省沿海大部分縣市出現小陣雨,中北部沿海地區的部分縣市出現中~大雨。統計自動站28日14時~29日14時過程雨量,全省5個縣(市)的11個站的雨量超過25毫米,以福鼎市臺山64.7毫米為最大。據不完全統計,莆田市受災人口5100人,直接經濟損失650萬元。
圖20超強颱風 「薔薇」移動路徑圖
(10)17號熱帶風暴「海高斯」及其影響
第17號熱帶風暴「海高斯」於9月30日上午在菲律賓南部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10月3日晚上在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沿海登陸,當天減弱為熱帶低壓,4日下午在廣東省吳川市大山江鎮再次登陸,當天減弱成低壓區,但是5日晚上其低壓區中心在珠江口附近重新加強成熱帶低壓(圖21)。這是有熱帶氣旋觀測記錄以來,在內陸減弱後的低壓區重新加強成熱帶低壓的唯一個案,在其東移減弱過程中,與冷空氣共同影響,給福建省中南部地區和沿海地區帶來較強降水,統計自動站5日08時~7日08時過程雨量,全省有63個縣市573個站過程降水量大於50毫米,其中漳浦、德化、晉江、泉州、龍海、石獅、平和、南安、閩侯、漳平、永泰、永春等44個縣市的235個站過程降水量大於100mm,以漳浦古雷265.4 mm為最大。中南部沿海不少地方積水嚴重,個別城區發生內澇,泉州市區發往晉江金井、安海、深滬的客運班車因雨大而停開;晉江機場有4個航班延誤45分鐘到4.5個小時,但沒有航班因此取消飛行計劃。石獅部分道路受淹,最深處達1米左右。但降水同時也給福建省大部分縣(市)帶來了豐富的水資源,增加了水庫的蓄水量,有利於降低高溫、森林火險等級和用電負荷壓力,有利於地瓜、花生、玉米等旱作物的生長發育。
圖21熱帶風暴「海高斯」移動路徑圖
五、幹 旱
2008年福建省出現了春季、夏季和秋冬季氣象乾旱,其中夏旱偏輕。
2月中旬至4月中旬,福建省中南部沿海的福州、泉州、廈門、漳州4地出現春旱,共有13個縣(市)連旱日數超過61天,達到特旱標準。4月中旬後期至4月下旬初的多陰雨天氣,特別是中旬末閩東南沿海普降暴雨,持續嚴重旱情得到緩解。8月中旬開始,內陸和閩北局部縣市的夏旱開始發展,至9月中下旬旱區進一步擴大,統計至9月30日,省內16個縣(市)出現小旱,5個縣(市)出現中旱,詔安縣、東山縣出現大旱,閩北的南平市達到特旱。10月5~6日受熱帶風暴「海高斯」影響以後,福建省降水持續偏少,出現大範圍秋冬旱,統計至12月31日,省內44個縣(市)為中旱,南部7個縣(市)出現大旱,旱情仍在進一步發展中。
六、高 溫
2008年福建省出現2次持續性夏季高溫天氣過程和1次秋季高溫天氣過程。
7月23~27日,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全省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大部分縣(市)日最高氣溫≥35℃,有33個縣市出現日最高氣溫≥38℃的酷熱天氣,其中7月24日漳州市和7月25日華安縣極端最高氣溫分別達39.2℃和41.1℃,位居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25日華安縣極端最高氣溫41.1℃,為本月全省氣溫最高值。
8月13~21日,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全省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大部分縣(市)日最高氣溫≥35℃,有18個縣(市)出現日最高氣溫≥38℃的酷熱天氣,其中8月20日連城縣日最高氣溫達38.1℃,位居本縣市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8月8日沙縣極端最高氣溫39.5℃,為本月全省氣溫最高值。月內,日最高氣溫≥35℃的最長日數為10天,出現在沙縣、永安、尤溪、漳平和建甌(8月12~21日)。
9月20~22日,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大部分縣(市)日最高氣溫≥35℃,有2個縣(市)出現日最高氣溫≥38℃,其中9月22日詔安縣極端最高氣溫達38.3℃,位居本縣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且為本月全省氣溫最高值。月內,日最高氣溫≥35℃的最長日數為10天(9月17~26日),出現在建甌。
七、雷電
2008年內全省共發生雷災起數421起,主要集中在4~9份,共造成20人死亡,5人受傷,雷電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277.2萬元,間接經濟損失227.5萬元。其中人員傷亡嚴重的事件主要有:
7月18日雷電災害造成全省5人死亡,14時40分,惠安縣螺陽鎮村下村蔣吳工業區新路路邊田間女村民手持鐮刀在田間幹活遭雷擊死亡;同時另一女性村民經過此地,也遭雷電感應,當場昏迷受傷; 14時50分左右,惠安縣土寨鎮瑞東村外曠野女村民,在田裡修整花生藤時遭雷擊不幸身亡; 15時前後,惠安縣張坂鎮建邦石礦場內,已埋設在石礦中的電雷管遭感應雷擊引爆,一名男性工人因撤離不及,被炸塌的亂石掩埋致死;約18時石獅市蚶江鎮大廈村漁民老楊在海灘收漁網時,不幸被雷電擊中身亡; 18日下午,晉江市東石鎮潘徑村村民在田間勞作突遭雷擊身亡。
8月26日中午福清突降暴雨,雷電交加。大雨過後,散落在田地裡的花生都顯露出來,位於該縣漁溪鎮柳厝村3名婦女頭戴鬥笠,肩扛鋤頭,拎著桶,去撿花生。突然天空一道閃電,三人遭雷擊,其中一人當場死亡。
第三章 氣候趨勢展望
一、氣溫
1.冬季(2008年12月~2009年2月):預計冬季平均氣溫將接近常年至略高,極端最低氣溫將接近常年。月份分布大致是:12月偏高,1月略低,2月偏高;極端最低氣溫預計北部高海拔山區可達-7.0~-5.0℃,局部低於-7.0℃;北部其餘地區-6.0~-4.0℃;中部地區可達-2.0~0℃;南部地區可達0~2.0℃。
2.春季(3~4月):預計春季平均氣溫略高,春播期平均氣溫偏高。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略高,4月偏高。不利於春播時段:3月上旬中期(3月4~7日), 3月中旬中後期(3月16~20日),3月下旬後期~4月初(3月29日~4月2日),其中3月下旬後期~4月初西北部部份縣市將出現「倒春寒」天氣過程。
3.五月寒:北部局部縣市將出現「五月寒」天氣。
4.夏季(7~9月):預計夏季平均氣溫正常略高;≥35℃高溫日數接近常年,內陸地市可達30~40天,沿海地市15~25天;極端最高氣溫接近常年,內陸地市38.0~40.0℃,局部高於40.0℃;沿海地市37.0~39.0℃,局部高於39.0℃。
5.秋寒:預計「23型」、「20型」秋寒出現時間全省大部份縣市偏遲。
二、降水
1.冬季(2008年12月~2009年2月):預計冬季總降水量全省大部分縣市偏多。月份分布大致是:12月偏多,1月偏少,2月偏多。
2.春季(3~4月):預計春季總降水量偏少。月份分布大致是:3月略少,4月偏少。
3.雨季(5~6月):預計雨季於4月下旬末至5月上旬初由北至南先後開始(正常),於6月下旬中後期由南向北先後結束(偏遲)。雨季期間降水南部正常、北部略多。降水相對集中時段大致出現在5月中旬後期至下旬初(5月18~22日),6月中旬中後期(6月16~20日)。月份分布大致是:5月略多,6月北部略多、南部略少。
4.夏季(7~9月):預計7~9月總降水量略多。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內陸略偏多、沿海略少,8月偏多,9月偏少,夏季後期到初秋可能出現乾旱。
三、臺風
預計2009年登陸或影響福建的颱風或熱帶風暴略多,約8~10個。月份分布大致是:7月以前1~2個,7月1~2個,8月2~3個,9月1~2個,9月以後2個。
四、主要氣候災害
1.冬季氣溫預測偏高,但變化幅度大,可能會出現階段性的低溫嚴寒天氣過程,但強度弱於2008年,建議做好防禦寒害工作。
2.春季降水分布不均,有可能發生春旱。
3.雨季期間閩江流域上遊部分縣市將出現相對明顯的洪澇災害。
4.夏季將有1~2個強度較強的颱風嚴重影響福建省。
福建省氣象局福建省氣候中心
主 編:楊 林 主 審:王巖 籤 發:林新彬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烏山路108號聯繫電話:(0591)83300572郵編:350001
E-mail: Fjqhpj @Sina.com
附表2008年福建省氣溫、降水、日照評價表
站 名 | 區站號 | 氣 溫 | 異常度 | 評 價 | 降 水 | 百分率 | 評 價 | 日 照 | 異常度 | 評 價 |
邵武 | 58725 | 18.2 | 0.80 | 正常 | 1699 | -7 | 正常 | 1513 | -0.25 | 正常 |
武夷山 | 58730 | 18.5 | 1.32 | 偏高 | 1676 | -13 | 偏少 | 1693 | -0.05 | 正常 |
浦城 | 58731 | 17.9 | 1.22 | 偏高 | 1505 | -11 | 偏少 | 1877 | 0.44 | 正常 |
建陽 | 58734 | 18.4 | 0.43 | 正常 | 1450 | -14 | 偏少 | 1640 | -0.41 | 正常 |
建甌 | 58737 | 19.2 | 1.02 | 偏高 | 1416 | -15 | 偏少 | 1774 | 0.76 | 正常 |
壽寧 | 58744 | 15.3 | 1.02 | 偏高 | 1992 | 2 | 正常 | 1677 | 0.02 | 正常 |
福安 | 58748 | 19.9 | 1.70 | 顯著偏高 | 1512 | -4 | 正常 | 1706 | 0.05 | 正常 |
福鼎 | 58754 | 19.2 | 1.56 | 顯著偏高 | 1652 | -1 | 正常 | 1842 | 1.25 | 偏多 |
寧化 | 58818 | 17.8 | 0.49 | 正常 | 1548 | -14 | 偏少 | 1780 | 0.33 | 正常 |
泰寧 | 58820 | 17.6 | 1.19 | 偏高 | 1608 | -10 | 偏少 | 1489 | -0.32 | 正常 |
明溪 | 58824 | 18.1 | -0.06 | 正常 | 1707 | -6 | 正常 | 1804 | 1.26 | 偏多 |
三明 | 58828 | 19.8 | 0.82 | 正常 | 1424 | -14 | 偏少 | 1592 | -0.18 | 正常 |
南平 | 58834 | 19.9 | 0.91 | 正常 | 1360 | -18 | 偏少 | 2046 | 2.36 | 異常偏多 |
古田 | 58836 | 19.1 | 1.37 | 偏高 | 1356 | -16 | 偏少 | 1874 | 0.75 | 正常 |
尤溪 | 58837 | 19.3 | 0.80 | 正常 | 1205 | -26 | 顯著偏少 | 1690 | 0.40 | 正常 |
閩清 | 58839 | 20.4 | 1.25 | 偏高 | 1276 | -14 | 偏少 | 1702 | 0.15 | 正常 |
霞浦 | 58843 | 19.0 | 0.40 | 正常 | 1419 | 3 | 正常 | 1907 | 1.40 | 偏多 |
閩侯 | 58844 | 20.4 | 1.48 | 偏高 | 1369 | -3 | 正常 | 1607 | -0.39 | 正常 |
寧德 | 58846 | 20.0 | 2.02 | 異常偏高 | 2016 | 1 | 正常 | 1619 | 0.17 | 正常 |
福州 | 58847 | 20.4 | 1.53 | 顯著偏高 | 1485 | 7 | 正常 | 1592 | -0.08 | 正常 |
長汀 | 58911 | 18.8 | 1.42 | 偏高 | 1652 | -5 | 正常 | 1663 | -0.19 | 正常 |
連城 | 58912 | 19.2 | 0.43 | 正常 | 1439 | -17 | 偏少 | 1866 | 0.57 | 正常 |
永安 | 58921 | 19.9 | 1.05 | 偏高 | 1275 | -18 | 偏少 | 1667 | 0.24 | 正常 |
漳平 | 58926 | 20.7 | 1.15 | 偏高 | 1265 | -18 | 偏少 | 1628 | -0.20 | 正常 |
永春 | 58934 | 20.7 | 0.53 | 正常 | 1486 | -16 | 偏少 | 1545 | -1.02 | 偏少 |
仙遊 | 58936 | 20.9 | 1.52 | 顯著偏高 | 1655 | 2 | 正常 | 1833 | -0.08 | 正常 |
長樂 | 58941 | 19.9 | 0.81 | 正常 | 1483 | 8 | 正常 | 1759 | 0.63 | 正常 |
平潭 | 58944 | 20.2 | 1.30 | 偏高 | 1342 | 10 | 正常 | 1681 | 0.32 | 正常 |
莆田 | 58946 | 20.8 | 1.00 | 正常 | 1790 | 27 | 顯著偏多 | 1854 | 0.17 | 正常 |
永定 | 59113 | 20.1 | 0.11 | 正常 | 1465 | -10 | 偏少 | 1862 | 0.28 | 正常 |
南靖 | 59124 | 21.3 | 0.45 | 正常 | 1741 | -3 | 正常 | 1762 | -0.54 | 正常 |
漳州 | 59126 | 22.2 | 2.24 | 異常偏高 | 1356 | -16 | 偏少 | 1737 | -0.72 | 正常 |
漳浦 | 59129 | 21.4 | 0.72 | 正常 | 1812 | 17 | 偏多 | 1718 | -1.04 | 偏少 |
廈門 | 59134 | 20.9 | 0.64 | 正常 | 1148 | -13 | 偏少 | 1789 | -0.83 | 正常 |
晉江 | 59137 | 21.2 | 2.25 | 異常偏高 | 1445 | 16 | 偏多 | 1937 | -0.63 | 正常 |
東山 | 59321 | 21.4 | 1.37 | 偏高 | 1121 | -11 | 偏少 | 2114 | -0.59 | 正常 |
註:1.全年及各季的降水量、平均氣溫和日照時數統計值為全省36個旬月報站的實時觀測平均值。
2.常年值為1971~2000年30年氣候標準值。